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朵与埃涅阿斯
巴洛克时期英国作曲家普赛尔创作的三幕歌剧
《狄朵与埃涅阿斯》是巴洛克时期英国作曲家普赛尔创作的三幕歌剧。该歌剧取材于维吉尔的史诗“埃涅阿斯纪”,演绎了北非女王狄朵和特洛伊英雄埃涅阿斯的爱情悲剧。该歌剧对西方歌剧史意义深远,被世人传颂。
歌剧简介
《狄朵与埃涅阿斯》这部歌剧是巴洛克时期英国作曲家普赛尔(Purcell)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1689年。歌剧剧情受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史诗埃涅阿斯记》的影响:讲述迦太基女王狄朵与武士埃涅阿斯的爱情悲剧,歌剧中,女巫姐妹为了破坏他们的爱情,欺骗埃涅阿斯离开迦太基去完成一项使命,狄朵误以为他背叛自己,于是自焚身死。狄朵的唱段《当我躺在尘土之下时》(When I am laid in earth),是音乐历史上最著名的“哀歌”(Dido's Lament)之一。
《狄朵与埃涅阿斯》是部三幕歌剧。内厄姆·塔特(Nahum Tate)根据他的剧本《阿尔巴的布鲁图斯》(1678年)和维吉尔(Vergilius)的叙事诗《埃涅阿斯记》第四卷撰写脚本,是普赛尔二十二岁时的杰作。《狄朵与埃涅阿斯》的首演(1689年)并不是十分正式的场合,而是切尔西的乔赛亚斯·普里希特(Mr.Josias Priest)贵族青年女子学校寄宿学校)。全剧优美绝伦,全长约一小时,简练精致,角色栩栩如生。
剧本欣赏
序曲
序曲为慢板,C小调
第一幕
女王狄朵皇宫(Dido's court)
女王狄朵因为跟勇士埃涅阿斯恋爱而遭受折磨,且预感即将有大难来临。但是等埃涅阿斯来到,向她保证他最大的热爱时,她的疑虑便一扫而空,随即是胜利的舞蹈。
1.合唱,侍女贝林达(Belinda)见女王愁眉苦脸,进言,干脆向埃涅阿斯表白爱意,宫女与大臣们应和。
2.女王狄朵的咏叹调《啊,贝林达,我难以启齿的苦恼》(Ah!Belinda,I am prest withtorment),表示她的心灵再也不会安宁。
3.宣叙调与短咏叹调,贝林达说,“女王如不便开口,可由我代言,如和这特洛伊英雄结婚,迦太基有人守卫,特洛伊也可复国。”
4.合唱,群臣表示,如能喜结良缘,是两国的幸运。
5.宣叙调,狄朵表示:“埃涅阿斯是很杰出的,我是否过分怜悯他?”
6.二重唱与合唱,贝林达与另一位宫女二重唱:“他和您一样,也爱慕着陛下,爱的天使丘比特一定会从天庭采撷鲜花撒在你们的路上。”大臣们也以合唱给予祝福。
7.宣叙调,埃涅阿斯登场,唱“不知到何时,痛苦的心才能获救”,向狄朵表示爱意。狄朵却说:“我们处于不被允许的命运中。”
8.大臣们的合唱:“丘比特只知射出爱之箭、这箭穿透勇士胸膛,只有女人才能治愈。”
9.宣叙调,埃涅阿斯终于向狄朵求爱:“即使不是为我,也是为我的国家,请容许献上我的爱。”
10.狄朵的咏叹调,她不得不表述自己的感情。热切盼望两人能结合的贝林达唱《女王的眼睛在燃烧》。
11.群臣的合唱:“无论群山或幽谷,如今到处都是爱的欢呼声。”
12.人们庆贺狄朵与埃涅阿斯举行婚礼,跳胜利之舞。
第二幕
第一场,魔女居住的山洞(The cave of the Sorceress)
女巫和两位魔女仇恨狄朵,她们设计要夺去女王的爱人并毁灭她。于是决定由—人装作保护神,命令埃涅阿斯离开迦太基,号角声响,说明埃涅阿斯和他的伙伴们正在狩猎。两位魔女因见其邪恶的毒计将付诸实现,疯狂而凶恶地笑将起来。山洞中魔女跳着幽灵之舞,幕下。
13.前奏曲与宣叙调,老女巫呼叫魔女们收回现身,使迦太基人坠入熊熊烈火之中。
14.魔女们唱着合唱出现。
15.女巫的宣叙调,女巫宣布,“攻击对象是迦太基的女王,你们要去攫取这女王的名誉、生命和爱。”
16.魔女们的合唱。
17.宣叙调,当一名魔女问“用什么办法”时,女巫说,特洛伊王子肩负着必须前往意大利的命运,他则和女王来森林打猎了,“传来狩猎的号角声”。
18.魔女们高兴的合唱。
19.两个魔女的二重唱,以优美的卡农:我们提前掀起狂风暴雨,破坏他们打猎,把他们赶回宫去。
20.魔女的合唱。
21.雷电交加,魔女的回声之舞。
第二场,狩猎中的森林(A grove during the middle of a hunt)
埃涅阿斯及其伙伴在行猎,狄朵也在其中。狩猎完毕,大家在丁安纳温泉饮宴,暴风雨骤至,欢宴为之受阻。等贝林达领狄朵前去避难,伪装成保护神的女巫向埃涅阿斯传达主神之命,令其速离迦太基以完成其使命。埃涅阿斯甚觉愠怒,但也只能从命。巫婆及魔女见计谋得逞,歌舞作乐。
22.序曲,狄朵与埃涅阿斯狩猎。
23.贝林达的独唱《感谢这远离人烟的山谷》(Thanks to these lonesome vales)和合唱。
24.一位侍女的咏叹调,她叙述女神戴安娜常来这里沐浴,与可怜的阿克蒂翁在这里邂逅。后阿克蒂翁来这里打猎时,因负重伤而死。
25.宣叙调,埃涅阿斯兴致勃勃准备打猎,狄朵指着远方天空,却说暴风雨要来了。
26.独唱与合唱,人们立即保护女王回宫,埃涅阿斯准备离去时,被旅行之神拦住。
27.旅行之神的宣叙调,他说,“主耶和华希望你今晚就离开这里,你应该尽快去意大利,为恢复特洛伊而努力。”埃涅阿斯不知这是女巫的妖术,唱道:“我该如何把此事告诉女王,欢聚一夜后就是悲伤的诀别。比起遵从主的使令,死亡似乎更容易。”魔女们高兴地欢舞,庆贺胜利。
第三幕
迦太基海港(The harbour at Carthage)
埃涅阿斯的船舶升火待发,船员的合唱航海之歌。巫婆及二魔女见状欣然色喜,预言狄朵必死,而迦太基亦将毁灭。狄朵来到,初闻情人即将离去。待埃涅阿斯走后,狄朵唱出悲怆之歌——《当我躺在尘土之下时》,遂死于贝林达怀中。朝臣合唱挽歌《双翼低垂》以悼亡之,幕落。
28.前奏曲,水手们为准备起航,正忙得不可开交。
29.水手之舞。
30.宣叙调,女巫、魔女们登场,开心地唱,下一个阴谋,只要让埃涅阿斯和船队在海上遇到风暴。今晚要让女王死在血泊中,明天整个迦太基将被烈焰吞没。
31.魔女们以合唱应和女巫。
32.魔女之舞。
皇宫(The palace)
33.宣叙调,狄朵带着贝林达等登场,狄朵悲伤地唱:“我要向天地倾诉这悲哀,而今我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死亡。”埃涅阿斯想安慰狄朵,被斥责,狄朵说他破坏了誓言,你马上前往约定之地吧,留下的狄朵只有接受死亡。
34.埃涅阿斯走后,单独留下的狄朵更坚决地表示:“死亡,我逃不过你,当埃涅阿斯出航时,死神就会降临。”
35.群臣们合唱:“两人互相背叛,互救的希望已经破灭。”
36.狄朵悲伤地唱:“贝林达,把你的手借给我。眼前越来越暗,让我在你怀里安息吧。”
37.狄朵的咏叹调,她对贝林达交代临终遗言:《当我躺在尘土之下时》(When I am laid in earth)。狄朵在贝林达手臂上死去。这时埃涅阿斯的船队正静静的驶出港口,驶向意大利。
38.剧终合唱:“垂下双翼的丘比特,请前来为狄朵的遗体撒下玫瑰花,并且永远亲切地守护着她。”
歌剧角色
歌剧《狄朵与埃涅阿斯》的部分角色清单
作者简介
亨利·普赛尔(Henry Purcell,1659-1695),这位生活在巴洛克早、中期的作曲家,可被形象地比喻为英国音乐“金字塔”的塔尖,他虽然只活了37岁,但却将英国民族风格发展到极致。普赛尔幼年曾在皇家教堂唱诗班当歌童,并成为著名作曲家约翰·布洛(John Blow,1649-1708)的弟子,后接任老师成为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管风琴师。普赛尔的创作涉足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无论是赞美诗和颂歌,都有很高的成就。
社会评价
《狄朵与埃涅阿斯》同曾经熟悉的意法德奥歌剧相比,它实在太与众不同独具一格了。《亲爱的,继续您的征服吧》、合唱《走吧,水手伙伴们》与《垂下的翅膀》等,都是声乐作品中的上乘之作。该剧最后一首也是最美一首咏叹调,狄朵生命绝唱“天鹅之歌”《当我躺在尘土之下时》(也译作《当我命归黄泉》),音乐形象美妙绝伦感心动耳:“贝林达,伸出你的手吧。黑暗已正笼罩了我的眼前,让我在你的怀中安息吧,死亡如今是受到欢迎的宾客。当我被埋葬时,但愿我所犯下的错误不会扰乱了你的心,记住我,但是,哦!忘掉我所受的命运”。这是歌剧史上最著名的哀歌之一,旋律从低沉冥思中缓缓升起,由弱到强直达凄美怆然的最高音:“记住我”,随后,一支悲伤的合唱结束了全剧:“来吧,翅膀低垂的丘比特,将玫瑰花洒落在她的墓地上;那玫瑰花如她的心一样柔弱而高贵”。曾任英国星期日邮报》歌剧评论主笔的亚历山大·沃尔说,“狄朵哀歌”痛彻古今。那种深刻内在的悲剧力量,绝对只可意会而难以释怀。
《狄朵与埃涅阿斯》被誉为最伟大的英语歌剧。普赛尔汲取了意、法歌剧的创作经验和技法手段,有机融合了英国民族风格曲调音乐形象具有质朴深刻的抒情气质。巴洛克时期乐器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尤其是提琴家族的乐器,可以发出足以和管乐器抗衡的丰沛音色。普赛尔为该剧谱写的乐队部分十分考究,严谨的对位,精巧的复调,使音乐焕发出独特的迷人的韵味。有专家认为,这部歌剧体现了原创的艺术含金量,非常富于审美价值和个性魅力。音乐语言具有悲剧的思想深度和表现力度,宣叙调和咏叹调,情感丰富细腻,合唱部分气势如虹,震撼人心。这位英国作曲家最伟大的成就,在于其成功地创作了适应英文歌词重音速度节奏和符合英国人欣赏习惯的戏剧音乐旋律及“英国式”的艺术形象。正如后人所评述:“要想更好地了解普赛尔,应该在英国听他的歌剧演唱,如此特殊的语言重音,赋予音乐家奇特的旋律和形式”。
在西方歌剧史上,这部演出时间不足一个小时的三幕歌剧,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被认为是从蒙特威尔第格鲁克之间的一个里程碑
最新修订时间:2021-12-05 20:51
目录
概述
歌剧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