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江
长江支流嘉陵江的右岸最大支流
涪江,因流域内绵阳在汉高祖时称涪县而得名,古代曾被称为涪水、涪江水、内江、内江水、武水、金盘河等多种名称。长江支流嘉陵江的右岸最大支流。发源于四川省松潘县平武县之间的岷山主峰雪宝顶。涪江南流经四川省平武县江油市、绵阳市、三台县、射洪市、遂宁市、重庆市潼南区铜梁区等区域,在重庆市合川区汇入嘉陵江。全长700公里(一说670公里,一说668公里,一说697公里),流域面积3.64万平方公里(一说35881平方公里,一说35982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572立方米/秒(一说550立方米/秒)。,总落差3730米,水能蕴藏量223.2万千瓦。
干流概况
涪江,发源于四川省松潘县境内岷山主峰雪宝顶(藏语:哈肖冬日,意为东方海螺山)东北坡三岔子。据清《蜀水考》所载:“涪水源出松潘卫(今松潘县)风洞顶兴龙泉”;“兴龙泉在卫东六十里,源出雪栏山风洞顶黄龙寺后”;“其山平坦,上有龙潭。”雪栏山俗称宝顶山,即雪宝顶。涪江的江源,与龙有密切关联,雪宝顶下有藏龙山、黄龙寺,平武县城龙安镇,古称龙安府。在松潘、平武有许多带龙的地名:龙溪、龙池、龙峰、龙岩、龙凤、龙治、龙归寺,还有龙王包。
涪江从松潘县黄龙寺东南(卫风洞)而下,流经黄龙乡施家堡乡小河乡,接纳了众多的溪流,出黄龙,进入平武县界。
平武县境内,经水晶镇阔达乡、过龙安镇(平武县政府驻地),在平武县城以北约10公里的铁龙堡,接纳了从左岸汇来的第一条支流火溪河,过古城镇坝子乡、南坝镇、转向南流,至响岩镇,冲过兵家重地江油关,进入江油市境。
江油市境,涪江开始迂回曲折于四川盆地北麓,江面宽阔,流向盆地东南。涪江在流经北城乡武都镇,至中坝镇(市政府驻地)分为两支,过中坝镇又合二为一(区间右为太平镇,左为三合镇)。流过川北重镇江油县后,约5公里,至彰明镇,左岸支流平通河从北而来,汇入涪江。又过青莲镇李白故里),通口河(湔江)(该河经青莲镇)。区间沿青莲镇、龙凤镇九岭镇边界南行,出江油界。
涪江继续下行,进入了流域内最大的冲积平原-绵阳平原。流经绵阳市北部涪城区(原涪县)的龙门镇游仙区石马镇涪城区(原涪县)的青义镇,进入绵阳市区。芙蓉溪在市区东部游仙区游仙镇自左岸汇入,安昌河自西而来,在绵阳市区东南汇入涪江。涪江南出绵阳市区,再过涪城区的塘汛镇丰谷镇,出绵阳。绵阳平原面积170多平方公里,土质肥沃、物产丰富,川北重镇绵阳就座落在平原西北缘。
涪江过绵阳市区后,进入绵阳市三台县境,转向东南流,经芦溪镇刘营镇灵兴镇新德镇,县城潼川镇,在潼川镇东塔山下,接纳右岸支流凯江。涪江接纳凯江后,经三台县百顷入射洪市境。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市境,经香山镇金华镇广兴镇,在唐代诗人陈子昂墓地独座山下,左岸支流梓潼江又来汇合。过县城太和镇、大于镇、瞿河乡青堤乡沱牌镇(原柳树镇),出射洪市
涪江向南流,过遂宁市蓬溪县大英县边界,在大英县的郪口镇,右岸支流郪江在郪口汇入涪江。郪口是涪江干流上最宽的河谷所在,也是射洪、遂宁两县交界之处。入遂宁市船山区,经桂花镇唐家乡遂宁市区,仁里镇,老池乡,蓬溪县荷叶乡,有一段遂宁市、重庆市界河,在潼南县玉溪镇西进入重庆市境。
南流经重庆市潼南区玉溪镇安兴乡桂林镇桂林街道),城区梓潼街道上和镇别口镇,合川区太和镇、小河乡,成为合川区铜梁区界河,经铜梁区高楼镇,在铜梁区安居镇纳入右岸支流琼江。东流,经川北门户合川区的铜溪镇渭沱镇皂角镇,最后一条支流小安溪由右岸汇入涪江。涪江接纳小安溪后,在合川城南钓鱼城下,结束了670公里的流程。汇入由合川城东北而来的嘉陵江
水文特征
西北部受地形影响,降水较多的安县、武都镇一线流域暴雨中心区,最大24小时降水量可达577毫米(1972年)。上游地区,年平均降水量850毫米左右,5~9月占全年降水总量的84%,常有暴雨、大风和冰雹天气。中、下游地区,年平均降水量1000毫米,7~9月可占全年降水总量的74%。
河流补给主要来自降水,其次是地下水。据下游小河坝站34年统计,多年平均流量490立方米/秒。径流在年内的变化很大,代表年内分配的最大月(8月)水量为最小月(2月)水量的20余倍,7~9月水量可占全年总水量的58%。
径流的年际变化是上游较小,下游较大。其变差系数值,上游在0.2以内,中、下游可超过0.20。
涪江洪水频繁。据四川省洪水办公室及内河航运史资料统计,公元277年以来的1000余年中,涪江曾发生过上百次洪水,《绵阳县志》载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曾有大洪水。较大的洪水有中游的1889、1902、1917、1945、1981年,下游的1879、1903、1945、1937、1981等年的洪水。中游排位第五的1981年洪水,绵阳地区受灾的县市即有11个。近500年来,涪江沿岸的15座城镇中,干流7座,支流6座城市曾被淹没过。
涪江泥沙较多,每立方米中为1.23公斤(小河坝),是嘉陵江泥沙的主源之一。河流水力资源蕴藏量372.3万千瓦,可开发量133.2万千瓦。内河航干支流通航里程1328公里。
主要支流
主要支流有10条。除火溪河、梓潼江自左岸汇入外,其余各主要支流均自右岸汇入,涪江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主要支流有火烧河(火溪河)、平通河、通口河、安昌河、凯江、梓潼江、郪江、安居河、小安溪等9条。涪江流域内山区占37.9%,丘陵占56.9%,平坝占5.2%。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众多的支流呈下对称状分布;右岸就有8条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而在左岸支流却较少且短。河网密度每平方公里0.40公里,形成不对称的羽状水系。
火溪河夺补河),因源于白马藏族聚居地,又名白马河,藏语称“夺布河”、“夺补河”。火溪河发源于平武县西北色润坪大窝凼,源头处海拔高程4233米,流域面积1490平方公里,河长119公里,河道陡峻,平均比降达21‰。流经平武白马、藏区、木座、木皮等区乡至平武铁笼堡汇入涪江。火溪河滩多流急,上游河谷两岸,经常可见瀑布凌空而下,如百丈银炼挂在崖壁之间,河谷地带藏族群众的板屋楼寨,掩映在山坡绿荫之中,别具一格。这种楼屋可分三层,上层放物,中层住人,下层圈养牛羊,外有回廊阳台围护,铺以木质楼梯。火溪河流经之处,山高谷深,森林茂密,人烟稀少。山巅河谷立体气候分明,既有古树参天,浓荫蔽日的原始森林,又有高山草甸、乔灌木和各种竹类植物,由于北有秦岭阻挡寒流的袭击,西北有高原的屏障,具有明显的寒湿性亚热带气候特征。源头一带栖居着大熊猫、金丝猴、苏门羚、扭角羚、云豹、金猫等各种珍稀动物和白马鸡、蓝马鸡、藏雪鸡、棕毛虹鸡、绿尾虹鸣等珍稀鸟类。在拖绿曳翠的深涧,绿荫蔽岸的溪边,苍翠欲滴的树下,时时可见大熊猫憨态可鞠的身影。火溪河下游左岸与青川县唐家河大熊猫保护区为邻,源头一带则建有王朗自然保护区
平通河,古名廉水、让水、青漪江,源于平武县境内药丛山六角顶东南麓平羌崖。药丛山因盛产当归、党参、仕仲、贝母、天麻等药材而得名。平通河出于羌崖后,流经平武、江油两县的大印、平通、桂溪、大康、让水、河西等乡镇,在江油县彰明镇汇入涪江。平通河河长126公里,流域面积1166平方公里,平武境内平均比降16‰。进入江油后河道逐渐开阔,坡度渐缓,平均比降约2.1‰。由于河流流经之处属鹿头山、龙门山暴雨区,年平均降雨量达1400毫米以上,水量丰富,多年平均经流总量达7.4亿立方米。河道洪枯水量悬殊较大,相差达1000多倍。平通河水资源开发较早,在明代即已筑堰开渠,引水灌溉农田。
通口河,又名盘江、湔江、白草河,发源于松潘县境内岷山山脉东南麓玉垒山,源头海拔高程4000米以上。流经松潘白羊,平武泗耳,北川小坝、曲山等乡镇,过通口经江油青莲从右岸汇入涪江。河长145公里,流域面积4160平方公里,河道平均比降9‰。河流上游高山矗立,森林茂密,植被良好,河道千回百折于深涧峡谷之中,进入北川后支流发育,谷间冲积小盆地较多。由于通口河流域中下游位于鹿头山、龙门山暴雨区,水量丰沛,多年平均经流总量达33亿立方米。因河道陡峻、集流历时短,汛期洪水峰高量大,据历史记载,1902年洪峰流量曾这8000立方米/秒。通口河水力资源丰富,可开发量达13.76万千瓦,仅次于火溪河。已建、在建的水电站有两座,装机容量约2万千瓦。
土门河,发源于茂县境中部土地岭,向东流经土门区4个乡。入北川县注入涪江支流通口河上源青片河。源头海拔1733米,出境海拔890米,境内流长37.8公里,多年平均出境流量12.33立方米/秒,枯水流量2.96立方米/秒,每公里比降20.36米,集水面积497.2平方公里,有稳定流量较大的支沟20余条。多年平均输沙长量62.54万吨,输沙率167.7千克/秒,含沙量1504克/立方米。
芙蓉溪,位于四川省绵阳市境内,芙蓉溪系涪江左岸小支流,共有两源,西源为正源名杜家河,东源名战旗河,两源分别发源于江油市新兴、新安、双河3乡交界海拔825米的垮石岩南坡和东坡,杜家河与战旗河南流至绵阳市游仙区太平场镇北面汇合后始名芙蓉溪,再南流至绵阳市区东面沈家坝注涪江。河流全长90.7公里,流域面积594.9平方公里。
安昌河,发源于北川县南面龙门山地千佛山南华岭,岭下分为两支,东支出北川擂鼓镇;南支出安州区茶坪乡,至北川安昌镇西汇合。流入绵阳市涪城区,在绵阳市区注入涪江。安昌河长95公里,流域间积1180平方公里,中上游属鹿头山、龙门山暴雨区,多年平均径流总量约12亿立方米。安昌河水资源较早得到开发利用,中、下游段沿岸多引水工程。多年平均流速37立方米/秒。
凯江,亦名中江,发源于绵阳市安州区西北海拔高程2700米的千佛山西麓一碗水,河长213公里,流域面积2620平方公里,流经安县、德阳、中江,至三台县城潼川镇汇入涪江。凯江中、下游河谷宽阔,江面宽浅,两岸多漫滩,沿岸间断分布着大小不等的冲积平坝。中、下游地区属春旱与夏伏旱过渡地带,常多旱灾之苦,尽管沿江水利开发较早,由于洪枯水量悬殊,上游无骨干水库调蓄,每到春夏时节,旱象严重。为了解决抗旱保收问题,1965~1967年建成了人民渠六期工程,干渠经安县、德阳、中江至三台,灌溉涪江干流与凯江之间丘陵区67.8万亩农田。1970~1974年,又建成了人民渠七期工程,干渠沿龙泉山东侧,经德阳至中江,向东折入丘陵区,沿凯江与江的分水岭东南进入三台县。随着两大干渠的建成,凯江两岸百万亩农田得到了灌溉。
梓潼江,是涪江最大的一条支流,也是平武以下涪江左岸唯一的一条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梓潼江又名梓江,发源于龙门山东南麓江油市藏王寨棋盘山鹰咀崖一带,源头海拔1700米,河长达340公里,流域面积5200平方公里,占涪江流域面积的1/7。梓潼江经江油二郎庙、小溪坝穿过宝成铁路,由河口入梓潼县低山、深中丘陵区,经仙峰、豢龙绕梓潼县城西,由交泰进入三台县东北后,折入盐亭县,经玉龙镇复入射洪市境,至独座山下汇入涪江。由于涪江在独座山下向南折了一个90度的弯,梓潼江每到汛期江水如箭直奔独座山而来,所以梓潼江古时又名射江。梓潼江多年平均径流总量约4.7亿立方米,仅为通口河径流总量的1/7。尽管径流总量不大,但因其源远流长,城内年降水量分配差异大,是涪江中下游洪水的主要来源。最大洪峰流量曾达8580立方米/秒。梓潼江中下游,也是涪江水源开发最早之地,唐代起即有引水工程建设。
郪江,发源于中江县铜山,河长145公里,流域面积209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总量3.5亿立方米。郪江流域内降雨量在800毫米左右,土地垦殖率高,森林覆盖差,多光山秃岭,水土流失严重。蓬溪县境内森林覆盖率仅0.7%。流域内农业主产深受春、夏伏旱之累,干旱严重年头,连人畜饮水都很困难,是十年九旱的著名老旱区。随着人民渠六、七期工程的相继建成,情况得到了很大改善。
琼江,又名大安溪、安居河,发源于乐至县北三星桥,经遂宁、潼南等县市,至重庆市铜梁区安居镇汇入涪江,河长235公里,流域面积456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总量11.91亿立方米,域内水资源贫乏,每亩耕地平均占有径流量仅318立方米。琼江流域内垦殖率高,全流域森林覆盖率仅4%左右,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在四川盆地干旱区有一定的代表性。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水资源短缺,制约着域内工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重庆市水土保持办公室在80年代初,即对琼江流域水土流失情况进行了综合调查,将琼江流域列为重庆市水土保持重点区。经几年的小流域治理,情况已有所好转。琼江,是江河三级支流中实现渠化最早的河道。渠化通航工程始于1956年,1976年全部建成,国家投资300万元,建成梯级船闸14座,通航里程达150公里,年通航能力达12~20万吨。潼南县高肯电站梯埂,采用升船机,吨位20吨,提升高度20.4米,是我省内河水运最高航运梯级。2000年代以后,由于水上运输发展停滞不前,琼江渠化通航工程能力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小安溪,又名临渡河,发源于永川区巴岳山东麓永兴乡白龙洞,流经永川、大足、铜梁、合川,在距涪江汇嘉陵江的河口以上3公里处汇入涪江。小安溪河长170公里,流域面积172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总量4.8亿立方米。域内人口稠密、土地肥沃,工农业生产发达。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铁、铜、天然气等。域内交通方便,从永川至合川有沿河公路,成渝铁路横过上游,中、下游可通行木船及小机动船。农作物以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甘蔗、柑桔、茶叶为主。工业有采矿、炼焦、炼铁、造纸、蚕丝、制糖等。沿河一带厂矿较多,水质污染严重。下游主河道水体所含酚、氰化物、氟化物及有毒元素砷、汞、锰等均超过国家饮用水标准,其他物理指标也大都超过国家标准,致使河中鱼类大量死亡,人畜不能饮用。小安溪是涪江流域水资源污染最严重的一条支流。
桃花水。又名小弥江。《潼川州志》“春日桃花夹岸,掩映清流”因名;乡民又谓:河中盛产脊有一桃红色斑点的桃花“鲩”故名。源出三台富顺乡高堰坎,于香山乡入县境,经苏家堰至新城乡入涪。最大流量1121立方米每秒,最枯时断流,多年平均流量1.85立方米每秒。相应径流总量5834万立方米。
洪涝灾害
涪江的多年平均径流息量为180.4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流量490立方米/秒。径流量年内分配差异大,6~8月的三个月总量一般占年径流总量的50%以上。洪、枯流量变幅也大,涪江在下游合川最大流量曾达30000立方米/秒,最小仅53立方米/秒。由于上游位于龙门山、鹿头山暴雨区,虽然羽状流域有延缓洪峰的效果,但也易造成干流的流域性洪灾。
涪江沿岸人口稠密,城镇密集,沿干流仅乡以上集镇即达80余个,历来是我省重点防洪区域。据历史资料记载,仅1744至1949年间,就出现过地跨上中下游的流域性大洪水15次,平均不到14年即发生一次,200年间,沿江县以上城市遭受洪灾50城市次,干流上的绵阳、三台、射洪、遂宁、潼南五城即遭洪灾达32次,平均22年被洪水洗劫一次。涪江流域大范围洪水在个别时段,更有连年发生的情况,如1781年与1782年,1920年与1921年,1936年与1937年都是连年洪水,沿江农田、集镇连遭劫难。据记载,绵阳在1692年至1770年不到八十年时间,曾连遭4次洪灾,被迫将地方政府迁往罗江。《直隶绵州志》载:“康熙三十一年(1693),绵州涪水异涨,冲城而过,东北二门荡为水国,堤亦乌有。城圮,后因徙治罗江。”第二年即康熙三十二年(1693),涪江洪水又没绵州:“壬申,涪江暴涨,冲刷城恒,公廨、仓库胥付波臣。”“城沦于水,文庙独存。”至乾隆三十二年(1767),绵阳又遭洪水,“城堤并遭冲圯。”绵阳连遭洪水之灾,乾隆三十五年(1770),绵阳“涪水异涨,城垣倾纪,裁汰罗江,移州焉。”
涪江在三台县城以上的长坪乡盐井村向东折了个90°的大湾,由东塔山下流过三台县城,这就减轻了洪水对县城的威胁。但在一千多年以前,涪江并不是这样的,而是从盐井直迫三台城下。每到汛期,涪江洪水“狂澜陆高,突堤啮涯,包城荡垆,岁杀洲民,以为官忧”,城外防洪堤常被洪水冲毁,唐开成五年(公元840),梓州州官郑复调三千兵卒在今盐井柳林滩一带涪江东岸低洼处,开辟了一条新河,使涪江改道东折,减轻了三台县城的洪水威胁。三台另开新江,是古代治江防洪的一次大胆行动,功垂青史。
2024年7月18日9时,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发布消息,“嘉陵江2024年第2号洪水”在涪江形成。
水利概况
涪江上游水量丰沛,每年平均径流总量48.4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145万千瓦,可开发量50万干瓦,至今开发利用率仍很低。江油以上的水资源开发,除现复工兴建的武都引水工程外,尚无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开发程度还仅限于沿江筑堰开渠,就近灌溉河谷地带田土及建小型电站。平武县境内长157公里的涪江干流和主要支流火溪河、平通河,现有500余处渠堰,引水总量1100万立方米,灌溉面积不足3万亩;至1989年南坝电站建成,江油以上涪江干、支流已建水电站总装机容量仅1.12万千瓦(包括户办微型电站)。涪江上游水资源开发,还远远不能满足上游工农业生产和城乡人民生活的要求。
涪江中游是省内水资源开发利用较好的地区之一,两岸平原台地的农田灌溉,基本上已得到引水渠堰或机械提灌的保证。有400多年历史的绵阳惠泽埝、三台永成堰,经过多次扩建整治,有效灌溉面积已分别从建国前的1.1万亩和4万多亩,增加到7万亩和9万多亩。射洪于70年代后期在涪江右岸建成前锋渠,设计有效灌溉面积11.7万亩,现已受益。水能资源开发也比较早,1944年即在三台涪江干流柳林滩,修建了省内主要江河上的第一座引水式电站。中游现已建成永安、东风、螺丝池、红江、龙风等水电站。
涪江下游水利、水能资源丰富,年过境水量100多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仅潼南、合川两县即达30万干瓦。涪江下游河道大多曲折于U型河谷之中,洪枯水位变幅较大,冲积阶地一般高出水面20米左右。
灌溉工程
涪江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可以追溯到1000多年前:唐代是一个水利建设的高潮期。唐太宗贞观元年(627),涪江支流凯江上游安县茶坪河上,修筑了折脚堰。同年,安昌河上游右岸黄土镇建成了云门堰。据清乾隆《安县志》载,云门堰“灌田三千余亩”,民国《安县志》则称:“灌田二千余亩”。现此堰犹存,总灌溉面积达到4200余亩。“唐贞观六年(632),梓潼江上游现绵阳境内柏林乡的扎土堰建成,后来淤废,清嘉庆二年(1797)重建,建国后又经改建,灌田近千亩。同期,在罗江镇的凯江右岸建成茫江堰,江油马角坝的梓江上建成利人渠。
到7世纪末叶,随着盛唐时期的到来,涪江上游水利资源的开发,也从支流发展到干流。《新唐书·地理志》载:“唐武后垂拱四年绵州巴西郡巴西,南六里有广济陂,引渠溉田百余顷,垂拱四年长史樊恩孝、令夏侯因故渠开。”这是涪江干流最早的引水工程。
明末清初涪江上至平武,下至遂宁,干、支流上兴建了大批水利工程,在1680年前后,平武县境内涪江干流上修建了长春坪堰、东皋堰。古城河堰等7处引水渠堰,引涪江水灌田千余亩;江油境内在涪江干流及支流平通河上,相继在明末建成了姚济、永丰、真阳、岂窝、夹马、雷鸣、龙洲、松潘等引水渠堰,灌溉农田约3.14万亩。清初,涪江干流及支流平通河、通口河。梓潼江上。相继建成大小引水渠堰近五十道,使江油县境涪江流域内引水灌田面积,最高时达到8万余亩,绵阳市境内重建洛水堰,兴建李公堰、惠泽堰、广济堰等,灌田2万余亩,三台县境内兴建永成堰、永和堰、简车堰等,射洪市境内兴建长溪、西洲、广寒堰等,灌田数百亩;遂宁市境内兴建苏家、永济堰等灌田千余亩。随着涪江水资源的开发,开发方式也从挑土垒堤,开沟引水,发展到砌石筑坝,穿山打洞。公元1760年建成的射洪广寒埝,就是在涪江支流武安溪上筑石坝拦水,在左岸堰头凿隧洞引水,灌射洪市太和镇南北坝田3000余亩。广寒堰渠引水隧洞高2米、宽1米、长60米,是四川省较早的引水隧洞。民国时期涪江水利也有较大规模的开发。1939年前后又在江油、绵阳、三台、射洪、遂宁等地陆续兴建、改建了女儿堰、龙西堰、郑泽堰、袁公堰、永成堰、大囤堰、可亭堰、四联堰等一批引水渠堰。但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涪江水资源开发仍仅限于干流及主要支流的沿江平坝地区,加之众多的渠堰工程年久失修,沿江一带灌溉面积仅11.2万田。
1958年,射洪县开始修建前锋渠引水工程,设计引水流量7立方米/秒,灌溉面积11.7万亩。中江、遂宁、潼南、安岳、永川等县市仅1958年动工建成的中型水库就有5座,有效水量近1亿立方米。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的引岷济涪的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人民渠六、七期工程,经过近20年的建设,到1982年基本建成。至此,涪江左岸支流郪江河两侧100多万亩农田得到了有效的农田用水保证。
涪江下游岸高水低,广阔的丘陵地区,建国以来也相继建成一批中、小型水库和机电提灌工程。潼南、合川两县在涪江流域内即建成中型水库3座,小型水库70座;电力提灌站近200座,仅涪江干流上单机55干瓦以上电力接灌站即45座。有效灌溉面积达到84,13万亩,是建国前的20倍。
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发展,涪江上游综合性大型水利工程-武都引水工程,控灌涪江中游左岸上起江油,下至射洪六县市近200万亩农田,并可向嘉陵江流域输水2.5亿立方米/年。
涪江流域有大型水库一座,中型水库20座,小型水库1764座,跨流域输水渠道两条,各种引水、提水工程5000余处,众多的塘、堰工程更如天上群星,熠熠生辉。流城内各种水利工程年供水能力达30亿立方米,人民渠六、七期工程每年引来岷江水近5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达600多万亩,城乡生活用水和防洪,也得到了很大改善。
武都水利工程,由武都水库和武都引水工程组成,武都引水工程是涪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选择的第一期开发工程之一,取水口位于干流上游四川省江油市武都镇以上三公里处的灯笼桥,取水高程570.5m,设计流量60立方米/s,灌溉嘉涪之间中游地区228.5万亩耕地,已建第一期工程,灌溉涪江、梓潼江之间127万亩耕地。武都水库位于武都引水枢纽上游的摸银洞河段,控制流域面积5807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总量46.7亿立方米,水库正常水位658m,采用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119.1m,总库容5.59亿立方米,有效库容3.55亿立方米,装机15.0万千瓦。是调节干流中下游防洪、灌溉、供水、发电等综合利用水利枢纽工程。武都引水工程,被小平同志誉为“第二个都江堰”,是川西北地区工农业生产和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水源工程,是四川省“再造一个都江堰”战略目标的重点工程。工程因从江油市武都镇的涪江取水而得名。武引工程经历三上两下,20世纪50年代规划设计,1958年开工,1960年因压缩基建而停工,1978年复工,1980年因国民经济调整而再次停工,1987年再度复工,期间历时30年。包括:武引一期灌区工程、武都水库工程、武引二期工程包括武都水库和二期灌区工程、武引二期灌区工程、涪江六峡景区等。
水电工程
涪江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干、支流水能蕴藏量共计有372万千瓦,可开发水力资源总量为133万千瓦。江油以上干、支流每年平均径流量达91.8亿立方米,从1953年开始,在涪江上游干支流规划了铁笼堡、南坝、武都、风箱滩、桂溪5座控制性综合利用水库工程。总库容22.45立方米,有效库容17.44亿立方米,除可滞洪削峰,调节洪水外,还可建5座总装机58万千瓦,保证出力20万千瓦的中型水电站。支流火溪河,可作5级开发,总装机31万干瓦。干流江油以下水能蕴藏量138万干瓦,采用低坝引水或低水头河河床式开发,规划有21个梯级,共可装机37.4万千瓦,保证出力17.7万千瓦。
涪江干流水力资源的开发,从1944年伊始至1988年,已建成平武南坝、大坪、三台永安(即前柳林滩电站),射洪东风、螺丝池,遂宁小白塔、龙凤,潼南三块石等8处梯级电站。装机37台、容量共6.7万千瓦。另有绵阳开元,三台文峰,潼南安居3处梯级及射洪螺丝池电航工程电站正在建设之中,建成后涪江干流将出现12座水电站,装机共达16.3万千瓦。支流也将陆续建成一批小水电站,装机近3万千瓦。
射洪市涪江柳树电航工程,是涪江干流梯级开发总体规划中的第31级,也是涪江开发、规划在射洪市境内四个梯级。水库正常蓄水位314米,相应库容0.95亿立方米,总库容1.92亿立方米;电站额定水头12.5米,额定引用流量418立方米每秒,装机容量48兆瓦;船闸设计通过能力近期34万吨,远期65万吨。根据涪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结合本工程的特点,柳树电航工程开发任务是发电、航运为主,兼有美化沱牌酒城的水生态环境作用。2013-10开工。
防洪工程
涪江是四川省江河防洪开展较早的河道之一。据记载,涪江中下游防洪堤早在公元835年的唐代即已兴建。以江油为例,在18世纪中,1781年建中坝猪市河堤,1793年建中坝大河堤,1794年建武都潘公堤等;绵阳筑堤防洪始于1195年的宋代,射洪金华防洪堤建于1199年,由宋提刑王勋主持兴建。射洪市城所在地太和镇地势洼下,“城垣位于江滨河东大山逼处”,1734年建镇后以土筑城墙防御洪水侵袭。1891年始,又筑顺水竹笼卵石堤于渡口;遂宁县的柳堤建于1543年。1199年,王勋在三台、射洪修建的涪江堤高5米以上,并留有一级马道,采用了复式断面。公元1548年的明代遂宁知县肖禹臣,用木桩填石方式处理基础,建护堤二百余丈。1737年的清代、射洪知县庄大椿修建金华镇东关外堤,“铸铁娱蚣二十四镇之,水不为患”。以上江堤所采用的堤坝断面、材料及防冲措施业已初具现代防堤之雏形。建国40年来,随着涪江流域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沿江两岸及河心洲坝,修建了大批防汛抗洪工程。
1976年以前,江油县城中坝镇沿江上下仅有重点堤防17.7公里,且防洪标准低,不能有效防御涪江洪水。1976年后,对原有堤防进行加固整治,疏竣了被淤积的河道、拓宽行洪断面,按5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新建中坝至彰明镇沿江防洪大堤25.8公里。建成后经受了1978年9月2日和1981年7月13日两次大洪水的考验,有效地保护了大片农田免受淹没,使特殊钢公司、江油发电厂、氮肥厂等厂矿企业在两次大洪水袭击下安然无恙。
射洪、蓬溪、遂宁市中区沿江地带,历史上常受洪水袭扰,建国以来陆续修建了一些防洪堤、救生台,但标准较低。1981年后,射洪、遂宁城区修筑了7.5公里能抵御50年一遇洪水的混凝上斜墙防洪堤坝,提高了城市防洪能力。两县一区已在沿江兴修了主要防洪工程94处,其中堤防长41公里。并在60个河心洲坝上建救生台55处。
建国40年来,涪江干、支流沿线兴建、改建了各类防洪工程数千处,各式防洪堤总长近千公里,仅中下游重点地段堤防就有156.28公里,在上自绵阳下至潼南的100多个河心洲坝上,还修建了防洪救生台102座。众多的防洪救生工程在汛期对沿江数十个城镇、上百万亩农田及众多的厂矿企业,以及河心孤洲上的居民提供了极大的保护。
航道航运
涪江内河航运在重庆、四川水陆运输网中占有特殊的地理位置,北起四川绵阳,与西南大动脉宝成铁路相接;下汇嘉陵江,与中国黄金水道长江相连,几乎与通过本流域的铁路、公路干线垂直交叉,成为连接陆路运输干线的水运中枢,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到21世纪初有干支流通航里程796公里。
据《绵阳市志》记载:涪江绵阳市辖418公里,其中通航河段为平武县城关至三台县与射洪交界处的石榴咀257.21公里,定级为六级的有86.17公里,其余为七级航道。绵阳港位于绵阳城东涪江南岸,港区岸线上起东方红大桥上游的彰明河坝,下至东门口,全长2.6公里。清代,绵阳输出粮食、食盐、山货等物资,输入百货、布匹、锅碗等日用品,主要靠涪江及其支流水运。清乾隆年间,涪江长航运输极为兴盛,有木船3000余艘,行驶于中坝至重庆之间。绵阳大米水运经重庆转运省外;三台、盐亭等地的食盐经涪江运至重庆,再转运到贵州等地;江油、平武的山货、木材经涪江输往沿江各县。清光绪末年,绵阳麦冬经涪江运至重庆转销上海就达1000余吨。民国时期,绵阳市辖区除梓潼外,均有水路运输,涪江沿岸的三台、绵阳、江油及盐亭等县的水运尤为繁忙。20世纪50年代,宝成铁路通车后,各地煤炭、水泥、化肥、农药等物资通过铁路运至绵阳,再装船沿涪江运至三台遂宁方向,绵阳港逐渐成为涪江最大的物资起运港,运输量逐年上升。1956年,绵阳专区涪江水运有木船2071艘,从业人员达7000余人。1977年,涪江航道仅绵阳港口年吞吐量就达238.7万吨(不含木筏运量),为历史最高水平。1975年后,因航道时常断航,航运周期增长,运输成本增加,加之受涪江沿线公路运输冲击,1979年,涪江水运日渐衰落,绵阳港口货物吞吐量逐年减少。1990年后,涪江长途航运业务停止,只有区间短途沙石运输,一些渡口依然在靠船舶通行。
流域概况
涪江干流在江油中坝镇涪江大桥以上为上游,上游河长254公里,流域面积5930平方公里。涪江以江油至遂宁段为中游,江段长237公里,平均比均1‰,遂宁以上流域面积约27000平方公里。涪江遂宁以下至合川河口为下游,下游江段长179公里,平均比降0.5‰。涪江下游段流经潼南、铜梁直至合川。
地貌特征
流域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江油以上延伸至若尔盖高原东南边缘山地,其下始入盆地。武都镇以上为上游,地处海拔4500-5000米的高、中山区,河流深切,河谷狭窄,谷宽100~300米,谷坡45°左右,呈“V”型或箱型谷,岭谷高差200米以上。水面宽一般为30-80米,河道比降5.8‰,河中滩多流急。平武以下山势降低,两岸有断续阶地分布。武都镇至遂宁为中游,河流流经方山丘陵及缓丘平坝区,河谷宽阔,谷宽一般为2-8公里,郪口一带可达10公里。河道比降减为0.9‰,河流水面开阔,水较浅,河中分流汊道较多,沙洲、漫滩发育。河流两岸有广大的冲积阶地。遂宁至河口为下游,河流为中丘束狭,河床稳定,坡度平缓,比降仅0.4‰,两岸阶地与江面高差增大,到合川附近,一级阶地相对高度达25米。
流域内最高处为源头雪宝顶,海拔高程558S米:最低处为合川河口,海拔高程约200米。域内包括23个县(区、市),耕地面积1300万亩,居住着汉、藏、回等民族,人口1200余万。
涪江源头松潘县黄龙至平武一带,地处川西北高山区,两岸层峦迭峰,绝壁对峙,河谷宽多在100米以内,在悬崖绝壁的挟持下,狭窄的河谷多呈“V”型或“U”形,江中乱石纵横,江水迂回跌宕,江面宽大多不足30米,河床陡峻,平均比降15‰以上。平武以下为高、中山过渡区至盆周低山带。涪江由平武县城龙安镇西南流过,两岸山势渐低,河流穿行于山间小盆地与山岭之间,时而两山对峙,呼之欲应,时而河谷开阔,人稠物丰。河谷宽一般在100~250米之间,间有300米以上宽度的河谷,枯水期江面宽30~100米,江中滩多流急,河床平均比降6.3‰。平武至江油中坝有险滩50多处,滩口处水深一般0.4米左右,槽宽多数不足10米,江中可漂运竹木,偶有农用木船作短途运输。
涪江中游段流经江油、绵阳、三台、射洪、蓬溪、遂宁等市、县。域内包括低山、深丘、中丘、低丘、河谷平原等多种地貌,以中、低丘为主,域内高程700~300米。丘陵区多浑圆丘顶,成串珠状分布,间有台状、方山状丘原,相对高差一般在100米以下。涪江中游河道迁迥曲折,水流平缓,江面宽200~500米,江中漫滩发育,多沙洲、支濠,汛期河床变化大。江油至遂宁有滩140余处,枯水期航道水深0.6米,槽宽8~10米,可通行小型机动船及30吨级以下木船。沿江一带河谷开阔,谷宽一般2~8公里,最宽处遂宁郪口河谷,宽达10公里。河流两岸间隔分布着河流冲积层形成的一阶台地小平原,地面一般高出江面5~10米。
下游域内以中、低丘丘陵地貌为主,至台川后受华莹山、歌乐山影响,间有岭伏深丘、低山带,海拔高程600~200米。下游河谷宽阔,沿江两岸间隔分布着河流冲积层形成的一、二阶台地平坝,地面高出江面8~20米,合川境内台地高出水面在20米以上。下游河道河曲发育,滩沱相间,多沙洲、支濠。下游有滩80余处,以合川境内刮骨、青竹偏二滩落差最大,均在1.5米以上,水流湍急、行船困难,是涪江下游有名的险滩。下游航道河槽水深在0.8米左右,槽宽一般10~15米,可通行50~70吨以下机动船和木船。
气候特征
涪江流域属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区,多年平均气温在摄氏14.7度(平武)~18.2度(合川)之间。域内气候温和、湿度大、雨量丰沛、无霜期长,除上游山区外,无霜期一般在300天左右,是四川省主要农业生产区之一。流域内雨量丰沛,但时空差异较大,上游平武、北川、安县、江油处于龙门山、鹿头山暴雨区,多年平均降水量达1200毫米,北川、安县达1400毫米以上,下游合川、潼南、铜梁每年平均年降水量也可达1100毫米,但流域内大部分地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不足1000毫米,中江、盐亭、射洪、三台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仅800余毫米。年降水量不但空间差异大,年际问变化也大,多年平均降水量与少水年之比一般为1.7,个别地方达到3以上,降水量年内分配也很不均,每年6~8月降水量一般占全年的50%以上,12月至次年5月则不足年度的20%。涪江流域的气候特点,大致可分为上游亚热带寒湿润山区气候、中游亚热带偏干湿润丘陵区气候与下游亚热带湿润性丘陵区气候。受不同区域气候特点与下垫层的影响。使涪江流域从上游到下游,形成春旱、夏旱为主过渡到伏旱的分布模式。据历史记载,从1648年到1949年的301年问,有27年发生大旱,平均11年发生一次严重旱灾。特别是中、下游丘陵区,狭窄的流域特性,极度的土地垦殖,使覆盖率低、缺乏水土涵养自我调节能力,以致干旱年年发生。春旱连夏早、夏旱接伏旱的严重旱灾也倾频出现,是历史上著名的川中老旱区。
社会经济
春秋战国时,涪江即为巴国蜀国的界河。三国时,梁州益州以此为界。历史上涪江的战略意义很重要,凡东道入蜀取成都的,到重庆后多分两路西进,一路安昌河,又名安昌江,是中国四川省境内的河流,属于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流经绵阳市下的北川羌族自治县、安县、涪城区等,是涪江的一条支流,发源于龙门山地,于绵阳市区注入涪江,长度76.24公里,流域面积118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速37立方米/秒。长江岷江,称“外水”;另一路则是溯涪江而西北上,经绵阳、广汉到达成都,称“内水”。东汉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岑彭公孙述,东汉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刘备入蜀,晋文熙三年(公元407年)刘敬宣谯纵,晋义熙九年(公元413年)刘裕西蜀,均由涪江入蜀。
流域内的绵阳在汉高祖时称涪县。古代巴蜀以嘉陵江为界,蜀为内,巴为外,所以涪江又称内水或内江。涪江流域人口稠密,农业发达,是四川开发较早的地区。雄踞川北的重镇绵阳位于阴平、金牛两条古道的会合之处,西北倚龙门山、摩天岭,东北临剑门山,据两山之险要,扼百川之要冲,自古为囤粮驻兵的重地。自汉、晋以来,涪县(绵阳)就是涪江流域政治、经济、军事的中心,涪江也因此得名。
上游山区属于农作区,主产玉米、小麦、马铃薯等。龙门山摩天岭的原始森林连绵无际;平武一带乔木、灌木丛从山脚延伸到山腰,拖绿曳翠,森林茂密,植被较好。这一地区有大熊描、苏门羚、扭角羚、金丝猴等珍稀动物。在主要支流火溪河源头,1965年9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了总面积330平方公里的王朗自然保护区。上游地区上特产众多,如平武县是全国木耳和省内核桃生产基地县,历史上的传统产品茶叶,2000年代后也有所发展。此外,还盛产桐油、生漆及虫草、川贝、天麻、当归、党参等中药材。矿产资源也较丰富,有煤、铁、铜、锰、金等矿藏。
涪江中游人稠物丰,早在旧石器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农作物以水稻为主,其次有小麦、红苕、玉米、棉花、油菜、甘蔗、花生等。农业生产人平粮食占有量高出全省平均数10%以上;棉花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40%以上,是四川省主要粮棉产区之一。涪江中下游也是全省蚕茧生产的重要基地,1987年产蚕茧近3万8千吨,占全省总量的三分之一强;三台县的产茧量达到4848吨,居全省第一。同时中游地区还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水果有闻名省内外的柑桔、苹果、药材有白芷、麦冬、半夏、香附子、畅销各地,尤以遂宁特产白芷为著。涪江中游人口众多,城镇密集,交通发达。勾通南北的重要铁路--宝成线,横贯绵阳、江油,绵阳以下除水运外,还有沿江而下的国道公路直达下游潼南、江津。沿江城市已初步建成各具特色的轻、重工业体系。江油市是四川省钢铁、水泥等建材工业的重要基地之一。绵阳市是新兴的电子工业城,遂宁市是闻名全省的纺织城。
涪江下游土地开垦率高、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较严重。农作物以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甘蔗为主,土特产有桐油、棕片、茶叶、水果等;中药材有川芎、杜仲、生地、白芷、苡仁等,下游又是历史上有名的蚕桑养植区,矿产资源有煤、石油、天然气等,横跨遂宁、蓬溪、潼南等地,方圆120公里的磨溪气田,是四川新探明的第三大型气田,现正在开发中,预计在1993年可全部建成投产,年产气将达到数亿立方米:工业有机械制造、农业机械、纺织、蚕丝及食品加工等。
风景名胜
涪江流域有众多的风光景物、名胜古迹,它们把这条江点缀得更加多姿多彩。
源头就有被人们赞誉为“世界上最美的天然公园”-黄龙寺自然保护区。那一带上有莽莽雪岭,下有清泉淙淙,尤以重重叠叠、美如璞玉、明净无瑕、流红荡绿的湖沼蔚为奇观,号称人间瑶池。黄龙位于松潘古城东侧约70华里处,背靠“川西第一峰”雪宝顶,巍峨壮丽的皑皑雪山象是她忠实的卫士,满山的青松、冷杉苍翠欲滴,碧蓝如缎的溪水清澈见底,漫坡淌下,在浓密的树丛中穿行,淙淙地流向远方,象是要把黄龙的圣浩带向人间。山上有寺,名为“黄龙寺”,又叫“雪山寺”,亦称“白鹿寺”,其实这是三群寺庙,他们依次在山脚、山腰、山顶,因而又分别称为“前寺”、“中寺”、“后寺”。“前寺”在山脚,整个建筑面积约有400多平方米,可惜现只留下几块残存的基石和四周高大、粗壮的云杉、冷杉。“中寺”座落在一处小山岗上,周围丛林密布,瀑布众多。四壁上残留着许多明代以来的诗句,忧国忧民、叙怀述志,或赞颂黄龙美景,或记述黄龙传说。“后寺”在山顶,庭堂整齐,结构严谨。从山门起直至后殿,四周题满了历代墨客骚人各种字体的诗句。最使人赞不绝口的是大门外那块匾额。从正、左、右三个方向看,分别呈现出“黄龙古寺”、“山空水碧”、“飞阁流丹”四个不同的字。
黄龙风景区的主体结构是从山顶到山脚互相衔接、紧密相连的3000多个大大小小的“水池”,大者有一、二亩,碧波荡漾,宛如天池,小者仅一平方米左右,池中绿树婆婆,婷婷玉立。每个水池均有金黄闪光的边壁,碧如翡翠的池水充盈其中。从山顶望下去,整座山恰似一条鳞光灿灿的大黄龙,俯卧在这雪山幽谷之中。
涪江流到平武,在那万山深处,隐藏着一座金碧辉煌的“王宫”,它就是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平武报恩寺。这座宫殿,相传为明朝英宗时,镇守龙州的世袭土官王玺,用重金招聘曾修建过北京“紫禁城”的工匠,仿其形制,大兴土木而建的。它是我国保存较完整的古代宫殿式建筑群之一,现占地近2.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500多平方米。主要建筑布置在一条长约300米的中轴线上,共分二进院落,由东而西,地势次第升高,规模宏大,布局严谨,装饰华丽,工艺精湛。是宫殿、庙宇兼而有之的旅游名胜。这里有9999条龙,有1004只手的千手观音,有堪称稀世珍宝的转轮藏,被誉为报思寺的“三绝”。报恩寺独特的建筑结构、优美的艺术造型,动人的故事传说吸引着四方游人。
江油是涪江干流流经的第三个县,这里是唐代诗人李白的故乡,太白故里遗址有:宋朝时建,清代又重建的陇西院;李白妹月圆旧居的粉竹楼,竹影婆娑,清幽雅静,殿宇辉煌、芳草四溢的太白祠;松柏苍翠、枝叶扶疏的李白衣冠墓;水泉清澈、清雅幽静的太白洞,还有洗墨池、月圆坟等古迹;以及20世纪60~70年代建成的李白纪念馆;数十亩的庭园,地势开阔,溪流环绕,林木森森,颇富田园野趣。
窦山,在江油县城北的涪江东岸。相传唐代彰明(今属江油县)主簿窦隐居于此,故名。由麓至顶约5公里,行道迂回盘旋,林木苍翠,景色秀丽。山巅三峰,拔地而起。高逾100米。峰顶各有古庙一座,名东岳、窦真、鲁班。三峰之中唯一峰有险路可通,其余两峰由上下两根铁索组成的悬桥相连。峰下不远处的云岩寺,始建于唐,明末毁于兵火,清代重修,殿宇五重,建筑雄伟。地势开阔。殿内有工艺精美、世所稀有的宋代木作转轮经藏(又称飞天藏、星辰车)一具。寺前山门外有唐李白题赞山石碑一通,谓:“樵夫与耕者,出入画屏中。”
滚滚涪江,直奔绵阳,绕城而过。绵阳,在战略家眼里,乃是“控扼西川,推为要害”的军事重镇;在政治家和历史学家眼中,它是川西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而在神州大地旅游业发展方兴未艾的当今,它又是“涪水荡荡,绵山丽丽”,魂系中外游子的旅游胜地。绵阳境内有名扬天下的西蜀子云亭,乃西汉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扬雄曾经读书、作赋的地方。它亭阁宏丽、高雅。登其顶可俯览全市风貌,那郁郁街树,浓浓花香,峨峨新楼,浩浩东流的涪江,连同那远山近水,历史风云皆跃然于目,奔来眼底;平阳府君阙,是保存较好的全国重点文物,对研究我国汉代历史、艺术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富乐山,是三国蜀汉皇帝刘备和蜀郡主刘璋曾经会聚的地方,而今是林木葱茏。风景优美的苑囿;蒋琬祠墓,是三国蜀汉著名大将军蒋琬的陵园,庄建肃穆,引人遐想,玉女泉摩崖造像,为隋唐时代作品;碧水寺(又称观音堂),是寺庙与园林相结合的游览胜地,寺中有众多的摩崖观音造像,尤以唐代巨型圆雕观音石像最珍贵,越王台,是唐太宗第八子李贞封为越王,当年在锦州作刺史时所建,六一堂,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出生在此的纪念堂,李杜祠,是现存罕见的李白、杜甫合祠;仙云观,是传说蜀中八仙之一尔朱先生的道观,还有抗日爱国将领宋哲元陵墓、环秀楼、北亭、南湖、白鹤林、南山公园、人民公园等游乐场所。
绵阳不仅风光绮丽,而且地灵人杰,这里出生了许多历史名人:有中国最早的王朝——夏朝第一代君王大禹;北宋大文豪欧阳修,宋代著名诗人、画家文同;清代著名文学家李调元,当代著名作家沙汀等。而司马相如、杨雄、诸葛亮、王勃、唐玄宗、杜甫、唐僖宗、白居易、苏轼、陆游、杨慎、张向陶等等历代名流骚客,则都在绵阳旅居过,他们留下的胜迹华章,为绵阳;平添了不少光辉。
汤汤涪水继续向前流去,三台县的云台观,射洪市的金华山又迎面而立。云台观绵延1公里余,楼台殿宇,翠柏参天,始建于宋,重建于明清,至2000年代保存完好:金华山居涪江西岸,是唐代著名诗人陈子昂读书台所在地,早为蜀中名胜。满山古柏,茂林森秀,“白日沉沉不到地,秋风飒飒生寒烟。”山中道观建筑鳞次栉比,其间亭台错落,斗拱飞檐、古朴雅致,历时千余年,迭经修葺,独具艺术特色。站在金华山巅,滚滚涪江,阵阵松涛,悦耳涤胸。
涪江干流中游下段的遂宁有川中著名佛寺广德寺,下游潼南的大佛寺,建于唐代,涌地插天,凌空而立,十分雄伟壮观,慢步亭楼,诗画满壁,尽收眼底,临窗远眺,奔腾的涪江,万舟千帆,输货载客,来往如梭。潼南大佛寺还有许许多多的洪水题刻,它是整个涪江涪域洪水刻记最完整的,对流域洪灾的研究具有很高的价值。
涪江的最后一站合川,更是一座历史名城。那里有明清时期建造的古圣寺,有南宋时期留下来的英雄名城钓鱼城,它更为涪江增添了可歌可泣的壮烈景观。
涪江,不单干流多姿多彩,就是支流也不乏其美。支流火溪河源头就有以保护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大熊猫为主的王朗自然保护区。区内还有金丝猴、牛羚等多种其它国家保护的珍贵动物。这里自然植被完好,原始森林和竹类茂密,山水奇丽,景色幽深;梓江上有“九曲潼水七曲山”的梓潼七曲山大庙,被誉为“三百长程十万树”的蜀道翠云廊,蓬溪河上有省管文物宝梵寺大殿及壁画,凤光旋丽的赤城湖等。
涪江流域的这些风光瑰宝,千百年来吸引着无数观光旅游者,不仅使涪江名声显扬,而且给流域各地带来了不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省级河长
涪江省级河长:赵俊民(省委常委、 统战部部长) 田庆盈(副省长)负责涪江干流及武都水库、鲁班水库、
人民渠六期干渠、鲁联干渠、武引渠
省级河长联络员单位:自然资源厅
参考资料
润泽川中的涪江.四川省水利厅.
涪江流域水能资源.四川水利发电站网.2011-03.11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9 15:04
目录
概述
干流概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