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培理(旧译为“狄百瑞”)(William Theodore de Bary ,1919年8月9日—2017年7月14日),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化系教授,海外研究中国思想的著名学者。主要著作有:《高贵与文明》(2004),《
亚洲价值与人权》(1998),《为己之学》(1991),《
东亚文明:五个阶段的对话》(1988),《中国的自由传统》(1983),编写了影响广泛的《中国传统资料选编》。
人物生平
狄百瑞(William Theodore de Bary,1919年8月9日—2017年7月14日)教授是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梅森荣休讲座教授及荣休副校长 。狄百瑞教授生于1919 年,1941年毕业于
哥伦比亚大学,1948和1951年在同校分别取得硕士和博士学位。1942—1946年间,狄百瑞教授在
美国海军后备(情报)部队服役,官至
少校。
狄百瑞教授于 1949 年在哥伦比亚大学开始他的教学事业,负责发展
东亚研究的本科
通识教育课程。他为此而编制的阅读资料选材来自印、中、日、韩等
亚洲文明的主要传统。这套资料在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大专都广受欢迎,后更配上超过140篇文章,以供亚洲地区的通识教育之用。1960—1966 年间出任东亚语言及文化系系主任,并担任国防语言及地区研究中心的首位主任。在他带领下,中、日、韩语的课程都有相当大的扩展。1990 年开始,狄百瑞教授还以特任教授的身份在东亚语言及文化系讲学。
狄百瑞教授是1969—1970年的亚洲研究学会主席,也在1969—1971年间担任
哥伦比亚大学校务会议理事会的首任主席,并于1971—1978年间出任副校长,期间狄百瑞教授推动东亚图书馆的翻新及扩充工程,建立人文研究中心,以及这中心辖下的人权研究中心。1978—1986年间,任美国学术团体理事会的主席。
1982年,狄百瑞教授在
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主讲了“
钱宾四先生学术文化讲座”。
2017年7月14日,美国著名汉学家、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荣誉教授狄百瑞在位于纽约的家中去世,享年98岁。
译名变更
国际汉学权威狄百瑞(William Theodore de Bary)透过
唐奖基金会,正式将其中文名改正为“狄培理”。中央社访问到狄培理的学术好友、清大荣休讲座教授
李弘祺,说明当初翻成“狄百瑞”的始末。
狄培理在华文圈以“狄百瑞”之名为人熟悉,他一生出版30多本专书,参与编撰的教材,至今仍是欧美大专生认识儒家文化所必读。
狄培理2016年6月获得第二届
唐奖汉学奖,在与唐奖基金会联系时,特别表达希望藉此机会,向华人社会“正名”。原来“培理”二字,是他年轻时造访
燕京大学(今
北京大学前身)时,由国学大师
钱穆所取,具有深刻的意涵。 清大荣休讲座教授李弘祺,是“正名”事件的关键推手。他接受中央社采访时解释,1982年时,他还是年轻教员,因和狄培理有过几次信件来往,香港
新亚书院邀请狄培理担任“钱穆讲座”,院长
金耀基便请教他如何翻译de Bary的中文名字。
李弘祺表示,他当时不知道狄培理有没有专用的中文名,于是采用一位台大学者的翻译,此人专门研究儒学,就这样把名字定下来了,并没有特别去确认。
后来
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狄培理的演讲集《
中国的自由传统》,由李弘祺挂名翻译,就是使用“狄百瑞”这个名字。这本书在学界非常有名,却也因此加强了“狄百瑞”的流传。
直到1991年,李弘祺从香港应聘到美国
纽约市立大学任教,离
哥伦比亚大学很近,狄培理邀请他参加研讨课,才从本人口中得知,狄百瑞其实应是“狄培理”,且是出自
钱穆的手笔。
李弘祺表示,“狄百瑞”之名当然也很好,富有长寿百命的意思,但“狄培理”意义更为深远。狄培理当初到北京时,已对明末思想家
黄宗羲有高度兴趣,钱穆用de Bary译音取名,选择
宋明理学中的重要观念“理”和“培”,正是对狄培理的鼓励和嘉勉。
李弘祺知道翻译上的错失后,写文章时都会使用“狄培理”,并多次跟人私下谈起这个名字,却一直没有在正式场合来订正。这次
唐奖的机会非常难得,心想一定要说明清楚,才联络狄培理的代表、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郑义静,以及中央大学教授杨自平等人,一同和唐奖基金会说分明。
学术成就
除了在教育行政上的贡献外,狄百瑞教授的学术成就亦广被承认。他先后在1974年和1999年获选为美国文理学院和
美国哲学会院士,并获得
圣劳伦斯大学、
芝加哥罗耀拉大学及
哥伦比亚大学的
荣誉博士学位,而他所获得的奖项,则包括美国历史协会华图莫尔奖、教育出版社联会费斯本奖、哥伦比亚大学杰出教师奖、哥伦比亚学院约翰·杰伊奖、哥伦比亚大学莱纳·屈林书籍奖和范多伦奖、谭能邦纪念奖、汉密尔顿奖(两届)以及旭日三等勋章等。
出版图书
研究兴趣
狄百瑞教授的研究兴趣是
东亚的
宗教和思想传统,尤其是
中国、
日本和
韩国的
儒学。他把
新儒学研究引入美国,提倡一种对
亚洲在通识和核心课程中的位置的全新构想。他撰写和编辑的超过二十五部著作里,主要处理中国的民间社会等问题。
获得荣誉
2016年6月20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荣誉教授、中国思想史泰斗狄百瑞(Willi m Theodore de Bary)凭借在儒学研究领域的“开创性贡献”,获得第二届
唐奖“汉学奖”。
出版论著
《
中国的自由传统》,狄培理著,
李弘祺译,联经出版公司,2016年11月;
《
东亚文明》,[美] 狄百瑞著,
何兆武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1月;
《
亚洲价值与人权》,[美] 狄百瑞著,尹钛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9月;
《
儒家的困境》,狄百瑞著,黄水婴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
《传统儒学的现代诠释》,狄百瑞等著,周博裕主编,文津出版社,199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