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三雕
传统雕刻艺术
浙江三雕即东阳木雕、乐清黄杨木雕、青田石雕三种传统雕刻艺术。东阳木雕又称白木雕,被誉为中国木雕之乡的浙江东阳,被誉为国之瑰宝。 历史悠久、风格淳朴的黄杨木雕是以黄杨木做雕刻材料的传统手工艺品,主要产区在浙江省温州、乐清等地。 青田石雕是指以青田石为材料雕制而成的传统工艺品。青田石产于中国东部浙江省的青田县,这里历来被人们称为“中国石雕之乡”。 青田石雕以其秀美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艺,广为人们所喜爱,享有“在石头上绣花”的美誉。
东阳木雕
概要
被誉为中国木雕之乡的浙江东阳
分布
东阳木雕主要分布在东阳各乡镇,延及周边县市,并流入江苏、上海、江西、安徽、福建、广东、湖北、河南、吉林、四川、重庆、台湾、香港、澳门,远达至新加坡、泰国、蒙古、阿尔巴尼亚、加拿大等国家。
溯源
抗日战争时期和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东阳木雕曾一度凋零,产品滞销,艺人失业。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把流散在各地的木雕艺人组织起来,成立了合作让。1954年又成立了东阳木雕厂,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至今东阳木雕已发展到七大类三千六百多个品种。其中木雕屏风、挂屏和立体艺术台屏等艺术性较高的欣赏品是东阳木雕行业在传统浮雕工艺形式基础上的一个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东阳木雕在结合运用传统的木雕工艺,仿古、营造现代建筑与装饰的方面又有很多成功的作品。
传说
艺术特色
东阳木雕原材料的种类主要以香樟木、松木、山白杨为主,也有用柏木、红木(花梨木)、水曲柳、水杉、云杉、红豆杉、台湾松木的。
传承意义
中国是一个崇尚雕刻而又十分擅长雕刻的国度,在品种繁多,流派纷呈的数以百余种民间雕刻工艺中,历经千年锤练的浙江东阳木雕,是各流派中影响最大最负盛名的一种。它以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品类,生动的神韵,精美的雕饰,精湛的技艺和广泛的表现内容而蜚声海内外。它是我们民族的瑰宝,东方文明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它蕴含着中国人民的智慧,融会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气质和文化素养,它在世界民间雕刻史上也是独树一帜的。
改革开放以来,东阳木雕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在全面继承优良传统和独特风格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东阳木雕走向现代,走向国内外市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大礼堂、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杭州楼外楼餐馆、以及新加坡董宫酒家、德国一批中餐馆等处的雕饰中,都出奇制胜,大获成功。这标志着东阳木雕在继承发扬特色的基础上,适应现代,表现现代的雕技技艺趋向成熟。
但是,近二十年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传统木雕不再用来装饰现代建筑,东阳木雕娴熟而精湛的手工技艺、巧妙而灵动的构思和丰富的传统内涵失去了赖以存在的环境,逐渐走向衰落。现代的年轻人难以潜心传统技艺,因此出现了从业人员技艺不精、普遍流失的现象。面对濒危的东阳木雕技艺,必须尽快对之进行抢救、保护。
乐清黄杨木雕
简介
历史悠久、风格淳朴的黄杨木雕是以黄杨木做雕刻材料的民间工艺品,它与东阳木雕青田石雕浙江三雕
乐清市位于浙江省东南部沿海,与温州隔江相望。乐清黄杨木雕是以黄杨木为材料的一种观赏性的圆雕艺术,主要流行于乐清市的象阳镇泮垟后横村、翁垟镇南街村、柳市镇、乐成镇一带,传播至温州、永嘉、杭州、上海等地。
2008年,乐清市象阳镇以黄杨木雕而复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溯源
雕塑神像、佛像的民间艺人,因一次偶然的机会才发现了黄杨木质地坚韧光洁,纹理细密,色黄加象牙,年久色渐深,古朴美观,硬度适中,是一种雕刻小型圆雕的最佳材料。
相传黄杨木雕是清末一个名叫叶承荣的放牛娃发明的。叶承荣是浙江乐清县人。一天,他在村头的一座庙里玩耍,看到庙内有一个老人正在塑佛像,他一下子被老人的技艺所吸引。他索性跑出庙外,将牛拴在树上,挖来了一块很有粘性的泥巴,坐在庙口,偷偷地学着堆塑。老人是当地一位很有名气的民间艺人,看到叶承荣聪明好学,就将他收为徒弟,教他圆塑、泥塑、上彩、贴金及浮雕等五种技艺。他进步很快,一年后,就掌握了这一种技艺。一天,叶承荣在乐清县宝台山紫霞观塑佛像,观中道人折来一根黄杨木,请他用黄杨木雕一支如意发簪。在雕刻的过程中,叶承荣发现黄杨木木质坚韧,纹理细腻,色彩光泽均为其他木质所不及,是用于雕刻的好材料。从此,他开始用黄杨木雕刻作品。就这样,我国民间艺术园地中的近代叶家黄杨木雕诞生了。
民间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如:八仙、寿星、关公、弥勒佛、观音等。
由于温州地区接近山林,艺人们可以就近取材,这对黄杨木雕的发展又起了很大的便利和推动作用,经过世代艺人们的不断努力和钻研,最终形成了黄杨木雕优秀的传统风格和传统技法,其中最典型的要数镂空技法,它是形成黄杨木雕作品形象生动,玲珑剔透的主要技法,在《天文散花》、《红绸舞》、《哪吒闹海》这类题材上,它被体现得最为充分与完善。
温州地处东南沿海,海外交通极为方便,自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后,已开辟为通商口岸,对外贸易活跃。当时温州已设有出口工艺品收购商行,其中经营规模较大。加上乐清、永嘉、仙居等地黄杨木资源丰富,供、产、销条件均具备,黄杨木雕就出现了发展的新局面。逐渐形成了一批从事黄杨木雕生产的艺人队伍和以朱子常为代表的艺术流派。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人荣誉称号的1人,他是王笃纯;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的4人,他们是高公博虞金顺、王笃纯、虞定良;获得浙江省民间艺术家称号的5人,他们是王笃纯、王笃芳、郑胜宁方江鸿郑方杨;获得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王笃芳、郑胜宁、牟湘波、王笃才、叶胜隆、王京、吴尧辉、郑松强等。
.不久又扩大为艺术雕刻工厂,许多老艺人纷纷回到原来的雕刻岗位,新艺人队伍不断扩大,使乐清县从事黄杨木雕的艺人已由解放初期的寥寥数人骤增至八百多人。国家为了提高艺人们的艺术水平,经常选派有经验的教授、专家前往厂里辅导,还先后报送了该厂十九名青年艺人到北京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浙江美术学院木雕工艺
艺术特色
木雕的工具有泥锤、雕塑架和泥塑盒,以及卡钳、刮刀和各种形式的塑刀等。用于打粗坯的工具,有锯、木敲锤、铁敲锤等。用于雕刻的主要工具是凿,它的种类很多,功能齐全,又分斜凿、三角凿、平凿、圆凿、中钢凿、反口凿、反口凿、翘头凿、针凿和手锯、竹簪、拖钻等。其操作比较细致,分为构思草图、塑制泥稿、选用木料,操作粗坯、镂雕实坯、精心修细、擦砂磨光、细刻发纹、打蜡上光、配合脚盆等十多道工序。其中缕雕技法是木雕中最精巧的一门技艺,它能使作品空灵剔透,玲珑精巧,雅致美观,并产生动态。
乐清黄杨木雕有三种类型,其造型理念、技艺及程序都不一样。一是传统类,以单一的人物造型为主,亦有群雕或拼雕;二是根雕类,以天然黄杨木根块为材料,利用树根造型;三是劈雕类,将无法用作人物雕刻的木块劈开,取其劈裂后的自然纹理立意雕刻,一切顺乎自然,不作精雕细刻。传统类的雕刻有人物范型,材型要与之相适合,故有泥塑构稿、选材取料、敲坯定型、实坯定格等程序;而根雕则随机应变,构思的灵活性很大,无需泥塑构稿,而必须注意保持树根特有的造型意味,劈雕则将注意力转移到纹理的造型基础上。
黄杨木雕的著名艺人还有王凤祚、郑祥奎、叶润周、王笃纯等,他们的作品风格各异,有的注重简洁、朴实、传神,艺术手法比较写实,有的擅长玲珑剔透、巧夺天工的镂雕技法。作为新一代木雕艺术
传承意义
乐清黄杨木雕刻充分展现了民间工匠的智慧,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多种不同的风格,如明之木雕刀法圆润,简练流畅;清之木雕刀法清澈,光滑圆转等等。黄杨木雕工艺流程复杂,每道工序的细腻程度及工艺要求都是其他雕刻难以比拟的,亦无法以现代技术加以替代。
时至今日,乐清黄杨木雕的材料来源出现危机,同时专业人员流失严重,新人难以为继,且个体作坊分散,难以产生影响。这些状况都影响着黄杨木雕技艺的发展,迫切需要有关方面制订方案对这一特色技艺加以抢救、保护。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乐清黄杨木雕《好年头》(郑方杨作品)被国家邮政局选用上了 2005年中国邮政贺年(有奖)明信片。
青田石雕
简介
青田石雕是民间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历史悠久。所谓历史,当然不能将“女娲补天遗石下凡变成青田石”的民间传说算在内,现在可以查证的最早作品是1989年江西新干县出土的吴越文化的文物--殷商时期的“玉羽人”。该文物系青田石雕刻,枣红色,通高115厘米,造型奇巧,刻工精细,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青田石是我国名石,不仅是雕件的艺术载体,而且是印材首选佳料。据《青田县志》记载,元时“赵子昂始取吾乡灯光石作印”,从明代中叶开始大彰于世,并登上文人雅士之室。篆刻大家文彭以青田石作为印材替代金属、牙骨,从此,石材刻印应运而生,青田石为我国篆刻艺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划时代贡献。
青田石雕自成流派,奔放大气,细腻精巧,形神兼备。基调为写实而尚意;手法有圆雕、镂雕、浮雕及线刻;工序分相石,开坯,粗雕、细雕、封蜡、润色等。石雕艺人们根据石材的特点展开构思,因材施艺,依色取俏,化“腐朽为神奇”,使青田石雕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山口和方山是青田石雕的摇篮。青田石分布很广,而以山口为中心。青田石种类上百,而以山口灯光冻、封门青、封门三彩、黄金耀最名贵。当代著名篆刻家韩天衡在一篇序文中写道:上品的青田石本身即是艺术品。无论质地冻或非冻,石性皆清纯无滓,“坚刚清润”,“柔润脱砂”,最适于受刀和抒发刻家灵性,是古来一流印人最中意、最信赖的首选印材。
青田石雕受世人青睐,不仅因为雕艺精湛,更因为它的载体青田石的名贵。一位诗人题诗赞青田封门冻石道: 阅尽封门亿万春,修成正果赛黄金。女娲遗石今犹在,玉洁冰清似佳人
青田石雕发展迅速,截止2009年从事石雕创作、生产、经营的已有2万多人,产值达数亿元。作品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享誉海内外。
青田石雕是青田人的骄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自豪。
历史溯源
这传说是哪朝哪代的事已无从考证的。但青田石雕是传统石雕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历史悠久。在浙江博物馆就藏有六朝时青田石雕小猪四只,那是当时的墓葬用品。小石猪虽造型简练粗犷,却记录着1500多年前青田石雕的历史踪影。作品线条简练、造型古朴、形神兼备,艺术上可见汉、魏风貌。
据史料记载,青田石雕工艺发端于六朝时期,讲究因材施艺,因色取巧,有相石、开坯、雕琢、封蜡、润色等工序,尤以镂雕技艺见长,且圆雕、镂雕、高浅浮雕、线刻交替使用。青田石雕题材广泛,鱼虫花鸟、山水人物皆有,均精雕细刻,神形兼备,写实尚意诸法齐备,大气之中不失精妙,工艺规范,自成一格。
清代和民国初,青田石雕作为江南名产屡被选作贡品。乾隆八旬万寿节,大臣们用青田石雕制作一套(60枚)“宝典福书”印章作寿礼(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随着远洋商贸开通,青田石雕远销英、美、法,多次参加国际性赛会,并在1899年巴黎赛会、1905年比利时赛会、1915年美国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展出获奖。宣统二年,青田石雕在南京举办的南洋劝业会上获银牌奖。
光绪《青田县志》就有“赵子昂始取吾乡灯光石作印,至明代石印盛行”的记载。只因赵子昂的书画名声太大,而使他创用积压青田石刻印的功绩被漫漫岁月忘却了。明代的文彭是幸运者,他在南京西虹桥畔偶然遇上了挑运青田石的老汉,购买了四筐青田冻石,使他得以施展自篆自刻印章的艺术才华,成为一代篆刻宗师,从而开创了中国印坛的石章新时代。在明代已天下尽崇温润可爱的青田石,对推进中国古老篆刻艺术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划时代贡献。到清代,青田石雕作品“大者仙佛多威仪,小者杯杓几案施,精者篆刻蟠蛟螭,顽者虎豹熊罴狮”,已从实用品扩展到观赏品。
新中国成立后,青田石雕得到快速的发展,石雕从业人员逾万人,年产值数亿元,作品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享誉国内外。青田石雕创作出一批具有时代新意的佳作。特别是著名石雕艺术家张仕宽的《葡萄山》,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对当代青田石雕的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在张仕宽的雕刀下,一块五彩冻石变成了一座玲珑剔透的葡萄山,山岩中老藤盘曲,新蔓缠绕,叶片翻卷,葡萄低垂。那一串串圆润晶莹的葡萄,令人馋涎欲滴;几只活蹦乱跳的小松鼠,在藤上,在叶间,在岩下,或昂首翘尾,或追逐嬉戏,真是妙趣横生。石雕艺术家们还选取高粱、谷子、竹笋、辣椒、杨梅等谷物、果蔬为题材,巧用石色精心雕琢,创作出一件件富有乡土气息的艺术珍品。有的在全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评审中获奖,有的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
工艺特色
青天石雕是以青田石为雕刻材料。其青田石,在地质学上称为“叶蜡石”,是一种耐高温的矿物。青田石色彩丰富、光泽秀润,质地细腻,软硬适中,可雕性极强。用青田石雕制的作品五彩缤纷、玲珑剔透、晶莹如玉,别具艺术效果。青田石英钟分子结构均匀细密,雕镂的线条可细微到头发丝而不断裂,做成印章,篆刻时走刀利落顺畅,印章久用不损边锋,印油不易渗入印体。
青田石它温润如玉,却有比玉更丰富的色彩,更奇特的花纹。自然界几乎把所有的颜色都印染在青田石里面,使它呈现出青、白、黄、红、棕、紫、绿、蓝、黑、花等绚丽的色彩。自然界还用细腻的笔触,在青田石中描绘出山川、花草、云霞、禽 兽、鱼虫等奇妙的花纹,使青田石的品类多达100余种,其中有世称“印石三宝”之一,价逾黄金的灯光冻;有色如芳兰,适于奏刀的兰花青田;有质地细腻,行刀脆爽,能尽得笔意韵味的封门青;有黄色艳丽,质地纯净的黄金耀;有包裹棕色外壳,内含青黄冻石的龙蛋奇石。青田石不仅色彩美、花纹奇、质地佳而成为难得的工艺雕刻材料,更以其特有的脆爽而备受文人的青睐,成为历代篆刻家首选的石材。
青田石储量丰富,分布在山口、方山、石门头、塘古、山炮、白岩、岭头、季山、周村、下堡、山等十几个乡镇。主要产地在山口镇至方山乡带,总称山口叶蜡石矿,质量乘,多出产名石。作业矿区有尧土、旦洪、封门、白洋、老鼠坪等。
青田石品种
青田石品种繁多,有名可称的典型的品种有100多种。命名方式有冠以产地名之,有以石色名之,有以石的肌理构成名之,有以花纹名之,其中最名贵的:
青白色的有封门出产的灯光冻、封门青、兰花青田,周村出产的竹叶青;
黄色的有封门出产的白果、羊脂白,白岩出产的北山晶;
红色的有封门出产的朱砂冻、石榴红、美人红、猪肝红;
蓝色的有封门出产的蓝带、蓝星、蓝青田;
绿色的有白洋出产的芥菜绿,山炮出产的绿青田;
棕色的有季山出产的红木冻、紫檀冻、封门出产的酱油青田;
黑色的有封门出产的黑青田;
花色的有封门出产的三彩,五彩,旦洪出产的五彩冻等。
青田石位优劣相差甚远,以油脂状的冻石为上品,细腻亮泽不冻为中品,粗糙无光为下品。单色的应以纯净无杂质、无裂痕的冻石为上品,石质基本纯正,细腻光泽,无裂痕为中品,石质粗而光水不足为下品。单色中杂有冻路、冻点或有近似的色相,只要是和谐协调的也属上品。彩色的,应以色形美观,色泽光润、质地细腻无裂痕为中品,色泽灰暗、色形杂乱,质地粗糙或有明显裂痕为下品。有的顽石夹冻石者,若能构成作品的亦属上品。
品评青田石雕作品,一般来讲,首先入眼的是造型,继而是石质、石色,再是题材内容及技巧。一件好的石雕作品,应该是立意新颖、造型美观、石色利用巧妙、石质上乘、刻划周到、技艺精湛等因素的融会综合。
青田石雕作为传统的工艺精品,其雕刻技巧、风格塑造和情趣意境,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完美程度。石雕艺人在创作过程中遵循石材的自然特点,发挥艺术构思的独创性,因材施艺,依色取巧。将石材原有的异色斑痕加以巧妙利用,使石材的缺点转化为艺术上的点睛之笔。同时令塑造的动物、植物和人物的形体构成也具有不同色彩的变化,从而增强了造型与自然物的相似感,堪称巧夺天工。在创作手法上,将圆雕、镂雕、高浅浮雕、线刻等技法交替运用,加之精雕细刻,创造出具有“精、细、美、奇、真”特点的工艺精品。
精品鉴赏
灯光冻,又名灯明石。微黄纯净细腻,温润柔和,色泽鲜明,半透明,光照下灿若灯辉,故名。灯光冻质雅易刻,明初已用于刻印,名扬四海,为青田石之极品,“高出寿山诸石之上”(《书谱》1979年第4期),价胜黄金。产山口封门,旦洪和方山白垟。有产出,数量极少,难得大方。
封门青,色淡青,如春天萌发的嫩叶,有的偏黄、白。质如灯光冻,微透。缘刻印章,最宜走刀,尽得笔意,为难得之珍品。产山口封门。此石极纯,了无杂质,故曰“清”,以产地加特征为名。 封门矿石材甚丰,封门清为数不多。一般质纯,细腻,不冻、色泽鲜明的石材,统称为封门石,是制作印章和精雕品的上等石材。
蓝青田,又名封门蓝,宝蓝色,质细腻,有些石内常隐现白色冻点,比重大,硬度小于4.5,宜制印章。罕见价高,产山口。蓝青田如呈点状或片状分布于浅色石料中,则称蓝星青田、蓝带青田。
蓝钉青田,俗名蓝花钉。蓝钉主要由刚玉组成,呈球状或拉长的球泡状,蓝色或灰蓝色,硬度大,难以奏刀。但蓝钉周围多为优质冻石,艺人喻其为“骨边肉”,将其巧妙利用,能雕成精美的艺术品。产山口。
白果:乳白或灰白色,如白果。质细、结实、不透,有柔嫩感,刀感好,是上等印材。
塘古黄白冻,质纯洁无暇,黄似田黄,白如封门,黄、白冻石常伴生,色间过渡自然,难得大块。产塘古。
黑青田,色为正黑,色泽明亮,质纯而细润,常夹生其他颜色冻石,界线分明,是制印、雕件的优质石料。艺人常巧用俏色,作品别具情趣。产山口、塘古。 麦青,青灰、绿灰或黑灰色,质稍粗,近似黑青田,两者极易区别。
红木冻,红木色,质细润,光泽好,常夹生青白、淡黄色冻石,甚为珍贵。产季山。
蜜蜡黄,色似蜂蜡,深浅不一,质细腻。通体明净、无杂色者为上品。产山口。[1]
冰花灯光冻,浅豆青色,半透明状,内多含片状、絮状纹,石质细腻柔和,石性与巴林石相近,纯净无瑕者为珍品。此石呈层状夹生于其他雕刻石中,难得大的块体。产方山白垟被发现。
绿青田,色为绿和墨绿,质细,晶莹,性脆。石中常隐黄、遏色似云状、梅桩状斑和黄、白色点。产山炮村,俗称山炮绿。露天开采,料多方大。质纯净、色泽鲜明、无杂质斑点者为佳品。
金玉冻,颜色多为中黄、淡青两色相间,色间过度自然。质细腻、柔和、少裂,是青田佳石之一。产山口。
夹板冻,简称夹板。冻石呈层状夹生于普通青田石或熔结凝灰岩中,层次分明,似夹心饼干,故名。冻石和夹板因产地不同,颜色各异。冻石厚度不等,多者数层。夹板越硬,冻石越佳,是青田石雕优质原料。产山口、方山、季山、塘古等地。
千层纹,深浅不同的颜色层状相间,色层厚薄不等,界线分明,对比强烈。石质细腻,结实少裂,适于奏刀。产山口。
龙蛋,俗称岩卵,酷似蛋,大小不一。紫棕色薄“蛋壳”,裹生着不同颜色的冻石“蛋黄”。外壳有硬有软,软的受刀。冻石以浅黄、淡青色居多,纯净温润,为青田石之珍品。龙蛋产周村,多堆积于高山坡积层或蕴于地表孤岩中。采石者无“气头”可循,从山脚上逐层搜掘,或劈石取“蛋”,十分难得。
五彩青田,又名五色青田、五彩冻。此石一般由数色组成,同一颜色又有层次变化,两色间往往有过渡色相隔,绚丽多彩。质地细润,极易受刀,刻成作品视觉主题突出,能 充分表达意境,是青田石珍品之一。产山口。
青田雅石,花纹绚丽,变幻无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故名。有的开料后能显出抽象奇异的画面,引人遐想;有的随形稍做琢磨,即成精妙的艺术品,令人神往。石质一般, 有的难以奏刀,因富有特色,其价值不逊于冻石。青田各矿均有出产。
小顺冻,为青田县近郊--云和县产出,至少有 100多年开采史,石料历来运销青田加工。石质一般,其色丰富,绚丽,质细性韧,半透明状,近似寿山荔枝冻,为珍贵品种 之一。按颜色分为白冻、黄冻、红冻、花冻数种。此石常含絮状色斑,多砂,纯洁块大者难得。
传承意义
青田石雕是一代代石雕艺人和欣赏者们共同创造的民族优秀文化,是有生命、有灵魂的艺术。其魅力是其他任何艺术不可替代的,丰富的文化积淀使青田这座滨江古城更具神采。干百年来,它让人向往,令人喜爱,给人启迪,把美丽和幸福赐给热爱它的知音。
优质叶腊石历经千余年的开采,资源已近枯竭,同时青田石雕手工作坊规模逐渐缩小,传统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亟待抢救和保护。
辉煌荣誉
清清代乾隆年间皇帝八旬万寿节,天臣将一套60枚青田石雕的《宝典 福书》印章进贡皇帝。同治年间,青田石雕在美国芝加哥“圣路易 博览会”展销。宣通年间,青田石雕在南京“南洋劝业会”展出, 并荣获银牌奖。
1915年,青田石雕在世界“巴那马太平洋博览会”(美国)上伙最高荣誉奖--银牌奖章。
1934年,青田“冻石图章”参加英国伦敦举行的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
1956年,青田石雕作品被为国礼,赠送给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和印尼总统苏加诺。
1957年,青田石雕名艺人张仕宽、林如奎朱正普、吴如干四人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第一次工艺美术艺人代表大会。会议期间, 中共中央副主席朱德仔细观看了青田石雕《葡萄山》(张仕宽作) ,笑着赞扬说“雕得真精细”。
1964年,文化巨匠郭沫若到青田参观石雕厂,并题词。
1965年,周恩来总理参观全国工艺品新题材展览,对青田石雕《咏梅》(林如奎作)给予高度评价。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特约青田赶制石雕“小象” 500只,携回美国。
1973年,青田县工艺美术公司成立。青田石雕《骏马奔腾》、《长征》、《赤道椰林》等作品,参加喀麦隆等国的浙江省工艺美术作 品展。
1978年,青田石雕20多件新作参加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邓小平同志称赞《谷子》(倪东方作)“俏色用得好”,《骏马》(林耀光 作)被选作国礼,赠送给朝鲜主席金日成。
1980年,首部电视纪录片《青田石雕》由浙江省电视台拍摄播映。 青田县工艺美术公司在广州举办“青田石雕展销会”。
1982年,青田石雕获第一届全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大奖。《高粱》(林如奎作)、《春》(周百琦作)、《秋》(倪东方作)3 件作 品获优秀创作设计二等奖。
1984年,《千里雄风》(林如奎作)获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优秀创作设计二等奖。
1985年,《葡萄山》(留秀山作)获获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优秀创作设计一等奖。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青田石雕》明 信片。耿飚、陈慕华、王任重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在北京举办的 青田石雕展销会。国防部长张爱萍为青田石雕题词“神工艺精”。
1986年,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著名美学家王朝闻、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先后视察青田,为青田石雕。香港集古斋书廊首次举办“青 田石油化工雕石章展览”,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等出席,并作高度 评价。
1987年,60多件青田石雕作品参加“浙江省工艺美术精英作品展览会”展览。上海科技电影制片厂拍摄《青田石雕》影片。
1988年,周百琦荣获轻工业部授予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林如奎原获中国工艺美术家称号亦同时改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1989年,《杨梅》、《舞狮》、《人物印雕》等 9件作品参加中国工艺美术展览。
1990年,《葡萄山》(张梅同作)被赠送美国纽约的世界贸易中心 协会总部陈列室永久陈列。《印章雕刻》(夏法起作)获第九届中 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优秀新产品一等奖。
1992年,邮电部发行《春》(周百琦作)、《高粱》(林如奎作) 、《丰收》(张爱廷作)、《花好月圆》(倪东方作)石雕特种邮 票一套 4枚。青田县委、县政府举办首届石雕文化节,中央电视台 、《经济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作了报道。《青田石雕邮票纪念册 》出版发行。
1994年,《松鹤同春》(林如奎作)、《梅花香自苦寒来》(倪东方作)、《钟馗》(林福照作)、《知秋》(留秀山作)、《迎春 》(林伯正作)等 5件石雕精品被选送到北京,参加建国45周年中 国社会发展成就展,江泽民、李鹏、邹家华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参观了展出,并对青田石雕精湛的技艺作了很高的评价。
1995年,林福照、林耀光、留秀山、叶棣荣等 4位艺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中国一级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周悟青、周南康 等26位艺人被授予“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青田石雕研究院 成立,林福照任院长。
1996年4月,国务院文化部授予青田县“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称号 。6月,国务院农业部授予青田县“中国石雕之乡”称号。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召开期间,《野珍》(倪东方作)、《争艳 》(林福照作)、《天长地久》(留秀山作)3 件石雕精品被选送 到北京,参加党的十四大以来两个文明精神成就展,受到江泽民等 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民主赞赏。
1998年1月,《喜悦》(张爱廷作)、《时熟捻丰》(林伯正作) 、《高粱》(周金甫作)、《年年有余》(叶品然作)等 4件石雕 精品被选送参加浙江省十四大以来两个文明建设成就展。8 月,青 田县人民政府牵头组织成立了青田县石雕行业协会
1999年1月,经青田县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青田县石雕行业管理办 公室。 3月在上海举办青田石雕展。上海市委书记黄菊和市长徐匡 迪等领导人参观了展出,对青田石雕给予充分的肯定。
2000年在杭州西湖博览会上,青田石雕作品《钟馗嫁妹》、《万里河山》获得金奖。
青田石雕之最:青田石雕在同类玉石中开发最早,色彩最丰富,种 类最多;最早被引作印材;最早被选入皇宫;最早被销往海外,最早在 国际上得奖;最早被选作国礼赠与外国元首;最早被推上国家名片--特 种邮票在国内外发行。
2006年 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数十件作品分获中国第二、四、五、六、九届“百花奖”优秀创作设计一等奖。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定,青田石雕成功注册了原产地“证明商标”,青田县也因此而被文化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和“中国石雕之乡”。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25 13:32
目录
概述
东阳木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