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流排是在
主机板(MotherBoard)上,用来汇集所有资料,并将之传送出去的一个中继站。一般来说,系统会透过汇流排来装设各种介面卡,并传输各种资料到介面卡所连结的设备上。我们也称为总线。
总线能为多个部件服务,总线的基本工作方式通常是由发送信息的部件分时地将信息发往总线,再由总线将这些信息同时发往各个接收信息的部件。究竟由哪个部件接收信息,要由
CPU给出的
设备地址经译码产生的
控制信号来决定。在电学领域,汇流排(bus bar ,亦可称之为母线、
汇流条等)一般用来连接多条电性线路。
总线术语
总线的带宽:
总线带宽是指在一定时间
内总线上可传送的数据量,每秒钟多少
MB。
总线的位宽:总线的位宽是指总线能同时传送的数据位数(32位、64位等),它和
数据传输率密切相关,位宽越宽,数据传输率就越大。
XT(ExtendedTechnology扩充技术):它是ISA的前辈, 即ISA槽中较长的那一段,是
IBM为了增加系统性能在其PC/XT电脑上提出的标准。 XT完全受CPU的控制,数据宽度为8位,数据传输率2.38Mbps。
MCA(MicroChannelArchitecture):
微通道体系结构, MCA是IBM公司专为代替ISA
总线而制订出来的32位标准,
总线速度10.33MHz,带宽40MB/秒,支持
总线主控,但它和ISA不兼容,
外部总线(ExternalBus):通常所说的
总线(Bus)指片外总线,是CPU与内存
RAM、ROM和输入/输出设备接口之间进行通讯的通路。
ISA总线(IndustryStandardArchitecture:工业标准
体系结构):是INTEL公司
IEEE和
EISA集团
联合开发的,为16位体系结构,数据传输率是16MB/S,最高
时钟频率8MHz。
PCI总线(PeripheralComponentInterconnect:
外部设备互连):属于
局部总线是由PCI集团推出的
总线结构。它具有133MB/S的数据传输率及很强的
带负载能力,可支持10台
外设,同时兼容ISA、
EISA总线。
EISA总线:EISA(ExtendedIndustyStandardArchitecture:
扩展工业标准结构)是EISA集团为配合32位CPU而设计的总线扩展标准。它吸收了IBM
微通道总线的精华,并且和ISA总线兼容,
传输率达到32MB/S,最大
时钟频率8.3MHz。
分类
流排
是将数个气瓶分组汇合后进行减压,再通过
主管道输送至使用终端的系统设备,主要用于中小型气体供应站以及其它适用场所。根据左右组气瓶切换形式的不同可分为手动切换、气动(半自动)切换和自动切换。根据使用的需要,可选配气体
加热器、
回火防止器、
泄压阀、气体泄漏
报警仪、压力
报警器、
压力开关、护瓶支架等产品,以扩展
气体汇流排在实际应用中的功能,能满足顾客对高性能产品的需求。
1、 开启:应缓慢开启
减压器前的
截止阀,防止突然开启,因高压冲击使减压器失灵。由
压力表指出压力,再顺时针转动减压器调节
螺杆、低压表指出所需
输出压力,开启
低压阀,向
工作点供气。
2、 停止供气,只需
全松减压器调节螺杆,低压表为零后,再关闭截止阀,不使减压器长期受压。
3、 减压器的高压腔和低压腔都装有
安全阀,当压力超过许用值时,自动打开排气,
压力降到许用值即自行关闭,平时切勿扳动安全阀。
4、 安装时,应注意连接部分的清洁,防止杂物进入减压器。
5、 连接部分发现漏气,一般是由于螺纹扳紧力不够,或垫圈损坏,应扳紧或更换密封垫圈。
6、 发现减压器有损坏或漏气,或低压
表压力不断上升,以及压力表回不到零位等现象,应及时进行修理。
7、汇流排应按规定使用一种介质,不得混用,以免发生危险。
8、氧气汇流排严禁接触油脂,以免发生燃烧起火。
接地
(Earth terminal)是与
接地母线相连,并作为各类
接地线连接
端子的矩形铜排。
接地汇集线(Main Earthing Conductor)是指作为
接地导体的条状铜排(或
扁钢等),在通信局(站)内通常作为
接地系统的主干(母线),可以敷设成环形或线形。
主板的前侧汇
这是海峡两岸对
电脑术语翻译的差异,前侧=前端,汇流排=总线。
总线是将信息以一个或多个源部件传送到一个或多个目的部件的一组
传输线。通俗的说,就是多个部件间的公共连线,用于在各个部件之间传输信息。人们常常以
MHz表示的速度来描述
总线频率。
总线的种类很多,
前端总线的英文名字是Front Side Bus,通常用FSB表示,是将CPU连接到北桥芯片的总线。选购主板和CPU时,要注意两者
搭配问题,一般来说,如果CPU不超频,那么
前端总线是由CPU决定的,如果主板不支持CPU所需要的前端总线,系统就无法工作。也就是说,需要主板和CPU都支持某个
前端总线,系统才能工作,只不过一个CPU默认的前端总线是唯一的,因此看一个系统的前端总线主要看CPU就可以。
北桥芯片负责联系内存、显卡等数据
吞吐量最大的部件,并和
南桥芯片连接。CPU就是通过
前端总线(FSB)连接到北桥芯片,进而通过北桥芯片和内存、显卡交换数据。
前端总线是CPU和外界交换数据的最主要通道,因此前端总线的数据传输能力对计算机整体性能作用很大,如果没足够快的前端总线,再强的CPU也不能明显提高计算机整体速度。数据传输最大带宽取决于所有同时传输的数据的宽度和
传输频率,即数据带宽=(总线频率×数据
位宽)÷8。PC机上所能达到的
前端总线频率有266MHz、333MHz、400MHz、533MHz、800MHz几种,前端总线频率越大,代表着CPU与北桥芯片之间的数据传输能力越大,更能充分发挥出CPU的功能。CPU
技术发展很快,
运算速度提高很快,而足够大的
前端总线可以保障有足够的数据供给给CPU,较低的前端总线将无法供给足够的数据给CPU,这样就限制了CPU性能得发挥,成为系统瓶颈。显然同等条件下,
前端总线越快,
系统性能越好。
频率区别
前端总线的速度指的是
CPU和
北桥芯片间总线的速度,更实质性的表示了CPU和外界
数据传输的速度。而
外频的概念是建立在数字
脉冲信号震荡速度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100MHz外频特指数字脉冲信号在每秒钟震荡一万万次,它更多的影响了
PCI及其他
总线的频率。之所以
前端总线与外频这两个概念容易混淆,主要的原因是在以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主要是在
Pentium 4出现之前和刚出现Pentium 4时),
前端总线频率与外频是相同的,因此往往直接称前端总线为外频,最终造成这样的误会。随着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
前端总线频率需要高于外频,因此采用了
QDR(Quad Date Rate)技术,或者其他类似的技术实现这个目的。这些技术的原理类似于
AGP的
2X或者4X,它们使得
前端总线的频率成为外频的2倍、4倍甚至更高,从此之后前端总线和外频的区别才开始被人们重视起来。此外,在
前端总线中比较特殊的是AMD64的
HyperTrans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