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料管理是对企业
生产经营活动所需各种物料的采购、验收、供应、保管、发放、
合理使用、节约和综合利用等一系列计划、组织、控制等管理活动的总称。能协调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从企业整体角度控制物料“流”,做到供应好、周转快、消耗低、费用省、取得好的
经济效益,以保证企业生产顺利进行。主要包括四项
基本活动:(1)预测物料用量,编制物料
供应计划。(2)组织货源,采购或调剂物料。(3)物料的验收、储备、领用和配送。(4)物料的统计、核算和盘点。随着制造业和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定量分析方法的运用,这一管理从专业部门
管理发展到全面
综合管理,从单纯的物料储备管理发展到物料
准时制管理,从
手工操作发展到自动化、信息化的MRP系统。
概念
物料
管理概念的采用起源于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航空工业出现的难题。生产飞机需要大量单个部件,很多部件都非常复杂,而且必须符合严格的
质量标准,这些部件又从地域分布广泛的成千上万家供应商那里采购,很多部件对最终产品的整体功能至关重要。物料管理就是从整个公司的角度来解决物料问题,包括协调不同供应商之间的协作,使不同物料之间的配合性和性能表现符合设计要求;提供不同供应商之间以及供应商与公司各部门之间交流的平台;控制物料
流动率。计算机被引入企业后,更进一步为实行物料管理创造了有利条件,物料管理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
目标
1、物料规格标准化,减少物料种类,
有效管理物料规格的新增与变更。
2、适时供应生产所需之物料,避免停工待料。
3、适当管制采购价格,降低物料成本。
5、有效率的收发物料,提高工作人员之效率,避免
呆料、废料之产生。
6、掌握物料适当的存量,减少资金的积压。
7、可考核物料管理之绩效。
8、仓储空间充分的利用。
分类
(一)功用
将材料分为主要材料与
辅助材料。主要材料是构成制成品最主要之部份,而辅助材料多半在配合主要材料之加工而附属于制品上。
(二)型态
将材料分为素材与成型材。素材者仍需加工之材料,它又分为料材与粗型材。成型材为已加工之材料,它又分为配件、零件、
组合件。
将材料分为
直接材料与
间接材料。直接材料是直接供作制品制造之材料,其消耗与产品之产量成正比,如铸件之于马达。间接材料是间接帮助制品之材料,其消耗不一定与产品之产量成正比,
辅助材料有时亦包括于间接材料。
将材料分为公司外部调度的第一次材料与公司内部调度的第二次材料。公司外部调度的第一次材料系指公司内购、外购之材料与
外加工之材料。第二次材料系指规模较大的公司内部部门很多,由一个部门之材料调度至另一部门。
(五)准备方法
将材料分为常备材料和非常备材料。常备材料为利用存货管制的原理,定时购买一定数量的材料,存备这些材料以供生产之需。有些特殊材料不能事先购买存备,必须是生产计划而随时决定购买之材料,是为非常备材料。
特性
首先是物料的
相关性,任何物料总是由于有某种需求而存在;没有需求的物料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其次是物料的流动性,既然有需求,物料总是不断从供方向需方流动;物料的相关性决定了物料的流动性。
物料是有价值的,一方面它
占用资金,为了加速
资金周转,就要加快物料流动;而另一方面,在物料形态变化和流动的过程中,要用创新竞争(不仅是削价竞争),提高物料的
技术含量和
附加值,用最小的成本、最短的周期、最优的服务,向客户提供最满意的价值并为企业自身带来相应的利润。这也是增值链(value-added chain)含义之所在。 三种特性相互作用、互相影响。理解物料的管理特性有助于理解物料
需求管理的特点。
在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
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品种越来越多;客户对
交货期的要求越来越短;同时,企业对库存的控制也因为成本的压力而变得越来越严格。怎样才能有效地解决这一矛盾,是摆在企业管理者面前的难题。本课程采集了大量不同行业和不同生产组织方式的企业
物流模型,结合企业内部
供应链管理研究的最新成果,理论结合实际,全方位演绎企业
物流管理的真谛,帮助企业建立供应链管理的新模式。
原则
通常意义上,物料管理部门应保证物料供应适时、适质、适量、适价、适地,这就是物料管理的5R原则,是对任何公司均适用且实用的原则,也易于理解和接受,下面分别进行阐述:1、适时
即要求供应商在规定的时间准时交货,防止交货延迟和提前交货。
供应商交货延迟会增加成本,主要表现在:
(1)由于物料延迟,车间工序发生空等或耽搁,打击
员工士气,导致效率降低、浪费
生产时间;
(2)为
恢复正常生产计划,车间需要加班或在法定假期出勤,导致工时费用增加。
因此应尽早发现有可能的交货延迟,从而防止其发生;同时也应该控制无理由的提前交货,提前交货同样会增加成本,主要原因为:
(1)交货提前造成库存加大,库存维持费用提高;
(2)占用大量
流动资金,导致公司
资金运用效率恶化。
2、适质
即供应商送来的物料和仓库发到生产现场的物料,质量应是适当的,符合
技术要求的。保证物料适质的方法如下:
(1)公司应与供应商签订质量保证协议;
(2)设立来料检查职能,对物料的质量做确认和控制;
(3)必要时,派检验人员驻供应商工厂(一般针对长期合作的稳定的供应商采用,且下给该供应商的订单达到其产能的30%以上);同时不应将某个检验人员长期派往一个供应商处,以防其间关系发生变化;
(5)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比,促进供应商之间形成良性有效的
竞争机制;
(6)对低价位、中低质量水平的供应商制订质量扶持计划;
(7)必要时,邀请第三方权威机构做质量验证。
3、适量
采购物料的数量应是适当的,即对买方来说是经济的订货数量,对卖方而言为经济的受订数量。确定适当的订货数量应考虑以下因素:
(1)价格随采订货数量大小而变化的幅度,一般来说,订货数量越大,价格越低;
4、适价
采购价格的高低直接关系到
最终产品或
服务价格的高低,在确保满足其它条件的情况下力争最低的采购价格是
采购人员最重要的工作。采购部门的职能包括标准化组件,发展供应商,发展替代用品,评估和分析供应商的行为。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采购部门应该在以下领域拥有
决策权:
(1)选择和确定供应商;
(3)对物料提出
替代品。采购部门通常能够提供出目前在用物料的替代品,而且它也有责任提请使用者和申请
采购者关注这些替代品。当然,是否接受这些替代品要由使用者/设计人员最终作出决定;
(4)与潜在的供应商保持联系。采购部门必须和潜在的供应商保持联系。如果使用者直接与供应商联系,而采购部门又对此一无所知的话,将会产生“后门销售”,即潜在的供应商通过影响使用者对物料规格方面的要求成为唯一的供应商,或是申请采购者私下给供应商一些许诺,从而使采购部门不能以最低的价格签订理想的合同。如果供应商的技术人员需要和公司技术人员或生产人员直接交换意见,采购部门应该负责安排会谈并对谈判结果进行审核。
5、适地
物料原产地的地点应适当,与使用地的距离越近越好。距离太远,
运输成本大,无疑会影响价格,同时
沟通协调、处理问题很不方便,容易造成交货延迟。
高科技行业对
产品质量普遍要求很高,致使各企业对
生产制造环节管理越来越精细,但对产品的物料管理环节却依旧保持比较粗放的
管理风格,使物料在很大程度上占用了
企业资金,无形中导致成本增长,利润下降。物料管理是企业
内部物流各个环节的交叉点,衔接采购与生产、生产与销售等重要环节,关乎企业成本与利润的生命线,不仅如此,物料管理还是
物资流转的重要枢纽,甚至关系到一个企业存亡。曾听过一个关于
爱多的例子,据说爱多在破产之际,库存物料的金额高达上亿元,可就是这么多的物料中,居然无法组装出一个完整的DVD成品,在惊叹之余,更激起人们对于制造企业物料呆滞及不合理管库问题的思考。有资料表明,企业的存货资金平均占用
流动资产总额的40%-50%,而高科技制造企业的库存比例则远高于此。“物料存在两套或多套编码”、“物料混乱堆积在仓库各个角落”,成为许多制造企业仓库的真实写照。就曾有人套用
中央电视台著名的
广告语“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放在制造型企业身上,演绎成“仓库有多大,库存就有多高”,形象地表述了普遍存在于制造型企业内部
库存管理问题的顽疾。
理论基础
一个小公司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完全整合、职能独立、相关职能的再整合。
一个公司初创时,几乎所有的工作都是由总经理(通常是公司的
所有者)或是组成
领导小组的公司主要成员来完成的。
随着公司的发展和壮大,公司
业务量和工作人员逐渐增多,相应的职能逐步独立形成职能部门,例如,采购、仓储、运输、生产计划、
库存控制和质量控制等职能都形成了独立的部门,并致力于专门的管理工作,公司业务上的分工也日益专业化。
各职能部门独立后,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机会越来越少,于是部门之间合作的问题经常出现,矛盾一点点加深。最终我们又可以清楚地看到,如果能减少由于沟通和合作而产生的问题,把相互之间有密切联系的职能部门重新加以整合,公司就可以极大程度地受益。
于是,与物料管理有密切联系的各职能部门被重新整合到一起,这种整合就是物料
管理理论的基础。
部门职能
一般来说,物料管理部门的职能包括以下方面:
即根据项目
主合同交货
时间表、车间生产计划和项目
技术文件等确定
物料需求计划,并根据实际情况和
项目技术更改通知等文件随时调整物料需求数量,控制项目
材料采购进度和采购数量。
生产计划
根据项目主合同交货时间表和材料采购进度编制车间生产计划,并根据实际情况和
项目计划随时调整,使车间生产计划与项目主合同交货时间表保持一致。
采购
根据车间生产计划对生产所需要的物料进行准确的分析,并制订完整的
采购计划;严格地控制供应商的交货期和交货数量;
研究
收集、分类和分析必要的数据以寻找替代材料;对主要
外购材料的价格趋势进行预测;对供应商成本和能力进行分析;开发新的、更为有效的数据
处理方法,从而使物料系统更加高效地运转。
质量控制
即对供应商的交货及时进行来料检查,及时发现来料的质量问题以便于供应商有足够时间处理或补发产品,保证车间及时得到物料供应,保证发送到车间现场的物料全部是
合格产品。
物料收发
负责物料的实际接收处理、验明、通知质量作来料质量检验,以及将物料向使用地点和仓储地点发送。
仓储
对接收入库的物料以正确的方式进行保管、储存,对储存过程中可能变质或腐蚀的物料,应按一定的防腐蚀和变质的方法进行清洗、防护、特殊包装和存放。
库存控制
定期检查物料库存状况,加强物料进出库管理;随时掌握库存变化情况,发现任何异常(包括呆滞料,库存积压或0库存)情况,及时向采购通报。
当然,并不是所有公司的物料管理部门都包括上述所有职能。根据公司规模大小,公司业务性质不同以及公司不同
发展阶段,物料管理部门的职能也不尽相同。
通过上述文字描述,可知与物料有密切联系的各职能部门被重新整合到一起,这种整合就是物料管理理论的基础,所以,物料管理较
仓库管理的范围更为广泛,其中也包括仓库管理。
讲座目录
第一讲.现代仓库的职能是什么?
仓库--供应链的重要节点
案例现代仓库的运作
一.现代仓库的价值
案例 传统仓库与现代仓库管理的区别
我们没有WMS,我们怎么办?
三.仓库管理的组织地位与职能
案例 物料管理部门职能的改变与员工个人职业发展
四.仓库管理战略包括哪些方面?
案例分析
第二讲.企业仓库再规划
一.仓库规划的原则
二.物料流程再规划遵循的原则
三.仓储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如何有效改善储存状况
无须花费太多,也能创造仓储空间的17种方法
怎样才能实现仓库物资的“帐、卡、物一致”?
仓库设备的昨天、今天与明天
一.现代仓库设备
现有系统能帮助我们改善仓储现状吗?
案例 没有现代仓库设备,我们一样做得很好
二家外资小企业的做法
物流新技术分享
第四讲.仓库运作与创新
一.物料JIT供应更优化
收货、入库、出库管理的最优选择
如何避免收、发货中的出错现象?
案例分析
“仓库收、发货环节没有问题,但是我们仓库
帐目总是有问题,怎么办?”
二.高效拣选与分拣的方法与技巧
案例 一家电子制造企业仓库的看板配送
三.出货与补货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需求部门向原材料仓库领料以后的物料管理职责应归属哪个部门?
案例 我们仓库经常忙得要命,向公司要人总是得不到同意,怎么办?
四.空间即金钱,找出呆废料产生原因
呆废料处理的途径与措施
五.盘点---方法与步骤
案例
第五讲.企业库存管理与控制
库存控制的关键问题
产生库存的主要源头在哪里
案例1 应对需求频繁变化,我们怎么做?
案例2 客户的
需求预测真的那么难做吗?点-线-面的价值与意义
案例3 控制供应链下游库存水平
供应商为什么这么不配合?
“我们加强供应商管理!”
“供应商凭什么让你管理?”
如何管理供应商来满足我们JIT的要求
供应商管理的方法与技巧
JIT供料怎么做?
案例讨论 制造型企业的JIT供料问题
企业库存的策略性分析方法
三.库存管理的内容与目标
四.库存管理的过程及要素分析
案例与问题解答
缺货产生的最大成本是什么?
不要过于依赖VMI
六.企业库存控制
有没有安全库存的实用计算方法?
安全库存的细分与计算技巧
什么时间订货与订多少货
案例分享 看扳订货与定时订货
在制品库存控制--在制品库存控制真谛?
精益生产的核心思想之一
案例分析 VMI合理吗?
供应链管理下的库存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