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读书音,并非古代的洛阳
口语,更不是现今的洛阳方言,而是
洛阳太学里教学采用的标准读书音。是古代的唯一标准语音。汉语起源于中原,以“洛阳读书音”为标准音;中华5000年文明史,4000多年里中国人都说洛阳读书音;洛阳读书音仍保留在京剧“
韵白”和
客家方言中。
概念简介
在古代没有“普通话”(Mandarin)这个词,但早就有类似的共同语言,只是各个朝代的叫法各不相同:夏、商时期叫“
夏言”;西周、东周、秦、汉时期叫“
雅言”(“雅”通“夏”);南北朝以后叫“正音”;明清才叫“官话”。无论都城在哪,均以洛阳读书音为标准。
从学术上讲,这4种古代“普通话”虽然叫法不同、相互并不完全一致,但有着明显的继承关系,即“雅言”来源于“夏言”,“正音”脱胎于“雅言”,“官话”则是“正音”的延续。
在中国古代,语言系统有两套:一套是官方的,古代的皇帝、大臣及上层知识分子,在办公、外交、教书和交流时都使用古代“普通话”;在民间,不识字或识字不多的平民百姓则使用各地的方言、土话进行交流。
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门下有弟子三千。《论语·述而》记载,孔子“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标准原因
第一,汉语起源于中原地区,而洛阳是中原地区的核心。司马迁在《
史记》上说:“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指的是夏、商、周三代,其首都和主要活动区域都在洛阳或在洛阳周边地区。
从民族起源上看,汉族的先民最初就是生活在豫西、晋南一代的
华夏族,他们活动的中心地区就在洛阳一带。汉语最初就诞生在
中原地区,当然以“洛阳音”为标准音创造了汉字。有了汉字,华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就更快了。
由于汉族在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都体现出强大的实力,逐渐形成一种颇为强势的文化,汉语也随着汉族影响力的扩大,逐渐从中原地区扩展到全国各地并影响周边国家。由于汉字作为汉语的载体,是夏、商时期在中原地区形成和成熟的,所以其读音就反映了中原音。要学汉字就得学其读音,于是形成了“读书音”传统。周代把殷商贵族集中于
成周,向他们学雅言,因此就传承了这个中原音传统。
人们常说“洛阳居
天下之中”,其实,古人眼中的洛阳绝不仅仅是指地理位置居中。中国是个尊崇祖先的民族,洛阳作为整个“汉语文化圈”发源地的核心区域,自然“居天地之正”,“洛阳音”当然为天下正统,各个朝代、各个地域的汉语语音,都要向“洛阳话”靠拢、看齐。
第二,历朝历代(清代后期除外)的皇帝、大臣、文人和整个上层社会都推崇“洛阳话”。
洛阳作为十三朝古都,建都最早,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异常显赫。从汉朝起,凡洛阳作为首都或陪都的朝代,洛阳城内太学的“读书音”,自然而然地成为士族阶层的标准音。
南北朝时期,尽管洛阳处在少数民族的统治之下,但北魏孝文帝成为保护、推广洛阳读书音的功臣,他毅然迁都洛阳,要求鲜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学汉语、穿汉服,不但进一步确认了洛阳读书音为标准音,而且直接影响了隋、唐的
正音。
唐宋时期,为何洛阳音仍是标准音
武则天时期,依靠告密在朝廷当官的
侯思止读书很少。一次,他在朝堂上跟其他大臣讲话,说到“猪”字时,没有按当时标准音即“洛阳读书音”读成“dyo(雕)”,却按
长安的音读成“jyu(诛)”,闹了笑话,被大臣当场耻笑了一番,武则天听说这个故事后忍俊不禁,笑个不停。
这个小故事说明了两点:其一,在中国古代的上层社会,在正规交际场合,如果不说“洛阳音”或说“洛阳音”不标准,即使用长安的“读书音”说话,上层社会人士也会耻笑,这在特别讲究身份、门第的古代,影响绝对不可忽视;其二,在中国古代(清朝后期除外),不管首都在不在洛阳,皇帝为了办公、交流的需要,也必须学习并熟悉洛阳读书音,否则很难和以读书人为主体的文官队伍进行有效的沟通。
《谈选》中有更为明确的记载:宋代名臣
寇准和大臣
丁谓曾在“政事堂”讨论“正音”问题,寇准说“西洛”为“天下之中”,“洛阳话”应为标准音。丁说“不然,唯读书人然后为正”。二人的意思综合起来,就是洛阳方言不是标准音,只有“洛阳读书音”才是标准。请注意,他们是在首都东京(汴梁)讨论此问题,却并不拿开封话作标准音。
典籍证据:“中华音切,莫过东都”。
标准取代
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国务院就把推广以北京话为标准音的普通话列入重要的工作日程:1956年,国务院发布了《
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1982年,“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写进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00年,《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立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中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
就这样,以“洛阳话”为标准音的古代“普通话”,逐渐退出主流历史舞台,完全让位于以“北京话”为标准音的普通话。
其实,仔细考究现今的北京方言,仍能窥见“洛阳话”和“北京话”激烈交锋的影子。北京方言中,很多字都分“文读”、“白读”两种,如“伯”、“柏”,就有 “bo”、“bai”两种读音,其中“bai”这个发音,和洛阳方言完全一致。
继承影响
客家方言
“洛阳读书音”是
客家人千年传承不变的语言。
客家方言是客家民系共同使用的语言,又称“唐音”、“客方言”、“客话”或“客家话”。一般认为它是魏晋时流传下来的,经过南北朝的发展,最终在唐朝定型。古汉语研究专家认为,客家方言是魏晋一直到唐宋流行的古代普通话,是以洛阳方言为基础的“洛阳读书音”。用客家话读古诗,也会变得很押韵。客家人对于自己的语言有着独特的情感:“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宁卖祖宗坑,不卖祖宗声。”是客家人对自己的文化有优越感的表现,更是客家人穿越千年在精神上与故乡、和先祖的联系。
邻国语言
古代中国无论是在经济文化还是军事政治方面,都是赫赫有名的“超级大国”,这使得以洛阳读书音为标准的汉语,依靠国家的强势力量,影响到日本、朝鲜和东南亚一些国家的语言。
现今的日本汉字音,最通行的有“
金陵雅音”、“汉音”等5种。“金陵雅音”是三国时期传到日本的,来源于“洛阳读书音”;“汉音”是唐代传去的,来源于“长安音”,仍是“洛阳读书音”的支流。
从秦汉起,越南就长期处于中国的管辖之下,直至唐末,当地一直实行汉语教育,孩子学“洛阳读书音”,也影响了现今的越南语。
京剧韵白
作为“国粹”的京剧,其“念白”分“
韵白”和“
京白”两种。所谓“韵白”,就是用“湖广音”、“中州韵”说的文绉绉的话,抑扬顿挫,韵律优美,老生、老旦、小生、青衣等有身份的上层人都说“韵白”;另一种叫“京白”,就是用普通话或带
儿化的北京方言来说的,清脆悦耳,活泼流利,风格幽默诙谐,主要由花旦、彩旦、小丑等下层角色使用。而“韵白”所用的中州韵,指的就是“洛阳读书音”。
比方说,在《
西厢记》中,张生、莺莺说的是“韵白”,也就是说“洛阳话”;而作为丫鬟的“红娘”,则必须说“京白”,说“北京话”。
京剧是一门非常强调传统的艺术,具有很强的延续性。京剧的传承,过去全靠口传心授,老一代艺人一字一句地教,新艺人一字一句地学,有板有眼,不得有丝毫差错。一旦新艺人出现差错,在过去不但要挨打,甚至会丢掉“饭碗”。
尽管清代后期官方语言已经由“洛阳话”转变为“北京话”,但在京剧中保留了明清时期的“洛阳读书音”,读书人和上层人士说“韵白”、丫鬟等下层群众说“京白”的“行规”,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洛阳读书音”作为古代“普通话”标准音的真实历史风貌。
前几年,京剧改革派人士提出:“韵白”也要用普通话来唱。中国京剧的重量级人物、中国京剧院研究员黄蜚秋先生在《中国京剧》刊物上撰文认为 ,“中原韵谱、九宫大成是中国戏曲的‘宪法’”,“韵白”必须使用“中州韵”。
如果仔细考量,“韵白”和现今的洛阳方言仍有不少相似之处。比如,
尖团音如“si(西)”、“sian(先)”,介音如“liong(龙)”、“ju(住)”、“lui(雷、泪)”、“lyuan(联、恋)”,洛阳方言和“韵白”的念法都完全一致。
洛阳方言在语音研究上一直有着特殊的地位。由于‘洛阳读书音’作为古代“普通话”的标准音,流行了4000多年,洛阳人长期耳濡目染,使得洛阳方言在各地方言中,成为和‘洛阳读书音’发音最接近的方言。”
标准示例
静夜思 (唐)李白
(字母后有“ :”号表浊音)
雅音(先秦)示例
国风·郑风·丰 《诗经》
子之丰兮 ’lye’ dye pong hheei
俟(sì )我乎巷兮 rye ngaal’ hhaa ggroongs hheei
悔予不送兮 hmee’ la’ be’ slongs hheei
子之昌兮 ’lye’ dye tyang hheei
俟我乎堂兮 rye ngaal’ hhaa ddaang hheei
悔予不将兮 hmee’ la’ be’ ’sang hheei
衣锦褧(jiǒng )衣 ’lels grem’ kwreeing’ ’lel
裳锦褧裳 ddyangs grem’ kwreeing’ ddyang
叔兮伯兮 hleug hheei braag hheei
驾予与行(háng ) graals la’ la ggraang
裳锦褧裳 ddyaangs grem’ kwreeng’ ddyaang
衣锦褧衣 ’lels grem’ kwreeng’ ’lel
叔兮伯兮 hleug hheei braag hheei
驾予与归 graals la’ la gl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