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商乐,又称
清商曲,隋唐时简称清乐,是
三国、两晋、南北朝兴起并在当时音乐生活中占居
主导地位的一种
汉民族传统
音乐。
简介
汉族传统的
古典音乐大致分为三个
发展阶段,第一个是
三国以前的古乐,以
孔子的所谓
雅乐为主,第二个是魏晋朝时代的清商乐,又名清乐,第三个是唐朝初期由清商乐吸收
西域音乐而兴盛的对民乐影响最大的
燕乐,又名
宴乐。清商乐是三国、两晋、南北朝兴起并在当时音乐生活中占居
主导地位的一种汉族
传统音乐。它是晋室南迁之后,旧有的
相和歌和由
南方地区汉族民歌发展起来的“
吴声”、“
西曲”(或称“
吴歌”、“荆楚西声”)相结合的产物,是相和歌的直接继续和发展。其中“吴声”与“西曲”,一方面从相和歌中吸取了有益的经验,另一方面仍发挥其原有的音乐特色,形成了多样的富于特色的
音乐结构。
它与相和歌的一个显著不同之处,是它的作品绝大多数皆以爱情为题材,较少有触及
社会矛盾的现实内容。其风格一般都较纤柔绮丽,但也有许多确实具有清新自然之美。这种情况的产生,固然和士族
地主阶级的享乐需要有直接的联系,但作为一种最普通的感情表现,却也另有其时代的需要。主要用于官宦、巨贾宴饮、娱乐等场合,也用于宫廷元旦朝会、宴飨、祀神等活动。由于它与汉代相和旧曲都是传统音乐,因此,在当时各种
乐伎中,被称为“清商正声相和五调伎”,为宫廷所重视。
清商
《
韩非子·十过》篇记载,在春秋初期,乐师
师涓鼓琴,
晋平公问:“此所谓何声也?”乐师
师旷说:“此所谓
清商也。”晋平公又问:“清商固最悲乎?”师旷说:“不如清徵。”师旷拿清徵和清商相比,当然是指的一种调子,而不是一类乐曲。
起源
关于清商乐的来源,有两种说法:一是源于古代的商歌;另一说清商处于汉代乐府《相和歌》中的清商三调。三调包括平调、
清调、瑟调,清调以商为主,举清商以代表三调,故称清商三调。汉代的平调,清调是周代房中乐的遗声,清商乐传至唐代尚存周曲《白雪》,可见清商乐的渊源。
清商乐源远流长,不断吸取民间乐舞的滋养,代有新作,被认为是华夏正声的主流。《清商乐》在曹魏的时候非常兴盛,曹操的儿子帝王都迷好清商乐舞。曹操、曹丕、曹植等依照清商三调的乐曲节奏填写了很多可以歌舞的诗歌。《
魏书》说曹操“登高必赋,乃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曹魏时期的
诗歌创作,在乐府歌诗的影响下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发展
东晋以后的200多年间,除东晋末和梁末的两次大战乱外,南方社会稳定,经济有显著发展,形成了众多的商业都市。在城市里,汉代以来的相和旧曲将近一半已经散佚,而南方的民间谣讴──吴声、西曲,由于城市各阶层人士的喜爱而日益兴盛。吴声、西曲的流行,也引起了宫廷的兴趣。尤其是
梁武帝和
陈后主,曾命乐工谱写了大量新曲。
汉魏西晋时代的
清商乐舞是女乐歌舞,
如东汉
张衡在《
西京赋》中描写道:“促中堂之狭坐,
羽觞行而无算。秘舞更奏,妙材骋伎。妖蛊艳夫夏姬,美声畅于
虞氏,始徐进而赢形,似不任罗绮,嚼清商而却转,增婵娟以此豸。”
曹魏时期的几个帝王都爱好清商乐舞。《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注引《
曹瞒传》说:“太祖(
曹操)为人佻易无威重,好音乐,
倡优在侧,常以日达夕。”曹操还曾遗令在他死后,使其伎人居住在铜雀台上。“每月旦、十五日,自朝至午,辄向帐中作伎”。
曹丕建立
魏国(220)时,专门设立
清商署,这是女乐舞的专门机构。《魏书·齐王芳纪》中说:“帝每见九亲妇女有美色,或留以付清商。”
曹氏父子曹操、曹丕、
曹植等都曾依清商三调的乐曲写了很多配合歌舞的诗歌。
刘宋王僧虔论述清商乐时所说:“今之清商,实由铜雀魏之
三祖(曹操、曹丕、
曹睿)。风流可怀,
京洛(魏晋)相高,江左(南朝)弥重。”由此可见晋以后清商乐舞也流传很盛。
西晋武帝也是个酷爱清商乐舞的皇帝,他保留了曹操时期的清商署。平吴以后,收纳吴妓5000。
荀勖曾对清商三调进行整理。当时著名的乐工宋识、陈左、列和、郝索、朱生等都参加了整理工作,其中陈左善
长清歌。汉魏和西晋,清商乐舞由于得到皇室的重视,日益发展,但在
永嘉之乱(307年~312年)中,清商署的乐工舞人大部分流散。
永嘉之乱后,一部分清商乐传入
凉州,与
龟兹乐相结合,成为西凉乐。另一部分清商乐随着东晋政权传到江南,促进了
长江流域民间乐舞吴声、西曲等的发展,产生了南朝的“新声”。正如《旧唐书·音乐志》所说:“永嘉之乱,王都沦覆,遗声旧制,散落江左,宋梁之间,南朝文物,号为最盛,人谣国俗,亦世有新声。”这里所谓新声,在《
乐府诗集》的清商曲辞中分为3类:①吴声歌曲,以歌为主,也有一部分是歌舞,如《前溪》舞和巫觋祭神歌舞的《
神弦歌》等;②西曲歌舞,以歌舞为主,有一部分倚歌;③
江南弄,以歌曲为主,其中《上云乐》是描写神仙内容的歌舞。清商乐舞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它包括的内容愈来愈多,既包括雅乐旧曲、汉魏
杂舞,又包括了江南新声。
隋及唐初,清商乐舞继续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又得到一定的发展。隋
文帝开皇九年(589)平陈,获宋、齐旧乐,文帝听了,很欣赏清商乐,说:“此华夏正声也。”并把它置于清商署中,进行了一番“去其哀怨,考而补之”的整理工作。其中舞曲有《明君》等。
隋文帝还设
七部乐,内有《清商伎》,是重要的
舞蹈内容。
隋炀帝大业(605~618)中,又制定九部乐,《清乐》(即清商乐舞)居于首部。
唐高祖武德初年间,继承了隋代的九部乐制,到
太宗贞观十四年(640),增为
十部乐,《清乐》居第二部。到
武则天时(648~704),《清乐》尚存《白雪》、《
公莫舞》、《巴渝》(舞)、《明君》(歌舞)等63曲。
组成
由相和歌发展起来的清商乐在北方得到曹魏政权的重视,设置清商署。两晋之交的战乱,使清商乐流入南方,与南方的吴歌、西曲融合。吴声、西曲:吴声原是
建康(今江苏南京)一带的民间徒歌,西曲则是荆、郢、樊、邓地区(今湖北)的民间徒歌。两者的风格虽较柔婉抒情,但各具不同的特色。现存吴声大都为晋宋时所作歌词,载《宋书?乐志》、《
乐府诗集》等书,计有《子夜歌》《
华山畿》、《欢闻歌》、《阿子歌》、《前溪》等十几曲,内容多半用妇女的口吻描写爱情的欢乐、相思的痛苦,或婚姻不自由的苦闷。此外,还有民间的祀神曲《神弦歌》11曲和陈后主的反映宫廷生活的吴声《春江花月夜》、《玉树后庭花》等。现存西曲大都为齐、梁时所作歌词,载于《宋书乐志》、《乐府诗集》等书。计有《三洲歌》、《
采桑度》、《
那呵滩》、《
石城乐》、《莫愁乐》、《乌夜啼》等30多曲,内容大都写贾客思妇的离愁别苦,有的也流露了船民对封建统治者的不满。此外,还有梁武帝作词的西曲《江南弄》和祀神曲《江南上云乐》等。
文献记载,吴声、西曲的曲调颇为动听。所谓“歌谣数百种,《子夜》最可怜。慷慨吐清音,明转出天然”(《
大子夜歌》)就说明了这一点。由于人们喜爱,有些乐曲不断变化、发展,从而形成了同一曲调的众多变体。如吴声《子夜歌》就有《大子夜歌》、《
子夜四时歌》、《子夜警歌》、《子夜变歌》 4种。有的利用某一曲的素材另谱新曲,如西曲《莫愁乐》就是用《石城乐》的和声“忘愁”的曲调发展而成的;《采桑度》则是用《三洲曲》的素材写成。
吴声、西曲一般分为歌曲与舞曲两类。吴声的歌曲有《子夜》《凤将雏》等,舞曲有《前溪》、《阿子》、《团扇》、《欢闻》等。两者一般由1 首或多首五言四句短诗组成的唱段构成。在每首短诗之后有一段“送声”,简称为“送”。有时除曲尾的送声外,在曲中两句歌词之末也可用送声,这种送声可能就是后世民间乐曲中常用的合尾的早期形式。吴声中有一种变歌或变曲的称谓,如《子夜警歌》、《长史变》等。它不用送声,而有“变头”变化。所谓变头,可能是每一首短诗开头一句的曲调总要有所变化,也可能是多段的歌曲,其第一段在音乐上较其后诸段有所不同。吴声中还有一种“三弄”,即上声弄、下声弄、游弄。今人
杨荫浏据《古今乐录》“《上声歌》者,此因上声促柱得名;或用一调,或用无调名”与《上声歌》词“改调促鸣筝”句,认为上声弄、下声弄是指旋律的高低变化而言,而且这种高低变化并不限于高低八度的变化,也有转调的关系在内。西曲的歌曲称为“倚歌”,一般结构比较短小,歌词均为五言四句短诗,如《
攀杨枝》、《
寻阳乐》等。偶尔也有七言两句构成的,如《女儿子》。舞曲的结构较为长大。歌词由多首五言四句短诗构成。西曲短诗常常使用“和声”帮腔,有时还兼用“送声”。如《西鸟夜飞》,每两句结尾的和声为“白日落西山,还去来”,最后面的送声为“折翅鸟飞,何处被弹归”。和声与送声的歌词可长可短,没有定规。其曲调推想也是如此。吴声、西曲的伴奏乐队也各有特色。吴声早期用篪、琵琶(阮)、箜篌伴奏,后来添用笙、筝。西曲中的倚歌专用
吹管乐器及铃、鼓等
打击乐器伴奏。
大曲,或清商大曲:它与
相和大曲相比,又有新的发展。它由三个部分组成:开头有四至八段器乐演奏的序曲,称为“四部弦”或“八部弦”;中间是全曲的主体,由多段声乐曲组成,每段歌唱的结尾都有一个“送”的尾句,称为“送歌弦”(张永《元嘉正声伎录》):结束部分又分几个器乐段,称为“契”或“契注声”,这部分可以是多件乐器合奏,也可由一支
笛子独奏。这种
曲式结构发展到后来,便是唐代大曲。
特色
清商乐的伴奏形式多种多样,“吴声”通常用
箜篌、
琵琶和篪(或加用笙和筝)组成的小型乐队伴奏,有时也单用一件筝伴奏,如《上声歌》 “初歌《子夜曲》,改调促鸣筝;四座暂寂静,听我歌《上声》”(《
乐府诗集》),就是用筝自弹自唱的实例之一。《西曲》有时是用筝和一种叫“
铃鼓”的
击乐器伴奏,歌唱者不奏乐器,站在伴奏者身边表演,称做“
倚歌”。
清商乐中采用的“吴声”、“西曲”,多为五言四句一曲,比较齐整。也有少数歌词是由
长短句构成的。 《古今乐録》 说:吴声“凡歌,曲终皆有送声。”从
曲式上看,在每一唱段,即每一“曲”之后总要加一个尾声,称为“送”或“送声”。如《子夜》“送”的歌词为“持子”,《凤将雏》为“泽雉”。有时除“曲”尾的送声外,在“曲”的中间也可用“送声”,如《子夜变歌》(《乐府诗集》引《
古今乐录》):人传欢负情,我自未常见。(送):持子三更开门去,始知子夜变。(送):欢娱我。
题材
清商乐中的民间创作,以表现爱情或离别之情的题材居多,也有一些作品反映了
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如“吴声”中的“阿子歌”:“野田草欲尽,东流水又暴,念我
双飞凫(fú音扶)饥渴常不饱。”它通过对一双鸭子的描述,曲折地反映了浙江
嘉兴地区人民在东晋
门阀士族统治下饥寒交迫的生活。
在东晋和刘宋初期,宫廷清商乐创作中出现了一些较好的作品,其中以东晋
桓伊创作的笛曲《
三弄》比较著名。宋、齐、梁、陈各朝,清商乐的创作虽然大部是脂香粉气的艳曲,如陈后主的《玉树后庭花》、《春江花月夜》等,但也间有清新可爱值得玩味的佳作,如传为刘宋
临川王刘义庆所作《乌夜啼》和南齐檀约填词的《阳春》。
衰落
587年,隋灭陈统一中国后,仍设有清商署,专管六朝以来的清商乐和当时保存的所有汉魏旧曲,总名清商乐,简称清乐。隋文帝时,清乐作为“华夏正声”在七部乐中列在国伎之后,受到相当的重视。隋炀帝对清乐也十分喜爱,曾令乐工
白明达等人利用其曲调大制新词艳曲,如《
泛龙舟》、《
斗百草》等。隋末战乱,清乐散佚较多。
唐初,将包括隋时新声在内共63曲,总称清乐,列为九部乐或十部乐的第2部。武则天
长安(701年~709年)以后,宫廷不重古典,清乐逐渐散亡。开元(713年)以前,能演奏的只有《有君》、《杨叛儿》、《堂堂》、《春江花月夜》等 8曲。开元时(713年~741年),歌工李郎子尚擅长清乐旧曲。此后,清乐旧曲在宫廷内已很少有人能奏。它已被当时“杂用胡夷里巷之曲”的新声所替代了。实际上,它在民间仍以新的面貌在继续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