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启淑汇编了《水槽清暇录》《集古印存》《汉铜印原》《汉铜印丛》《静乐居印娱》《焠掌录》《小粉场杂识》《讱庵诗存》《初庵集古印存》《飞鸿堂印谱》《飞鸿堂印人传》《撷芳集》《退斋印类》等20多种图书。他凭借财力,广泛接交印坛名人,如
林皋、
吴麐、
丁敬、
黄易、黄吕、
张燕昌、吴兆杰、
董洵、
王毂、
汪肇龙、
桂馥、
程瑶田、
汪士慎、
潘西凤等100余人,邀约篆刻印作,先后收集当时知名的篆刻家作品3000余方,因而编辑厘订,钤印成《飞鸿堂印谱》5集40卷行世,风行一时,成为
乾隆时期印坛名手作品的集中汇展。收录入《飞鸿堂印谱》印作的作者,汪启淑又另编著有《
飞鸿堂印人传》(后易名《续印人传》)8卷,与《
飞鸿堂印谱》一同行世。
《水槽清暇录》,汪启淑任官工部都水清吏司郎中时写的见闻随笔,书前有
钱大昕序,书后有翟槐跋文。汪启淑爱诗,他编选了闺阁诗《撷芳集》80卷刊刻于世。汪启淑广交朋友,为他们提供生活便利的条件,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周芬在飞鸿堂居住多年,为汪启淑篆刻印章,《飞鸿堂印谱》中有周芬的176方印。上海强行健聘至飞鸿堂校书,他为汪启淑刻印57方。
汪启淑以一人之力,钤拓众多的古印谱,又汇辑钤录当代人的篆刻作品,为印人借鉴古代优秀作品和了解当代印人风格提供了条件,繁荣了乾嘉时期篆刻艺术创作。汪启淑虽为
徽州人,但他常居杭州,其飞鸿堂作为浙人的聚会场所,客观上为
浙派篆刻的兴起起到了促进作用。
清著名
藏书家、
金石学家、
篆刻家。字秀峰,号讱庵,一字慎仪。自称“印癖先生”。安徽歙县人,居于
杭州。家以经商致富,遂捐官为工部都水司郎中,迁至兵部郎中。喜交友,与厉鹗、杭世骏、朱樟结“南屏诗社”。嗜古代印章,曾搜罗周代、秦代迄宋、元、明各朝印章数万钮。又精纂刻,在巨珠上刻篆文,以补诸品中所未备。
乾隆四十一年(1776),辑成刊刻有《飞鸿堂印谱》5集40卷20册,收集印谱近4 000方,与明代《学山堂印谱》、清初《赖古堂印谱》并称为“三堂印谱”,为治印者所共知。
汪启淑家中藏书极富,有藏书楼“开万楼”、“飞鸿堂”,藏书数千种,数万册,不乏宋刻元刊,如宋刻本《
韩非子》《建康实录》等。在其《水曹清暇录·序》中,称自己“开万楼”藏书和江浙藏书家
钱谦益、
项元汴、
徐乾学、
朱彝尊、
马思赞、
赵昱、
钮纬、
吴骞等家相提并论。好诗,曾与杭世骏、厉鹗等结为“南屏诗社”。他访书归来,厉鹗曾赠有“雪压扁舟浪有棱,载来书重恐难胜”诗句。自称收藏有“藏书百储,古印万钮”。藏书印有“汪启淑印信富贵长寿”、“飞鸿堂汪氏藏书”、“新安汪氏”、“启淑私印”、“启淑印信”、“飞鸿堂藏”、“开万楼藏书印”、“秀峰赏鉴”等。乾隆三十七年(1772)四库开馆,征集天下遗书,命各地藏书家进献,仅他一家献书600余种(一说为524种),《
四库全书总目》著录有265种,入存目199种,著录数量仅次于范懋柱、鲍士恭、马裕等家,赐《
古今图书集成》1部。其子汪庚编有《开万楼藏书目》。去世后不久,其藏书便散于坊肆间,至嘉庆十三年,尽为杭州城隍山集古斋书铺购去,瞿氏“铁琴铜剑楼”和陆氏“十万卷楼”亦购有旧藏。著有《焠掌录》《水曹清暇录》《汉铜印原》《袖珍印赏》《秋室印剩》《集古印存》《飞鸿堂印谱》《续印人传》《汉铜印存》《退斋印类》《锦囊印林》《小粉场杂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