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前770年—前221年)是
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
东周在
战国后期(前256年)为
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
东周王朝里面。
名称
春秋(前770年—前476年)的得名,是因鲁国编年史《
春秋》而得名,相传《春秋》为
孔子修订(
学术界对此说尚有诸多质疑,并无统一观点)。
起始
这部书记载了从
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
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共二百四十二年。后史学家为了方便起见,一般从
周平王元年(前770年)东周立国起,到
周敬王四十三年(前477年)或四十四年(前476年)为止。也有学者认为应到《
左传》记载之终(前468年)、三家灭智(前453年)或
三家分晋(前403年),称为“春秋时期”。春秋时期之后是战国时期。
孔子卒于公元前479年,春秋战国的
分界线是以孔子去世那一年为界限,之前的为春秋,之后的为战国。由于周敬王姬匄于公元前476年去世,为了纪年方便,所以就以公元前476年为界,之前的为春秋,之后的为战国。
春秋时期,政治上,各种
改革,变法连接不断,而成功进行变法的国家则强大起来,通过这种政治变革周这段历史时期的再次划分,随着时间的发展,这种观点得到了其支持者的完善和补充。在前403年之前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公元前473年越王
勾践灭吴,和公元前403年
三家分晋。《
史记》的观点因包括了如上重要的历史事件而得到多数采纳。而战国时期的结束是在秦统一中国(前221年)。
历史
春秋纷争
《
春秋》从公元前722年开始,至公元前481年结束。历史上通常将
周平王东迁至
三家分晋之间的历史时期称之为“春秋”时代,这段时间基本上和《春秋》一书记事所跨时间相同。
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
洛阳)以后,西土为秦国所有。它吞并了周围的一些戎族部落或国家,成了西方强国。在今山西的晋国,山东的齐、鲁,湖北的楚国,北京与河北北部的燕国,以及稍后于长江下游崛起的吴、越等国,都在
吞并了周围一些小国之后,强大起来,成了大国。于是,在历史上展开了一幕幕大国争霸的激烈场面。
首先建立霸业的是
齐桓公。他任用
管仲,改革内政,使国力强盛。又用管仲的谋略,以“尊王攘夷”为号召,联合燕国打败了
北戎;联合其它国家制止了狄人的侵扰,“
存邢救卫”。公元前656年,齐国与鲁、宋、郑、陈、卫、许、曹诸国联军侵蔡伐楚,观兵
召陵,责问楚为何不向
周王纳贡。楚的国力也很强盛,连年攻郑。但见齐桓公来势凶猛,为保存实力,许和而罢。以后,齐桓公又多次大会诸侯,周王也派人参加
会盟,加以犒劳。齐桓公成为了
春秋五霸之首。
齐国称霸中原时,楚国向东扩充势力。齐桓公死后,齐国内部发生争权斗争,国力稍衰。楚又向北发展。
宋襄公想继承齐桓公霸业,与楚较量,结果把性命都丢了。齐国称霸时的盟国鲁、宋、郑、陈、蔡、许、曹、卫等国家,这时都转而成了楚的
盟国。
正当楚国想称霸中原之时,晋国勃兴起来。
晋文公回国后整顿内政,增强军队,也想争当霸主。这时
周襄王被王子带勾结狄人赶跑,流落在外。晋文公以为是“取威定霸”的好机会,便约会诸侯,打垮
王子带,把襄公送回王都,抓到了“尊王”的旗帜。公元前632年晋楚两军在
城濮大战,晋军打败了楚军。战后,晋文公在
践土会盟诸侯,周王也来参加,册命晋文公为“侯伯”(霸主)。
晋楚争霸期间,齐秦两国雄踞东西。春秋中叶以后,楚联秦,晋联齐,仍是旗鼓相当。但争霸战争加剧了各国内部的矛盾,于是出现了结束争霸的“弭兵”。公元前579年,
宋国约合晋楚订了盟约:彼此不相加兵,信使往来,互相救难,共同讨伐不听命的第三国。“弭兵”反映了两个霸主之间的勾结与争夺,也反映了一些小国想摆脱大国控制的愿望。公元前575年晋楚于
鄢陵大战,楚大败;公元前557年晋楚于湛阪大战,楚又败。这一期间,晋秦、晋齐之间也发生过大战,晋获胜。公元前546年,宋国再次约合晋楚(弭兵),参加的还有其它十多个国家。会上商定:中小国家此后要对晋楚同样纳贡。晋楚两国平分了霸权。
当晋楚两国争霸
中原时,
长江下游崛起了吴、越这两个国家。晋为了对付
楚国,就联合吴国。吴、楚之间多次发生战争。公元前506年,吴国大举伐楚,节节胜利,一直打到楚都。从此,楚的国力大大削弱。在晋国联吴制楚时,楚国则联越制吴,吴、越之间战争不断。吴王
阖闾在战争中战死,其子
夫差立志报仇,大败
越王勾践,并率大军北上,会诸侯于黄池,与晋争做盟主。越王
勾践“卧薪尝胆”,积蓄力量,乘吴王夫差北上争霸之机,发兵攻入吴都。夫差急忙回归,向越求和。不久,越灭吴,勾践也北上会诸侯于徐州,一时成了霸主。公元前316秦灭
巴蜀。
春秋时期各国的兼并与斗争,促进各国、各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加速了不同
族属间的接触与融合。经过这一时期的大变动,几百个小国逐渐并为七个大国和它们周围的十几个小国。
战国形势
战国时代的形势是:楚在南,赵在北,燕在东北,齐在东,秦在西,韩、魏在中间。在这七个大国中,沿
黄河流域从西到东的三个大国──秦、魏、齐、在前期具有左右局势的力量。
从
魏文侯开始至公元前四世纪中叶,是
魏国独霸中原的时期。魏的强大,引起韩、赵、秦的忧虑,它们之间摩擦不断。公元前354年,赵国攻卫,魏视卫为自己的
属国,于是出兵攻打赵都邯郸。赵向齐求援,齐派
田忌救赵,用孙膑之计,袭击魏都大梁。时魏军虽已攻下邯郸,不得不撤军回救本国,在
桂陵被齐军打败。次年,魏、韩联合,又打败齐军。公元前342年魏攻韩,韩向齐求救,齐仍派田忌为将,
孙膑为军师,设计将魏军诱入
马陵埋伏圈,齐军万箭齐发,魏国大将
庞涓自杀,魏
太子申被俘。这就是著名的
马陵之战。由此造成了齐、魏在东方的
均势。
秦国自
商鞅变法以后,逐渐成为
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于是向东扩展势力。先是打败了
三晋,割取魏在河西的全部土地。后又向西、南、北扩充疆土,到公元前四世纪末,其疆土之大与楚国接近。
在秦与三晋争斗之时,齐国在东方发展势力。公元前315年,齐国利用
燕王哙将王位“禅让”给相国子之而引起的内乱,一度攻下燕国。后因燕人强烈反对,齐军才从燕国撤出。当时能与秦国抗争的唯有齐国,斗争的焦点则集中在争取楚国。
楚国的改革不彻底,国力不强,但它幅员广大,人口众多。楚结齐抗秦,使秦国的发展大受影响。于是秦派张仪入楚,劝楚绝齐从秦,许以商于之地六百里为代价。
楚怀王贪图便宜,遂与齐国破裂。当楚国派人去要地时,秦相张仪却狡辩称“只有六里”。楚怀王兴兵伐秦,大败而回。楚国势孤力弱,秦便东向进图中原。先是与韩、魏争斗,后与齐国争斗。公元前286年,
齐灭宋,使各国感到不安。秦国便约韩、赵、魏、燕国攻齐,大败齐军。燕国以
乐毅为将,趁势攻下齐都临淄,攻占七十余城。齐王逃至国外,为楚所杀。齐国的强国地位从此一去不复返。由此,秦国开始了东向大发展。
秦并六国
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即后来的
秦始皇)即位。他任用
尉缭、
李斯等人,加紧统一的步伐,用金钱收买六国权臣,打乱六国的部署,连年发兵东征。经过多年的争战,从公元前230年秦国灭韩至公元前221年灭齐,东方六国先后为秦统一。中国实现了
华夏民族的统一、建立起了一个
中央集权国家。秦的统一是春秋以来
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比起
西周,东周时期的生产力又有新的发展,采矿、冶炼、
铸造业中出现了许多新工艺,如
竖井中采用垛盘支护,使采掘深处的
铜矿成为可能;硫化矿冶练技术的出现,拓宽了
铜矿资源的利用;焊接、嵌错、鎏金和
失蜡法铸造工艺等,使中国的
青铜时代进入又一个繁荣期。铁器的出现,特别是战国中叶以后铁工具在农业和手工行业中逐渐普及,有力地推动了
社会生产的发展。社会分工更细,各行各业的兴盛,促进了商品的生产和流通,使
商业活动空前活跃。新兴
地主阶级及相应生产关系的出现,对旧有
生产方式是个沉重打击。这是
生产力的一次解放。可是
分封制导致割据与混战,给社会经济带来很大的损失,造成人员的大量伤亡。各国之间设关立禁,也不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因此,只有实现统一,才能促使社会更快地发展和进步。广大农民、
工商业者和新兴地主都盼望统一。虽然统一是靠长时间战争实现的,人民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它毕竟换来了历史的进步,使一种新的制度得以确立。
疆域
地方行政
在
周朝创立时的贵族成了世袭的统治家族的创始人,它们随着时间的消逝,日益脱离了周统治者的羁绊。特别在公元前770年周被迫从西往东迁移后,它的统治者们终于被它以前的属国所漠视,甚至实际上被遗忘了。因此,公元前256年秦最后灭周已不再有很大的政治意义。在那个时候以前,原来受周朝领导的诸侯国早已发展成为不同程度地具有
共同语言和文化的
独立国家了,但它们之间互设军事和关卡的壁垒,随时准备搞纵横捭阖,时而进行战争,时而议和。同时,在各个国家内部,有几国
政权日益集中,损害了臣属于它们的世袭的土地拥有者和官员的利益。其主要方法是把国土组合成名为郡、县的新
行政单位。这类单位通常由该国中央政府任命和支付俸禄的郡守和县令分别管理,郡守和县令对
中央政府负责;他们的职位一般也不是
世袭的。开始时这个制度可能是为管理新殖民的或从别国新夺取的土地而设置。但是逐渐地,它可能终于用于国内封地拥有者的土地,他们的权力和财富因而受到了限制。
县是这两种单位中较早的一种,它最早出现于公元前688年的秦国。但是有理由对这个时间提出疑问和认为这种
行政实体实际上可能发端于南方的楚国,在那里县肯定在公元前598年被提到,可以想象,它可能早已存在了。郡远比县晚,最早的材料提到它出现于公元前400年前后的魏国。郡有军事渊源,这与县相比要明显得多,它使新获得的边境土地置于国家的中央控制之下;而在很多情况下,县似乎由世袭的地方
行政长官控制。在一开始,郡被认为不如县重要,因为它地处
边陲;但果真如此的话,情况很快逆转。县终于形成了从属于郡的一级行政单位。到周的最后一个世纪,一个郡可以划分为一个到二十几个县。郡县制对
秦帝国和后世历史的重要意义将在下面讨论。
诸侯国
齐、晋、秦、陈、吴、楚、越、韩、赵、魏、宋、鲁、卫、郑、曹、钜、邾、杞、杨、蔡、郯、任、滕、费、倪、曾、缯、邳、巢、随、
钟吾、刘、六、召、周、道、房、沈、申、苏、温、廖、舒、舒鸠、舒庸、舒廖、燕、
南燕、许、徐、虞、虢、黎、无终、中山、安陵、邓、贾、邢、甘、荣、巴、蜀、单、州、胡、唐、赖、权、莱、逼阳、纪、遂、谭、代、黄、项、耿、霍、息、梁、芮、滑、薛、邿、章、顿、陆浑、肥、鼓、赤狄、
潞国、江、根牟、应、罗、樊、毛、程、宿、詹、焦、祝、吕、聂一百零五国。
政治
春秋战国时期,
诸侯争霸战争破坏了
奴隶制的旧秩序,给人民带来了灾难和痛苦。但战争的结果加快了统一进程,促进了
民族融合,也加快了变革的步伐。随着新兴地主阶级力量的壮大,他们在各诸侯国先后开展了变法运动,新的制度终于建立起来。变法最彻底的秦国,成为各诸侯国中实力最强者,后来发展成统一的核心力量。
权力关系
不应假设,那些在晚周行使
政治权力或为自己购地的人一定是在周初曾经统治诸侯国或拥有地产的贵族的后裔。相反,变化的动力在最高的政治阶层导致了越来越厉害的社会变动。许多旧的贵族门第衰败或消失,而被一些出身微贱的人所代替,这些人血统上与最高层的家族没有直接关系。
这些青云直上的人大部分可能来自称为士的低层边缘的贵族;这些人有良好的出身,但没有贵族的
爵位,他们充当武士、官吏、国家政府和贵族家庭的监管者,或者靠土地为生,有时他们自己也种地。许绰云根据对春秋时期在政治上活动的516人及战国时期在政治上活动的713人所作的统计研究,发现后一个时期出身微贱的人的
百分比两倍于前一个时期:春秋时期为26%,战国时期为55%。
约在最后一个世纪,社会出身不明的人的队伍由于平民出身的人(如商人)——他们的财富能使他们取得土地和权力——的加入而进一步扩大。一个新的地主和官吏阶级以这种种方式,到
战国后期已经形成,它是整个中华帝国史中一直作为统治精英的学者——绅士阶级的鼻祖。
作为对公元前221年之前的先秦史有意义的认识理解,从广义上对周代(传统时期为公元前1122—前256年)出现的政治和
社会形势进行了解。在那个时代最后两三个世纪的动荡对
汉民族许多形形色色的变化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西周时期,
周天子保持着天下共主的威权。平王东迁以后,
东周开始,
周室开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义,而无实际的
控制能力。
当周王室推翻
商朝时(约在公元前1046年,而不是传统的公元前1122年),新统治者将征服的土地分封给王室成员、紧密盟友和原商朝统治者的后裔,以及一些获准保持原来土地的地方豪强。这样,中华世界就被分成大批
政治实体。据认为,在周代的春秋时期(公元前722—公元前481年)已有约170个政治实体。当然,其中绝大部分是非常小的,它们在内部分成采邑,又被分给每个统治家族的亲戚或官员。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战争连绵不断,许多诸侯国被消灭,或者其面积大为缩小,所以当周代的下一个分期战国(前403—前221年)来临时,只剩下了七个大国。七国中包括远处
华夏大家庭极西端的秦,但不包括周王室本身。当公元前770年一次夷狄的进攻迫使周王室放弃今西安(在陕西)附近的西都,而在今洛阳(河南)附近建立新都,也就是东部的都城重立王室(其疆域及重要性均远不如前)时,它已经丧失了一度行使的大部分政治权力。这些诸侯国到了战国初期已经变成了完全独立的国家。
据史书记载,春秋242年间,有36名君主被臣下或敌国杀,52个
诸侯国被灭。有大小战事480多起,诸侯的朝聘和盟会450余次。
鲁国朝王3次,聘周4次。
刑法
另一个重要的制度革新是采用成文的
法典化法律。这种法律日益代替了传统和主要是不成文的、但被默认的那些称之为“礼”(此字有不同的解释,如“
传统习俗”、“礼貌行为的通例”、“礼仪仪式”等)的习惯行为的准则。最早的一个确凿无疑的例子是公元前536年
郑国把刑书刻在一套
青铜鼎上。在公元前513、501年及以后的年代,有的国家采取了类似的步骤;在秦国,法典化的主要工作是在公元前4世纪中叶
秦孝公及其顾问商鞅时期进行的。
从“刑书”一词的字面看,这些法律主要是刑事性质的。并非所有国家都颁布过这些法律,这些法律也不是同样地施行于各阶层的人民。但是,它们的出现,与其他行政变化一起,在创建一个官僚帝国的逐渐加快的过程中是很重要的。主张朝这个方向变革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在后世称之为法家,而秦全心全意地采纳这些思想和方法的行动无疑是它能够从诸侯国向帝国发展的主要原因。
改革与变革
改革与争霸战争并存,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显著
社会状况。可以说,春秋每一位霸主的出现都是改革的结果,
战国七雄之所以能并踞中华大地,也是不断革新的结果。原因是,称霸战争需要以政治经济作为后盾,进行改革是迅速提升诸侯国实力的必要手段。从春秋到战国,是改革接着改革,战争连着战争,在改革中国家强盛,在战争中国力受创。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就是在这种状况下发展进步的。
赵武灵王在位时,推行的“胡服骑射”政策,赵国因而得以强盛。伴随着
私田制和铁器的广泛运用,社会
新兴阶层的崛起,战国时期的中国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上迎来变革的高峰。由于
郡县制度的加强,以获取土地、财富、人口的国家不断开展兼并战争,促使这个从春秋时期开始便战争不断的土地逐渐走向新的时代。战国承春秋乱世,启帝秦发端,中续百家争鸣的文化潮流,中原经济技术的新发展与各国相继图强而展开的举国变法,名士的纵横捭阖,宿将的战场争锋,涌现出了大量为后世传诵的典故。塑造了帝制中国的雏形。
军事
战国时期的史料给人的最突出的印象是,战争日益加剧。所以
许倬云编写的统计材料乍一看显得令人吃惊:根据这项材料,公元前722—前464年的259年中,只有38年没有战争,而在公元前463至前222年的242年中,没有战争的年份不少于89年。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主观的印象比用统计学来衡量更有意义,因为后一种方法掩盖了一个事实,即春秋时期与战国时期相比,战争虽然更加频繁,同时有更多的国家卷入,但规模要小得多,时间较短,也不那么激烈。
春秋时期的战事是由驾战车的贵族所支配,他们根据骑兵的规则交战,对他们来说,威信和“面子”更重于
实际所得。战国时期的战事由职业的将领所支配,他们为雇佣他们的任何国家拼死作战,争夺领土和资源。战车的作用(在不规则的地形中战车总是难以驾驶的)大为降低,而群体步兵的作用则相应地提高了。在公元前4世纪末,中国人(特别是公元前307年的赵国)从
亚洲腹地骑马的
游牧民族那里学会了作为步兵的一个重要补充手段的骑射术。很可能约在同一时期,中国人发明了弩,在
中国历史的大部分时期中,它一直是一种主要的兵器。
军事技术的其他进展包括与攻防有城墙的城池有关的那些战术改进。
从计量的方面说,出现了关于战国时期后期军队规模报道的
可信性的问题。所产生的一个类似的问题与大战的伤亡数有关。在附录3中,对这两个问题都要作更详细的讨论。
经济
春秋战国时期,作为中国最后一个
青铜器时代,由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青铜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同时也标志着社会
生产力的显著提高。中国的封建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尤其北方成就更为突出。生产力的飞跃引起了
生产关系的革命。春秋战国时期,
井田制(
公田)逐渐被封建
土地私有制所取代,并最终通过各国变法确立了下来。
一个重大的发展是种种
计量方法的采用,诸如保持人口和
税赋的
簿册、庄稼收成的统计,等等。
春秋战国时期,旧制度、旧统治秩序被破坏,新制度、新统治秩序在确立,新的阶级力量在壮大。隐藏在这一过程中并构成这一社会变革的根源则是以铁器为特征的
生产力的革命。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导致各国的变革运动和
封建制度的确立,也导致思想文化的繁荣。
农业
在周初的几个世纪中,占人口绝大部分的农民显然作为依附者(
以家庭为单位)依附于他们为
封建主耕种的土地上。这种
土地使用制是一种被描述为井田制的理想化的形式,它几乎可以肯定是存在的,虽然现代学者几乎对它的实施的所有方面提出疑问。实际上,它不可能符合孟子(约公元前372—约前289年)及其他周末和汉代学者所总结成的几何图形。根据这些人的理想化的记述,每一块称之为井的大方块土地,
象棋盘那样分成九小块土地,其中八块分别由占用它们的家庭为自己的需要耕种。中央的第九块由八家共同耕种,以便向封建主提供
用益权的物品。
井田制一直是许多后来的作者带着浓厚感情来对待的一个题目,他们怀旧地追忆在更早和更单纯的时代中共同生活的种种想象的美德。但是,作为一个真正实行的制度,除非封建主代理人施加压力,它几乎不可能给耕作者提供刺激,以推动他们提高超过最低需要的产量。另一方面,封建主有一定的义务供应依附者的衣食,或者保护他们及其家庭。
但是,据史籍记载,公元前594年从鲁国开始的新的税制已在几个国家纷纷出笼。虽然记载的条目简略而令人不解,但一般地说,新税似乎基本上包括农民的
实物支付,以代替原来的个人劳役。在有些情况下,这些支付可能直接缴给该国的
中央政府而不是给种植者依附的封建主,这样就造成了封建主和依附者之间传统关系的逐步解体。由于各国越来越多地耕种原来的荒地(这些地不在传统的分封制领地以内),这种解体加快了。
有人争辩说,作为半独立耕作者的农民的这种新自由可能鼓励他们更勤奋地劳动,从而有助于提高所假设的晚周的农业产量。但是新的自由又迫使农民完全负责他们自己的需要,而得不到封建主原来提供的保护。到了周代的最后一个世纪,土地的买卖已经变得很普遍;结果富人获取大量土地,而农民则再次沦为佃户或作为农业劳动者而被人雇佣。如果有
贫富差距,那么从晚周而至秦汉差距已经扩大而不是缩小了。但是史料的缺乏和含糊不清往往只能使以上的概括成为一种猜测。
当前考古学界认为,中国开始使用铁的时间不会晚于公元前6世纪,或者甚至不会晚于公元前7世纪。在文献记载中,最早的材料见之于《
左传》,此书记载公元前513年晋国铸刑法于一套
铁鼎之上。从战国时代的墓葬中发掘出来的兵器、农具和器皿都是铁制的,许多学者认为这几个世纪农业产量已经增加,正在发展的冶铁技术很可能是一个因素。其他的因素大概是,日益扩大地采用了灌溉和排水的技术和肥料,特别是耕种大片新的土地。
可是,不应把这些及其他的技术改进的效果估计过高。在整个战国时期,铁相对地说依然是很少的,当时的铁常常是铸铁,而不是锻造的,因此比较软而脆。许多工具继续用青铜、石块、木料或贝壳制成。此外,改进的
农业技术的某些重要方面特别难以估量和确定其时间。因此,关于畜拉犁在何时开始取代远为原始但显然长期沿用的锄耕的问题,引起了很大的论战。根据极为不足的证据,中国的学者各自把拖拉犁的开始使用定在公元前400年,直到此前的一个或两个世纪,甚至定在周代以前。文献中最早的明确的材料,其时间只能定在汉代(约公元前90年或85年)——不过这个材料表明有一段相当长的较早的发展时期。
工商业
晚周时期工商业无疑有了相当的发展,虽然象其他许多情况那样,无法精确地估量所发生的情况。一个重要的标志是在不同的国家出现了不同的、有固定价值的
金属货币,在公元前5和4世纪更是如此。(据说秦的
通货最早在公元前336年发行。)这类钱币显然便于商业交易,虽然某些象谷物和布那样的商品,特别在
大宗交易中继续用作交换媒介。商业的发展当然有助于城市的成长,并且还出现了工业按地点进行专业化的趋势。《
史记》和其他史籍还记载了几个著名的商人,首先是
孔子的弟子
子贡,直至秦统一全国之前不久的丞相
吕不韦。大商人不经营主要商品,它们量大,容易坏,只有在短缺时才有利可图;他们宁愿集中经营奢侈品或者通山泽之利。政府并不像集散主要商品那样直接关心这些商品。
手工业
春秋战国时期的
工艺美术,最富活力,品种丰富,成就最大。
青铜工艺处于巅峰向衰落的过渡期,可谓灿烂辉煌。与西周及商代相比,产生了许多新特点。形制由原来的庄重威严向轻巧实用方向发展,产生了许多新器形,日常生活用的铜器增多,制作亦日渐精巧。
青铜器铭文,除个别的例外,大多变短,像西周那种通过铸长铭文来显示赫赫
家史或宣扬礼制的青铜器基本上不见了。青铜纹饰向两个极端发展,一是带有威严神秘气氛的
兽面纹变为简练的
几何纹;一是描绘现实生活的场景。装饰手法,纹饰刻镂更浅细,前期之粗花变为工整的细花。新工艺(
失蜡法、镶嵌、刻纹)的提高和推广,使青铜器走向华巧工致的新时期。失蜡法是铸造青铜器的高超技术,其优点可以使青铜器纹饰更为多样而精致,它的运用和推广极大地提高了青铜器的铸造水平。镶嵌(或
错金银)技术运用于青铜图案装饰,可使青铜器的造型多变、纹饰繁缛、绚烂多彩。因为镶嵌用的饰物金、银、铅、玉、
绿松石等质地不同、色泽不同,与青铜器表面颜色形成对比,因此镶嵌纹饰醒目、突出。刻纹铜器的纹饰,制作起来更方便,纹饰题材比以前更宽广了。总的来看,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
审美功能被强调、突出,实用功能削弱了,神秘礼制成分几乎没有了。这是青铜工艺从奴隶制
礼乐制度下挣脱出来的重要标志,体现出新兴地主阶级以华巧为美的
新观念。
由于社会经济、政治的变化,带来了各诸侯国礼制观念的更新。与
统治阶级密切相关的
礼玉、饰玉也随之发生变化,饰玉种类增多。春秋战国时代的玉器种类主要有:璧、琮、管、珠、佩、琀、串饰、勒、瑗、环、玦、圭、璋、柄形器、戈、带钩、镜架、匕等,多数为礼器,少部分为生活用具。玉作为显示贵族身分的装饰物,与
佩饰者朝夕相伴,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玉象征君子之德,有七德、
九德、十一德之说。玉器的演变,商代多立体玉雕,西周尚留余痕,春秋始玉器则日渐平面化,品种渐少,但制作更为精致。已经发掘的春秋战国墓葬,大多殉葬有玉器,而且数量大,制作精美。如河南
淅川春秋中期楚墓出土玉器达三千多件。一般的墓葬出土玉器也有一二百件。有的制作之精,令今人叹为观止,如湖北
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十六
节龙玉佩;洛阳金村韩墓出土的
人形玉佩饰(详后),从选料到琢制都十分出色。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
天然漆的国家,商周时代漆器工艺很发达。春秋战国时代漆器的使用范围更广了,技术也大有提高,并出现了
地方风格。
战国漆器在
中国漆器史上是一个大发展的时期,分布范围广,品种大增,制作水平空前提高,在许多方面有新的改进。首先胎骨比较多样,木胎之外还有夹紵胎、皮胎、竹胎等;使用色彩也更为丰富,有红、黑、白、紫、褐、绿、蓝、黄、金、银等,以黑、红为主调;图案纹饰繁褥而有规律。此外,
髹漆与雕刻、绘画相结合,甚至与镶嵌相结合,也是春秋战国漆器的一大特征。
春秋战国时期,在
织绣工艺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中以楚国地区的实物遗存最多,如1982年在湖北江陵马山一座小型墓葬中发现了保存完好的衣物35件。出土纺织品有丝、麻两大类。
丝织品包括绢、绨、纱、罗、绮、锦、绦、组八大类,制作之精也是前所未有的。
人口
农业的改进很可能伴随着人口的增长,根据
梁启超的推测,战国后期人口已达三千万以上。在战国时期,城市似乎大为增加,而且规模扩大,设计也复杂了。几个迹象之一,如考古发掘所显示的,是它们的几段城墙相当长。但是这里所提到的证据又是分散的,远不能提供具体人口的近似数字。一个例外是,有一
文献材料假定,齐国国都的人口为35万,此数是浮夸的,不能认真考虑,尽管有的学者已经利用了这个材料。
文化
文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的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推动了
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变革,促成了思想的空前活跃和文学艺术的繁荣。
文字
春秋时代开始,各地诸侯相争,而原本
周文化独尊的局面逐渐破坏,各地区文化开始有“本地化”的改变趋势。到了
战国时代以后,这种情况更明显,在文字使用方面可以粗略依照地域分为五大系统:东方齐系、东北燕系、南方楚系、北方晋系和西方
秦系文字,各系统的文字大体上相近,只有小部份文字有所差异,因此彼此文书往来并没有太大问题。
文学
屈原是中国
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中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他创立了“
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代表作品有《
离骚》《九歌》等。屈原作品文字华丽,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内涵深刻,成为
中国文学的源头之一。1953年
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因当年为屈原逝世2230周年,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位文化名人之一。
吕不韦任
秦国丞相时期,组织门客编写了著名的《
吕氏春秋》,其门客有三千人。即《
吕览》。也是
杂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思想
春秋战国之交,掀起了一场社会大变革的风暴。是
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在这场摧枯拉朽、势不可挡的大变革中,旧的
奴隶主阶级没落了,新的
地主阶级兴起了;旧的制度和道德伦理观念,被新的制度和
意识形态取代了;一部分农民获得较多的自由,社会的
生产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阶级矛盾尖锐激烈,兼并战争连年不断,整个社会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大动荡大改组局面。
在这个时期,一个新的
社会阶层应运出现了,这就是士。他们来自社会的各个方面,地位虽然较低,但很多是有学问有才能的人,有的是通晓天文、历算、地理等方面知识的学者,有的是政治、军事的杰出人才。其代表人物如
孟子、
墨子、
庄子、
荀子、
韩非子、以及
商鞅、
申不害、
许行、陈相、
苏秦、
张仪等,都是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或科学家。至于一般的出谋划策、谈天
雕龙之流,以及击剑
扛鼎、鸡鸣狗盗之徒,更是人数众多。
由于士的出身不同,立场不同,因而在解决或回答现实问题时,提出的政治主张和要求也不同。他们著书立说,争辩不休,出现了
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
儒家、
道家、
墨家、法家、阴阳家、名家、
纵横家、
杂家、农家、小说家等许多学派。其中比较重要的是儒、墨、道、法四家,而《
论语》《孟子》《墨子》《
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则是这四家的代表著作。其中,《论语》《孟子》和《庄子》具有较高的
文学价值。
在许多新的思想倾向(经常发现表现于一个以上的“学派”)中,这里只能列出很少的几个:(1)倾向于放弃关于天地运行的超自然的和神话的旧解释,而代之以非人格化的力量和趋势(如道、阴阳、五行)作出的解释。(2)至少在理论上强调统治者必须具备的先决条件,即高贵的出身再辅之以合格的智能和道德,从而使他能当之无愧地承担十分重要的统治任务。(3)但是由于
统治权在正常的情况下是世袭的,于是相应地强调训练一个受教育的非世袭官吏阶级,以充当统治者的顾问。这一强调标志着断然背离了任职只取决于良好的出身这一传统的观点,同时朝着根据
竞争性的考试吸收官员的中华帝国
文官制度的方向发展。(4)强调社会和谐的理想,虽然这种和谐建立在不平等的基础上。换句话说,这一强调的基础是,每个人准备接受他在一个有等级的结构中的特定地位,尽其最大的努力履行与那个地位有关的社会职责。(5)强调
大一统,它不但包括政治的统一,也包括思想意识和文化的统一,同时它也为和平、好政府和
社会福利提供一个必不可少的基础。
书法
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青铜铭文(
金文)及
石鼓文代表中国
书法艺术发展的第一个高潮,其风格或苍劲古朴,或清秀典雅,具有特殊的美感,为后世所珍重。
盟书、
简册,无论是
丹书或朱书,其字体又别具风韵。如
侯马盟书,刀锋笔痕明显,转折顿挫有力,线条粗细略有变化,入笔出笔形成蚕头,有人称之为
蝌蚪书,形成一种特殊的美感。
玺印文字为后来的印章
篆刻艺术提供了最早的典范。
建筑
主要是
列国的都城,如东周王城洛邑、
齐国临淄、
燕下都、赵国邯郸故城、秦咸阳城、楚郢都、
郑韩城等等。这时期的建筑也同其它艺术门类一样取得了很高成就。各诸侯国为着本身的生存和扩张,都不惜人力物力精心营造自己的都城,使之成为军事、政治、文化的中心。因各国都城所处的
地理位置不同,营建时因地制宜,所以各有特点。但在很多方面又都是一致的或者是近似的,如宫城都由城墙和濠沟包围着,全城由宫城和郭城两部分组成,宫城的王宫处在全城
中轴线最显要的位置,郭城内均有市(商业区),宫城与郭城隔开,左右对称布局,主要建筑按中轴线左右分布,等等。从建筑成就来说,当时发明了多功能的砖瓦,为建筑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斗栱的发明与使用,奠定了
中国古典建筑特有的美感形式,
台榭建筑是那个时代独有的
建筑类型,此外,对建筑的严格的等级限制,也为历代建筑所遵循。
教育
孔子是
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是自汉代起中华文化中的主流学说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和他创立的
儒家思想对古代中国及朝鲜等周边国家有深远的影响,被后世尊为万世师表。
艺术
春秋战国时代是由
封建制向
郡县制过渡的时代,是先进的封建生产关系战胜落后的
奴隶制生产关系的时代,在学术上是诸子蓬起、百家争鸣空前活跃的时代。各种艺术蓬勃发展,有声有色。春秋战国持续了几百年,各
诸侯国独立发展,形成不同的文化氛围,
李学勤先生概括为几个
文化圈:
中原文化圈、北方文化圈、
齐鲁文化圈、楚文化圈、
吴越文化圈、
巴蜀滇文化圈。在相互兼并战争中相互融合。秦统一后,共同形成丰富多彩的
中华文化。在春秋战国之交,欧洲的
希腊文化也正进入发展的盛期,中西两大
文化体系遥遥相对。两相比较,希腊以技艺高超的雕刻闻名于世,为后世留下无数的艺术珍品,在世界
美术史上放射着永不磨灭的光辉;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则以多功能的青铜器闻名于世,青铜器是集雕刻、绘画、书法、工艺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品,融实用、审美于一身,既是沟通人权与
神权的信物,又是区别等级名分的标记。
绘画
文献记载是颇为丰富的,特别是壁画。从
成书于战国时期的《
山海经》、
楚国的伟大诗人
屈原《
天问》反映的内容,可以窥见当时壁画所曾有过的巨大规模,可惜均未流传。我们只能从青铜器画面、漆器画面和仅存的两幅
帛画来了解当时的绘画。透过庞大复杂的青铜画面:采桑、狩猎、习射、
宴乐、水陆攻战等,可以看出当时的工匠已具有相当高的构图能力和塑造形象的能力,已经初步掌握均衡对称、对比等艺术法则。虽因条件限制,画面中的人物形象无
面部表情,但仪态生动,比例适当,间接表达出人物的心态,正如荀子所说的形具而神生.墓葬出土的漆器,都描绘有图案,色彩单纯明快,其上的人物形象也以动态取胜,五官表情刻画较简单,绘画尚处在幼年时代,而幼年天真活泼、富有生命力的特点均被充分地表现出来了。有的漆棺纹饰用油漆绘成,可视为最早的油画.流传到今日的四幅战国帛画,特别是《
人物龙凤图》《
人物御龙图》,代表了当时绘画的最高水平。如构图,均衡中有变化,形象比例动态、线条力度等等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尤其是《人物御龙图》,线条劲挺有力,
富有弹性,
佩剑男子形象的刻画,线条的表现力等,都更显得成熟。
中国画以线造型的特点已露端倪。分布广泛、多彩多姿的岩画,从另一个侧面丰富了绘画内容。
雕刻
远不如同时期希腊雕刻的水平,大型的具有独立意义的雕刻作品尚未发现,当时的雕刻作品主要是随葬的泥木俑、玉石雕刻品,制成动物形、人形的青铜器和漆器及其它工艺美术品。从类型的复杂性和材质手法的丰富性来说,又是希腊雕刻所不及的。已发现的春秋战国时期的雕刻品有漆器、青铜、玉石、泥、木等材质制作的,形象有动物、人物、神怪、禽鸟、龙凤等,手法有圆雕、浮雕、彩绘、镶嵌。对人物的刻画,不仅能区分出尊卑贵贱等级差别,男女老少性别
年龄特征,个别的还能刻画出性格特征。中国传统雕刻所具有的
装饰性、绘画性、象征性等特点,此时已具雏形,这一传统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
音乐与舞蹈
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重视和各阶层人民的喜爱,其
社会作用是相当大的。对上层来说,音乐舞蹈首先是用于祭祀和宴享等重大典礼,对百姓来说主要是娱乐休息。起初,宫廷乐舞与民间乐舞是严格分家的。到战国时代,宫廷乐舞吸收了不少民间乐舞成分,产生了
郑声、
楚舞、
楚音、宋音、卫音、齐音等等,这些带有浓厚民间乐舞色彩的宫廷乐舞,是历史前进中不可避免的现象,曾引起一些守旧人士的恐慌和反对,但乐舞的变革同历史进步一样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从文献记载和出土实物看,战国时代宫廷乐舞活动的规模是很大的,从曾侯乙墓出土数十件成套的
编钟、
编磬来看,不仅规模大,而且乐器功能也相当先进,解决了
音乐史上很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当时除用于祭祀的乐舞外,用于祈福祛邪的
宗教舞蹈很发达,如蜡祭、
傩仪,从宫廷到民间都很流行。楚音和楚舞,以屈原的《九歌》为代表。在音乐理论方面,
先秦诸子各自坚持自己的音乐观。道家、墨家、法家对乐舞持否定态度,但反对的出发点和否定的程度又存在差别:儒家肯定乐舞,而孔、孟、荀在肯定的同时又有各自的
侧重点。无论是肯定还是否定,都阐述了自己的理由,都从某一方面给人以启示,都值得后人研究。
社会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上奉行侠义文化,“士为知己者死”和
荆轲在易水旁留下“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千古绝唱。战国时代
养士之风风靡一时,养士著名的“魏有
信陵君,楚有
春申君,赵有
平原君,齐有
孟尝君,皆下士喜宾客以相倾”。这些士挣脱了
奴隶制的束缚,周游列国,奔走呼号,发表自己的见解,活跃了战国时代的学术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