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水(1915年10月28日—1993年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
开国少将,福建省
永定县人。1932年6月参加
中国工农红军,同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前曾担任永定县木船工会、闽西木船工会和福建省木船工会青工部长,
红五军团三十九师宣传队队长、青年科干事,红五军团政治部青年干事,
公略步兵学校政治部青年干事、政治营第七连指导员,
红一方面军干部团三营第七、九、八连政治指导员,
固原县区委书记,
镇原县三岔区委书记、县委组织部部长、县委副书记、县委书记,
庆阳县委组织部部长、县委书记,中共中央直属机关总支书记,
热河省热西地委副书记,热西军分区副政委,
冀察热辽军区组织部部长,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四兵团组织部部长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空军第一航空学校政治委员,空军干部部副部长、部长,空军政治部副主任,
济南军区空军第二政治委员,
兰州军区空军政治委员,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副政治委员等职。他还是第五届
全国人大代表,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15年10月28日,王平水出生于福建省
永定县坎市镇洽溪村一个普通的贫苦农民家庭,原名王洪福。
1922年至1927年,王平水在家乡上学,同时参与劳动。1927年后,王平水在
永定河上随伯父跟船。
土地革命时期
1928年后,王平水在永定河上当船工学徒。
1930年11月,受到
永定暴动影响,王平水参加中共领导的木船工会,先后担任永定木船工会、闽西木船工会和福建省木船工会青工部部长等职。凭借出色的技术,在组织船工为红军摆渡和为苏维埃政府运输物资过程中,他每次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务。永定木船工会走出了两位开国将军:王平水和原北京军区副司令员
张云龙。张云龙是永定
湖雷镇人,时任永定木船工会主席。
1931年2月,王平水加入共青团。
1932年6月,王平水参加红军。7月,王平水转为中共党员。后任
红五军团十三军三十九师政治部宣传队队长和青年科干事。同年底,王平水任红五军团政治部青年干事。王平水参加红军的第一仗,是
南雄水口战役。此役,红军毙伤国民党军近3000人,红五军团亦付出较大伤亡。王平水在战斗中顽强抗击敌军的反扑,英勇冲杀,一次又一次地以大刀和敌人白刃格杀,直至击溃敌人。紧接着他又参加了
乐安宜黄战役、
建黎泰战役和
金溪资溪战役。
1933年4月,王平水入瑞金红军学校学习。在中央苏区期间,王平水参加了第四、五次
红军反“围剿”战争。结业后,9月,王平水任
公略步兵学校政治部青年干事。
1934年初,王平水任公略步兵学校政治营七连指导员。10月,王平水任
红一方面军干部团三营七连指导员。12月,王平水部驻扎在遵义城,担任警卫工作。
1935年1月,王平水任红一方面军干部团三营九连指导员。在四渡赤水的
鲁班战斗中,王平水负伤。6月,伤愈后,王平水任
红一方面军干部团三营八连指导员。10月,王平水任红一方面军干部团卫生队指导员。同月,王平水因伤口复发掉队,在
镇原县农民李荣贵家养伤。
1937年1月,王平水归队,先后担任中共甘肃省
固原县区委书记,镇原县三岔区委书记。6月,王平水任镇原县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在陕北,残留在陕甘
苏区的民团、地主武装和散兵、惯匪、叛变投敌分子等,组成了43股数量不等的土匪武装,经常骚扰苏区人民,破坏生产建设,严重影响苏区政权的巩固和工作开展。少数股匪在国民党特务的操纵下,破坏苏区交通,甚至袭击、暗杀共产党干部和红军。为彻底消灭43股土匪,维护苏区治安,巩固抗日后方,中央军委抽调主力红军一部,分5个地区进行剿匪作战。王平水与县委其他领导人同心协力开展剿匪工作,指挥镇原地方武装,发动镇原广大群众,配合红军的剿匪作战,消灭、打散、驱逐了镇原境内的土匪武装。在开展剿匪工作的同时,王平水等镇原县委领导人,加强辖区内各级政权建设,取消了原国民党县政府强行摊派的各种苛捐杂税,采取鼓励工农业生产的措施,增办许多群众文化福利设施,使经济文化事业逐步复苏,并改善了人民生活,使陇东小县镇原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全面抗战时期
1938年初,王平水任庆阳县委组织部部长和县委书记。
1939年5月,王平水进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9月,王平水任中央直属机关总支书记。
1942年初至1945年8月,王平水两次进入
延安中央党校,在一部和二部学习。
解放战争时期
1945年11月,王平水任
热河省热西地委副书记和军分区副政委,领导开展反奸清算运动,与伪满残余势力和封建势力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并组织群众配合野战部队解放热西地区的
隆化、
围场、
丰宁等县。
1948年6月,王平水任
冀察热辽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
1949年4月,王平水任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四兵团(司令员
刘亚楼)政治部组织部部长。8月,按照刘亚楼提出的将十四兵团机关和军委航空局合并为空军领导机关的方案,王平水和十四兵团司令部参谋处处长
何廷一,经千里跋涉,将十四兵团机关及直属队共2155人带回北平。11月,王平水任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参加了人民空军的组建工作。在刘亚楼司令员、
萧华政委的领导下,王平水迅速制定了空军各级领导干部遴选、任用的标准:一是必须绝对忠于党,忠于人民军队;二是要有开拓精神,敢于负责;三是要不畏艰难、吃苦耐劳;四是必须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能接受新事物。按照这个标准,王平水在很短时间便为空军机关配备了比较好的领导班子及各级领导干部,为人民空军建立确立了组织基础。刘亚楼认为,培养航空人才是当务之急,成立并建设航空学校乃早日建成强大空军的第一步。经中央军委批准:先建立6所航空学校。王平水马不停蹄,开始了各航空学校校长和政委的挑选,他全身心地投入挑选考核工作,到军委航空局、十四兵团挑选文化素质、军事素质比较高、善于带兵,擅长训练、懂得管理的干部作为候选人报空军司令部、空军党委考核批准。接着是各航空学校学员的招募标准的制定。王平水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及对建立人民空军的使命感、紧迫感,迅速制定招募标准:政治上绝对可靠、极强的纪律观念、吃苦耐劳的精神、有一定文化。同年12月1日,各航空学校如期开学,新中国第一代飞行员和地勤人员从这里走出。
建国之后
1950年11月,王平水任空军第一航空学校政委(校长
姚克佑)。王平水为培养新中国空军的空、地勤人才呕心沥血、日夜操劳。他投入到编印教材、制定教程、制定学校管理条例的工作中去。正是有了王平水这样的第一代空军官兵的不懈努力,一批又一批空军英雄从第一航空学校飞上了蓝天。在朝鲜战场上,在台海空战中,在为保卫祖国领空的较量中,取得辉煌战绩,为空军的历史添上浓墨重彩。刘亚楼、萧华、王平水、
何廷一等第一代空军元勋们,不负重托,白手起家,仅仅两年时间,中国空军神话般地从一个航空兵师、几十架作战飞机发展到拥有23个航空兵师,近3000架飞机。是时,朝鲜战场上,美军掌握了绝对的制空权,中国人民志愿军饱受了敌机轰炸之苦,后勤保障也因敌机轰炸困难重重。正是这新中国第一代空军在朝鲜战场大展神威,空战实力仅次于美苏,美国空军参谋长
霍伊特·桑福特·范登堡不得不承认:“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几乎一夜之间就变成了世界上主要空军强国之一。”
1953年3月,王平水任空军干部部副部长。
1955年9月,王平水被中央军委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59年底,王平水任政治部副主任兼干部部部长。
1967年2月至1972年,王平水受到迫害,被监禁和劳动改造。
1971年9月后不久,王平水被彻底平反,返回空军机关。
1973年,王平水在空军学院主持清查和复查工作,落实党的政策,解放了一批受迫害的老同志。
1979年5月,王平水任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副政委。
1983年5月,王平水离休。
王平水还是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和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1993年2月1日,王平水在北京病逝,享年78岁。
轶事
所获荣誉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88年7月,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人物评价
王平水同志为我军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无私奋斗了一生。他对工作一丝不苟,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他坚持原则,光明磊落,公道正派,顾全大局;他密切联系群众,谦虚谨慎,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团结同志;他艰苦奋斗,为政清廉,不徇私情,对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要求严格,保持了我党我军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