爪哇白豆蔻
姜科豆蔻属植物
爪哇白豆蔻(Amomum compactum Soland ex Maton)是姜科,豆蔻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可达1.5米,茎基叶鞘红色。叶片披针形,无柄;叶舌二裂,圆形,叶鞘口无毛。穗状花序圆柱形,花后逐渐延长;苞片卵状长圆形,麦秆色,宿存;小苞片管状,顶端三裂,花冠白色或稍带淡黄,裂片长圆形,唇瓣椭圆形,稍凹入,淡黄色,花丝基部被毛;花药椭圆形,子房被长柔毛。果扁球形,鲜时淡黄色;种子为不规则多面体,种沟明显。2-5月开花;6-8月结果。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株高1-1.5米,根茎延长,茎基叶鞘红色。叶片披针形,长25-50厘米,宽4-9厘米,顶端有长2.5-3厘米的尾尖,除具缘毛外,两面无毛,揉之有松节油味,无柄;叶舌二裂,圆形,长5-7毫米,初被疏长毛,后脱落而仅被疏缘毛;叶鞘口无毛。
穗状花序圆柱形,长约5厘米,宽约2.5厘米,花后逐渐延长;总花梗长达8厘米;苞片卵状长圆形,长2-2.5厘米,宽7-10毫米,麦秆色,具纵条纹及缘毛,宿存;小苞片管状,顶端三裂,被毛;花萼管与花冠管等长,长1-1.2厘米,被毛;花冠白色或稍带淡黄,裂片长圆形,长8毫米;唇瓣椭圆形,长15-18毫米,宽1-1.5毫米,稍凹入,淡黄色,中脉有带紫边的桔红色带,被毛,无侧生退化雄蕊;花丝基部被毛;花药椭圆形,长约2毫米;药隔附属体三裂,长约4毫米;蜜腺黄褐色,2枚,近圆柱形,长2毫米;子房被长柔毛。果扁球形,直径1-1.5厘米,干时具9条槽,被疏长毛,鲜时淡黄色;种子为不规则多面体,宽约4毫米;种沟明显。花期:2-5月;果期:6-8月。
产地生境
原产印度尼西亚。中国海南有引种。生长在排水及保肥性能良好的林下环境。
繁殖方法
分株繁殖:选择粗壮、无病虫害的株丛,剪取根茎相连,具有2-3个节地上茎为一小丛种苗,在秋季的阴天或雨后定植
种子繁殖:选择果大饱满并充分成熟的果实作种。除去果壳、假种皮,晾干。沙床待播。播种前不宜曝晒,以免降低发芽率。苗地选择靠近水源,排灌方便,疏松肥沃的砂壤土。按宽1米,长10米,高10-15厘米,沟宽40厘米起畦,按行距15厘米,沟深2-5厘米开种沟进行播种
栽培技术
选地:植地选择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pH5-6,保水保肥性能好的酸性土壤,荫蔽不少于40%的杂木林、防风林或橡胶林地带。平地宜作高畦,山坡缓地开好环山排水沟,防止雨水冲刷造成土壤流失。
施肥:种植时,穴施过磷酸钙沤制过的牛栏粪1.5-2千克。定植前期及干早时以施水肥为主。
除草割枯株:苗期封行前杂草多,要及时除草割除枯苗,长在穴中的杂草须用手拔,以免伤新苗。
病虫防治
苗疫病:主要发生在4-9月或10月。初期叶片有1至数点水渍状斑点,渐扩至整片叶或全株叶片,尔后全部叶片干枯或全株死亡。病因与高温多湿有关。在荫蔽不足,阳光直射,地温高等情况下易发生。
防治方法:幼苗期给以足够的荫蔽,发现病株及时剪除集中烧毁。或用石灰粉与草木灰各适量混合撒施,或喷施1:1:200波尔多液,每7-10天喷一次,连续2-3次。
茎腐病:主要发生在6-10月的高温雨季及湿度大的地方。病部在直立茎基部头状处,病株初期白天叶片卷缩,夜晚复原,数天后叶片不再发展,病株被风吹或用手轻摇则断。这时叶片尚绿,但病部已腐烂或干瘪。
防治方法:保持地面不积水,苗群密度布局合理,适当调节荫蔽度以保证通风透气。或喷施1:1:1000波尔多液,5-7天一次,连续2-3次。
主要价值
果实供药用,作芳香健胃剂,味辛凉,有行气,暖胃,消食,镇呕,解酒毒等功效。种子的种沟明显,樟脑味较白豆蔻为浓。
参考资料
爪哇白豆蔻.中国自然标本馆.
豆蔻属.植物智.
爪哇白豆蔻.植物智.
最新修订时间:2023-05-27 17:27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