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鸟
燕鸟科燕鸟属动物
燕鸟(学名:Yanornis)是一种下白垩纪鸟类,相信与现今鸟类的祖先是近亲。模式种的马氏燕鸟(Y. martini)的化石是在中国辽宁省西部朝阳市九佛堂组发现,直至2004年共发现了5个标本。[1]燕鸟的学名是以中国古代的前燕后燕来命名,因它们的首都也是在朝阳市,种小名则是纪念鸟类的古生物学家拉里·马丁(Larry D. Martin)。
生活习性
IVPP周忠和:燕鸟是我们发表的,另外一种比较进步的鸟类,更为有趣的是我们还发现了它食性的一些证据,除了它比较加长的吻端,以及比较密集的牙齿之外,我们在它的胃里面还发现了鱼的残骸。比如说鱼的鳃盖骨,鱼的肋条和鱼的脊椎骨,根据这些直接的证据,我们就可以推测,这种鸟类确实是主要以鱼类为生的,这种证据恰恰也验证了我们以前对这种鸟类生活在水边的一种推测,因为我们过去对这种鸟类的生活习性更多的是依赖于骨骼的特征或者说是一种间接的证据,那么我们获得了这种直接的证据,所以很大程度上,是验证了我们提出的这种鸟类生活习性的一种假说。
简介
中文名称( Chinese)→ 燕鸟
其它中文名称( Chinese[OTHER])→拉丁文学名( Name)→ Yanornis
发音( Pronounced)→ ...
含义( Meaning)→ 像燕子一般的鸟
纲( Class )→ Aves 鸟纲
亚纲( Subclass)→ Neornithes 今鸟亚纲
超目( Extraorder)→ Odontognathae 齿腭超目
目( Order)→ Yanornithiformes 燕鸟目
科( Family)→ Yanornithidae 燕鸟科
属( Genus)→ Yanornis 燕鸟
模式种( TYPE SPECIES)→ Y. martini 马氏燕鸟
其它种( OTHER SPECIES)→ ..
错误归属种( MISASSIGNED SPECIES)→ ...
时代( Period)→ 白垩纪早期
分布( Found in)→ 中国辽宁
发现地层( Stratum)→ 九佛堂组
食性( Diet)→ 植物
典型体长( Length)→ ...
推测体重( Mass)→
发现者( Discoverer)→ 周忠和张福成,2001
命名者( First described )→
周忠和 张福成,2001
简介(Brief Introduction)
发现
发现于辽宁省的新的中生代今鸟亚纲的鸟类化石:马氏燕鸟(Yanornis martini gen. et sp. nov.),它代表了今鸟亚纲在早白垩世已知最完整的化石记录.在形态特征上,这种鸟类较今鸟亚纲的辽宁鸟进步,与另外两种今鸟朝阳鸟松岭鸟比较接近.与早白垩世的其他鸟类,如孔子鸟辽西鸟始反鸟等相比,这两种新鸟具有显著进步的特点,具备和现代鸟类相似的、很强的飞行能力.
分类
燕鸟在人类学术历史曾被蒙上阴影:它前半身的鸟类化石,被加上一条小盗龙的尾巴,伪造成古盗龙。当这事被揭发后,鸟类的前半身被描述为Archaeovolans repatriatus,但后来发现那是燕鸟的异名。
2006年就早期鸟类关系的研究发现燕鸟、义县鸟松岭鸟是一个单系群,由于松岭鸟是最先被描述的,故将之命名为松岭鸟科。燕鸟目(又称松岭鸟目)也被建立来界定与其他早期今鸟亚纲(如甘肃鸟)不同的独特性。另亦有指燕鸟其实是松岭鸟的异名。
食性演化
2004年9月28号出版的德国的《自然科学杂志》:马氏燕鸟(Yanornis martini)属于今鸟亚纲,它代表了今鸟亚纲在早白垩世已知最完整的化石记录。我们以前一直认为它是鱼食性的,因为曾经在其化石的胃部区域发现过鱼化石的残骸,如鱼的鳃盖骨,肋条和脊椎骨,从而推断燕鸟是鱼食性。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IVPP)的周忠和博士为首的中外科学家在一件新的马氏燕鸟化石标本上发现了胃石,古生物学家由此推断马氏燕鸟也是植食性。从鱼食性到植食性,这表明了一个食性的变化。周忠和博士表示,此次发现对研究古鸟类的行为,演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揭示了今鸟亚纲的鸟类在演化初期有着急剧的食性变化,它们的牙齿逐渐退化,嘴喙的牙齿慢慢消失,同时发展出轻盈的鸟喙。没有牙齿就无法咀嚼食物,所以吃下的植物可能是由具有很厚的肌肉壁的沙囊中的粗砂来研磨。沙囊中的粗砂就是胃石。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10 21:48
目录
概述
生活习性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