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话
吴语内的一种方言
永康话,或称永康方言,是吴语内的一种方言,属金衢片(旧分区法中属婺州片),分布于浙江省永康市大部分地区及部分临近地区。
基本信息
永康话在金衢片内是较为单纯的一个方言点,但与其他吴语方言交流仍能有一定的语感。从内部看,永康话大体可分为两种口音,俗称“上角腔”和“下角腔”,上角腔主要分布于以唐先镇为中心的永康市东北部地区,下角腔分布于以永康市城区(原城关镇)为中心的西南部。
特点
在音系上,永康话有几个显著的特点:
语音
以下系统以永康老派城里话为准(国际音标后为例字)。
声母
永康话有34个声母(不包括零声母):
备注
1^零声母有时有轻微的喉塞音,但仍属零声母音位
永康话有一个特点,山摄开口三四等字和山摄合口一等字读[p]声母;其他鼻尾韵母字都读鼻音[m]声母,不读[p]声母;山摄开口四等字、山摄开口四等字和山摄合口一等字都读塞音[t]声母;其他古鼻尾韵母字都读鼻音[n]声母。
韵母
永康话有39个韵母
ŭa的ŭ唇形自然,uɑ的u唇形较圆,ŭa和uɑ有混同的趋势。uo的o唇形略展,ŭʌ的ŭ唇形自然。
声调
永康话有6个单字调。
古入声在永康话里消失,这是就单字调而说的。在连续变调中入声有时仍自成一类,不与上声相混。
小称
永康方言的小称音变是变调的形式,变调规律如下表。
内部差异
永康话大体可分为两种口音,俗称“上角腔”和“下角腔”,“上角腔”主要分布于以唐先镇为中心的永康市东北部地区,而下角腔则以永康市城区为中心的西南部为主。两种腔调的差异在民间流传着一些生动形象的俗语,例如:“妈,妈,柴桠,柴架,囥在楼梯下,要烧,你自去挟。”句子中的黑体字上角腔与下角呛的读音不同,上角腔没有-u-介音,而下角腔有-u-介音。
影响与地位
由于历史因素及一些自然环境的影响,永康市境内的语言使用情况比较单一。而永康西面武义县武义话与东面磐安县的磐安话和永康话相比,只有细微的差异,因而可以将武义话、磐安话视为永康话在地理自然上的延伸。永康市南部的缙云县,与永康接壤的北部地区也有部分人口使用永康话,但县内通用的缙云话虽然同属金衢片,却与永康话差异较大,直接交流有困难,在这一点上与义乌话、东阳话相似。
曾经有一些语言学者将永康话与苏州话作为吴语的南北代表性语言,如袁家骅的《汉语方言概要》,将永康话视为南部吴语区的典型代表。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15 16:26
目录
概述
基本信息
特点
语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