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义军节度使
唐朝至北宋时期藩镇
归义军是中国唐朝末年、五代十国直到宋朝初年,以河西地区敦煌核心的汉人地方政权。由唐朝名将张议潮建立,并推翻了当时吐蕃贵族对沙州持续60年的统治,在张议潮手中归义军势力基本达到了极盛,一度统治了河西地区十一个州,历经张氏、曹氏两个氏族统治时期。
历史
陷落
前凉张骏将敦煌、晋昌、高昌三郡和西域都护戊己校尉玉门大护军三营合并,称作沙州,以杨宣为刺史治所设在敦煌郡,唐初改名为沙州,下辖敦煌﹑寿昌二县,郡治敦煌(今甘肃敦煌市城西)。沙州地处河西走廊西端,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站口。
唐在沙州城内常驻有豆卢军四千三百人,隶属于河西节度使(驻凉州)。安史之乱时,唐朝征调陇右﹑河西诸军入援内地,吐蕃乘虚进攻陇右﹑河西,约在广德二年(764)或稍后攻陷凉州(今甘肃武威),大历元年(766)又陷甘州(今甘肃张掖)﹑肃州(今甘肃酒泉),唐移河西节度使治沙州。沙州和内地的交通被阻绝,但沙州人民仍坚守那里,直到德宗贞元三年(787)才投降。从此沙州被吐蕃贵族统治六十余年。
起义
唐宣宗大中二年(848),沙州汉族人民趁吐蕃势力衰弱时,在张议潮的领导下举行起义,赶走吐蕃镇将,并遣使取道天德军(今内蒙古乌梁素海东南缘)上表唐朝,报告沙州的归复。
鼎盛
接着,张议潮又遣兄张议潭携归义军收复的瓜﹑沙﹑伊﹑西﹑甘﹑肃﹑兰﹑鄯﹑河﹑岷﹑廓等十一州的地图﹑户籍奉献给朝廷,这表明河西地区又重为唐有。大中五年朝廷才得到表奏,决定在沙州置归义军,以张议潮为归义军节度使﹑十一州观察使咸通初议潮又收复凉州
掣肘
唐懿宗咸通八年(867),议潮入朝长安( 据推测,很有可能是到长安为质),行前命侄子张淮深主持归义军军政事务。沙州沉浸在“修文献捷,万乘忻欢,赞美功臣,良增惊叹。 便驰星使,重赐功勋,甲士春冬,例沾衣赐,转授检校司空,食实封二百户”欢腾海洋中时,唐朝朝廷对归义军的猜疑与忌恨也与日俱增,并迫不及待的试图削弱归义军势力。唐朝将“嗢末百姓”、庞特勤、安宁、仆固俊视为可以牵制和阻碍归义军的势力予以扶持。因晚唐的掣肘归义军用来制衡庞特勤的盟友西州回鹘牧守安宁,庭州回鹘首领仆固俊在张淮深时相继被分割叛去。
治世
张淮深继位后继续改善周遭外交环境,并率领麾下汉人、吐蕃、嗢末、吐谷浑等民族击溃南下回鹘的抄掠以及此后在沙州及西桐等地连续击败回鹘,擒获回鹘王子。咸通八年(867)至乾符三年(876)间,归义军势力不断扩张,以后的张淮深初期,归义军依然四面出击,对外关系处于主动地位。
城悉皆残破。回鹘狼性,绥抚甚难。仆固俊独守西州,兵力甚寡,百姓离散,拾不壹存,虫蝗为灾,数年荒歉。至于符印,亦早轮坠。降人归投,因来送纳仆固俊银铸印壹面,臣已收得。咸通七年仆固俊崛起之时,他占据的北庭轮台清镇和西州四地;而在文书写成的年代,仆固俊的势力收缩到西州一地。文书强烈地暗示了归义军节度使请求代领西州之意,也能说明这份文书是归义军首领奏请攻打西州之作。虽然在唐舅保护下归义军首领没敢直领西州,但张淮深得心应手的回击周边的割据势力的侵犯,使归义军百姓在动荡的时代格局中,保有一处安乐的桃源。“仆射(淮深)之政,远蕃归仁,塞下清晏。”归义军百姓称其“文治武功,不下议潮”,并有诗赞曰:“自从司徒归阙后,有我尚书独进奏。□节河西理五州,德化恩沾及飞走。天生神将□ 英谋,南破西戎北扫胡。万里能令烽火灭,百城黔首贺来苏”。在《张淮深墓志铭》中称颂这段时间为“乾符之政”。
内乱时期
张淮深继续抗击回鹘的骚扰。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保持了归义军辖区的安定。但到了乾符三年(876年),归义军内部的继承问题使归义军消耗了大量精力,于是西州回鹘趁机攻陷了张淮深所领的伊州(今新疆哈密),张淮深的势力下降。黄巢大乱后,张淮鼎回到敦煌,担任沙州刺史,得到归义军内部实力人物张文彻的支持,大顺元年(890)至乾宁三年(896),归义军内部接连发生政变。先是(890)张淮深和妻、子被他弟弟张淮鼎(张议潮的儿子)所杀,继而是(892)索勋篡权,两年后(894)嫁给李明振的张议潮第十四女又与诸子合力除掉了索勋,除掉索勋后,张议潮之孙张承奉方掌控实权。归义军的内乱给活动在其周边和辖区内的少数民族提供了机会,甘州被回鹘攻占,占据肃州的龙家也不再听从归义军的号令。凉州因有甘、肃二州相隔,实际上也脱离了归义军的控制。
复兴失败
至九世纪末十世纪初时,归义军实际控制的已仅有瓜沙二州了。张承奉西汉金山国后梁交恶,连年的战争使瓜沙地区经济甘州回鹘击败,被迫认回鹘可汗为父,成为甘州回鹘政权的附庸。
附庸时期
乾化四年(914),沙州的另一个大族曹氏家族中的曹仁贵(后更名曹议金)取代了张承奉,恢复了归义军称号,瓜沙地区社会日趋安定,经济繁荣。议金后,儿子孙子相继,这一时期先后有曹元德曹元深曹元忠曹延恭曹延禄等为节度使,凡七代,至公元1002年,将近90年时间,敦煌地区经历了从动荡不安到繁荣稳定的历史过程。曹氏归义军政权吸取了张承奉失败的教训,他们努力改善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通过联姻等办法与甘州回鹘西州回鹘、于阗等少数民族政权建立了在平等基础上友好往来的新关系,以图共存。同时积极恢复与中原王朝的统属关系,接受中原王朝的封号,奉中原正朔,利用旧日唐朝在各族人民心目中的声威,以求在西北各民族中树立自己的正统地位。对内继续吸收瓜沙望族和少数民族头面人物参加归义军政权,以扩大政治基础。这些措施使曹氏归义军政权既得到了中原王朝和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承认,也得到了境内兵民的支持,使其能在五代、宋初复杂的民族关系中得以生存、发展。而且,河西西部与西域各绿洲王国间的友好往来及由此带来的相对安定的政治环境,还为密切中原王朝与这些地区的联系和中西交流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亡于西夏
曹延禄执政晚期,归义军再度与甘州回鹘发生战争,引起瓜沙民众的不满。咸平五年(1002),归义军内部发生兵变,曹延禄与弟曹延瑞被迫自杀。延禄的族子曹宗寿在众人推举下掌握了归义军政权,宋廷遂任命曹宗寿为归义军节度使。战争和内乱使曹氏归义军政权迅速衰落,而沙州地区的回鹘势力在这一时期却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与归义军政权抗衡的重要力量。此时,归义军政权已不堪一击,任何外来的攻击和内部的骚乱都足以使其倾覆。这使得在归义军政权庇护下的沙州佛教势力感到极度恐慌。天禧四年(1020)和天圣元年(1023),曹贤顺曾两次向宋廷进贡物品。景祐三年(1036)李元昊灭亡归义军政权,曹贤顺西夏投降。
僚属
高进达、洪辩、悟真、索忠顗、王景翼、康通信、仆固俊、安宁、李明振、索勋、曹议金、罗通达张良真阎子悦、宋惠信。
臣民
汉人、羌人、吐蕃、粟特、回鹘、龙家、嗢末百姓、吐谷浑、达怛。
节度使世系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0 21:42
目录
概述
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