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叉镇
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下辖镇
牙叉镇,隶属于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地处白沙黎族自治县中东部,东与细水乡为邻,东南与元门乡交界,南与南开乡接壤,西南与青松乡为邻,西与七坊镇相接,西北与打安镇交界,北部与阜龙乡毗邻,东北与儋州市南丰镇交界。牙叉镇是白沙黎族自治县县城所在地。行政区域总面积264.48平方千米。
历史沿革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置县时设牙叉乡,属白沙一区。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6月,与白沙乡合并为牙白乡。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复析牙叉、白沙2乡。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冬,始为白沙县人民政府驻地。
1949年,析设牙叉、珠江、牙炳、九架4个乡。
1958年上半年,组建县治镇,牙叉、九架、牙炳、珠江等乡并入。
1958年,并入白沙公社。
1959年初,析出建立牙叉公社。
1959年上半年将细水片析出成立细水公社。
1959年下半年复并入牙叉公社。
1961年6月,复析出细水公社,牙叉公社按原名。
1983年,改为牙叉区。
1987年,改为牙叉镇。
2002年7月,白沙镇和南叉乡并入。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83年,共设5个乡。
1987年,牙叉镇辖5个居民委员会和5个村民委员会。
1989年,村民委员会改为管理区,并将南仲村民委员会析为南仲、志针2个管理区,九架村委会析为九架、对俄2个管理区,牙炳村民委员会析为牙炳、探扭2个管理区,牙叉镇共设8个管理区。
1995年,管理区改为村民委员会,牙叉镇设9个村民委员会。
2011年末,辖桥南、城东、城西3个居民委员会,志针、南仲、牙港、牙炳、探扭、九架、对俄、营盘、方平、志道、道埠、白沙、方香13个村民委员会;下设92个居民小组、97个村民小组。
区划详情
截至2020年6月,牙叉镇辖5个社区、13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桥南路。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牙叉镇地处白沙黎族自治县中东部,东与细水乡为邻,东南与元门乡交界,南与南开乡接壤,西南与青松乡为邻,西与七坊镇相接,西北与打安镇交界,北部与阜龙乡毗邻,东北与儋州市南丰镇交界。牙叉镇是白沙黎族自治县县城所在地。辖区东西最大距离22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8千米,行政区域总面积264.4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牙叉镇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由山地丘陵平原组成。牙叉镇中部较平坦,周边山峰众多、溪壑纵横。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仙婆岭、南高岭、峨松岭、俄剑岭等近10座;地面平均高程为427米。最高山峰是仙婆岭,海拔1347米;最低点海拔198米。
气候
牙叉镇属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年均降雨量近1900毫米,年日照2千多个小时。
水文
牙叉镇有南叉、南开两条河流经。
自然资源
牙叉镇已探明地下矿藏主要有、锌、铜、铁、钙等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有石灰石、石英石、硅灰石等,但矿床不大,属中小型。
2011年末,牙叉镇耕地面积39852.7亩,其中水田9958.1亩,旱田2062.3亩,坡地27832.3亩。
2011年,牙叉镇森林覆盖率72.2%。
人口
2011年末,牙叉镇辖区总人口36326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7000人,城镇化率46.8%。另有流动人口1300人。总人口中,男性19392人,占53.4%;女性16934人,占46.6%;14岁以下7179人,占19.76%;15—64岁27160人,占74.77%;65岁以上1987人,占5.47%。总人口中,以黎族为主,达25011人,占68.85%:另有汉、苗、回、壮等民族共11315人,占31.15%。2011年,人口出生率16.86‰,人口死亡率4.26‰,人口自然增长率12.6‰。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37.3人。
2017年末,牙叉镇常住人口为38162人。
截至2018年末,牙叉镇户籍人口为51659人。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牙叉镇常住人口49027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牙叉镇农民人均纯收入4900元。
2011年,牙叉镇财政总收入1779.3万元,比上年增长23.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47.2万元,比上年增长37.9%。
截至2018年,牙叉镇有工业企业31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0个。
农业
2011年,牙叉镇农业总产值14657万元。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
2011年,牙叉镇粮食总产量9629吨,其中水稻5662吨,旱粮3967吨。主要经济作物有橡胶、甘蔗、木薯、竹子、南药、蔬菜等。
2011年,牙叉镇橡胶种植面积40952亩,开割面积3.9万亩,干胶产量2998吨;甘蔗种植面积13942.8亩,产量5.9万吨;木薯种植面积7200亩,产量18605吨;竹子种植面积2117亩;南药种植面积1500亩;蔬菜种植面积6861亩,产量11976亩。荔枝、龙眼等水果面积4201亩,产量6750吨。
2011年末,牙叉镇生猪出栏量34668头,牛出栏量1797头,羊出栏量1641只,上市禽类31.8万羽,畜禽肉类总产量2715.33吨。养殖罗非鱼222.2亩,总产量830吨。畜牧业收入2404.78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2.5%。畜牧业以饲养猪、牛、羊为主。
商业
2011年末,牙叉镇有个体工商户1676户;集贸市场2个,年成交额1.9亿元。
邮政业
2011年,牙叉镇邮政业务收入186.6万元。
交通运输
牙叉镇有310省道和315省道过境,北接西线高速公路。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牙叉镇有小学5所,在校生835人,专任教师183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8%;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牙叉镇有县属完全中学1所,初级中学1所,小学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职业技术学校1所,私立学校1所(九年一贯制),县属幼儿园1所,私立幼儿园7所。
科技事业
2011年末,牙叉镇有镇级科技110服务中心1个,农技人员3名。
文化事业
2011年末,牙叉镇有文化站1个,建筑面积25平方米;农家书屋15个,图书近3.7万册。
2011年,牙叉镇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为13个村民委员会发放卫星电视接收器3500套,牙叉镇94个自然村全部实现“村村通广播”目标,可收看、收听中央广播电视节目。
体育事业
2011年末,牙叉镇有学校体育场地5处,村级体育场地5处。67%的社区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总人口的43%。
医疗卫生
2011年末,牙叉镇有卫生院2所,社区医疗站1个,病床11张。执业助理医师4人,注册护士7人。完成诊疗2500人次,出院病人2500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19515人,参合率达92.7%。牙叉镇有县级医疗机构3个。
社会保障
2011年末,牙叉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781户,人数5015人,支出1202万元,月人均200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518户,人数1289人,支出2474万元,月人均160元;农村五保供养103人,支出30.9万元,比上年增长12%;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289人次,共支出64450万元,比上年增长66.6%;农村临时救济780人次,支出12万元。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8251人,参保率达40%。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698人,参保率5%。自然灾害受灾人口4500人,紧急转移安置471人,农作物受灾面积9692亩,倒塌房屋134间,直接经济损失560万元,救灾支出95.4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441人,支出168万元。
邮政电信
2011年末,牙叉镇有邮政代办所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152千米,投递点8000个,乡村通邮率100%;2011年,投递国内函件119075件,国内汇票业务完成8600笔,国内异地特快专递信件完成16730件,征订报纸1375100份、期刊4.2万册。
基础设施
牙叉镇文明生态创建村庄是探扭老村、什清阳、南仲一队、坡类一队。已投入15万元在南仲一队硬化主村道270米和建设一个篮球场。同时继续对方平牙义文明生态村进行巩固。2008年牙叉镇沼气池建设任务是50个,已全部完成。
历史文化
风景名胜
白沙陨石坑位于牙叉镇东南9千米的国营白沙农场22队,据我国科学家的科学估算,它是直径3.5千米的陨石坑,成坑时间初步推算为70万年前。
所获荣誉
2021年7月1日,牙叉镇党委被海南省委、省政府授予“海南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12 22:57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