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台,又称
烽燧,俗称
烽堠、
烟墩、
墩台。古时用于点燃
烟火传递重要消息的高台,是古代重要
军事防御设施,是为防止敌人入侵而建的,遇有
敌情发生,则白天施烟,夜间点火,台台相连,传递消息。是最古老但行之有效的消息传递方式。
建筑构造
烽火(the Beacon Tower),也叫烽燧,是古代军情报警的一种措施。即敌人白天侵犯时就燃烟(燧),夜间来犯就点火(烽)以可见的烟气和光亮向各方与上级报警。
烽火台通常选择易于相互瞭望的高岗,丘阜之上建立,台子上有守望房屋和燃烟放火的设备,台子下面有士卒居住守卫的房屋和羊马圈,仓库等建筑。
烽火台之间距离一般约为十里,通常选择易于相互瞭望的高岗,丘阜之上建立。明代也有距离5里左右的,守台士兵发现敌人来犯时,立即于台上燃起烽火,邻台见到后依样随之,这样敌情便可迅速传递到军事中枢部门。
烽火台一般独立构筑,也有三、五个成犄角配置为烽堠群的,烽火台的形状因时因地而不同,大体为方、圆两种。
关于烽火台的结构和应用情况,在
敦煌、
居延的烽燧遗址中出土的汉简有说明:“高四丈二尺,广丈六尺,积六百七十二尺,率人二百三十七”。“广丈四尺,高五丈二尺”。汉简中还表明当时守
烽燧的人数有五、六人或十多人,其中有燧长一人。戍卒平日必须有一人专事守望,有一人做饭,其余的人作修建、收集柴草(包括点烽火时用的柴草)等工作。
名称由来
“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两种信号,白天放烟叫“燧”,夜间举火叫“烽”。烽火台在汉代称作烽堠(烽候)、亭燧,唐宋称作烽台,并把“烽燧”一词也引申为烽火台,明代则一般称作烟墩或墩台(西北明代墩台,大的还有御敌之功能,小的则只有望而无点烽火之功能)。
主要功能
烽火台其作用主要是便于侦查,同时有敌入侵时,可以燃烧稻草等可燃物,这样可以用烟火通报敌情,以让下一个岗提高警惕。最重要的是传递军情,它需要与
敌台、墙台等长城建筑密切配合。
敌台可充作传递烽火信息的墩台,没有敌台也没有适于点烽的墙台的地方,按传烽路线必须建有烽火台。
蓟镇总兵戚继光在《练兵纪实》中讲:“自古守边不过远斥堠谨烽火。蓟镇以险可恃,烽火不修久矣。缘军马战守应援素未练习分派,故视烽火为无用。今该议拟呈会督抚参酌裁订:凡无空心台之处,即以原墩充之,有空心台所相近百步之内者,俱以空心台充墩。大约相去一、二里,梆鼓相闻为一墩。”
戚继光还制定了传烽之法,编成通俗顺口的《传烽歌》让守台官兵背诵熟记。经过严格训练,负责传烽的守军能以烽火准确传递军情,而且迅速,一般三个时辰就可传遍整个蓟镇防线。烽火台是白天点狼粪,晚上燃柴草,白天烧狼粪用烟比较明显,晚上烧柴草靠火光报警。
警戒方式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
居延烽燧遗址发掘中获得的《塞上蓬火品约》,把汉代建武初年长城的蓬火制度记录得相当清楚,该汉简讲当时的蓬火品约由都尉府一级的军事机关发布,只对所属候官塞有约束力,品约因发布单位和发布时间的不同而不同,但警戒信号和总的准则却大体相同。
警戒信号大致有六种,即:蓬(蓬草,有学者认为是草编或木框架上蒙覆布帛的笼形物)、表(
树梢,有学者认为是布帛旗帜)、鼓、烟、苣火(用苇杆扎成的火炬)、积薪(高架木柴草垛),白天举蓬、表、烟,夜间举火,积薪和鼓昼夜兼用;举烽火以犯塞匈奴千人为界限,凡不满一千人只燔一积薪;超过一千人燔二积薪;若一千人以上攻亭障时,则燔三积薪。积薪之外,还附有举蓬、举表、举苣火的不同规定;并因敌人犯塞方位不同和白天夜间的不同又有各自不同但很具体的规定。
如果
匈奴人入塞围困亭障,已来不及下亭障燔薪时,白天则举亭上蓬或加一烟,夜间举“离合苣火”。“离合苣火”是处于“虏守亭障”的紧急而特殊情况下的一种特殊信号,即几把苣火一会儿分离,一会儿又合拢。如果被围逼的亭障不能发出燔积薪的信号,距离最近的另一座烽燧应按规定照常举蓬燔薪,把信号准确传递出去。
《塞上蓬火品约》还规定,如果发现所报的信号有误,则应立即“下蓬灭火”,取消所发的信号,并写成书面报告,迅速传报都尉府。若天气恶劣,或亭燧相隔过远,在“昼不见烟,夜不见火”的情况下,应立即将情况写成书面报告,用加急的传递方式报送上级。
有的汉简还记录了某烽燧的守备器物和生活用品,其中有报警物布蓬、布表、苣、积薪、鼓;建筑器物椎、瞄准器械“深目”,防御武器弩、枪、羊头石等。并表明当时的烽燧是由候官(候长)管理的。候官统候史,候史管燧长,负有保管装备,修葺建筑物、管理“天田”,巡视检查与及时汇报的职责,候官则向都尉负责。为了保证烽火制度的严格执行,汉代有一整套严密的制度。
修建历史
商周
相传三千多年前周朝幽王性情残暴喜怒无常,自从绝代佳人褒姒入宫后终日被美色所迷。从此幽王的王后申后被幽禁在冷宫但敢怒而不敢言。
一年后褒姒生了个男孩幽王十分喜爱;取名伯服。褒姒从此暗地安排派自己的心腹宫人暗中监视申后寻机报复。
申后过着孤单的生活心中万分愁忧。一天一个年龄较大的宫女深知王后心事,便向王后献计,让她假装有病,叫她的母亲温媪以看病为名,乘机将她的书信送给父亲申候和太子宜臼,令太子回京再作商量。申后听了依计而行,并送给母亲温媪一匹绸缎,那封密书就藏在绸缎之内。谁知温媪从申后宫中出来,却被早已监视她的人捉住,送到褒姒面前,并当场搜出藏在绸缎中的密书。褒姒盛怒之下,将申后送给温媪的绸缎撕成碎片,并将此事告知幽王。幽王不分青红皂白,将温媪一剑两断,废太子宜臼为民,立褒姒为王后,立伯服为太子。褒姒做了王后,宫内大权逐渐被她独揽了。内自宫女外自朝臣没有不奉承她的,幽王对她更加宠爱凡事百依百顺。
褒姒入宫后,从来不笑,这事使幽王觉得美中不足。他曾用过不少方法要逗褒姒一笑但都失败了。有天幽王问褒姒什么最好听。褒姒说: “那天捉住温媪一气之下,将申后送温媪的绸缎撕了,这撕绸缎的声音倒是十分好听。”幽王一听当即下令每日送一百匹绸缎进宫叫宫女们撕给王后听。可是褒姒还是不笑。幽壬又下了一道圣旨凡宫内宫外如果能使王后一笑者,赏黄金千两。奸臣虢石父听了想了一个办法他告诉幽王: “先王在世时因南戎强盛,惟恐侵犯因此在骊山设了二十多处烽火台,又设置了数十架大鼓。一但发现戎兵进犯便放狼烟,烟火直上云霄,附近诸侯见了,就发兵来救。大王要使王后一笑,不妨带她去游骊山,夜点烽火,众诸侯一定领兵赶来,上个大当,王后看了必定发笑。”幽王听了依计而行,即备了车仗同王后来骊山游玩。
当时有个叫郑伯友的诸侯,正在京都,听了这一消息,大吃一惊,急忙赶到骊宫奏道: “先王在世设烽火台是为紧急之用,无故点燃烽火,戏弄诸侯,一旦戎兵侵犯,再点烽火,有谁信之。那时何以救急呢。幽王不听劝阻,并令立即点燃烽火。附近诸侯看到烽火点燃,以为京都有敌进犯,个个领兵点将前往骊宫,待赶到骊山下,却不见一个敌兵,只听宫内弹琴唱歌便议论纷纷。这时幽王正和褒姒饮酒作乐,听得诸侯到来,便派人去向诸侯道谢说:“今夜无敌有劳各位。”诸侯听了面面相觑,只好带了兵卒恨恨离去。这时褒姒在楼上看见众诸侯白忙一阵,不觉抚掌大笑。幽王一见大喜,当即赏给虢石父黄金千两。
幽王的所作所为触怒了申国侯。申侯便联结南戎三面包围了京都。虢石父得知面奏幽王:“事情紧急大王快派人去骊山点放烽火,召来诸侯以御敌兵。”幽王立即派人点了烽火,但由于他上次失信于诸侯,诸侯认为天子又开玩笑,都按兵不动。
幽王等不到救兵,只好带着伯服和褒姒逃走,半路上被戎兵捉住,戎主杀了幽王、伯服,但见褒姒容貌美丽没有杀她。这便是自古留下来的一句俗话:“一笑失江山”。
战国
春秋战国时期,北方民族
诸侯争霸,相互兼并,出现了秦、楚、齐、燕、韩、赵、魏等几个大国。它们彼此之间为了防御,利用原来的大河堤防或附近的山脉,逐段构筑城墙和关塞并将其联系起来,构成长城这一古代军事防御工程体系。但规模较小,互不连贯。初建的是彼此相望的烽火台,或是连续不断的防御城堡,而后用城墙把它们联系起来,便成了长城。
烽火台的建筑早于长城,但自长城出现后,长城沿线的烽火台便与长城密切结为一体,成为长城防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的甚至就建在长城上,特别是汉代,朝廷非常重视烽火台的建筑,在某些地段,连线的烽火台建筑甚至取代了长城城墙建筑。长城沿线的烽火台的建筑与长城一样,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在西北的烽火台多为夯土打筑,也有用土坯垒筑;山区的多为石块垒砌;中东部的自明代有用砖石垒砌或全砖包砌的。烽火台的布置除有建在早期长城干线上之外,一般分为三种:一种在长城城墙以外沿通道向远处延伸,以监测敌人动向;另一种在长城城墙以内,与关隘、镇所、郡县相连,以便及时组织反击作战和坚壁清野;再一种在长城两侧(
秦汉时有建在长城上的),以便于迅速调动全线戍边守兵,起而迎敌。早期还有与都城相联系的烽火台,以便尽快向朝廷报警。
汉代
汉代西北烽燧的建筑形式据今考古发掘发现,它主要的建筑物有一个高台望楼(亭),作为了望敌情、传递消息之用。望楼(烽火台)一般呈方锥体,高达10米以上,上有住房建筑,有的望楼下面或旁边有戍卒居住的小城(有称作障或坞的),障、坞一般呈方形,边长都在10米以上,障、坞墙都较厚,一般在2至4米乃至7米左右,障、坞的四周埋有称为“虎落”的小木桩,一些大的障、坞内还有羊马圈、仓库、武器库等建筑。唐代章怀太子
李贤在注释《后汉书》时讲:“边方备警急,作高土台,台上作桔皋,桔皋头有兜零,以薪草置其中。常低之,有寇,即燃火举之以相告曰烽;又多积薪,寇至,即燔之望其烟曰燧。”文中的桔皋指可以引物上下的高架子,兜零指笼子。
唐代
唐代
杜佑在《通典·拒守法》中,对当时的烽火台作了更为详细的记载:“烽台,于高山四顾险绝处置之,无山亦于孤迥平地置。下筑羊马城,高下任便,常以三五为准。台高五丈,下阔二丈,上阔一丈。形圆。上建圆屋覆之。屋迳阔一丈六尺,一面跳出三尺,以板为。上覆下栈。屋上置突灶三所,台下亦置三所,并以石灰饰其表里。复置柴笼三所、流火绳三条。在台侧近上下,用屈膝梯,上收下乘。屋四壁开觑贼孔,及安视火筒。置旗一口、鼓一面、弩两张、抛石、垒木、停水瓮、干粮、麻蕴、火钻、火箭、蒿艾、狼粪、牛粪。每晨及夜,平安举一火,闻警固举二火,见烟尘举三火。见贼烧柴笼,如每晨及夜平安火不来,即烽子为贼所捉。一烽六人:五人为烽子,递如更刻,观视动静,一人烽率,知文书、符牒、转牒。”
宋代
宋代
曾公亮等人编撰的《
武经总要》中提到的古代烽式制度更为详细,大要分为烽燧的设置、烽火的种类,放烽火的程度,放烽火的方法、烽火报警规律、传警、密号、更番法等九类。其主要内容有:
“唐法,凡边城候望,每三十里置一烽,须在山岭高峰处,若有山冈隔绝,地形不便,则不限里数。要三烽燧相望。若临边界,则烽火外围筑城障。”
“凡置烽火,置帅一个,副一人。每烽置子九人,并取谨信有家口者充副帅。往来检校烽子九人,分更刻望视。一个人掌牒符,并二年一代。”
“置烽之法,每烽别有土筒四口,筒间火合四具,台上插橛,拟安火矩,各相去二十五步,如山险地狭不及二十五步,但取应火分明,不限远近。其烟筒各高一丈五尺。自半以下,四面各间一丈二尺。而上则渐锐渐狭。造筒先泥里后泥表,使不漏烟。筒上着无底瓦盆盖之,勿令烟出。下有坞炉灶口,去地三尺,纵横各一尺五寸,着门关闭。每岁秋冬前期采蒿茎叶,叶条草节,皆要相杂为放烟之薪。及置麻蕴、
火钻、狼粪之属。所委积处以掘堑环之,防野烧延燎。近边者,亦量给弓弩。”
“凡白日放烟,夜则放火,须先看筒里至实不错,然后相应时采火炬就坞炉灶口里,焚成烟,出外应灭讫。别提五尺火炬安著土台橛上。烟相应时,一炉筒烟一人开闭。二筒烟时,二人开闭。三筒烟时,三人开闭。若昼日阴晦雾起,望烟不见,原放之所即差脚力速告前烽,雾开之处依式放烟。若有一烽承两道以上烽者,用骑一人发驿,报烽来之处。若烽与驿相连者,即差驿马”。
“凡贼入境,马步兵五十人以上,不满五百人,放烽一炬。得蕃界事宜,又有烟尘,欲知南入,放烽两炬。若余寇贼五百人以上不满三千人亦放两炬,番贼五百骑以上,不满千骑,审知南入,放烽三炬。若余寇贼三千骑以上,亦放烽三炬。若番贼千人以上不知头数,放烽四炬,若余贼一万人以上亦放四炬。其放烽一炬者,至所管州、县止。两炬以上者并至京。原放烟、火处州、县、镇即录状驰驿奏闻。若依式放炬至京城迄贼回者,放烽一炬报平安。凡放烽告贼(犯)者,三应三灭,报平安者两应两灭。”
明代
到了明代,随着对长城防御工程的高度重视和火器的大量应用,烽火台的建筑和式制也有改进,明朝曾规定:“各处烟墩务增筑高厚,上贮五月粮及柴薪药弩,墩旁开井,井外围墙与墩平,外望如一重门”。很多烽火台改由砖包砌,更显坚固,台距也缩短,有的墩旁开井,墩四周有围墙。明嘉靖二十四年巡按
黄洪毗上疏提议:“乞敕兵部咨行宣大山西巡抚衙门委官相勘,各路建设墩台连属内地,使东西毕达。有军处,每墩拨军五名住居,其下架炮传烽,无军处佥居民五名,免其差役,有警时给以口粮,一体传报。其墩须高广其制,上盖平房二间,周以女墙,置以军器、炮药。真保等府一体建设。”
1947年,著名历史学家何乐夫先生于甘肃兰州明长城附近发现 《深沟儿墩碑》。碑文记载着墩台的名称、军士人数、武器装备和家具等。墩碑出土地为位于兰州市安宁区的西北师范大学(原西北师范学院)内,具体位置为现大学校园东部的水塔山,当年建设学校时因解决用水问题需找一高处建水塔,此处即兰州明长城深沟儿墩(烽火台),何乐夫先生此时在西北师范学院任教,在建水塔前对此地进行了考古挖掘,发现了著名的深沟儿墩碑,此碑现藏于西北师范大学博物馆内。明代《深沟儿墩碑》碑文记有:“墩军五名口:丁□妻王氏,丁海妻刘氏,李良妻陶氏,刘通妻董氏,马名妻石氏。火器:钩头炮一个,线枪一杆,火药火线全。器械:军每人弓一张,刀一把,箭三十支,军旗一面,梆铃一副,软梯一架,柴碓五座,烟皂五座,擂石二十碓。家具:锅五口,缸五只,碗十个,?h十双,鸡犬狼粪全。嘉靖十年十月二十一日立。”将墩军士卒及妻子姓名、火器、器械、家具等都刻在石碑上,是为了防其逃跑及日后如数验收,从此也可见当时的墩军是苦役。
明代传报军情除放烽、烟之外,还加上放炮,且点火放烟时还加上了
硫磺、硝石等助燃。传讯方法明成化二年(1466年)有法令规定:“令边候举放烽炮,若见敌一、二人至百余人举放一烽一炮,五百人二烽二炮,千人以上三烽三炮,五千以上四烽四炮,万人以上五烽五炮。”而在有的防区还有自订的传报方法,如宣府镇上西路各台夜则悬灯。悬灯的长竿分为三等,竿上悬灯均染成红色,以数量不等作为军情缓急、敌数众寡的区分。在管理上,该法令也规定:“合设烟墩,并看守堠夫,务必时加提调整点,须要广积秆草,昼夜轮流看望,遇有警急,昼则举烟,夜则举火,接递通报,毋致损坏,有误军情声息”;“传报得宜克敌者,准奇功。违者处以军法。”
各地特色
中卫遗址
万里长城第一烽火台中卫现身 始建于西汉
5月10日,中卫香山机场北侧,随着施工人员小心翼翼地拂去百年积沙,一个高14米、长宽各32米的四方形巨大土石建筑重新呈现于人们面前。国内知名长城研究专家、宁夏博物馆原馆长周兴华兴奋地告诉记者,这是一个西汉始建的烽火台,在明代以前长城烽火台中规模最大,当属“万里长城第一台”。
在中卫市城区西北,有一个被当地百姓称为“四方墩”的地方。附近村民看着露在沙子外面的巨大土墩,总忍不住猜想这里发生过的故事。周兴华经过20年对长城的实地踏勘,于日前提出了上述研究成果。他告诉记者,比较难得的是,烽火台旁还有一个兵营遗址,这是国内保存最为完整的汉代兵营之一。据《明实录》记载,明嘉靖帝还曾批示在这里设立“互市”,方便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开展边关贸易。
因紧邻腾格里沙漠,经年累月的风沙掩埋了大部分城墙,加之周围水位的变化,这段长城亟待保护。经自治区及中卫市文物管理部门同意,宁夏大漠伟业旅游公司对“四方墩”及连接城墙的浮沙进行保护性清理,同时加大考古力度,对这段长城承载的历史文化进行深入挖掘。经过对方案的反复论证,从有利于长城保护的角度出发,将周围6000亩沙漠湖泊、3000亩天然胡杨林、以及曾拍摄过《刺陵》等影片的影视外景地统一规划,进行保护性开发,打造宁夏旅游的又一张王牌。
临海遗址
烽火台又称烽堠,俗称烟楼、燎台、炮台、应急台、烟墩。古代边防修筑的土堡哨所,遣士卒宁卫,遇敌入侵,则以烽燧报警。台州沿海尚存的烽堠遗迹,分布较广,这些烽堠历年久圮,保存完好的也不多。
自元末始,倭寇屡为患,台州沿海的许多岛屿和村寨,逐成为倭寇掠夺入侵的立足点,海岸地带也就成为倭寇登陆、流窜、掠夺的主要地区。为了防患,明初在沿海设卫、所、烽堠以常必备。明嘉靖时(1522~1566),倭寇达到顶峰,烽堠更设尤密,时胡宗宪督师剿倭,撰《筹海图编》十三卷,尽载沿海城防,会哨,烟墩烽堠。
这些烽火台一般都置于高山险绝处,无山亦要置平地之上。每座烽火台相距大致是30至50里之间不等,以便瞭望,迅速传递,警报料敌。如遇敌情,则昼燃烟,夜举火。
烽堠火都建于明代,有方形石砌,也有圆形土墩。据《唐六典》卷五:“凡烽堠所置,大率相去30里。若有山岗隔绝,须逐便安置,得相望见,不必只限30里,其逼边境者筑城以置之。每烽置帅一人,副一人。其放烽有一炬、两炬、三炬、四炬者,随贼多少而为差焉。”
每墩台竖有旗杆,白天升旗,夜间悬灯,还配有信炮、火把、铜锣响器、劈柴用刀、火石,火种齐全。烽燧是古代边防报警的信号,白天燃烟称烽,夜晚蟠火称燧。“昼日燃烽以望火烟,夜举燧,以望烧也。……皆山上安之,有寇举之。每烽有燧长1至数人,燧卒中必须常有1人轮流守望,其余从事别的防务活动,如积薪、炊事等杂务。台旁须堆积准备燃烟用的柴草。如发现倭寇侵境,守兵则举狼烟为号,夜晚举火为号,明示敌情,即行连续传递。设烽燧之处称烽堠,守烽燧的士兵称烽率,或称烽子。《渊鉴类函·开功部·烽堠》引《通鉴注》:“唐凡烽堠之所,有烽师,烽副,烽子,盖守烽之卒,候望紧急而举烽者也。”
发放信号根据侵敌多寡和军情缓急,可用放炮和燃燧、举烽的不同次数来表示。报警信号:望风海面盗船,放1炮,举烽1把;海盗船逼近海岸,放2炮,举烽2把;海盗登陆,放3炮,举烽3把。清代除举烟火号外,又加以挂席。《清史稿·兵志》载:“寇至100人者,挂1席,鸣1炮;至300人者,挂2席,鸣2炮;至500人者挂3席,鸣3炮;至千人者,挂5席,鸣5炮;至万人者,挂7席,连炮传递。”
明代、前所千户所管辖画眉山(前所)炮台及中山(前所)、长沙(市场)、轻盘(上盘岙里)、磊石(磊石坑)4个烽堠。清代,前所寨汛管辖画眉、岸头、三石、竹峙、新亭、章安6个炮台。
残存在山巅上的烽堠,以桃渚城为基点,自海边以扇状展开,点线相击,组成了传递敌情的情报系统。这些烽火台的结构大都为梯形方块状,上敛下宽,块石包砌,里塞碎泥、砖瓦。今保存较为完好的有桃渚上堂狮子山烽火台(7.3×6.3×3.3米),杜桥市场山烽火台(9.6×6.6×3.37米),西侧附有石阶可拾级而上,中为凹地为燃火堂,台上置约0.7米防风墙,这些均保留了当年明代的实物见证,除部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遭平整拆毁,其余各地烽堠残基尚可辨。
2008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临海博物馆对沿海烽火台进行了普查测点登记。临海境内,桃渚地区:上堂烽堠(上塘村)、石相山峰堠(屯峙村)、手炉山烽堠(石柱下村)、石柱山烽堠(武坑村外)。杜桥地区:竿山烽堠(雉溪百亩地炮台)、市场山烽堠(市场村)、竹峙山烽堠(九华村)、三石炮台(川南炮台村)、上洋头炮台(溪口村)、洪殿山炮台(溪口上大坑茶山)、张岙洋炮台(南溪炮台山)、芋头山炮台(溪口下周村)、大麦坑炮台(下周村大坑山)。上盘地区:目良银柱烽堠(金杏墩村)、老人家山烽堠(岙里村)、磊石烽堠(磊石坑村)、下旧城烽堠(旧城村)、大坑山烽堠(短株村)。小芝地区:荷塘烽堠(荷塘村)、缸窑岭烽堠(岙坑村)、虎头山烽堠(车口中溪村)、墩台山烽堠(车口下宅村)。东藤地区:分水岭炮台(岭根村分山岭)、下西山烽堠(康三村)、后山岗烽堠(岭根村)、下园烽火台(岭头陈村)、烟子墩(金坑村)、新亭头烽堠(涌泉新亭头)。
附近还有椒江前所镇,烽山头烽堠(前所水力外村画眉山)、太平山烽堠(谢张村太平山)、火烧坦烽堠(东山头村)、章安烽堠(章安墩头村)、镬肚脐烽堠(杨司竹岙村)、圻头洋烽堠(前所朝西屋村)。三门县仙岩烽堠(仙岩村)、蛟湖山烽堠(小雄高湖村)、张司岙烽堠(小雄张可岙村)、官塘桥烽堠(小雄官塘村)、下道头烽堠、上道头烽堠(泗淋道头村)。
明正统八年(1343)加修了桃渚城,戚继光在此抗击倭寇,古城在抗倭战争中发挥了重要军事堡垒的作用,其沿海境内三门健跳古城、蛟湖巡检司城、桃峙巡检司城、连盘巡检司城、桃渚中旧城、上盘下旧城、连盘巡检司城、前所卫城、海门卫城、间置小雄汛、泗淋汛、桃渚汛、盈峙汛、垦埠汛、三石汛、小芝汛、乌岩汛等,并驻兵把守,汛守营屯,形成城防相连,烽堠相接的重要军事设施,强有力地抵制了倭寇的入侵,肩负防御倭寇的全任。
烽火台耸立于群峰之巅,一路烟楼相望,烽墩相连,曲折跌宕几百里,是明代海防工中的军事防御工程。沿海烽火台递次启动,相互通报,顷刻间,敌情便传至卫所城指挥部,在短时间内就可进入临战状态。形成一条以卫、所为点,巡检司、寨汛、烽堠为线的海防长城。随着时代的推移,烽火台作为古代重要军事设施之一,今已成为珍贵的文物古迹。
肥乡遗迹
本报邯郸电(记者邢云 通讯员李耀彩、樊胜军)近日,肥乡县北营村村民王福臣在家中挖红薯窖时,发现一处疑似烽火台建筑遗址。
据王福臣介绍,北营村元代为嗒喇罕寨营所在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据史书记载,肥乡一带曾经是元朝古战场,成吉思汗曾派重臣嗒喇罕在此安营扎寨。
据介绍,该遗址距地平面7米以下,下大上细,呈圆锥形,残高2.5米,上部直径约0.8米,下部直径约1米,墙厚40厘米,周围土堆层有大量草木灰痕迹。
肥乡县文化方面专家胡凤林说,疑似发现烽火台在肥乡尚属首次,从结构和规模上看应是元代时期建设,但具体年代有待进一步考察。胡凤林表示,该烽火台的发现,对研究当地历史发展和军事地位及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鄂州遗址
眼前这个长满灌木和杂草的土堆,竟然有着不同凡响的身世。23日,一批文博专家和大学教授开始对鄂州市华容区五径山三国烽燧遗址把脉问诊。
经初步考证,是三国时期东吴长江沿线烽燧遗址之一。鄂州博物馆文博专家说,2009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过程中,普查工作组发现了一批三国东吴长江沿线烽燧遗址。其中,五径山遗址呈不规则椭圆形台地,残存面积约500平方米,夯筑在五径山顶部正中,长约50米,宽约30米,面积约1500平方米,2009年未采集到文物标本。
遗址所在地三江港作为武汉新港的核心港区正在建设。鄂州职业大学教授童力群认为,“三江口”在《三国演义》多次提到,是三国时期的一个重要地理位置,其范围至少涵盖了段店镇和临江乡。专家呼吁,加强五径山烽燧遗址保护,并提出了打造“三江口古烟墩文化产业园”的设想。华容区已将其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吐鲁番遗址
地处
丝绸之路要道,和伊吾、
楼兰并称西域之门户,是控扼古代东西交通大动脉的锁钥。它东通
敦煌,向北、西、西南和南连接西域全境。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历史上中央政府经营西域,必是交通先行。
吐鲁番地区的交通经两汉、魏晋开发奠基,到了唐代则建立了比西域其他地区更为发达的交通网络和比较完备的馆驿制度,成为当时整个西域地区交通的典型代表和缩影。在唐代,交通路线和军事防御是必不可分的,只要在重要的交通路线附近是一定会有军事设施的,有些地方是馆驿与烽燧并置的。吐鲁番这些非常重要的交通路线的客观的历史载体就是耸立在吐鲁番大地上的座座烽燧。
据文物普查统计资料,
吐鲁番盆地共有军事交通类遗址62处,占吐鲁番文物遗址的近32%,其中烽燧遗址42处,驿站9处,戍堡7处,军屯4处,是吐鲁番文物遗存的一大类型。这些遗址大多分布在盆地的
冲洪积扇区,其中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县市级59处。这些烽燧对于实地落实古代交通路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基本上是按照吐鲁番的交通警戒路线有序和规律排列的。结合吐鲁番的几个重要的交通警戒路线来了解一些烽燧的状况。
根据敦煌文书《西州图经》的记载,吐鲁番盆地通往外部的交通路线共有11条,沿线都分布着大量的烽燧。主要有:高昌故城经交河故城、白杨沟通往乌鲁木齐的道路,古称白水涧道。高昌故城经交河故城、
托克逊、干沟进入
焉耆盆地,称银山道。交河故城经桃树园子、亚尔乡牧场到达庭州,称他地道。
鄯善县经迪坎、大阿萨、东南至敦煌称
大海道。
交通路线和烽燧组成了吐鲁番盆地内的一个非常有规律的交通网络,正是这个交通网络促进了辉煌的吐鲁番古代文明的发展、延续、交流。而现代的人们在凭吊这历经风雨屹立不倒的一座座烽燧的同时,也会深深地体会到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这些烽燧可以直接反映中央政府对西域的管辖和建设关系,是领土关联的直接历史物证,也是
中国文化遗产中涉及历史、军事、交通的成体系的遗存群体。
长城遗址
长城烽火台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长城东起
鸭绿江,西达嘉峪关,途经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9个省、市、自治区,随着不同的地形、山势和地貌而筑,大都建在 山岭最高处,全长7300千米(14600华里)以上,号称万里长城。
明代是长城修史上最后一个朝代,其修筑规模之宏大,防御组织之完备, 所用建筑材料之坚固,都大大超越以前各个朝代。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它横穿中国北方的崇山峻岭之巅,总长度6700多公里,始建于春秋战国。它是人类建筑史上罕见的古代军事防御工程,它以悠久的历史、浩大的工程、雄伟的气魄著称于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
世界遗产名录”,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在当今摇控感应器的科技助益下,中国已重新测量万里长城的长度为7300公里。
陇东遗址
在河南省陇东地区,有一处苍苍莽莽的绿色山脉。山脉呈南北走向,东屏巍巍群山,重峦叠嶂西行逶迤数十公里,梁峁壑谷、河溪纵横。古人以北为“子”、以南为“午”,故山脉又称子午岭。史料记载:秦统一中国后,始皇令大将蒙恬筑起一条南起云阳(今陕西淳化县北)、北至九原(今包头市北)的直道,以利其北巡。如今,子午岭上,秦时古道仍依稀可辨,特别是在山头峁尖,古老的烽火台依然耸立。阳春三月,记者来到子午岭腹地的罗山府、油房沟一带,在当地林场工人的指领下,在油房沟附近的碾子山上,意外寻找到这座较为完整的古烽火台。烽火台坐落在碾子山的最高处,四周空旷。记者到时,正值春雨朦胧,不能远望。不过,据林场工人讲,天晴时,立于此处,远在十几里外的午亭子、罗山府沟口的另外两座古烽火台也隐约可见。眼前这座烽火台高约五米,底座呈正方形,边长约七米。因年代久远,台上台下几棵茂盛的梨树扎根其上,状如衣冠。从烽火台脱落的土块,其质坚硬,远远超过自然黄土层。同时,土块上还可清楚看见当年修筑烽火台时用夯土工具夯实台基时所留下的痕迹。“朔方烽火照甘泉,长安飞将出祁连”,站在古老的烽火台上,眼望苍茫的子午岭,遥想当年戍边将士卫国情形,不由人感叹历史的变迁和沧桑。但愿先祖留下的这座烽火台能长留天地间,与青翠的子午岭一道注视这里从未有过的飞速变化。
额济纳旗遗址
在七市乡王干山村外山岗上,海拔150米,台高2米许,底边长约5米,以岩石砌成,东面有石阶6级,宽1米左右,东北角略有坍圮。登台可东望毛屿港,西南可望青山脚港,该台建于明代。
内蒙古额济纳旗发现18处汉代烽燧遗址
新华网呼和浩特10月25日电(记者于嘉)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文物部门工作人员近日对汉代城障遗址——居延遗址群普查时,新发现18处汉代烽燧遗址,为进一步研究居延遗址群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材料。
据内蒙古额济纳旗文物管理所所长傅兴业介绍,这些新发现的烽燧遗址分布于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东风镇和马鬃山苏木的居延遗址群范围内。受戈壁沙漠恶劣的自然环境影响,大部分烽燧已坍塌为方形土台或圆形土丘,有的烽燧顶部被人们垒起石块,改造为敖包。
“根据烽燧周边发现的灰陶片和以往考古资料判断,这些烽燧均属于居延遗址群,从而为研究居延遗址群的烽燧分布情况等提供了最新的珍贵材料。”傅兴业说。
与此同时,文物工作者还在达来呼布镇吉日嘎郎图嘎查东南的荒漠中发现了一座城址。傅兴业介绍,这座城址平面呈长方形,墙体夯筑,四边墙体已被风沙吹蚀成不相连的残断豁口,仅存基址。附近的地面上还散落着少量灰陶片,初步推断为汉代遗址。至于它是否属于居延遗址群,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考证。
居延遗址群位于内蒙古额济纳旗、甘肃省金塔县境内,分布在额济纳河(又称黑河,古代称弱水)两岸南北长约250公里、东西宽约70公里的区域内,总面积约1.75万平方公里。居延遗址群主要是汉代的城障遗址,20世纪30年代,这里发现了数万件反映汉代边塞屯戍情况的简牍。
乐清遗址
《
乐清县志》记载:瓯海之岸深洋极多,凡贼寇登陆,每于乐之蒲歧、黄华关、石马。从东汉开始乐清就有了海防设施。宋帝建炎南渡,乐清海防更加严密,温州分十三砦,乐清的馆(馆)头、大荆、北监、白沙都有砦的设置。白沙还设巡检司往来策应。元朝,乐清设万户府、千户所。倭患始于元朝,到明朝,倭患频仍,海防进一步完善,沿海设卫、所,造战艇。嘉靖间,浙江省设四参(将)六总(兵),温州派有一员参将,统辖三个卫。蒲歧所驻过一个参将,三位巡检司,直辖玉环岛、披山岛,意在使倭寇不敢入内洋。
倭寇乘茅苫船,从日本出发,乘东北风而来。一见江浙交界的陈钱山、马迹山、大洋山三岛,知道临近中国,在这三个岛泊船汲水后,一潮工夫便可到达乐清等地抢掠。
明朝,乐清有烽火台十九座。磐石卫七座:洋田、池岙、日团、三屿、沙角、章岙、双峰;后所(后千户所)四座:歧头、白沙、平心、屿山;蒲岐所八座:双陡门、东山、南浦、前塘、后塘、下山头、铧锹、娄岙。外加辖台二座:下堡、高嵩。以上烽火台(包括辖台)全设立于明洪武二十年(1787),当时信国公汤和视察乐清沿海,加强了防务。
到了清朝,经过调整,设有十七座烽火台(墩台)。其中,包括清江的辖台二坐:梅屿山台、江岩山台;水涨的辖台三座:北峰峙台、火烧潭草台、陡门草台。此外,还有白箬岭台、姚头山台、西店岭台(在芙蓉)、海口台(在芙蓉)、朴头山台、蔡岙山台等等。
绵延百余里的乐清海岸线上,密布了烽火台、辖台,想见历代诲氛的不靖,外国威胁相当严重。当烽火直冲长天,兵民奋起迎战,每一座烽火台都成了历史的见证。
温岭遗址
温岭新河镇披云山,山顶上矗立着烽火台。小山顶上有个凉亭,留有石凳。石阶的尽头便是烽火台了,块石砌成的梯形方台,四周布有垛口。
据史料记载, 嘉靖年间,倭寇猖獗,台州烽烟四起。嘉靖三十七年至四十一年(1558-1562年),戚继光多次赴台州抗倭,先后九战九捷,歼敌5400余人。
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五月初,宁、绍、台三府参将
戚继光协同浙江按察使副使
谭纶领兵击溃侵犯海门的倭寇,因连日大雨,无法继续作战。戚继光预料倭寇将会从附近金清闸逃走,命部下在河中打桩系船,堵塞出海去路,来个“关门打狗”,逼得倭寇只好在新河所前山上构筑工事,负隅顽抗。戚继光部署铳箭手为先锋,布置阵前,诱敌至新河所城南门外,然后分兵三路,从东、中、西合击。倭寇败退入船,明军发铳攻船,倭寇弃船逃跑。明军烧毁倭寇双桅大船32艘,倭寇被烧死、溺死达1000多人。残部狼狈逃窜,企图从乐清湾出海。戚继光乘胜追击,5月11日黄昏抵达太平县城。第二天追到南湾,明军分进合击全歼倭寇残部。激战中,戚继光与弟戚继美射杀敌头目二人,这场战役,重创倭寇,歼敌人数列“台州九捷”之首。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新河北斗桥畔立“南塘戚公奏捷实记碑”,由太平县令徐钺撰文,记述抗倭的“新河大捷”。此碑属省级历史文物。
新河所具有优越的战略位置,让它常成为“戚家军”的大本营。史籍又记载,戚继光夫人王氏,曾随军住新河。一日,军队外出作战,仅留少数守军,恰遇大批倭寇侵扰,戚夫人临危不惧,立即动员城中妇孺穿起军服列队城头,高悬“戚”字军旗,演了“空城计”,吓退倭寇。于是有了《戚夫人坚守新河城》的故事。上述两则由张岳、夏友贵采录的具有典型性的民间故事,被选入《浙江民间故事集》。
“新河大捷”后,倭寇仍然猖獗,戚继光马不停蹄地转战大田、桃渚、健跳、白水洋、松门、楚门、岙环等地,屡创战绩。披云山上的烽火台,于2002年春季重新建造,“烽火台”三字由戴昱先生所书,题有“月近烽烟冷,台高天宇香”的楹联。
金塔遗址
金塔县鼎新镇大茨湾村南约7公里的黑河西岸的高山顶上,矗立着一座烽火台,这就是大墩门大墩,它与大墩门水库隔河相望。烽火台底径19.5米,高约11米,整体呈圆丘状。烽火台内层为夯土板筑,外层用0.18×0.30×0.07米的土坯一平两竖砌筑,表皮进行粉刷。烽火台整体保存较好,东侧有上下攀登的痕迹。周围散见绳纹灰陶片、黑釉瓷片及白瓷片等物。从
甘肃省境内现遗存的烽火台情况看,大墩门大墩无论是它的规模还是保存程度,都是罕见的,堪称“甘肃第一大墩”。
由于金塔县境内有汉、明代修建的百余座烽火台。据史料记载,汉朝初年,为了防止匈奴进犯,
汉武帝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遣强驽都尉
路博德,从高台县境内的镇夷峡口起向北沿黑河至居延地区修筑了居延塞,并在沿线修筑了关城、烽燧、堡等设施,置官开渠,移民屯垦。从大墩门大墩所处的地理位置看,它高踞山头,位于居延塞沿线,向南与石板墩、兔儿墩相望,向北与大茨湾墩、双树子墩等烽火台遥相呼应,墩墩相连,直至居延。毫无疑问,大墩门大墩应该是居延塞防线上一座重要的烽燧。
临潼遗址
幽王陵和褒姒摹在今陕西临潼县城东三十里外的宋家村和崖王堡两墓相距二华里。烽火台在临潼骊山西绣岭的第一峰上是骊山的最高处。这里柏树围绕风景优美是骊山名胜古迹之一。从西安火车站东广场乘坐914路、915路、游5专线(306)公交车,在“华清池”站下车后,再步行约3分钟可到景区,车程约50分钟。
新闻事件
拆毁事件
5月29日,网友“天天玩地球”发出一条微博,称抚宁县境内一著名景区背牛顶附近山上的一座烽火台被人为拆除。日前,这名网友在烽火台被彻底拆除之后,痛心地拨打本报新闻热线请求关注。
网友“天天玩地球”名叫张寒(化名),是抚宁县大新寨镇大石窟村人。张寒告诉记者,被拆掉的烽火台位于大石窟村东边的一座山头上。5月29日,张寒发现有人拆除烽火台,立即拨打12345市长热线予以举报,随后镇里和县里来人前往现场进行制止,尚未被拆除的一半烽火台得以保存。不料,6月5日一群人竟一鼓作气将烽火台夷为平地。
张寒是土生土长的大石窟村人,对烽火台有着深厚的感情。如今,相伴多少年的烽火台消失不见,一家人的心里总觉得堵得慌。“烽火台是文化遗产,这么重要的文物哪能随便就给拆了。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保护还来不及呢。”张寒说道。
记者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来到抚宁县大新寨镇大石窟村,连翻两座山,登上了大石窟村村东面的东山山顶,对被拆毁的烽火台进行实地观察,发现烽火台遗址附近树木遭到砍伐,而一个月前还矗立在山头的那座历经数百年风雨的烽火台已经基本被夷为平地,巨大的石块被推倒散落在山坡上,只留下简单的基座。
随后,记者电话咨询了长城专家。秦皇岛市长城学会秘书长郝三进在得知烽火台被毁后异常震惊,并表示人为拆毁烽火台属于违法行为,应立即报案,“秦皇岛境内经专家实地考察记录共有975座烽火台,是秦皇岛境内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这一事件属实,那么,秦皇岛的烽火台就只剩下974座了。”
记者在现场看到,距离被毁烽火台不远处的山峰上,一座同样的烽火台保存完整。村民介绍,这座已经被拆除的烽火台在20多年前也曾遭到破坏,当年,村里为了建水坝曾从烽火台上取石材,没想到时隔多年这座烽火台竟被完全拆除。村民们希望有关部门能对这一人为拆除烽火台的事件进行调查,到底是什么原因让烽火台就此消失。长城专家也表示,近日将对被拆除的烽火台进行实地考察。
维修遗址
中新网乌鲁木齐9月23日电(陈英)9月22日,由国家文物局批准实施的长城资源保护项目巴州33处烽火台遗址保护加固工程,在西域都护府故地轮台县正式启动。巴州文化体育广播影视局、文物局和轮台县政府在群巴克镇拉依苏烽火台举行了开工仪式。
巴州33处烽火台遗址保护加固工程是国家和自治区文物局批准在巴州实施的最大的一个长城资源保护项目。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11座烽火台、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有9座烽火台、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3座烽火台。巴州的烽火台遗址保护加固工程将坚持遗址现状保护,遵循原材料、原结构、原做法、原工艺的原则。工程投资总额1040万元,工期13个月,将对分布在州域内轮台、尉犁、且末、若羌、焉耆、和静、和硕7个县的33处烽火台遗址进行维修加固,防止继续受到风蚀、雨蚀、裂隙和生物破坏,恢复现有原貌。在保护加固的同时,还将同步进行考古清理、遗址测绘、图片资料录入、信息资料采集,树立保护标志,设置围栏等工作,对具有代表性、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高的烽火台,还将铺设栈道,修筑部分参观道路。
据介绍,新疆长城资源设施的修筑是中国古代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内地长城遗址不同的是,新疆境内长城没有连续的墙体,而是根据特殊的地质特点修建以城池为重心,建构烽火台、戍堡、驿站等呈点状、块状分布的防御体系,但却延续了中原长城的建筑特点和军事用途。历经汉唐至清的2000余年,新疆仍保存有600余座烽燧、戍堡、城池、关隘、驿站、卡伦等军事要塞。巴州作为西汉王朝开发西域的首站、屯垦戍边的要地和古丝绸之路的通衢,遗存有665处不同历史时期的用以戍边固边、稳边兴边的不可移动文物点。
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