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文山,号退庵,丹阳人。清
顺治十四年(1657年)中举,顺治十八年
进士及第。授温州府推官,缺裁。
康熙七年(1668年)出知四川蓬溪县,康熙十八年冬离蜀归乡。
清顺治十八年(1661)二甲第74名进士。康熙七年(1668)任蓬溪知县,十八年(1679)卸任。在蓬为官十二载,政绩卓著。志书称他在蓬溪“抚字凋残,减免赋役,施汤药以济贫困”,兵民称颂,尤注意培养人才,使蓬溪文风一振,连邻县诸生都向他请教诗文。主编康熙本《
蓬溪县志》,今存。晚年回故里,年八十余,弦诵不辍,著有《琴憨堂集》10卷。
胡传淮编选《
蓬溪诗存》载有其诗;
胡传淮《清代循吏兼诗人潘之彪事迹考》(《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2期),有助于潘之彪研究。
明
万历六年(1578)四川人口为300多万。到清康熙24年(1685)四川人口仅有9万余,“合全蜀数千里内之人民,不及他省一县之众。”整个四川,千里无烟,空如大漠,“民无遗类,地尽抛荒”,连昔日繁华的
锦城成都也杂树丛生,虎豹出没,野雉乱飞。顺治三年(1646)冬,
张献忠在与
蓬溪县毗邻的
西充县凤凰山被杀,蓬溪始归清朝,“蓬溪民归城者,仅数十户”(见清
道光本《
蓬溪县志·武功》)。潘之彪到蓬溪任知县时,蓬溪县仍然疮痍满目,民生凋敝,百废待兴。潘之彪上任后,主要采取以下措施,恢复蓬溪经济,医治战争创伤。
蓬溪是人文之乡,文化发展居川北地区文化之前锋,唐代诗人
杨炯、
陈子昂、
贾岛,宋代
魏了翁、
姚希得、
王灼、
司马池,明代
张佳胤、
杨最、
杨慎、黄辉、
吕潜、
任瀚等相继到过蓬溪,并留下了许多咏唱和遗迹。明代翰林黄辉为蓬溪县学宫作记,称蓬溪为“梓东邹鲁”(蓬溪居梓州东,邹鲁,
孔孟故乡,代指文化发达地区)。但明末兵燹,蓬溪学宫变为瓦砾、长满茂草。
潘之彪莅蓬后,一面恢复经济,一面振兴蓬溪教育。他认为:为政之本,在于育英才;英才之兴,在于兴学校。康熙十一年(1672),在潘之彪主持下,重建了蓬溪学宫。蓬溪学宫建成后,潘之彪每月定期给蓬溪生员讲书会课,使蓬溪教育质量得以提高。
按:飞云楼于清康熙年间由蓬溪知县潘之彪重修,乾隆四十九年知县谢泰宸续修。一泓清可:位于蓬溪书院旁,明代伟大医药家
李时珍之子
李建中,任蓬溪知县时所书。
按:峨眉,即大峨眉山,简称
大峨山,位于成都西南160公里处的
峨眉山市境内,主峰海拔3100米。逶迤秀丽的峰峦如疏淡长眉,故称“峨眉”,自古有“峨眉天下秀”之称。
按:张庶常,指
张鹏翮,康熙九年(1670)
张鹏翮中进士,选
翰林院庶吉士;十二年(1673)升刑部主事。潘之彪时任蓬溪知县,闻讯后,赠张鹏翮诗祝贺。
按:杨解元,指清代蓬溪人杨兆龙,康熙十一年(1672)中四川
乡试解元,受到主考官
王士祯赏识,著有《杨兆龙诗集》;王亚元,指清代蓬溪人王许,他是杨兆龙的同学,康熙十一年(1672)四川乡试考中亚魁(第六名单人)。康熙十二年(1673),扬兆龙、王许二人赴京参加会试,潘之彪以此诗赠二人。
按:
蒋虎臣,即
蒋超(1624一1673),字虎臣,自号华阳山人,江苏
金坛人。清顺治四年(1647)探花,官
翰林院编修。康熙十一年(1672),
蒋虎臣来到蓬溪看望好友潘之彪。夏到成都,入峨眉山脚伏虎寺出家,并修《峨眉山志》。昭觉寺,成都北门外古刹。
按:
丈雪老人,即丈雪通醉(1610一1693),清代著名禅师,四川内'Z-2~。年二十受戒。康熙二年(1663)至咸:都,修复昭觉寺。
丈雪为破山禅师法嗣,对弘扬双桂禅法,功劳最大。辑有《锦江禅灯》20卷,另有《语录批青松诗集胍杂著文》等。《新续高僧传》有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