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发曾
河南省城市规划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王发曾,男,河南开封人,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留美归国学者,原河南大学副校长,河南省重点学科人文地理学学术带头人,河南省城市规划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优秀专家,全国优秀教师,美国波士顿大学访学者、客座教授(1987--1988年),担任国际地理联合会(IGU)数学模型委员会委员,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区域科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商业地理学会理事等学术职务。我国知名的城市科学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区域综合发展、城市规划与设计、城市生态学和城市犯罪空间防控研究等。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部级基础和应用性项目10多项,出版10余部专(译)著,在《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理科学》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20余篇,获得“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奖”等科技成果奖励20项。
个人信息
王发曾,二级教授,博导,美国波士顿大学访问学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内知名人文地理学者,城市地理、城市规划方面专家学者。
河南省重点学科“人文地理学”学术带头人、河南省规划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大学原常务副校长、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人文地理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长期从事城市地理学、人类生态学、城市开放空间系统、中原城市群城镇体系、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城市空间犯罪及防控。
讲课与演讲水平高,深入浅出、才思敏捷、深情并茂、妙语连珠,深受同学们和年轻一代欢迎。
学术兼职
国际地理联合会(IGU)数学模型委员会委员,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原副主任,中国区域科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商业地理学会理事、河南省城市研究会常务理事、河南省规划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等。
授课方向
人文地理学:城市—区域综合发展、城市规划与设计
授课课程:城市-区域系统分析与优化
城市群与城市体系
城市开放空间系统优化
中原城市群整合、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
学术研究
王发曾主要研究方向为人文地理、城市地理、城市规划与设计、城市--区域综合发展、城市生态学,先后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120篇左右学术论文,独著、主编或参编并正式出版15部学术专(译)著,主持或参加完成20项左右国家级、省级或国际合作科研项目,获得20项各级各类科研成果奖励,是全国优秀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重点学科“人文地理学”学术带头人等。主要学术贡献领域包括:
(1)深入研究中原城市群。王发曾等河南大学的学者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河南省城市体系的发展机理与调控方法研究”(1990-1993),是我国较早开始的省域城市体系研究之一。他们提出:以郑州为核心,以京广、陇海铁路为骨架,构建河南省中部大中城市集聚的“核心城市圈”(王发曾等,1992;王发曾,1994)。在中原城市群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王发曾、刘静玉、徐晓霞、赵威、刘晓丽等学者系统研究了中原城市群的理论基础、现实基础和城镇化基础;中原城市群城市竞争力研究;中原城市群三大体系整合研究;中原城市群城乡生态整合研究等方面。王发曾等学者对中原城市群的研究为河南省城镇的总体布局和协调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和调控指导。
王发曾等关于河南省城市体系功能组织的研究奠定了中原城市群研究的基础,2003年王发曾等申请了河南省政府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专题研究课题“中原城市群整合研究”(基金编号:2005004),以此为基础,在竞争力、城市体系、产业、空间、城乡生态环境和支撑平台等方面进行了城市群的整合研究,《中原城市群整合发展研究(报告)》获得河南省首届发展研究三等奖,以此为基础出版专著《中原城市群整合研究》(科学出版社,2007),刘静玉同时参编了《中国城市群发育与中原城市群发展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围绕此研究,相继展开了城市群的动力机制、基本理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与优化、物流信息流整合的研究,在地理研究、地理科学、人文地理、经济地理等刊物陆续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这些成果整合为“中原城市群整合研究”,获得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2011年)。
以王发曾为组长之一,由刘静玉、徐晓霞、闫卫阳等组成的课题小组获批2007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重点招标课题《中原城市群产业融合问题研究》(项目编号:A010),该项目以相关理论和方法为支撑,定量分析了中原城市群产业融合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多层次的产业融合发展方略,该成果顺利通过成果鉴定。刘静玉主持,王发曾、赵威、李斌等参加的课题小组获批河南省软科学项目《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编号:082400451650),分别从经济地域组织与产业结构、城市体系整合、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整合、信息化网络平台整合、城乡生态工程建设和区域协调机制等方面,研究了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技术。
鉴于城市群研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王发曾等认为省域城市群必然成为省(区)发展战略的主要牵引板块。通过中原城市群初步整合,以及内聚和外联两个方面的进一步实践,即内聚以营造现代都市区,构建能够带动城市群快速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外联以营造省域现代城镇体系,构建能够承载城市群健康发展的“区域支撑体系”,探索省域城市群整合理论的深化及其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该研究是城市群研究的深化,可为中原城市群深度整合及其他省域城市群的发展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借鉴。该成果发表在《地理科学》(2011年第3期)发表。
(2)提出并深入研究了城市开放空间系统。王发曾在开放空间的基础上,结合城市研究的空间特征,提出了城市开放空间系统。他指出城市开放系统包括灰色开放系统和绿色开放系统;空间结构形态包括外部圈层、主体圈层和内里圈层;阐明了开放空间系统的实用功能、生态功能、文化功能、景观功能和调控功能等;提出了城市开放空间系统优化的理论基础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着重论述了城市开放空间系统优化的基本对策和空间布局结构优化、圈层一体化优化、系统要素优化等主要工作内容。
王发曾从人类生态学的辨析入手,研究了城市生态系统的综合评价与调控,进行了城市生态系统基本理论的辨析,以典型城市开封为例,研究其生态系统优化的关键措施,这些成果在城市规划汇刊、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学术期刊发表。此后,城市生态的研究分为两个部分:生态城市建设和城市开放空间系统的研究,这些研究由我国一般城市到个体城市开封、洛阳,这些成果先后在地理研究、城市规划、地理科学进展、人文地理等刊物上刊出。此后,对城市生态系统的研究转向中原城市群,徐晓霞对中原城市群的城市生态系统展开研究,其成果《中原城市群城市生态系统研究》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2006)。
王发曾等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我国城市人工物质要素的空间设计及其环境质量效应研究”(1994-1997),2000-2002年获批河南省科委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现代城市开放空间系统的规划与设计”(项目编号:4070100),2003-2005年王发曾、高建华、徐晓霞等承担河南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城市生态系统的分析、评价与生态城市建设研究”(项目编号:0311061500)。《开封市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开放空间系统系统优化》获得河南省第九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开封市生态系统优化的关键措施》获得河南省第八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
(3)开创了中国城市空间犯罪及防控研究。王发曾教授从1980年代中期开始研究城市犯罪空间防控问题,在地理研究、地理科学、人文地理等刊物发表二十余篇学术论文,并出版专著《城市犯罪分析与空间防控》(群众出版社,2003),该书于2004年获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10年以来在商务印书馆、东南大学出版社等陆续出版了《城市犯罪空间盲区分析与综合治理》、《城市犯罪空间》等著作。其研究主要从以下的线索展开——
第一,城市犯罪特征分析。分别针对不同类型的城市、城市内部不同功能区、城市犯罪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特征分析。不同类型城市的犯罪特征分析,包括不同区位、不同性质和不同规模的城市犯罪特征分析,包括不同区位、不同性质和不同规模的城市犯罪特征分析;城市内部不同功能分区的犯罪特征分析,包括市中心、对外交通运输区、居住区和其他功能区的犯罪特征分析;城市犯罪的动态变化特征分析,包括长期动态变化、年代动态变化和日内动态变化特征分析。
第二,城市犯罪成因分析。首先,介绍和评价了人类生物学、传统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城市犯罪成因的理论和假说,阐述了城市犯罪成因的综合观,然后按照综合成因观的思路,分别对城市发展、城市问题和城市空间环境对城市犯罪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第三,城市犯罪要素分析。分别对城市犯罪的主体(罪犯)、受体(受害者)和载体(犯罪场所)进行了分析。城市犯罪的主体分析,包括罪犯的滋生环境、成分构成和心理行为分析;城市犯罪的受体分析,包括个体和团体犯罪受体分析;城市犯罪的载体分析,包括各种载体中的非公共空间盲区、公共空间盲区、边际空间盲区、移动空间盲区和虚拟空间盲区的分析。
第四,城市犯罪的空间防控。在对城市犯罪空间防控进行理论辨析的基础上,提出并阐述了城市空间环境的形态布局、城市空间盲区的综合治理、城市空间地域的防控管理和城市公安机构空间布局调整等防控城市犯罪的主要途径。
(4)中原经济区战略研究。该学科方向紧扣社会经济热点问题,服务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形成了产学研有机结合的研究特色。王发曾等在中原经济区的边界范围确定、现代城镇体系建设、城市—区域系统空间组织、新型城镇化、“三化”协调发展等方面展开研究,在地理科学、经济地理、人文地理等刊物发表十余篇学术论文,并参编《解读中原经济区》、《河南经济发展报告》等专著。
2010年王发曾参加省委、省政府组织的“中原经济区研究”课题组,任课题小组组长。“中原经济区研究”课题组荣获第二届(2011)“河南经济年度特别贡献奖”,王发曾等代表课题组于2012年3月19日接受颁奖。2012年以来王发曾等陆续在人民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2013年获河南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特等奖)、《中原经济区主体区现代城镇体系研究》(2014年出版),为中原经济区进一步地科学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他在书中指出:
中原经济区战略是中原崛起的时代呼唤
中原经济区战略是中华复兴的时代呼唤
中原经济区战略是中原民心的时代呼唤
中原经济区规划》: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国之方略
出版图书
研究方向
人文地理、城市地理、城市规划与设计、城市--区域综合发展、城市生态学。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120篇学术论文,独著、主编或参编并正式出版15部学术专(译)著,主持或参加完成16项国家级、省级或国际合作科研项目,获得18项各级各类科研成果奖励,承担《人文地理》、《地域研究与开发》等杂志的编委。在以下研究领域里取得了较突出成绩并做出创造性贡献:(1)城市(镇)体系调空与发展;(2)城市可持续发展;(3)城市规划与设计;(4)城市生态系统与生态工程建设;(5)城市犯罪分析与空间防控。
科研项目
(1)皖南山区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国家综合考察委员会项目);
(2)伏牛山区自然资源综合开发与利用(河南省农业区划委员会项目);
(3)发展中国家城市住宅市场研究(国际合作项目);
(4)开封市阳光街区分区规划与设计(河南省建设厅项目);
(5)人类生态学的理论、方法与实践研究(河南省教育厅项目);
(6)河南省城镇体系的发展机理与调空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7)河南省新设城市预测与规划(国家民政部项目);
(8)河南省城市土地定级估价(河南省土地局项目);
(9)河南人口·资源·环境直辖市发展研究(河南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项目);
(10)我国城市人工物质环境的空间设计及其环境质量效应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1)河南省城市体系规划(河南省建设厅项目);
(12)河南省城市职能更新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河南省自然科学基础项目研究);
(13)现代城市开放空间的规划与设计(河南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项目)。
(14)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城市犯罪空间盲区分析与综合治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5)河南省现代城镇体系建设研究(河南省招标课题项目)
获得荣誉
(1)全国优秀教师奖
(2)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3)中国地理学会优秀教材一等奖
(4)中原经济区特别贡献奖
(5)中共河南省“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
(6)河南省人民政府实用社会科学一等奖
(7)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奖三等奖
(8)河南省社科优秀成果特等奖、一等奖
(9)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
(10)河南省教育厅优秀论著一等奖
(11)河南省教育厅优秀教材二等奖
(12)河南省优秀教师奖
(13)开封市优秀教师奖
(14)河南大学优秀教师奖等。
参考资料
王发曾.河南大学.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11 19:59
目录
概述
个人信息
学术兼职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