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湖
湖北大型淡水湖
洪湖,位于湖北省南部洪湖市监利市之间,长江东荆河间的洼地中。湖面高程25米,常年水面350平方千米(1980年代中水位),2008年面积348.2平方千米(洪湖市政府2018年数据为348.33平方千米)。东西两侧与长江相通,是鱼类繁殖的良好场所。湖区南部黑鱼湾至螺山一带每年冬季雁鸭麇集,水禽资源丰富。洪湖在水文特征上有众水所归之势,汇水区内面积径流主要通过四湖总干渠入湖,并经若干涵闸与长江相通,实现洪水的调蓄。东南顺靠长江黄金水道,西北有四湖总干渠流入湖区。
名称由来
洪湖作为地名,其来源无确切记载。最早始见于明朝《嘉靖·沔阳志》所载:“上洪湖,在州东南一百二十里,又十里为下洪湖,受郑道、白沙、坝潭诸水,与黄蓬相通”,“夏洪湖大水,湖河不分,容纳无所,泛滥沿岸,诸垸尽没,湖垸不分”。洪湖地区海拔在23-28米之间,在明朝以前只有上、下两湖,后江西移民与当地人围湖造田,使湖泊越来越小。清朝年间,长江泛洪,洞庭湖暴汛,沔水西南多处溃决,洪水把民垸冲垮,上下湖连成了一片,形成长江边上的一个大湖,人们称之为洪湖,即洪水冲成之意。洪湖湖面最大时达749平方千米。解放后大规模的围湖造田,使湖面锐减至348平方千米。还有一种说法是,洪湖定名源自康熙。《湖北丛书》记载,1663年,康熙来古楚地寻找失踪的顺治帝,见一大湖浩渺如烟(当时长湖、三湖、白露湖、洪湖四湖连片,面积很大),问从者何湖,答曰:尚无湖名。康熙沉吟:此湖乃洪水冲成,便叫洪湖。
位置境域
洪湖,介于湖北省监利、洪湖两县市之间,是荆州地区境内最大的湖泊。清光绪《沔阳县志》记载,湖泊湖面“东西约六七十里,南北宽约十里”。1887年开挖冯姓河后,接纳上游来水入湖,汛期高水位时水面达736平方千米。1956年后,江河分隔,水位下降。到1980年,湖四周围堤形成,中水位时,常年水面350平方千米。2008年时,洪湖东西长23.4千米,南北宽20.8千米,岸线长度104.5千米,湖泊面积348.2平方千米(洪湖市政府2018年数据为348.33平方千米),属于大型浅水湖泊。。
湖北是洪湖市瞿家湾镇、沙口镇、万全镇、汊河镇,湖东接洪湖市乌林镇、滨湖街道,湖南为洪湖市区新堤街道、螺山镇,隔洪湖干堤与长江相望,湖西为监利县,自北而南依次接壤的是:福田寺镇、汴河镇、棋盘乡、朱河镇。
水文特征
湖底高程22-22.8米,自西向东略有倾斜,西浅东深。平均水深1.35米,洪水期深2.32米。
洪湖位于湖北中南部江汉平原东南端,地处温暖的亚热带中纬度北缘,具有典型的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表现出热能充足,降水丰富,雨热同季的气候特点,年均降水量1174毫米,年均蒸发量1354毫米,年均径流深360毫米,年均径流量37.35亿立方米,降水多集中在5-10月;年均温度16.6℃。湖底高程22-22.8米,平均水深1.34米,最大水深2.30米,最小水深0.40米,属于大型浅水湖泊。枯水期湖泊容积为3.72亿立方米,当洪水期水位达到24.5米时,湖泊容积为4.68亿立方米(洪湖市政府的数据为:当水位在24.5-26米时,湖水面积可达60万亩,其相应蓄水容积为5.5-8亿立方米。)。
洪湖湖水呈淡绿色,由于周边生产生产的影响,洪湖1990-2009年间仅两年达到国家Ⅱ类水质标准,BOD5、氨氮、总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多年份超标。水产养殖为主要污染源,COD、氨氮、总磷输入量分别为20710.5吨/年、2929.9吨/年、428.8吨/年,输入负荷分担率分别高达75%、72%、49%。
地形地貌
洪湖全境历史上属云梦泽东部的长江泛滥平原,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呈缓倾斜,形成南北高、中间低、广阔而平坦的地貌,海拔大多在23-28米之间。最高点是螺山主峰,海拔60.48米;最低点是沙套湖底,海拔只有17.9米。洪湖市平均坡度约为0.3%,境内河渠纵横交织,湖泊星罗棋布。
湖区水系
内荆河,是东西向贯穿洪湖的河流,是四湖地区天然排水河道。是在长江汉水穴口分流水系的基础上逐渐演变形成的,主源起自荆门碑凹山,自西向东,汇集大小支流数十条,串连长湖、三湖、白鹭湖、洪湖等大小数十个湖泊,流经荆门、江陵、潜江、监利、洪湖等县、市,于洪湖市新滩口镇注入长江、干流总长358千米,曲折率为1.884。各段名称不一,自习家口以下分别有中襄河、张金河,长夏河、柴林河、丰口河、挖沟子河、复车河之称,统称内荆河。该河两岸支流甚多,长湖以下,两岸汇入的较大支流有拾回桥河、太湖港河、龙会桥河、岑河、浩子口河、西荆河、龚家河、沙洋河、汪桥河、太马河、老闸河、蔡家河等15条。
四湖总干渠,“四湖”地区原有内荆河贯通,内荆河自西向东,沿途串连长湖、三湖、白鹭湖等大小湖泊,在洪湖市东端的新滩镇新滩口入长江。从1955年开始,在内荆河基础上疏挖改造,建成四湖总干渠。四胡总干渠自江陵习家口节制闸起,途经江陵、潜江、监利、洪湖4县市,止于洪湖新滩口排水闸,全长185千米,是四湖流域主要排水干渠。
另外,在洪湖市新堤街道西1千米长江干堤上建有新堤大闸,可以直接将洪湖水排入长江。
自然资源
1996年~1997年对洪湖的鸟类调察中共记录到130种鸟类,隶属16目,40科,比1981年至1982年减少2科,37种,但有7种为首次记录,以冬候鸟为主体(冬候鸟37%,夏候鸟26%,留鸟26%,旅鸟12%)冬春季狩猎水禽数量逐渐减少,鸭属的捕获最下降至10%,骨顶鸡上升到90%,发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6种:1级4种,II级12种。
洪湖湖底长年水草丰茂,素称水下“大草原”,历史上面积达44万亩,加上水面上的莲、菱、芡实等浮叶植物,菰、苇、荻等挺水植物,成为一个各种层次植物与水交融共生的世界。
1950年代,有水生植物有92种。由于围垦湖泊,水生植物减至32科69种。主要优势种类和水生生物量较大的有黄丝藻、轮叶黑藻聚草、苦草、金鱼藻等10多种。挺水植物:荷、菰、稗草、蒲草、席草菖蒲、慈姑、水芹鸭舌草等。浮叶植物:菱、、睡莲、菱、水竹叶、水荷草、马来眼子草等。飘浮植物:芜萍、小浮萍、紫背浮萍、三叉浮萍、槐叶萍满江红、水浮莲、猪耳菜、水家菜等。沉水植物:苦草(扁担草)、轮叶黑藻(灯笼泡)、聚草、大茨藻、小茨藻、水车前、麦黄草、黄丝草、牛尾草金鱼藻等。其中经济水生植物有莲、芡、菱、藕、茭白、李莽、慈姑、芦苇、席草和香蒲都系沿袭天然品种。到21世纪初仍存35万亩沉水植物带和4万亩挺水植物带。
良好的湿地环境和丰富的湿地资源,使洪湖历来成为湿地水鸟栖息觅食过冬的理想场所。据1996至2004年的调查结果表明:洪湖湿地现有鸟类138种,其中水禽63种;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白鹳黑鹳中华秋沙鸭白尾海雕白肩雕大鸨共6种,二级保护的有白琵鹭白额雁天鹅鸳鸯苍鹰等13种;每年仅来洪湖越冬的水鸟达数十万只。许多珍稀野生动物在这里栖息、繁殖、越冬,保存了淡水湿地的代表物种,被誉为“华中地区湿地资源的基因库”。
洪湖东西两侧与长江相通,是淡水鱼生长生活的王国和天堂。据20世纪80年代调查结果显示,洪湖有鱼类57种,隶属18科,在种群数量上以鲤科居多,约占58.5%,其中胭脂鱼鳗鲡是国家重点保护鱼类。在57种鱼类中,短颌鲚、颌针鱼、太湖短吻银鱼暗色东方鲀等23种均系当年5、6、7、8月“灌江”进入河道在洪湖生长生活的长江鱼类。而实际洪湖大湖内保存的淡水鱼类有34种,即:鲫、黄颡鱼红鳍鲌乌鳢黄鳝泥鳅刺鳅、鲦、和少数草鱼、青鱼等。
生态变迁
洪湖是中国生态系统保存较好、水质唯一整体达到二类标准的大型淡水湖泊。洪湖大湖水面53万亩,是全球水质优良的大型淡水湖泊之一,是中国重要的湿地自然保护区,被誉为“湖北之肾”。被列入《中国重要湿地名录》和《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在2008年2月2日,经国际湿地公约局批准,洪湖湿地正式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2006年,在十一届世界生命湖泊大会上,洪湖获得世界生命湖泊最佳保护实践奖。良好的植被使该地物种相对丰度极高,仅鸟类就有138种,其中水禽63种,是全球重要的水鸟越冬地和候鸟迁徙停歇地;鱼类57种,是名符其实的“鱼米之乡”。许多珍稀野生动植物在这里栖息、繁殖、越冬,保存了淡水湿地的代表物种,被誉为“华中地区湿地资源的基因库”。
21世纪初,洪湖水面曾由于过度围垦和养殖,生态遭到较大破坏。水域面积仅53.3万亩,比20世纪初下降了近2/3。洪湖围网养殖面积一度超过30万亩,占湖面面积的70%以上。由于围网养殖需要稳定的水位作保证,增加了防汛调度、水位控制工作的难度。一旦遇到大洪水,堤防、涵闸出现险情,船运抢险器材、救灾物资在有的湖区根本无法靠岸。大面积开发湖泊水面、大量的饵料和排泄物造成湖泊水质的不断恶化,严重破坏了湖泊生态。水体污染逐渐加重,水生植物群落退化,水草覆盖率不足70%;野生动植物,尤其是水禽和鱼类种类及种群数量减少。20世纪70年代以前,调查到水禽记录为112种及5亚种(其中冬候鸟61种),鱼类为81种,后江湖阻隔后鱼类下降到57种,且小型化趋势明显。
洪湖成因于河迹洼地湖,属贫-中营养水平,污染物途径主要从总干渠转嫁而来,悬浮物、化学耗氧量、硫化物、氟化物、六价铬、氰化物、砷等。洪湖因为生态的不平衡不得不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农业。由于围湖造田、过度捕捞导致水面缩小、水质下降、水草濒临枯竭、鸟类和鱼类资源急剧减少。20世纪50年代,洪湖面积达760平方千米,到21世纪初,湖泊面积锐减到348.33平方千米,平均水深只有1.35米。
2024年5月17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在通报典型案例时指出,荆州市和有关部门对洪湖生态保护治理有畏难情绪,决心不够,不碰硬、慢作为,流域规划统筹不力,推动落实洪湖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主要措施不到位。洪湖水环境质量下降和生态退化问题突出。
洪湖位于洪湖市西南部,面积760平方千米,为湖北省最大的淡水湖。湖水呈淡绿色,是全国少有的无污染湖泊,也是湖北省境内有机物含量最丰富的淡水湖和全国重要的淡水鱼基地。有鱼类84种,野鸭18种,常年栖息飞雁等候鸟39种;有水生植物92种。春花、夏荷、秋莲、冬鸭,四季宜人,系避暑和旅游胜地。1956年前,洪湖属通江敞湖,上纳四湖水系来水,下受长江、东荆河倒灌。经过多年治理,已经达到水旱调节自如。
中国第七大淡水湖、湖北省第一大湖——洪湖是国际重要湿地。上世纪80年代开始,伴随着大规模的人工围网养殖,曾经烟波浩渺的洪湖被日渐蚕食,昔日的“浪打浪”一度变成“竿连竿”,过度开发导致生态急剧恶化。直到2016年底当地着手实施拆除围网、提升湿地生态功能等一系列措施,近年来洪湖才逐渐重现昔日风采。
治理开发
围湖造田
1950年代洪湖还是一个同江敞水湖,湖泊面积约为114万亩,1960年代开始,通过水利建设、江湖隔断和大面积的围湖造田,到21世纪初洪湖实有水面不足40万亩。
旅游开发
洪湖拥有湿地生态、红色旅游、三国文化、地热温泉、美丽乡村等丰富的旅游资源。洪湖蓝田风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原瞿家湾农业产业化经济开发区经省政府批准更名为“湖北洪湖生态旅游度假区”。洪湖旅游区(瞿家湾镇古街、蓝田生态园、悦兮·半岛温泉)荣获“灵秀湖北十大旅游新秀”称号。境内还有著名的三国乌林古战场和元末农民起义领袖陈友谅出生地黄蓬山等众多历史遗迹,有待深度开发。
水利工程
洪湖分蓄洪区,位于“四湖”下区,跨监利、洪湖2县市,总面积2783平方千米。可承宣长江中下游超额洪水量160亿立方米,是保障荆江大堤安全的一项重要工程。1972年动工,到1984年9月,按规划修建一条长64.45千米的主隔堤和与之并行的一条排涝河,主隔堤上建有附属建筑物11座。第一期加固工程于1980年完成。
四湖水系治理,四湖地区以有长湖、三湖、白鹭湖、洪湖四大湖泊而得名,地处荆江北岸与汉江、东荆河南岸之间,包括洪湖、监利、沙市3县市全境及潜江、江陵、石首、荆门等县市一部分。治理之前,这一地区江湖贯通,河湖交错。每年汛期,长江水从东荆河、内荆河倒灌入洪湖,淹没洪湖周围与内荆河两岸大片耕地。特大洪水年份,淹没面积达60%以上。
在疏通上游河道的同时,在“四湖”下区修建洪湖隔堤工程和新滩口堵口工程,建成“四湖”水系排水总出口—新滩口排水闸,堵死江水倒灌的口门,实行江湖分家。建成全长446.82千米的总干渠、东干渠、西干渠、田关河、螺山渠和洪排河6大排水千渠,新开和疏浚全长1802.46千米的138条排灌支渠,并在沿干、支渠建立20座节制闸。沿江修建排灌涵闸和电排站,做到排有出路。灌有水源。经过治理,“四湖”地区成为江、河、湖相联的渠网化平原湖区,共扩大耕地150万亩,建成高产稳产农田300多万亩,初步形成综合型的农业生产基地。
四湖总干渠,修建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自1955年12月起至1960年3月止,第二阶段自1965年冬起至1966年春止,第三阶段自1978年冬起至1980年春止。总干渠一河两堤上接长湖,中连洪湖,下与长江相通。渠底高程习家口25.36米,新滩口16米。设计底宽习家口30米,福田寺上126米,闸下130米,新滩口54米。除福田寺上下1千米断面已达设计标准外,其余河道断面和渠堤大部分都没有达到设计标准。四湖总干渠比原内荆河扩大河道断面,缩城流程近200千米,增加排水能力,有利于汛期抢排和降低地下水位,同时,通航条件得到改善。开渠结合灭螺,也使血吸虫疫情得到缓解。
洪湖市洪湖围堤穿堤建筑物共54座,其中涵闸30座、泵站10座、埋管14座,大都建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灌溉、排渍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新滩口排水闸,位于四湖总干渠与长江交汇处,洪湖市新滩口长江干堤上。新滩口建闸前为通江敞口,四湖地区的渍水主要通过内荆河由此排泄入江,同时长江洪水也由此沿内荆河向四湖地区倒灌。为制止江水倒灌,从1956年开始,每年汛期在此临时堵坝。1958年8月,经省水利厅审查批准,新滩口排水闸正式动工兴建。工程由四湖排水工程总指挥部统一领导。组织施工。1959年9月工程竣工。2003年-2005年重新对新滩排水闸闸室、左右岸墙(非过水部分)进行了加固,公路桥进行改建,启闭机房重建,内河外江消能防冲及加固处理,现已竣工投入使用。
新滩口排水闸,系轻型浮筏三孔一联开敞明槽,以1931年外江水位29.8米、内湖水位24.58米为设计标准,按1954年外江水位31.25米、内湖水位25.4米作校核。设计排水流量460立方米/秒,设计外挡水位差最高5.85米,内挡水位差最高3.9米。该闸建筑在地质条件比较复杂的软弱基础上,地下水位一般在17-18米,最高达23.27米。该闸地处四湖地区最下游,多年实际运用表明,自排时间长,排水效益显著。投入使用后,最大排水流量1280立方米/秒,年均排水量26.83亿立方米,受益面积10352平方千米。
新堤大闸,位于新堤镇西1千米长江干堤上,主要作用是直接将洪湖水排入长江。19970年10月开工,1971年6月竣工,共完成土方213.万方方米,砌石19689立方米,闸型为拱涵半明槽式,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排水流量800立方米/秒,最大可达1050立方米/秒。闸顶高程36米,闸顶设公路桥,可通行载重15吨的车辆并有灌江纳鱼苗的设备。该闸原规划为洪湖蓄洪垦殖工程之一,汛期抢排洪湖渍水,汛后快速排完湖水,进行垦殖。但因汛期江水水位过高,汛期中抢排洪湖渍水机率很低,有的年份汛期中完全无抢排机会。
该闸位于长江干堤新堤镇西、新堤老闸上游3千米处,是四湖中下区自排设施的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直接将洪湖水排入长江。该闸闸型为拱涵半明槽式,全部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排水流量800米/秒,最大可达1050米/秒。闸底高程19.6米,闸顶高程36米,全闸23孔,每孔净宽6米,孔高9.5米,配置钢质平板闸门,每扇闸门重12吨,配有25.2吨电动卷扬式启闭机5台,闸顶公路桥可通行载重15吨的车辆。并设有引灌江水接纳鱼苗的设备。
新滩口泵站,位于洪湖市新滩口排水闸左侧,与四湖总干渠相通。1983年12月6日开工,1986年7月7日竣工试车。枢纽总体布置为堤身式,钟型流道进水,低驼峰虹吸管道出流,出口装有拍门。泵站设有中心控制室,实行集中控制,采用电选线巡回检测、微机处理新技术。该站既可排洪湖水,也可直接排四湖下区农田渍水,排水效益显著。
四湖流域洪湖市堤防由洪湖围堤和下内荆河堤联成。洪湖围堤由总干渠北堤、子贝渊引堤、下新河引堤以及港螺堤联成,全长93.14千米,属国家Ⅲ级堤防。下内荆河堤由下内荆河南、北堤与蔡家河东、西堤联成,全长157.5千米,属国家Ⅲ级堤防。
生态治理
2005年起,湖北省全面启动洪湖拆围治理行动,3年内拆除保护区内30万多亩围网,从而使洪湖劫后重生,水质由原来的Ⅳ类至劣Ⅴ类迅速上升到Ⅱ类至Ⅲ类。
2006年11月,洪湖被世界环境基金会世界生命湖泊大会授予“生命湖泊最佳保护实践奖”后,该湿地已开始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如今洪湖的开阔水域水质明显好转,部分水域水质已由治理前的Ⅲ-Ⅳ类上升到Ⅱ-Ⅲ类。水草覆盖率恢复到80%左右,到洪湖越冬的鸟类种群数量由治理前的2万多只增加到30多万只,成为中国湿地保护的一个亮点。从2006年起,每年4-7月实行封湖禁渔,以保护生态。
2009年,武汉市政府有关部门分别与洪山区汉阳区江岸区武昌区青山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签订责任状,各区承诺在年内退出经营性畜禽养殖以及“三网”水面养殖。截至2009年底,上述武汉主城区均按时完成“三网”拆除工作。至此。武汉中心城区历时20多年的湖泊“三网”养殖史于2009年底宣告结束。湖北省2010年的立法计划中,湖泊立法列入年度立法的预备项目。
航道航运
内荆河流经荆门、沙市、江陵、潜江、监利、洪湖6县市,沿途汇集大小河流渠道数十条,贯连长湖、三湖、白鹭湖和洪湖等,共有通航里程1438.5千米,其中常年通航807.5千米。
湖区水产
1980年代以前,洪湖大湖区的渔业以捕捞为主。鱼产量1950年代为1万吨左右,生产鱼类随着江湖洄游性鱼类鲚、银鱼等消失,主要为鲤、鲫、乌鳢等大中型鱼;1980年代初,鲫、黄颡和红鳍鱼等3种小型鱼类成为渔业对象。1990年代随着迷魂阵、电捕鱼等竭泽而渔的捕捞方式漫延,鱼类小型化进一步发展,捕捞个体多数仅20-30克重,且以1年龄鱼为主。洪湖鱼类资源的主,洪湖鱼类衰竭有加速的趋势。
洪湖养殖基本停留在子湖群和低洼地。1990年代初开始进入大湖圈养,1990年代后期螃蟹养殖兴起,2004年洪湖大湖养殖面积2.51万平方千米,约占湖泊总面积的80%,大大超过了法定养殖面积和湖泊自身的生物承载能力。
解放前,洪湖渔业沿袭传统捕捞方式,生产水平低下,渔民被视为“渔花子”。解放后,除采用先进捕捞技术外,主要开展水产养殖。1985年,洪湖县沙口镇渔场率先在洪湖围拦养鱼114亩.平均亩产成鱼195公斤。
1986年洪湖围拦养鱼发展到5980亩,成鱼总产450吨。其中王岭渔场500亩围拦水面,亩产成鱼340公斤,比自然产出率高50倍。鱼类品种,1960年代以前,有21科101种,后因江湖隔绝,洄游性鱼类种群减少。洪湖水产品产量丰富,品质闻名天下,号称全国水产之都,有“中国淡水水产第一市(县)”的美誉。全湖常年鱼产量多在30万公斤以上,占湖北全省产量一半以上;
珍珠养殖,境内湖泊盛产三角帆蚌、雏纹冠蚌。1960年代中期,引进河蚌育珠技术。1971年,洪湖县螺山植莲场插片3500个湖蚌,吊养在4亩水面的池子里,2年后收珍珠21公斤。该产业后来没有进一步发展。
蟹养殖,1975年,洪湖县在洪湖试投天然蟹苗250公斤,至1983年共投蟹苗2596公斤,捕成蟹223.8万公斤。1985年,洪湖县水产科研所在中国水产联合总公司支持下,建立湖北省第一家工厂化半咸水蟹苗人工繁殖场,当年产出17.5公斤蟹苗。到21世纪初,洪湖大闸蟹年产量近5万吨,占全省大闸蟹总量的三成以上,2016年洪湖还荣获了“中国名蟹第一市”的称号;洪湖小龙虾同样纵横四海闯天下,2017年产量达8.53万吨,位居全国县市第二位。
洪湖湖底长年水草丰茂,素称水下“大草原”,水面上的莲、菱、芡实等浮叶植物,菰、苇、荻等挺水植物,成为一个各种层次植物与水交融共生的世界。1951年洪湖水域面积为114万亩,21世纪初仍存35万亩沉水植物带和4万亩挺水植物带。湖中水生植物共92种,其中莲籽每年出口均在20万公斤以上。
湖区特产
洪湖特产有小龙虾、 黄鳝、莲芯、咸鸭蛋、泡藕带等,其中的洪湖市河蟹养殖已有4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试验、探索、示范、发展、创新等多个阶段。截至目前,洪湖市共有养蟹农户3万多户,从业人员近10万人,河蟹养殖面积突破60万亩,年产量近6万吨,产值近40亿元。
航道设施
新滩口船闸,建于1960年,设计过船能力300T级,年平均呑吐量20万吨以上。2003年开始,国家投资对其进行加固,现已投入使用。
流域概况
建制沿革
洪湖位于湖北省监利县、洪湖市之间,流域也主要分布在两县。夏商时代洪湖市境域为古云梦地,属“禹贡”荆州之域;监利县属于古南蛮国。西周时期周武王(姬发)封为州国,洪湖、监利为州国境,是周天子下面的一个小诸侯国,后为楚所来,地属楚。秦属南郡;西汉属南郡,置州陵县和华容县。东汉属东吴江夏郡。公元222年,孙权称帝,从华容县析置监利县。西晋永兴二年(305年),因蜀乱割南郡的华容、州陵、监利三县,别立丰都合四县侨置成都郡,隶属成都王颖国;南朝时州陵县先后属巴陵郡、州城郡;北朝西魏文帝大统十七年(551年),裁撤州陵、惠怀二县,改置建兴县,隶属沔阳郡;隋唐五代至宋元明清,洪湖市境域疆属屡更,郡县变动频繁,大多与沔阳有分有合,或升或降,其间曾名玉沙县、附廓县、文泉县等;后周时,曾一度将监利改为复州,宋朝时属江陵府。明属荆州府。民国十五年(1926年)在新堤设市,与监利一起直隶属湖北省政府。未久,新堤设市撤市并入沔阳县。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洪湖、监利县红军、新四军和解放军的根据地。洪湖境内的瞿家湾镇是当时全国八大革命根据地之一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首府,是长征主力红二方面军的摇篮。贺龙、周逸群、段德昌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进行过艰苦卓绝的斗争。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新堤设置沔阳地区专员公署,新堤为专署直辖市。1951年6月,将沔阳县东荆河以南区域,以及监利县东部、嘉鱼县长江北部、汉阳县西南部的毗邻区域划出,建立洪湖县。1987年7月31日,撤销洪湖县,设立洪湖市。
经济发展
洪湖地区,历史以来就是鱼米之乡。洪湖市是湖北省水产大县,淡水养殖面积逾80万亩,年淡水产品总量50万吨左右,居全国县市第一。水产业产值占大农业比重、水产业为农民提供的纯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比重均超过65%,居全省首位。全市已经形成4个水产专业乡镇和10个水产养殖大镇。以洪湖清水大闸蟹、德炎小龙虾、华贵泡藕带、野莲汁为代表的一批洪湖水产品牌享誉国内外市场。还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商品棉、商品油、速生丰产林生产基地。监利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首批改革与建设试点县,是全国水稻第一县、中国小龙虾第一县、中国黄鳝特色县、中国黄鳝美食之乡。
洪湖市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21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66亿元,财政总收入11.4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37亿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740元,增长8.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50元,增长7.1%。监利县201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2.8亿元。
气候特征
洪湖地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冬夏长,春秋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温和湿润,夏热冬冷,降水集中于春夏,洪涝灾害较多。
洪湖地区年平均气温16.6℃左右。全市气温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常年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3.8℃,极端最低气温-13.2℃(1977.1.30)。常年最热月为7月和8月,平均气温28.9℃,极端最高气温39.6℃(1971.7.21)。日温差平均在7.7℃左右,6、7月最小,为7.2℃;10月最大为8.7℃。地面温度,历年平均为19℃,地面极端最高温度为69.2℃(1970.8.2),地面极端最低温度为-20.1℃(1977.1.30)。
洪湖地区平均日照在1980~2032小时之间,平均每天日照5.4~5.6小时,年日照百分率为45%。各月日照时数以6~8月最多,达700~750小时,占全年的35.8%-36.9%;12~2月最少,只占全年的18.8%。
洪湖地区境内年均降雨日为135.7天,降雨量在1060.5-1331.1毫米之间。降雨量最多的是1954年的2309.4毫米,最少的是1968年的774.4毫米。年降雨量的地域差异明显,春季以南部的螺山最多、北部的峰口最少,两地差值为112.8毫米。夏季各地降雨量普遍增加,4-10月降雨量约占全年降雨量的74%,降雨空间分布是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全市年平均暴雨日数为38天,5-6月为一年中暴雨最多的时段,占51.4%。
历史文化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洪湖地区是湘鄂西革命根据地中心,洪湖境内的瞿家湾镇是当时全国八大革命根据地之一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首府,湘鄂西省苏维埃政府成立于监利周老嘴镇,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诞生于监利汪桥镇,是长征主力红二方面军的摇篮。贺龙、周逸群、段德昌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进行过艰苦卓绝的斗争。仅监利县有近15万英雄儿女牺牲,仅在册监利籍革命烈士就有5000多人,县内保存有323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电影《洪湖赤卫队》讲述的就是发生在这一段红色岁月里的经典故事。为了纪念这段光辉历史,1951年6月,经省政府报国(政)务院批准,将汉阳、沔阳、监利、嘉鱼各划出一块,建立洪湖县。瞿家湾革命旧址群及境内湘鄂西苏区革命历史纪念园已被列入国家重点支持建设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洪湖游击总队,1929年3月,中共鄂西特委在洪湖北区组建鄂西游击大队。游击大队活跃于荆江两岸,不断发展壮大。8月,周逸群、万涛等将鄂西游击大队和原活动于江陵、石首、监利、沥阳的游击队整编为洪湖游击总队(亦称鄂西游击队),周逸群任总队长兼党代表,段德昌任参谋长,下辖3个大队,共千余人,四五百支枪。
1930年10月后,国民党军徐源泉部对洪湖苏区大举进攻,中共湘鄂西特委组织赤色警卫队、赤色教导队、赤色守备队、少先队等4种军事组织。其中赤色警卫队实行志愿兵制,脱离生产,配备武器。江陵、石首、监利、沔阳、潜江、公安、天门、松滋各设一个大队。为统一指挥,江、潜、监、两等县赤色警卫队编为江左军,江南各县赤色警卫队编为江右军。赤色教导队由18-30岁的男子组成,使用大刀,长矛等,不脱离生产,担任支援和配合作战的任务。赤色守备队由30岁以上男子及健壮妇女组成,少先队由14-18岁的少年组成。这4种组织在粉碎国民党“围剿”中发挥重要作用。粉碎“围剿”后,赤色警卫队编入红军。
参考资料
洪湖市自然资源.洪湖市人民政府网站.2018-05-17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4 16:04
目录
概述
名称由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