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十校联谊”理事会成立于1984年,起初由
江苏省姜堰中学、
江苏省如皋中学、如东县中学(1998年7月更名为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
大丰市高级中学(2004年晋升为
江苏省大丰高级中学)、东台县中学(1999年1月更名为
江苏省东台中学)、涟水县中学(2004年3月晋升为
江苏省涟水中学)、
镇江市第四中学(2004年并入
江苏省镇江中学)、
建湖县上冈中学(2003年5月晋升为
江苏省上冈高级中学)、
连云港市东方中学(2010年7月更名为
连云港高级中学)、海安县中学(1997年8月更名为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等10所学校组成,2004年翔宇教育集团宝应中学(2011年8月,转回公办更名为
江苏省宝应中学)、
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高级中学加入,2006年
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
南京市第九中学(东南大学附属中学)加入,2008年
丹阳市吕叔湘中学加入。截止2014年江苏省“十校联谊”理事会已扩大为15所学校。
成员简介
江苏省姜堰中学
江苏省姜堰中学创办于1939年,1980年经
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重点中学,1999年通过国家级示范性高中验收,2004年首批转评为江苏省四星级高中。现有高中班66个,学生近4000人。教职工270多人,特级教师、省市名校长、名教师、学科带头人30多人,校园占地130亩,建筑面积近5万平方米。教育教学设施齐全、先进,教育现代化水平跻身全省前列。
该校先后诞生了3个省状元和10多个地市级状元,2000年以来就有一个省状元、5个地市级状元,被誉为“盛产省市高考状元的学校”。学生发明每年有作品获省一等奖,近年来有三项获全国金奖,一项获国际金奖。学生代表队参加江苏省首届头脑奥林匹克竞赛获团体第一名,参加全国首届青少年机器人大赛获团体二等奖和两个单项一等奖。学校30多次受到省级以上表彰,连续三届获江苏省模范学校称号,三次被评为江苏省先进集体,八次蝉联江苏省文明单位。校党总支曾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江苏省如皋中学
江苏省如皋中学历史可以追溯到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沙元炳先生创办“如皋公立简易师范学堂”,1923年又办“如皋县立初级中学”聘徐觉世先生开始独立办学。后几经更名。1953年定名为“江苏省如皋中学”。1959年被列为省重点中学,1963年又荣居全省15所示范中学之一。1990年通过省教委验收,被确定为首批合格重点高中。1998年9月1日,学校由老城区新生路17号搬迁至如城东郊东皋路东侧。2000年4月被确认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2005年11月20日,成为东南大学附属中学。
恢复高考以来,该校有上万人考取全国高等院校。该校毕业生在全国名牌大学享有盛誉,每年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几十所重点大学派来专人,动员如中的毕业生报考他们的学校。
该校每年都有近10人考取北大、清华;1999年高考,600分以上人数103人,居全省第三;2000年沈沉同学以599分的成绩摘取了“江苏省文科第一名”的桂冠;2002年600分以上者123人,本科上线人数居南通市第一;2003年600分以上人数居全省第13位,各项指标综合评比列全省前十强。2007年该校高考成绩到达顶峰,600分以上663人,高分段人数列江苏省第一。录取在北大6人,清华有7人,南京大学61人,上海交大23人。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座落在美丽富饶的长江三角洲平原,东濒浩瀚南黄海,南饮甘甜长江水,毗邻国际化大都市上海,隶属于“近代第一城”南通市。她诞生于
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中,成长在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里,崛起在改革开放和谐发展的新时代。。2004年首批平转为江苏省四星级高中,2009年通过
江苏省教育评估院复审验收。
抗日战争和
解放战争时期,在党的领导下,坚持游击教学,培养了一大批热爱人民、追求进步、投笔从戎、献身祖国革命和解放事业的优秀学子;新中国建设时期,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学校的办学得到了跨越式发展。八十年代,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主,全面育人为本,创特色学校,育一流人才。九十年代,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质量,着力整体发展,立足个体成才,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办好“高质量、现代化、有特色”的
江苏省重点中学。进入新世纪,学校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师生共同发展为主旨,全力打造“人文性、生态型、数字化”全国特色名校。近三年来,先后获得包括“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全国五四红旗团委”、 “全国100所特色高中”、“江苏省文明学校”和“ 江苏省老百姓最满意的名牌学校”在内的20余项省市级以上荣誉称号。
连云港高级中学
连云港高级中学前身为始建于1956年8月的“新海连市墟沟初级中学”;1961年新海连市易名为连云港市,学校随之改名为“连云港市墟沟初级中学”;1963年开设高中部,成为当时四所市属完全中学之一,校名为 “连云港市墟沟中学”。
1977年9月更名为“连云港市第十中学”;1980年9月又恢复为“连云港市墟沟中学”;1992年迁址重建,更名为“
连云港市东方中学”。1995年被确定为市重点中学,1997年被确定为省重点中学,1999 年成为高级中学,2004年被评为省三星级学校。2004年5月,学校并入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更名为“
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东方分校”。
学校新校区于2009年11月24日正式动工建设。位于连云港火车东站西南侧,由东南大学建筑规划设计,占地240亩,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办学规模为30轨、90个教学班,在校生人数将达4500人。
2010年7月12日学校正式命名为“
连云港高级中学”。同时原新海高中东方分校与新海高中分离,并入
江苏省连云港高级中学。
连云港市教育局成立了以市委教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局长匡中远为组长,市教育局副局长韩金山、
新海高级中学校长李宏伟为副组长的连云港高级中学筹建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开学前的各项准备工作。2010年面向全市计划招收高一新生540名,其中奥赛班100名,纳入新海高级中学招生计划,由新海高级中学负责招生、教学、管理、颁发毕业证书。
连云港高级中学将是一所教育理念先进、师资队伍优良、教育行为规范、素质教育全面、办学业绩显著、人才培养全方位的优质普通高中,学校投入使用后即接受省四星级普通高中评估验收。
桃李无言自成蹊,呕心沥血铸师魂。本着“创一流环境,施一流管理、推一流教育,育一流人才,铸一流品牌”的奋斗目标,连云港高级中学将以开拓创新的精神,激情昂扬的斗志,踏踏实实的作风,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新的高级中学,期待您的加入,携手共创新的教育辉煌。
江苏省东台中学
江苏省东台中学始创于1905年,1964年被列为江苏省48所试点中学之一,1980年被定为
江苏省重点中学,2000年顺利通过“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验收,2004年转评为江苏省首批“四星级”普通高级中学。全校共有66个班级,在校学生3500多人,教职员工416人,其中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模范教师和省市级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多名。进入省跨世纪“
333工程”和盐城“111工程”6人, 江苏省 教授级高级教师1人,江苏省特级教师7人。
江苏省东台中学加大改革力度,加快发展步伐,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攀升。2004年高考,东中考生达600分和本一线上总人数为全省之冠。2005年又有新的建树,在全国奥赛(江苏赛区)中全面丰收,先后18人次荣获一等奖;有13名考生为北大、清华所录取,为建校以来所仅见。学校被表彰为“江苏省模范学校”、“江苏省先进学校”、“江苏省文明单位”,被评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全省首批“四星级高中”等,国务委员陈至立、江苏省副省长王湛等先后亲临东中视察并给予高度评价。
江苏省大丰高级中学
江苏省大丰高级中学创办于1938年,1979年被省确定为首批办好的96所高中之一,1993年被批准为省合格重点中学,2004年被确定为省四星级普通高中。学校现有在编教职工304人,在校学生3834人,编为72个班。
理念先进。学校秉承“明德至善”的校训,以“自主教育,人人成功”为办学理念,推行“三自教育”和“3+1”
课堂教学模式。加强“三风”建设,形成“勤奋、自主、合作、创新”的学风、“严、精、实、活”的教风、“大气、和谐、求实、创新”的校风。
硬件一流。学校占地500亩,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绿化面积15万平方米。学校各类设备设施齐全,形成了教育功能与区域特色相融合的校园文化。
师资雄厚。学校现有专任高中教师276人,具有研究生学力的110人,其中硕士学位19人。教授级高级教师1人,在职特级教师4人,高级教师人144人,一级教师119人。大丰市教学能手以上骨干141人。先后引进外籍教师13人。
实绩显著。学校重视素质教育,先后是盐城市地理、化学、英语、语文、历史高中学科中心组所在,“青少年信息技术”已列为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项目。近几年,学校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合格率为100%,高考成绩在盐城市名列前茅。学校全面实施“阳光体育”,学生体质明显提高;艺术教学成绩斐然,校园艺术节精彩纷呈;以
信息学奥赛为龙头的学科竞赛硕果累累,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屡获大奖。
江苏省涟水中学
江苏省涟水中学是一所有着80多年光荣历史和辉煌办学业绩的苏北名校。国家级示范性高中,江苏省首批四星级高中。目前已形成了一校三址、在校生几万余名的规范化、集团化的大型教育集团。
学校创办于1928年9月。1978年,学校占地面积11.2公顷,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主要设备设施有红专堂,校舍6间,学生宿舍4间。1981年,成为江苏省首批办好的95所重点中学之一。1993年,通过江苏省重点中学验收。1998年因四星级高中验收需要实行初高中分离,初中部新办成郑梁梅中学。2000年,学校创办
江苏省涟水中学附属学校——圣特外国语学校。2001年,通过国家级示范性高中验收。2004年,被评定为江苏省首批四星级高中。同年,原
涟水县第四中学并入,成为涟中的初中部。2005年,学校更名为江苏省涟水中学。2010年整合原蒋庵中学成立涟水中学机场附属学校。
学校教学设施齐全。目前配备有物理、化学实验室,生物标本室,计算机中心,语音室,天文台,高标准的田径运动场,藏书20多万册的图书馆等。
镇江市第四中学
镇江市第四中学创建于1936年,1999年被命名为江苏1936年。1998年,被镇江市委、市政府确立为“国有民营”改制学校,2004年因市区学校布局调整,高中部整体剥离并入江苏省镇江中学,同年,学校奉命中止“国有民营”改制试验,恢复公办学校性质,学校现为镇江市市属公办初级中学。学校占地面积15120平方米,建筑面积12542平方米。
江苏省上冈高级中学江苏省上冈高级中学
江苏省上冈高级中学前身为
建湖县上冈中学,坐落于苏北里下河百年古镇——上冈镇,是一所省四星级、国家示范高中。学校发端于1906年,正式创办于1931年,时名为私立鸿文中学。后几易其名,1958年学校开始命名为“建湖县上冈中学”,是一所兼有初中、高中的完全中学;1960年9月被省列为大改试点学校,1969年学校更名为“建湖县上冈轧花综合厂附属中学”,1972年恢复原校名“建湖县上冈中学”;1980年被省定为首批办好的95所重点中学之一,为盐城市老10所重点高中之一;1984年被列为省12所大改试点学校之一,被誉为全省教育界“四大名旦两朵花”之一;1994年被省教委确认为省合格重点中学;2000年6月教育厅被命名为省模范学校;2002年4月被评定为首批国家级示范高中;2003年5月晋升为“江苏省上冈高级中学”,同年12月通过江苏省四星级高中的转星评估,为省首批四星级高中;2009年3月被审批为省名校中心主席单位;2010年7月,成功组建“江苏省上冈中学教育集团”,下辖江苏省上冈高级中学、建湖县上冈实验初级中学。2013年8月学校搬入新校区,新校区位于建湖县上冈镇冈中路1号,占地面积200余亩。学校现有教职工300多人,学生2400多人,52个教学班,教学、实验、活动、生活设施齐全。拥有图书15万余册,图书馆被评为省一级图书馆。学校实验室被评为省标准化实验室。学生食堂功能齐全,用餐可自由选择,食堂被认定为市A级食堂。拥有全国和省模范、优秀教师10多人,获市、县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称号等及县级以上表彰教师100多人次。学校被誉为“农家子弟成才的摇篮”和“农村中学的排头兵”。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是国家级示范高中、江苏省首批四星级高中。学校校园面积200余亩,学校现有班级64个,学生3000多名,专职教师235名。海中人以开阔的胸襟和开放的视野,形成了独到的教育理念。长期以来,各级领导高瞻远瞩,殚思竭虑,学校真抓实干,高举素质教育的大旗;全校各个方面通力合作,不懈努力,抓机遇,求发展,共同演绎了海中的辉煌篇章。如今,海中已成为一个全国知名的教育品牌。
学校始终坚持“依法治校,以德治教”,贯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教师的幸福成长铺路”的办学理念。认真贯彻落实《
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管理制度健全,办学行为端正,校风整肃、环境优美。学校紧紧围绕领导班子和谐,师生关系和谐,学校与家庭、社会关系和谐,校园环境和谐等工作,在学校管理上不断创新,管理效能逐年提升。
学校注重师德建设,引导全体教职工为人师表,积极进取,增强全体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鼓励教职工积极参政议政,促进学校民主管理,对学校评优评先、职称评定、招生考试等热点问题的透明、公开、公正操作进行监督。积极发挥工会组织的桥梁、纽带和监督作用,民主理财小组对工会财务和学校行政财务进行检查,并公布结果。在全社会、广大人民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教育形象和教师形象。
江苏省宝应中学
江苏省宝应中学,1903年立校,1928年建校, 1980年列为
江苏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1997年秋撤消初中部。2001年3月转制民营,加盟民办
翔宇教育集团,2001年9月迁入地处宝应经济开发区的新校区。2006年晋升为江苏省四星级高中。2011年8月,转回公办。2012年1月,获江苏省首批“台湾
辅仁大学大陆地区
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资格,2012年、2013年,连续两年获北京大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资格。10月底经省教育厅同意由“宝应县中学”更名为“江苏省宝应中学”。2014年获中国科学院全国首批、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实名推荐资格。80多年来,学校为国家和地方输送了近4万名毕业生,培养出一批杰出的学子:外交家“诗人大使”
范承祚,国务院对台事务办公室副主任李炳才、著名汉学家陈惠古、世界上第一个研制成蜂毒药品的蜂疗专家房柱、上海微生物研究所所长居乃琥,
华东理工大学校长、
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钱旭红……宝中人一直以进取开拓的精神,优化教育资源,改革教育模式,提升办学品质,取得了驰名省内外的教育教学实绩,成为杏坛一朵奇葩。
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高级中学
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高级中学,坐落在扬子江北岸、古老的胥浦河畔,创建于1981年9月,1987年与南京师范大学联合办学,1994年高中部易地新建,1995年初中部、高中部分立,学校先后命名为“江苏省胥浦地区第一中学”、“仪征化纤联合公司第一中学”、“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高级中学”。学校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不断发展壮大,1993年顺利地通过省重点中学验收,1997、2000年两次被评为省模范学校,2003年转评为省三星级高中。2004年10月,中国石化公司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学校移交仪征市政府管理,由仪征市政府、南京师范大学和仪征化纤公司三方联合办学。2010年,学校正式升级为省四星级高中。
3年来,我校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市级以上奖项共474人次,其中12人次获国家级奖项,74人次获省级奖项;获省、市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优秀团干等荣誉称号共60人次。信息技术考试、高考综合考试、学业水平测试(必修)合格率历年来都为100%。高考本科达线人数逐年递增,每年超额完成市局下达的高考本科指标,这种“低进中出、中进高出、高进优出”的提升现象被社会广泛赞誉为“二附中现象”。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在全市同类学校中保持领先地位,高考成绩稳居全市同类学校前列,一批学生被清华大学、复旦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等名校录取。
自1993年成为省重点中学以来,学校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先后获得了江苏省模范学校、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实验学校、江苏省未成年人科技创新教育先进学校、江苏省“金钥匙”科技教育先进集体、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优秀参赛学校、江苏省健康促进学校、扬州市德育先进学校、扬州市教育科研实验基地、扬州市教育科研样本校、扬州市数字化校园、扬州市绿色学校、仪征市基层文明单位、仪征市平安学校、仪征市规范收费学校等荣誉称号。
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
江宁高级中学始建于1934年,前身是省立江宁中学,先后六迁校址,六易校名。1980年被
江苏省人民政府确定为首批办好的省重点中学,1992年学校通过检查验收被批准为省合格重点中学,2002年4月通过国家级示范高中的验收,2004年3月转评为江苏省首批四星级普通高中。学校确立了“立足学生终身发展,为学生做人、求知和创新奠基”的办学理念。
学校多次获江苏省文明单位、省德育先进学校、省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单位、省教科研先进集体、省体育工作先进集体、省平安校园、省节水型校园、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先进集体,省高中数学课改先进集体、省基础教育优秀成果奖等省级荣誉称号,也是江苏省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基地学校。
学校2002年易地新建,2004年整体搬迁,新校位于方山脚下,秦淮河畔,南京江宁高新园内,紧邻南京江宁大学集中区,占地280余亩,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投资3亿元。学校整体布局和谐,文化品味高雅,书香气息浓郁,校园景色优美。2002年学校规模逐步扩大,由原来的36个班,逐步过渡到现在的77个班级,在校学生近3300人。
南京市第九中学
南京九中坐落于
长江路碑亭巷51号,这是一块蕴含着深厚文化的土地。据考古证实,这里是六朝宫殿遗址,千年文化深埋地下,自然会钟灵毓秀;《
红楼梦》作者
曹雪芹的显赫世家,也在这里留下了钟鸣鼎食的胜迹,金陵官邸的玉兰今日依然吐露芬芳;近代我党革命家、理论家张闻天同志曾在此求学;如今这块宝地又是南京市重点打造的文化一条街。
1903年马相伯先生创办上海震旦学院,1925年在南京创办了“震旦大学南京预科学校”,即南京九中的前身,其办学方针是:”广延通儒培养译才 崇尚科学 注重文艺 不讲教理”, 希望在人才培养上融合中西、贯通文理,在注重通识教育的基础上为国家培养翻译人才。学校虽然先后四易校名,但在这方热土上,莘莘学子如饥似渴地汲取中西文化的营养,描绘着修齐治平的古老梦想,憧憬着文明富强的美好未来。九中人艰苦奋斗,薪火相传,在南京教育的史册上书写着光辉的篇章。
丹阳市吕叔湘中学
吕叔湘中学,占地面积102亩,座落在丹阳市区城河路上,交通便捷,环境优美。 该校创建于1925年,初校名为“丹阳县立初级中学”,校址位于丹阳西门府馆巷城隍庙。1928年被迁址至西门夫子庙,1946年又迁至老北门积谷仓(即现址),更名为“丹阳县中”。后又更名为“井岗山中学”“丹阳县第二中学”“丹阳县中学”“丹阳市中学”。1998年更名为“
丹阳市高级中学”,高质量通过省重点高中验收。2003年9月,更名为“吕叔湘中学”。2004年3月转评为“三星级高中”。 2006年12月高标准通过省四星级高中评估验收。
吕叔湘中学,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两度任学校的教务主任。八十多年来,莘莘学子遍及五湖四海。学校先后荣获中央教科所德育研究中心授予的德育科研先进实验学校、江苏省德育工作先进学校、江苏省先进职工之家、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学校、镇江市文明单位、镇江市普通高校招生先进集体、镇江市安全文明学校、镇江市关心下一代先进单位、镇江市体育(篮球)项目传统校、镇江市优秀团组织、镇江市青年文明号、镇江市模范学校、镇江市优秀英语教研组、丹阳市高中教育先进集体、法制教育先进单位、丹阳市先进党总支、丹阳市高中地理、英语优秀教师群体,丹阳市优秀语文、历史、物理、生物科教研组等荣誉称号;成为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实验基地、江苏省物理教学实验基地、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实习基地、江苏大学教育改革实验基地。近年来通过校园改造,一座现代化的绿色学校已建成,她正焕发勃勃生机。
历次会议
2004年
2004年3月11-12日,江苏“十校联谊”理事会在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宾馆隆重召开。姜堰中学、如皋中学、如东中学、大丰中学、东台中学、涟水中学、镇江四中、建湖上冈中学、连云港东方中学以及海安中学的校长、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出席了此次会议。会议还特邀了往届老理事长以及
翔宇教育集团、南师二附中的领导。
此次会议的议题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进一步深化学校管理改革”和“新形势下如何进行高考复习”。会议由海安中学储有杰校长主持。吕建副校长介绍了我校的改革情况,鞠党生副校长介绍了我校高三教育教学情况。翔宇教育集团也介绍了改制情况。与会期间,各理事会代表就会议议题进行了认真热烈的讨论,并达成共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要不断深化改革,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做精做强,紧抓教学质量不放松。
会议还增选大丰中学季希彦校长、如东中学冒亚平校长为副理事长。会上储有杰理事长回顾了“十校联谊”史,并作了精彩的总结发言。
这次大会,加强了与会各单位的联系,增进了彼此的友谊。
2006年
2006年12月2日至3日,江苏省“十校联谊”理事会年会在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隆重举行。江苏省海安中学、
江苏省如皋中学、
江苏省姜堰中学、江苏省东台中学、
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翔宇教育集团宝应中学、江苏省涟水中学、南师大第二附属中学、
江苏省大丰中学、建湖县上冈中学等联谊学校校长、分管教学副校长、中层主任共50余人汇聚如东,共商新课程改革大计,重温兄弟学校深情厚意。
大会由江苏省“十校联谊”理事会理事长储有杰先生主持。3日上午听取了如东中学张必忠副校长关于如东中学高一新课程实施情况的报告,各校与会代表通报了各自高一新课程实施情况,达成一些共识。大会还讨论了
南京市第九中学、
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加入“十校联谊”的申请,南京市第九中学、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两校领导均列席了会议。
此次年会还邀请了1984年“十校联谊”创立之初的德高望重的老校长参加会议。我校娄群红老校长、海安中学张建老校长、如皋中学黄允老校长、东台中学王元琪老校长、镇江四中张希麟老校长、上冈中学朱乃涛老校长均全程参加了老校长联谊活动。
如东中学高标准承办了这次理事会年会,学校领导全程参加会议,并热情接待了来自全省各地的来宾。
2007年
2008年1月8日、9日,2007年江苏省“十校联谊”理事会年会在
江宁高级中学举行,江苏省如皋高级中学、
海安高级中学、
如东高级中学、姜堰高级中学、大丰高级中学、翔宇教育集团宝应中学等十多所省内一流高中的校长、教学副校长、高三年级主任计40多人会聚一堂,围绕“07高考回顾及08高考应对策略研究”的会议主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和深入的探讨,江宁高级中学周世东校长、张发新副校长及各年级工作委员会成员一同参会。
1月8日下午,与会代表参观了东南大学新校区,东南大学学生处主任热情接待了与会代表,并介绍了2008年新高考方案实施后东南大学招生和录取新办法。
1月9日上午,全体参会人员在江宁高级中学行政楼三楼会议室参加座谈。座谈会上,首先张发新副校长作了《 在新课程背景下实现新高考的新突破》的专题发言。各大名校的校长或副校长也结合新高考畅谈了本校的教学思考和举措。接着,全国考研会秘书长石寅初作了专题讲座。讲座中,石秘书长以开阔的思路并联系实际畅谈了三个问题:1、2007新课程高考的基本状况,回顾分析了07年实施新课程高考四省(宁夏、山东、海南、广东)的试题特点。2、新高考试卷的命题原则及基本要求。3、关于当前几个热点问题的思考。石会长的报告阐述深刻,针对性强,与会校长深受启发。随后,会议讨论了理事会的相关工作:1、接纳
海安县海陵中学为理事会新成员;2、确定2008届年会在翔宇教育集团宝应中学举行;3、讨论通过了“十校联谊”20年活动简史。
会议期间,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省经贸委主任、江宁高级中学1967届校友韩庆华利用外事活动的间隙专程从南京赶到江宁看望了与会代表,并和与会代表畅谈了当今教育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与江宁高级中学领导合影留念。区教育局局长朱慧也到会对会议召开表示祝贺。
2008年
2008年12月26-27日,08年江苏省“十校联谊”理事会年会在翔宇宝应中学召开,来自海安中学、如皋中学、姜堰中学等15所省内名校校长、主任汇聚一堂,共同交流办学经验,研讨09年高考应对策略。集团总校长卢志文、宝中常务副校长潘文新、校长助理李志勇等领导参加会议,并做了主题发言。
26日晚,“十校联谊”理事会成员学校召开理事会,海安中学校长吕健被推选为第五任理事长,卢志文总校长在会上提出建立资源共享网络平台,让成员学校之间实现信息及时共享,通过优势互补,谋求共同发展。
27日上午,与会校长围绕“09年高考应对策略和高效课堂建构模式”等主题进行研讨。卢志文总校长首先致欢迎辞,他对兄弟学校领导的到来表示欢迎,介绍了翔宇事业的发展概况,希望大家分享办学成功经验,沟通09年高考信息。新任理事长吕健校长发表了当选感言,他表示承蒙大家的信任,一定把“十校联谊”理事会这个民间组织推向前进,实现校际沟通,资源共享。随后,海安中学、如皋中学、东台中学、如东中学等领导做了主题发言,他们着重从高三教学管理方面,交流了各自的理念思考和实践做法,校长助理李志勇代表宝中做了高三经验介绍。围绕师生状态、教学管理、高考信息研究等方面,与会领导坦诚交流、畅所欲言,分享了各自的经验。
2009年
2009年12月3日至5日,江苏省“十校联谊”理事会年会在吕叔湘中学举行。3日下午,理事会13家成员学校的代表陆续抵达丹阳。4日上午8:30分,“十校联谊”理事会教育研讨会在吕叔湘中学正德楼行政会议室召开。作为本届年会承办方,吕叔湘中学邹立忠校长首先致欢迎辞,并向代表们介绍了吕叔湘中学的发展概况。理事长吕建校长主持了年会,他用切身体会抒发了“十校联谊”的兄弟情深,呼吁更多交流、更多合作,他的提议得到了与会各校的一致响应:认为在“五严”新形势下这种交流价值更为凸现。教育研讨时,主题自然落在“五严”规定背景下学校的管理策略上,海安中学、大丰中学、翔宇教育集团、上冈中学、如东中学的领导先后作了主题发言,坦诚交流各自对江苏教育新政的思想反应和应对策略。会后,代表们参观了华阳眼镜市场和季子庙。
吕叔湘中学从去年起加入江苏省“十校联谊”理事会组织,多次向这些名校派出听课团,交流复习资料和考卷,促进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2011年
2011年11月18—19日,“江苏省十校联谊”第二十八次理事会议在南京市第九中学召开。
“江苏省十校联谊”由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江苏省如皋中学、
江苏省如东中学、江苏省姜堰中学、江苏省东台中学、
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高级中学,南京九中等中学组成。其宗旨是:加强联系,增进友谊,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目标是:进一步加强我省兄弟学校之间的联系,交流办学经验,提高办学水平,为培养高素质的各类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次会议的议题是:共创优质高效课堂。南京九中精心安排,会议内容丰富多彩。各校代表参观了南京九中的艺体教育展览馆,观看了校文艺中心同学们的演出,对南京九中的素质教育和特色教育交口称赞。会议由副理事长季希彦主持。南京九中王伏才校长致欢迎词并全方位的介绍了南京九中,特别是学校的整体课程规划。九中周易宏副校长做了题为《以提升质量为核心,共创优质高效课堂》的主题报告。与会各校围绕“共创优质高效课堂”展开了充分的交流。最后,吕建理事长对此次会议进行了总结,对九中的教育教学经验给予高度评价,祝愿联谊各校再接再厉,为江苏教育事业发展再立新功。
2012年
2012年11月1日至2日,2012年江苏省“十校联谊”理事会年会在连云港高级中学举行,江苏省如皋高级中学、
海安高级中学、
如东高级中学、姜堰高级中学、大丰高级中学、宝应中学、上岗高级中学、涟水高级中学、南京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
丹阳市吕叔湘中学 、东台中学、南京市第九中学、连云港高级中学等省内一流高中的校长、教学副校长40多人会聚一堂,围绕“课堂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提升”的会议主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和深入的探讨。
本届年会承办方,连云港高级中学校长王其珊首先致欢迎辞,并向代表们介绍连云港高级中学的发展概况。各校代表就“课堂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提升”方面的问题,交流了各自的理念思考和实践做法,与会领导畅所欲言,分享了各自的经验。
会议间隙,全体参会人员参观了连云港高级中学校园。连云港高级中学领导与来访人员进行了亲切交流,使到访人员加深了对学校的了解。
2013年
2013年 11月8日至9日,江苏省“十校联谊”理事会2013年年会在
江苏省大丰高级中学举行。海安高级中学、姜堰中学、南京市九中等来自苏南、苏中、苏北的十余所普通高中校长、副校长参加此次年会活动。
活动就“优化课堂模式,构建高效课堂”这一议题展开深入而富有成效的研讨。校长徐天国首先向兄弟学校详细介绍了我校“3+1”高效课堂模式酝酿形成以及推行实施的情况。围绕课改,大家畅所欲言。讨论课堂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如江宁高级中学提出“问题、参与、体验”教学模式,如东中学主张积极打造“生态课堂”,
上冈高级中学探索出“中学导学制”。探讨高效课堂的构建,如如皋中学认为“讲什么、怎么讲”对构建高效课堂意义重大,宝应中学认为没有生成性的课堂不是高效课堂,连云港高级中学认为没有学生充分参与的课堂不能算高效课堂。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而不是旁观者,把学生推向学习的前台,要留给学生感悟的时间,要给学生暴露思维过程的机会,课堂上要让学生“听得懂,能理解,会运用”。十校联谊研讨活动,澄清了大家许多认识,达成了许多共识,取得了预期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