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石刻
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泰山石刻,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境内。秦泰山刻石立于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是泰山石刻中年代最早的作品。
历史沿革
“泰山石刻”又名“封泰山碑”,石四面刻字。秦泰山刻石立于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是泰山石刻中年代最早的作品。此刻石原分为两部分:前半部系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泰山时所刻,共144字;后半部为秦二世胡亥即位第一年(公元前209年)刻制,共78字。它是秦始皇为记颂其德而命丞相李斯作,上面镌刻着秦始皇功德铭和二世诏书等内容,现位于岱庙东御座大殿露台前西侧。刻石原在泰山顶玉女池旁,后来移到碧霞元君祠之东庑。清乾隆五年(1740年),祠遇火灾,刻石不见了。直到嘉庆二十年(1796年)才从池中搜得,已断为两块,后移至岱庙。刻石原文222字,历经沧桑,现仅残存10字:“臣去疾臣请矣臣”7字完整,“斯昧死”3字残缺。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自统一天下的第三年即始皇二十九年(公元前219年)开始东巡,为彰显自己“横扫六合,威震四海”的统一功绩,在各地共立了6块小篆碑刻,分别为峰山石刻、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芝罘刻石、碣石刻石和会稽刻石。前四处刻石皆在山东,峄山石刻真迹到唐时已毁,杜甫有诗为证曰:“峄山之碑野火焚,枣木传刻肥失真。”而芝罘早已不知去向。碣石不详所指,或以为在当今之河北境内。会稽为今浙江之绍兴,会稽石刻唐时尚好,至宋则已不见诸着录。今所存者仅泰山石刻、琅琊台石刻,而琅琊台刻石仅86字清晰。泰山石刻宋欧阳修、赵明诚皆曾目击。泰山石刻的拓本以明安国所藏北宋拓本最好,存165字。
遗址特点
泰山刻石字体是小篆,字形修长工整,笔画圆转匀称,是秦代篆书法的经典代表,体现了秦代书法的艺术风格。小篆的特点是对均衡、形体修长,它也容易板滞,但是泰山石刻却克服了这种弊病,在对称中蕴含着飘逸秀美,如仙子临风,仪态万方。唐朝李嗣真《后品》说:“李斯小篆之精,古今绝妙。秦望诸山及皇帝玉玺,犹夫千钧强弩,万石洪钟,岂徒学之宗匠,亦是传国之遗宝。”
纵观泰山石刻,从内容上说,大体可分为4类:一为帝王封禅石刻,记载帝王成功告天,事关国家大局;二为大臣和百姓的祭祀石刻,可见各个历史时期社会、人文心态;三是文人墨客登山抒情,体现他们的智慧与艺术情操;四是具有鲜明宗教特征的石刻,借泰山以宣传各自宗教的信仰,以吸引信众。从形式上说,泰山石刻主要分为三大类:一为碑碣,长方形的石刻叫作“碑”,把圆首形的或形在方圆之间,上小下大的石刻,叫“碣”,后来多把碑与碣混二为一,简称“碑碣”;二为摩崖石刻,即为镌刻在岩石、山崖石壁上的摩崖文字;三为楹联石刻,于石亭、庙宇、石坊等处,随处可见。就文字的特征而言,真草行楷隶篆,众体兼备,全山上下,不啻是一座博大的书法艺术宝库。
泰山石刻的种类繁多,从细目上分不下30余种。但从形制上分,大致可分为石碣、石阙、碑刻、摩崖碑刻、墓志、经幢造像记石造像画像石和题名题诗题记等9种。
文物遗存
碑刻
古代刻辞碑的形制受官阶和社会地位的制约。柳宗元叙唐代葬令时云:“凡五品以上为碑,龟趺螭首;降五品为碣,方趺圆首。”泰山现存的碑刻,凡皇帝或省布政使以上官员所立,大都龟趺螭首,且形制高大华丽。
摩崖碑刻
所谓摩崖,是指利用天然壁刻文记事的石刻。摩崖石刻是中国出现最早的一种石刻形式,远在商周以前已有之。秦始皇所刻的7处刻石中,碣石一刻很可能是摩崖石刻。泰山现存的石刻中,摩崖石刻占57%以上,重要的如唐《纪泰山铭》摩崖石刻、经石峪《金刚经》摩崖石刻、《宋摩崖》和元《天门铭》摩崖石刻等,其他刻于自然石上的题名、题记、题诗,几乎遍布泰山上下。
墓志
墓志是埋于墓穴内,用以表彰死者功德、标明死者生卒年月及身份的石刻。墓志之制始于魏晋,极盛于唐,宋以后逐渐衰落,而正式以“墓志”为名始于北朝。
墓志的形制初无定制,有圭首似碑的,有圆首似碣的,有方板者,有长板者,也有阴及侧并刻铭文的。后逐步定型为方板,纵横一般为二三尺。泰山现存北魏羊祉墓志,长宽皆82厘米,刻文44行,满行45字。初始的墓志本无盖,有盖的墓志始于北魏,盛于隋唐。
经幢
泰山岱庙先后收存经幢七座,其中一座无文字,不知建于何代,今存岱庙天贶殿前西侧。另一座为唐广明二年建,刻赞语、尊胜陀罗尼经序和咒语等,原立肥城幽栖寺,1977年,收存岱庙,今存岱庙碑廊。其他5座皆五代时物,经文多剥蚀,原在资福寺,今收存岱庙汉柏院。经幢之制,始于隋,盛于唐,至宋元逐步衰落。它是研究佛教文化的宝贵资料。
碑龛
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泰安旧尹蒋因培带领同邑柴兰皋在山顶玉女池中搜得残石2块,尚存10个字,遂将残碑嵌于岱顶东岳庙壁上。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东岳庙墙坍塌,泰安知县徐宗干“亟索残石于瓦砾中”,嘱道人刘传业将残石移到山下,嵌置在岱庙碑墙内,并写跋记其经过。光绪十六年(1890年),石被盗,县令毛大索十日,得石于城北门桥下,后重置于岱庙院内。宣统二年(1910年)知县俞庆澜为防刻石遭风雨剥蚀,在岱庙环咏亭造石屋一所,将秦泰山刻石及徐宗干的跋和自己写的序共3石嵌于石屋内,周围加铁栅栏保护。民国十七年(1928年),迁于岱庙东御座内,修筑一座门式碑龛,将以上3石垒砌其中。建国后,于碑龛正面镶装玻璃保护。
摹刻拓本
秦泰山刻石历代多有摹刻拓本,现存清聂剑光摹刻的明拓本29字和徐宗干摹刻的旧拓本29字两块刻石,均陈列于岱庙碑廊。1987年泰安市博物馆复制秦刻石全文立于岱庙后寝宫
历史文化
泰山是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史的局部缩影,其“天然的石刻博物馆”则是这部文化史的重要篇章。遍布泰山上下1800余处的泰山石刻,其历史、内涵、书法、造型等石刻价值在全国的名山大川中占据着重要位置(苑胜龙、张东珍,2009 )。泰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象征,民族文化的缩影,是东方文化的宝库,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为系统整理这份历史文化遗产中华书局于2007年出版了由山东泰安袁明英主编的、由季羡林任继愈欧阳中石先生为编委主任的《泰山石刻》(十卷本)一书。该书共辑录泰山及其周围自远古至现代的各类石刻、石碑六千余种,其中二百余种不见于历代相关著作的著录,具有搜罗宏富、标识准确,照片、拓片及录文俱全等特点,对研究泰山乃至中国古代历史、文学、书法、旅游、宗教、美学、哲学以及民俗学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文物价值
历史价值
数量繁多、内容各异的泰山石刻不仅展示了数千年间泰山文化的繁荣与昌盛,而且从中也反映出中国历史兴衰起伏的轨迹,实属不可多得的历史资料。诸多史料,不仅为泰山碑刻独有,而且在补史证史方面有很大的价值。泰山石刻中现存最早的是秦泰山石刻,历代史家均视为研究秦史之首选文献。
由于泰山石刻延续时间长,泰山祭祀又是国之定制,从某一方面能反映中国几千年历史的变革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碑刻所载多为地方志史性质的内容,因此研究泰山的历史自然会首选泰山石刻。
艺术价值
泰山石刻历史悠久,延续不断,受历史文化发展变化的影响,形成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就其书法艺术而言,自秦至今,名碑名品,众彩纷呈,书意各代不同,其作品之多,时代承续性之强,书艺之精湛,让泰山石刻堪称一部书法艺术史,而泰山成为一座自然的书法艺术博物馆。泰山石刻,“自秦至清,历代皆有巨制。基本上概括了中华民族成长的过程,展示了书法发展的历史”。泰山最早的石刻是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封禅泰山所留下的纪功刻石,为李斯小篆。小篆既是全国书同文的开始,也是书法艺术大众化的开端。泰山石刻纵贯中国书法史,而在书体上,也众彩纷呈,是一部生动的书法教材。在泰山石刻中,有隶书、楷书、行书、篆书和草书,这与泰山沉稳雄浑的内在精神相关联,其书体选择就会有所差异。书法艺术自产生以来,发展数千年,并在石刻中找到了一个新的艺术途径并得到价值的升华。泰山倍受书法家推崇,历代书法家竞秀,各派书体纷呈,涵括了整个中国的书法史,展示了中国书法艺术形变神异、一脉相承的发展脉络,同时展现了中国石刻艺术的多姿多彩,使泰山成为一座天然的书法艺术宝库。
保护措施
2001年6月25日,泰山石刻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泰山石刻山东省泰安市境内。
从朝阳洞往上走约50米可见。
最新修订时间:2024-03-26 16:29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