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汗腺炎
顶泌汗腺慢性化脓性炎症
化脓性汗腺炎是一种顶泌汗腺慢性化脓性炎症,主要发生于腋下、外生殖器、及肛周等处。多发生于青年和中年妇女,可能与女性汗腺较发达有关。
病因
病原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也可有化脓性链球菌及其他革兰阴性菌感染,多发生于青年和中年妇女,可能与女性顶泌汗腺较发达有关。出汗较多,皮肤脏污,以及摩擦、搔抓等,可为本病的诱因。Shelly等对正常受试者的腋窝给予局部封闭包扎,使皮肤浸渍,即可以产生化脓性损害,因此他们认为由于腋窝部位的浸渍,致使顶泌汗腺发生角质性阻塞因此引起局部的感染。其他诱因包括雄激素过高、内分泌疾病免疫功能不全、肥胖、吸烟等。本症与聚合性痤疮、脓肿性穿掘性毛囊炎可同时存在,称为毛囊闭锁三联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临床表现
1.腋窝汗腺炎
初起为一个或多个小的硬性皮下结节,以后有新疹陆续成批出现,排列成条索状,或群集融合成大片斑块。其结节表面可无明显的化脓现象,偶尔其顶端出现一小脓疱,自觉疼痛及压痛,全身症状轻微。约经几周或数月后结节深部化脓,向表面破溃,形成广泛的瘘道及较大于青年和中年妇女,可能与女性汗腺较发达有关。如不治疗,可时好时发,呈慢性过程。两侧腋窝同时受累者约占20%
多与腋窝汗腺炎同时并发或随后发生,但亦可首发。多见于男性,且常伴有聚合性痤疮。初在腹股沟、阴囊、股部或臀部、肛周发生豌豆大小的硬性结节,很快破溃,形成潜行性溃疡,且有瘘道互相连接,可向肛门壁穿破而形成肛瘘。女性乳晕亦可受累,在腋窝、肛门或生殖器部位可见多数黑头粉刺,此具有诊断意义。其病程比腋窝汗腺炎更顽固,可持续多年。
检查
组织病理检查,早期毛囊角栓并逐渐出现毛囊破裂,在顶泌汗腺及其扩张导管周围有中性粒细胞浸润,革兰染色在腺体及真皮内有大量球菌,以及小汗腺亦受侵,在血管周围有大量淋巴西部及浆细胞浸润。最后腺体被破坏,腺体上皮碎片的四周有异物巨细胞浸润。在愈合区域可见有广泛纤维化,所有皮肤附件皆被破坏。
诊断
根据其发生硬性结节、潜行性溃疡、交通性瘘道以及发生于腋窝、腹股沟等部位,典型病例不难诊断。
鉴别诊断
需与皮肤瘰疬结核腹股沟肉芽肿、性病淋巴肉芽肿以及梅毒淋巴结肿大等进行鉴别,可做细菌学血清学的检查,必要时可做活检。
治疗
1.一般处理
保持局部皮肤干燥、清洁,避免摩擦、搔抓等刺激。
2.全身疗法
早期急性损害可使用短程抗生素治疗,如每日四环素,或米诺环素,共10天,可获得效果。难治的患者,可较长期进行抗生素治疗。
糖皮质激素泼尼松,疗程一周。糖皮质激素皮损内注射,短时间可能有效。对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治疗都无效的严重汗腺炎且又不适宜于外科手术切除者,Ebling发现用醋酸氯羟甲烯孕酮作为睾酮拮抗剂治疗2~3个月,损害完全消退。异维A酸,使用4~6月,可使约1/4病人缓解好转。
3.局部治疗
局部应保持清洁卫生,可用0.1%依沙吖啶溶液、0.5%新霉素溶液或马齿苋煎剂等,清洗患处,2或3次/天。一般尽量不要切开引流,对已成熟的脓肿,可切开排脓。此外,亦可使用浅层X线放射治疗。对顽固性反复复发的病例,可行广泛手术切除病损处皮肤及皮下组织,并行植皮,但腹股沟乳房下皱褶部位不主张进行手术治疗
在急性发作期,以清热解毒为主。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04 07:46
目录
概述
病因
临床表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