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滨区
河南省三门峡市市辖区
湖滨区,隶属河南省三门峡市;位于河南省西部;是三门峡市委、市政府所在地,也是全市政治、商贸、金融、文化中心,湖滨区系豫西丘陵山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阳光充足,总面积185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末,湖滨区常住人口32.47万;截至2023年6月,湖滨区下辖7个街道、3个乡;区政府驻三门峡市湖滨区河堤北路。
历史沿革
夏商,属豫州
周,先后属焦国虢国。春秋,属晋国。战国,为地。
秦,属三川郡陕县。
汉,属弘农郡
三国,属魏国恒农郡。
晋,属弘农郡。北魏,先属恒农郡。太和十一年(487年),属陕州陕县。
隋,为河南郡之地。
唐,属河南道陕州。
五代梁,属镇国军陕州。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皆属保义军陕州。
宋,属永兴军陕州。
金初,属西安军河南府,后属金昌府陕州硖石县。
元,属河南路陕州陕县。
明,属河南府陕州。
清初,沿明置,雍正二年(1724年),属河陕汝道直隶陕州。
民国二年(1913年),属河洛道陕县。民国十七年(1928年),属豫西第三行政区陕县。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属河南省第十一行政区陕县。
1949年,属陕州专区陕县。
1952年,属洛阳专区陕县,是城关区和会兴镇区的大部分。
1956年4月,陕县划出会兴镇区建立三门峡工区。9月,三门峡工区更名洛阳专员公署三门峡办事处。
1957年,撤销洛阳专员公署三门峡办事处,设立三门峡市地级市)。6月,设立郊区。
1959年6月,陕县改归三门峡市领导,11月,撤销陕县,并入三门峡市。
1960年2月,原陕县城关行政区一部分与三门峡市郊区公社合并,建立陕州人民公社。6月,陕州人民公社并入湖滨区(城市)人民公社。
1961年5月,湖滨区人民公社的农村部分定名陕州人民公社,8月,改称陕州区。10月,又改称郊区。同年,陕县从三门峡市分出,恢复建置,三门峡降为县级市,隶属洛阳专员公署
1963年,撤销郊区。
1986年,三门峡市升级为地级市。5月,设立湖滨区,属三门峡市
行政区划
2005年,撤销崖底乡,并入交口乡,撤销会兴镇,并入磁钟乡
截至2023年6月,湖滨区下辖7个街道、3个乡:湖滨街道前进街道车站街道涧河街道大安街道会兴街道崖底街道交口乡磁钟乡高庙乡。共39个社区,336个居民小组;47个村,305个村民小组。区政府驻三门峡市湖滨区河堤北路。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湖滨区,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中游南岸。介于北纬34°40'~34°50',东经111°08'~111°24'之间,北隔黄河与山西省平陆县相望,东西南三面为陕州区环围,总面积185平方千米。
地质
湖滨区位于华北地台的西南缘,在区域构造位置上处于华熊上元拗褶带上、崤山和黄河的地蟹之间。地质构造体系属于“祁连山一吕梁山一贺兰山”山字型构造的前弧,同时又属于三门峡盆地的一部分。
地形地貌
湖滨区系豫西丘陵山区,海拔一般在300米~923米之间,南为秦岭支脉,西、北、东为中条山支脉。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东北部最高点樱桃山,海拔923米,西南最低点是青龙涧河入黄河口处,海拔300米。
气候
湖滨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阳光充足,但降水少而不均,风多,气候干燥,地区差异性比较大。年日照时数2168.6小时,年日照距平百分率2%。年平均气温14.7℃,年降水量524.0毫米。年无霜期244天,年最多风向为东北风。
水文
湖滨区属黄河流域,河流有黄河、青龙涧河。大小天然露头泉75处,年估计出水量781.9万立方米。
土壤
湖滨区土壤均系褐土类,其中有褐土、碳酸盐褐土、淋溶褐土、褐土性土4个亚类,9个土属,19个土种。
自然资源
水资源
湖滨区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3452.34万立方米,浅层地下水资源量3432.97万立方米,扣除重复计算量676.41万立方米,年平均水资源总量6208.9万立方米。地表水资源量中,天然降水年均降水量554.9毫米,地表径流量1917.18万立方米,过境河流可利用1535.16万立方米。浅层地下水资源量中,降水入渗补给量1203.32万立方米,农田灌溉回渗补给量232.51万立方米,河流侧向补给量1997.24万立方米。
土地资源
湖滨区境内白面土、立黄土和壤质垆土,占耕地的63.7%、16.9%和10%。另有红黄土、坡黄土、灰石土、废墟土、堆垫碳酸盐褐土褐土性土等6个土属,约占耕地9%。
生物资源
湖滨区野生林木有毛白杨、棠梨、麻栎、酸枣、荆条、君迁子、山葡萄、紫藤等。野生牧草有白草、茅草、黄蒿、苍耳、马唐、小蓟等。
湖滨区野生药材有枸杞、防风、黄芪、茵陈、蒲公英、薄荷等。野菜有灰灰菜、面条菜、马齿苋、荠。野生工业用草有芦苇
湖滨区野生哺乳动物有猪獾、狗獾、野兔、松鼠等。鸟类有雀鹰、红腹锦鸡、四声杜鹃白腰雨燕黑枕绿啄木鸟云雀、凤头百灵、大苇莺等。鱼类有鲤、白条鱼等。昆虫类有中华蚱蜢中华螳螂云纹虎甲大青叶蝉等。
矿产资源
湖滨区矿产资源分布呈点多、面广、规模小。共发现有铝、煤、石膏、铁、金、白云岩、石灰等10余种,已开发利用的有铝、煤、石膏、石灰岩等矿种。
人口
人口数量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湖滨区常住人口326682人。
截至2023年末,湖滨区常住人口32.47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93.37%,比上年末提高0.41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0.13万人,人口出生率为3.99‰;死亡人口0.23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0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07‰。
民族构成
2018年,湖滨区有回族、蒙古族、满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
经济
综述
2023年,湖滨区地区生产总值3274036万元,同比增长1.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1582万元,同比增长2.3%;第二产业增加值1238606万元,同比增长2.2%;第三产业增加值1963848万元,同比增长1.2%。三次产业结构为2.2∶37.8∶60。
财政收入
2023年,湖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1424万元,同比增长23.5%。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0665万元,同比增长14.5%。
固定资产投资
2023年,湖滨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3%。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同比下降39.9%;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48.8%;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5%。全区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41.8%。其中,住宅投资同比下降44.3%。全区商品房销售面积618106平方米,同比增长25.8%。其中,住宅销售面积555041平方米,同比增长50%。全区房屋新开工面积136724平方米,同比下降74%。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131476平方米,同比下降74.9%。全区商品房销售额263922万元,同比增长4.5%。其中,住宅销售额226602万元,同比增长21.8%。
居民收入消费
2023年,湖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884.8元,同比增长3.3%。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6029.1元,同比增长0.3%。
第一产业
2023年,湖滨区粮食种植面积60141亩,粮食总产量21690.6吨。其中,夏粮种植面积29568.1亩,产量10263.5吨;秋粮种植面积30572.9亩,产量11427.1吨。
2023年,湖滨区生猪存栏34000头,比上年下降26.9%;出栏55000头,比上年增长21.4%。羊存栏11500只,比上年下降10.9%;出栏18400只,比上年增长24.9%。家禽存栏322000只,比上年下降19.6%;出栏520000只,比上年增长18.4%。
2023年,湖滨区4800吨,比上年增长4.3%;牛奶产量5300吨,比上年增长12.8%。
第二产业
工业
2023年,湖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7%。其中,轻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3.1%,重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
2023年,湖滨区规模以上食品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9.5%;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5%;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2.9%;通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5.4%。
2023年,湖滨区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饮料产量同比增长3.6%;纱产量同比下降11.1%;铝材产量同比增长2.6%。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同比下降1.6%。
建筑业
2023年,湖滨区建筑业总产值同比增长9.2%。建筑工程产值同比增长8.9%;安装工程产值同比增长20.5%;其他产值同比增长12.3%。建筑业企业本年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23.2%。
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
2023年,湖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36950万元,同比增长5.3%。
2023年,湖滨区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同比增长27.4%;饮料类同比下降1.4%;烟酒类同比增长38.2%;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同比增长38%;金银珠宝类同比增长110.1%;日用品类同比增长114.2%;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同比增长2.5%;中西药品类同比增长19.6%;文化办公用品类同比下降22.3%;家具类比同比下降100%;通信器材类同比增长44.9%;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同比增长2.3%;石油及制品类同比增长30.2%;汽车类同比增长8.4%。
2023年,湖滨区批发业销售额1569125万元,同比下降0.9%;零售业销售额1125254万元,同比增长6.3%;住宿业营业额19974万元,同比增长8.3%;餐饮业营业额139609万元,同比增长2.3%。
物流业
2023年,湖滨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96887万元,同比增长6.2%。
旅游业
2023年,湖滨区共接待海内外游客20.5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0.65亿元,接待入境游客(含港澳台同胞)1850人次。
交通运输
湖滨区有陇海铁路郑西高速铁路连云港—霍尔果斯高速公路310国道、省道314线、209国道、侯马—十堰高速公路、蒙西铁路等交通线。
截至2018年,湖滨区共有公交线路22条,公交车辆297台,营运出租车600辆。
政治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3年末,湖滨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招生393人,在校生583人。普通高中招生319人,在校生1087人。初中学校招生262人,在校生868人。普通小学招生1961人,在校生10563人。
科学技术
2023年,湖滨区省级及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高新技术企业26家。50家企业通过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各类创新平台达到64个,其中,年内新增省级研发类平台3个,年内新增市级研发类平台9个。全年完成技术合同登记11笔,技术合同交易额12958.8万元,较上年增长335%。
文化事业
2022年,湖滨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加快建设,38处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公共文化设施建成投用,原创戏剧《布衣英雄》入选河南省五个一工程,中流砥柱博物馆入选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百大标识数字化项目。
国家一级文化馆:三门峡市湖滨区文化馆。
医疗卫生
2023年,湖滨区共有卫生机构216家,其中区二级综合医院1家,卫生院4家,疾病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1个,妇幼保健院1个,一级医院6个,门诊部23个,个体诊所110个,村卫生室44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6个。已基本建立起覆盖全区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体系,实现辖区居民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目标。
社会保障
2023年,湖滨区共发放企业退休养老金15011万元,机关事业养老金10422万元;发放城乡居民养老保险2934万元;发放失业保险金1626.38万元。
2023年,湖滨区城乡低保对象4277人,累计发放低保金1830.27万余元;全面实施临时救助制度,支出临时救助金192万元,共救助306人次。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湖滨区因地处黄河三门峡水库(人工湖)之滨而得名。
文物
虢国车马坑
虢国车马坑,为长方形,坑底南北长15米,东西宽3.82米,深4.1米,坑内保存有战车5辆,战马10匹,同时出土的还有大量的铜车饰、铜马饰及其它陪葬品,是中国发现的东西周相交时期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处。1963年,被定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风景名胜
虢国博物馆
虢国博物馆位于三门峡市湖滨区六峰北路,是建立在西周虢国墓地遗址上的一座专题性遗址类博物馆,占地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200平方米,展厅面积4000平方米,基本陈列分为六个部分。出土珍贵文物1万多件。其中两座国君墓出土许多国宝级文物。先后荣获“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第五届“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陈列”“国家二级博物馆”等多项荣誉。
宝轮寺塔
宝轮寺塔原为陕州城内宝轮寺的寺塔。寺已早毁,唯塔独存。外形作唐塔,内部结构承袭宋塔的建塔方法,融合唐宋密檐式塔和楼阁式塔的艺术特点和结构方法,是比较特殊的塔形。该塔同北京天坛回音壁、山西普救寺莺莺塔、重庆市潼南大佛寺石磴琴声,同为中国古代四大回音建筑。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门峡中流砥柱景区
三门峡中流砥柱景区位于湖滨区高庙乡,景区主要包括中流砥柱石、朝我来、大禹文化公园、中流砥柱博物馆、角古东商业街、沿黄时光列车、中药科普基地、万亩梯田、七景台等。景区以黄河文化为底蕴,以砥柱精神和治水精神为主题,是集文化展示、山水观光、科普研学、娱乐游乐、康体养生、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综合类旅游区。2023年,三门峡中流砥柱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AAAA级景区。
著名人物
张华
张华,1966年1月生,河南三门峡人,1988年8月参加工作,2003年6月加入农工党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毕业。现任深圳市副市长、农工党省委会常委。
王正印
王正印,河南三门峡人,1967年8月生,中山大学动物学专业毕业,1989年7月参加工作,2000年11月加入民建。现任惠州市政协副主席,海洋与渔业局局长、民建市委会主委。
荣誉称号
2019年9月,湖滨区入选全国绿化模范单位。
2021年9月,湖滨区入选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县。
2022年12月,湖滨区入选2022年国家水土保持示范。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01 13:35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