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南村
浙江省武义县武阳镇下辖村
溪南村,在中国有三个村落名叫溪南村。分别是:浙江省武义县武阳镇溪南村;江苏省吴江市盛泽镇溪南村;福建省仙游县枫亭镇溪南村。
基本简介
古时属县城郊区,1945年属城郊乡,1950年6月属南郊乡,不久改为城关镇第十行政村,1952年划属城郊乡,1956年复属城关镇,并成立溪南农业社,1958年为东风人民公社熟溪管理区,1961年建立溪南大队,1985年建立溪南村委会。隶属壶山镇。1992年属武阳镇。有426户、1291 人,有水田975亩,山1521亩,地32亩。姓氏以汤姓为主,还有刘、张、王、沈等姓。村东头建有汤氏祠堂。
宋代,始祖千二公自岭下汤迁来定居,逐渐发展成村。村庄与武义县城隔一条熟溪,因坐落溪南,村人姓汤,故名溪南汤,村庄呈长方形,地势平坦,现与县城连成一片。溪南村北连武义老城区,东靠武(义)永(康)公路,南与向阳村、林村相邻,西至江山新村。
从熟溪桥头到江山庙,原村庄占地面积4万多平方米,其余全部是溪滩地,约26万平方米。1949年后,特别是1978年新建的解放大桥跨熟溪直通村区后,这里已逐渐发展成为武义新城区,起自熟溪桥南至江山脚博物馆的熟溪南路,由东向西长近千米,起自解放桥南至科技大楼的解放街溪南段,由此向南,宽18米,沿途高楼大厦林立。目前已建成新的商业区、文化区和住宅区,部分党政机关也陆续从溪北老城区迁至溪南新城区,合计占地面积30万平方米,比原来的溪南村庄扩大7倍多。县溪南商场、县供销社、县外贸局、武义鸿达集团总公司、县烟草专卖局、县保险公司、县农行大楼、县建行大楼、县伞厂、县布厂、县塑料总厂、县制药厂、县印刷厂均设村区。1989年,新建村办公大楼1000平方米,同年,村投资70万元建造解放街中山商场。1990年村投资30万元在溪南中街新建小商品市场,总面积2000多平方米,设124个摊位;新城区还是县文化教育新区,村区内有县图书馆、县电影院、县体育馆、县科技大楼、县教育中心大楼、武阳小学、武阳幼儿园等;县人武部、县工商局、以及中共武义县委宿舍楼和有关企事业单位宿舍楼都坐落村区。建于宋开禧三年(1207)的熟溪桥紧连溪南。
农业发展
1949年前,只种单季水稻,村民埋头田间生产,流传着只可溪南过,勿可溪南做谣谚。1949年亩产190公斤,总产量330吨。1949年后,政府加强农业生产指导,村民注重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高旱涝保收能力。至1992年建有水库2座、水渠5条,长4公里,电灌站3个,同时发动村民养猪积肥,增积土杂肥,增强土壤肥力。在无特大旱涝灾害的情况下,保持农业稳产丰收。
耕作制度方面也不断进行改革。1949~1955年,水田以冬作--早稻,早中稻--秋旱粮的老三熟制为主。1956~1964年,推广绿肥--连作稻耕作制,新三熟制面积约占粮田面积的70%,形成新老三熟制混栽。1965~1972年,扩大绿肥--连作稻种植面积,推广部分麦--稻--稻耕作制,新三熟制面积约占粮田面积的85%。1978年后,杂交水稻大面积推广,复种轮作方式出现新的格局,地力得到充分的利用。并重视品种更新,不断引进良种,提高良种覆盖率,优化品种组合,从长秆到矮秆,从早翻早到杂交稻,不断提高产量。并且重视病虫害防治、病虫测报和农药配方;重视农村科技队伍建设,村有农科组,户有农科户,在逐步解决水、肥、技术的基础上,粮食产量不断提高。粮食亩产,1958年282公斤,1965年316公斤,1978年472公斤。1981年落实农业生产责任制后,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产量大幅度上升。1984年亩产达到617公斤,创历史最高记录。人均产粮524公斤。1992年在耕田比1949年减少近一半的情况下,粮食总产量7212吨。人均产粮600公斤,人均口粮558公斤。粮食专业户汤关法,全家四口,承包粮田49.16亩,1986年出售商品粮21500公斤。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溪南村已成为一个农、工、商兼营的综合性农业经济区域。农业生产以粮为主,农、林、牧、副、渔综合发展。50年代开始开发山林,封山育林、植松树苗以及杉树,至今毛竹杉木林长势喜人,茶叶飘香。1992年开发胡柚350亩。1992年农业总产值173万元。村级集体经济由1978年的12万元增加到1992年的217万元。
农民家庭经济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亦工、亦农、亦商的家庭增多。农村多余劳力找到了出路,村民生活得到了改善。1984年全村从事农业以外的劳动力,每农户平均0.12个,1992年增加到0.35个,村民经济收入大有增加。1992年全村总收入136万元,人均收入1054万元,比1978年增加959元。村民住房条件大有改善,新建住房面积3万平方米,基本上是二层建筑,也有的是三层建筑,人均住房增加22平方米。村民家庭设备得到更新,有50%的户有电冰箱、洗衣机、收录机等,村民已用上电磁灶。
工业发展
1975年办起粮食加工厂,1976年建立建筑队。1978年后,村办企业逐渐崛起,到1992年底,全村共有村办户办企业40家,工业总产值达426万元。行业拥有五金电器、印刷、水泥制品、文具用品、家具等类,70余种产品。
村办企业有五金电器厂、电磁灶厂、电表厂、电热片厂等11家。其中五金电器厂创办于1980年,年产值54万元,税利9万余元,生产的300~500W自动调温电熨斗销往全国各地,厂内有一流检测设备,已列入《浙江省乡镇企业概览》。
户办企业有彩蛋厂、小五金厂、机床附件厂、沙发厂、水泥预制厂、涂料厂、鞋厂、伞配厂、矿烛厂、印刷厂等29家。小五金厂为专业生产图钉等文教用品,产品销往义乌等地。户办企业中规模较大的是创办于1988年的机床附件厂,也称恒友机电有限公司,有职工90多人,固定资产130多万元,年总产值260万元,年创税利55万元。该厂生产的钻夹头、电锤等产品销往广东、福建、海南、北京等地。从1989年起连续被县人民政府评为重合同、守信用先进单位和先进乡镇企业。利民彩蛋厂,具有多年的皮蛋加工经验,产品质量上乘,远销广东、山东、上海、武汉等地,目前已在双路亭工业区辟地1000多平方米,投资10余万元,建造新厂房。
村庄荣誉
溪南村村办、户办工业基础已初步形成,村党支部、村委会大力支持村民兴办企业,在对企业已投资33万元的基础上,1992年又投资15万元,扶持厂家,再创效益。同时,在牢牢抓好高效优质农业生产的同时,将在村以南驼垄和双路亭开发新的工业区。村党支部书记汤子旺,不仅带头办小五金厂,还帮助村民办厂。原党支部书记汤增水被誉为闲不住的老黄牛。从1950年4月担任村农会主任,以后又任村互助组长、高级社副社长、大队长等职。1958年6月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到1990年8月的33年中,带领村民艰苦创业,业绩可佳,曾1次被评为省劳动模范,5次评为县级先进工作者,23次出席省、县先进集体代表大会和人大、党代表大会。是武义县第三至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4年起连续四年被评为县级优秀共产党员;1985年被中共武义县委、县人民政府评为发展乡村企业先进工作者;1991年中共武义县委授予任社会主义新农村党支部书记25年以上光荣称号。现在还担任着村党支部副书记、村老年协会会长、村计划生育委员会会长,并是武阳镇爱卫会会员。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1-12-06 09:17
目录
概述
基本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