水杨酸类(salicylates)药物包括
阿司匹林和
水杨酸钠(sodium salicylate)等,由于水杨酸本身刺激性强,仅作为
抗真菌药和
角质溶解药,而阿司匹林则应用广泛。
1.
胃肠道反应最为常见。口取可直接刺激胃粘膜,引起上腹不适、恶心、呕吐。血浓度高则刺激
延脑催吐化学感应区(CTZ),也可致恶心及呕吐。较大剂量口服(抗风湿治疗)可引起
胃溃疡及不易察觉的胃出血(无痛性出血);原有
溃疡病者,症状加重。饭后服药,将药片嚼碎,同服
抗酸药如
碳酸钙,或服用
肠溶片可减轻或避免以上反应。内源性
PG对胃粘膜有保护作用,如将
PGE2与
乙酰水杨酸同服,可减少后者引起的
胃出血,其疗效与PGE2的剂量成比例,提示乙酰水杨酸致溃疡可能与它抑制胃粘膜合成PG有关。胃溃疡患者禁用。
2.
凝血障碍一般剂量
乙酰水杨酸就可抑制
血小板聚集,延长
出血时间。大剂量(5g/日以上)或长期服用,还能抑制
凝血酶元形成,延长凝血酶元时间,
维生素K可以预防。严重肝损害、低凝血酶元
血症、维生素K缺乏等均应避免服用乙酰水杨酸。手术前一周应停用。
水杨酸类(salicylates)药物包括
乙酰水杨酸(acetylsalicylic acid)和
水杨酸钠(sodium salicylate)。水杨酸本身因刺激性大,仅作外用,有抗真菌及溶解角质的作用。本类药物中最常用的是乙酰水杨酸。
口服后,小部分在胃、大部分在小肠吸收。0.5~2小时
血药浓度达峰值。在吸收过程中与吸收后,迅速被
胃粘膜、血浆、
红细胞及肝中的
酯酶水解为水杨酸。因此,
乙酰水杨酸血浆浓度低,血浆t1/2短(约15分钟)。水解后以
水杨酸盐的形式迅速分布至全身组织。也可进入
关节腔及
脑脊液,并可通过胎盘。水杨酸与
血浆蛋白结合率高,可达80%~90%。水杨酸经肝药本酶代谢,大部分
代谢物与
甘氨酸结合,少部分与
葡萄糖醛酸结合后,自
肾排泄。
肝对水杨酸的代谢能力有限。口服小剂量乙酰水杨酸(1g以下)时,水解生成的水杨酸量较少,其代谢按
一级动力学进行,水杨酸血浆t1/2约2~3小时;但当乙酰水杨酸剂量≥1g时,水杨酸生成量增多,甘氨酸、葡萄糖醛酸的结合反应已达到饱和,水杨酸的代谢即从一级动力学转变为
零级动力学进行,水杨酸血浆t1/2延长为15~30小时,如剂量再增大,血中游离水杨酸浓度将急剧上升,可突然出现中毒症状。
服用剂量较小时,尿中排泄的主要是与甘氨酸或葡萄糖醛酸
结合物,也有小部分以水杨酸盐排出。但当剂量
大时,结合反应已饱和,就有大量水杨酸盐排出,此时,尿液pH的变化对水杨酸盐排泄量的影响很大,在碱性尿时可排出85%;而在酸性尿时则仅5%。这是由于碱性尿中,水杨酸盐解离增多,再吸收减少而排出增多;尿呈酸性时则相反。故同时服用
碳酸氢钠可促进其排泄,降低其血浓度。
1.解热镇痛及抗风湿有较强的解热、镇痛作用,常与其他
解热镇痛药配成复方,用于头痛、
牙痛、肌肉痛、
神经痛、
痛经及感冒发热等;抗炎抗风湿作用也较强,可使急性风湿热患者于24~48小时内退热,关节红、肿及剧痛缓解,血沉下降,患者
主观感觉好转。由于控制
急性风湿热的疗效迅速而确实,故也可用于鉴别诊断。对类风湿性关节炎也可迅速镇痛,消退关节炎症,减轻
关节损伤,当前仍是
首选药。用于抗风湿最好用至
最大耐受剂量,一般成人每日3~5g,分4次于
饭后服。
2.影响
血栓形成血栓素(TXA2)是强大的
血小板释放ADP及聚集的诱导剂,
乙酰水杨酸能使PG合成酶(
环加氧酶)
活性中心的
丝氨酸乙酰化而
失活,因而减少血小板中TXA2的生成而抗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但在高浓度时,乙酰水杨酸也能抑制
血管壁中PG合成酶,减少了
前列环素(prostacyclin,PGI2)合成。PGI2是TXA2的生理对抗剂,它的合成减少可能促进血栓形成。实验证明,血小板中PG合成酶对乙酰水杨酸的
敏感性远较血管中PG合成酶为高,因而建议采用小剂量(每日口服75mg)用于防止
血栓形成。治疗
缺血性心脏病、包括稳定型、
不稳定型心绞痛及进展性
心肌梗塞患者能降低
病死率及再梗塞率。此外,应用于血管形成术及旁路
移植术也有效。对
一过性脑缺血发作者,服用小剂量
乙酰水杨酸(30~50mg),可防止
脑血栓形成。
本药与
双香豆素合用时,因从
血浆蛋白结合部位置换后者,提高游离型双香豆素血浓度,增强其抗凝作用,易致出血。本药也可置换
甲磺丁脲,增强其降血糖作用,易致
低血糖反应。与
肾上腺皮质激素合用,也因蛋白置换而使激素抗炎作用增强,但诱发溃疡的作用也增强。本药妨碍
甲氨蝶呤从肾小管分泌而增强其毒性。与
呋塞米合用,因竞争
肾小管分泌系统而使水杨酸排泄减少,造成
蓄积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