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放焰口,能令饿鬼得度,也是对
亡者追荐的
佛事之一。除了施舍食物,以解除
饿鬼的饥虚之外,最重要的是为他们说法、皈依、授戒,令其具足正见,不再造罪受苦,以祈早日脱离苦趣,成就
菩提。
瑜伽焰口
瑜伽焰口施舍食物,本是
密教依不空所译《
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修法的仪轨。此经最初唐
实叉难陀译为《救面然饿鬼陀罗尼神咒经》,“
面然”即“
焰口”,为一饿鬼名。经中说
阿难在定中受到面然的警告而去请示佛陀,因而佛陀说此施食之法,即说诵施食经咒,解除诸饿鬼痛苦。此经
不空译出后,唐末即失传。宋代诸名僧取
显教经中的真言加以
观想,编撰施食仪,推行此法。元代
藏密传来汉地,焰口施食重依此奉行。今藏经中有《瑜伽集要焰口施食仪》1卷,不著译人。经学者考定,系元代翻译,其内容从严饰道场,备办香花、饮食、净水、皈依上师三宝开始,到
金刚萨埵百字咒止,主要是
持诵有关供养、
施食、灭罪、
发菩提心、入观音定等真言佛号和
结印观想。仪后还附有十类孤魂文和
三皈依赞,为以后通行仪轨的基础。元明清三代所出施食仪轨很多,但师承不一,互相径庭。其中明代天机依据《瑜伽焰口施食科仪》删成《修习瑜伽集要施食坛仪》,世称《天机焰口》。后
祩宏对此又略加参订,名《
瑜伽集要施食仪轨》。清初
宝华山德基再据祩宏本略加删辑,名《瑜伽焰口施食要集》,世称《华山焰口》。此后两本通行于世。此外,还有斋佛(上供)、
斋天、
普佛、
蒙山施食、
三时系念、诵经
念佛等种种
佛事仪式。
焰口
焰口,系根据《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而举行的一种
佛事仪式。经中说:佛在迦毗
罗城尼具律那
僧伽蓝,为诸比丘并诸菩萨说法。尔时
阿难独居闲静处习定。至夜三更,有一饿鬼,名曰焰口。于阿难
前说:“却后三日汝命将尽,生饿鬼中。”阿难心大惶怖,疾至佛所,陈说此事,并启示教。时佛为说无量威德自在光明
殊胜妙力陀罗尼,谓诵之即能免饿鬼苦,福寿增长。修此法时,于一切时,取一净器,盛以净水,置少饭?及诸饼食等,右手按器,诵陀罗尼七遍,然后
称多宝、妙色身、广博身、离怖畏四如来名号,取于
食器,泻净地上,以作布施。若施
婆罗门仙,即诵此陀罗尼二七遍,投于净流水中。若诵三七遍,奉献三宝,则成上味奉献供养。
此法的传来,最初是
唐武后时
实叉难陀译《救面然饿鬼陀罗尼神咒经》一卷和《甘露陀罗尼咒》一卷。
面然就是
焰口的异译。其《救面然饿鬼陀罗尼神咒经》中所说真言名
变食真言。《甘露陀罗尼咒》所说真言名甘露真言。谓取一掬水,咒之十遍,散于空中,即成甘露。其后
不空三藏译出《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与实叉难陀所译同本。不空又译出《瑜伽集要救阿难陀罗尼焰口仪轨经》、《瑜伽集要焰口施食起教阿难陀缘由》(即前《
仪轨经》前半起源分别行)、《
施诸饿鬼饮食及水法》。日本所传尚有唐跋驮木阿译《施饿鬼甘露味大陀罗尼经》。
不空译《瑜伽集要救阿难陀罗尼仪轨经》中的行法次第是:
一、破地狱真言,二、召饿鬼真言,三、召罪真言,四、摧罪真言,五、定业真言,六、忏悔真言,七、施甘露真言,八、开咽喉真言,九、
七如来名,十、
发菩提心真言,十一、
三昧耶戒真言,十二、施食真言,十三、乳海真言,十四、普供养真言,十五、奉送真言。
自此以后施饿鬼食便成为修密法者每日必行的仪式。日本入唐求法诸家曾携回有关施食饿鬼的仪轨。空海著《秘藏记》中曾解释
施饿鬼法中五如来义。安然《八家秘录》有《施饿鬼法》,列诸家将来经轨八部。但是在中国却由于唐末五代之乱,随着
密教失传而施食一法也失传了。
宋代诸师对于
施食一法是不够了解的。在
遵式《金园集》中有施食正名、施食法、施食文、施食
观想诸篇。其法并非密教仪轨,只是取经中真言,附以
台宗观想而已。其施食正名中说:“今
吴越诸寺多置别院,有题?水陆者(中略),有题斛食者(中略),有题
冥道者。”斛食是指
焰口施食。冥道是唐代的冥道无遮大斋,也是密教行法的一种。水陆是宋代兴起的仪式。此三者在当时是混同着而无所区分的。宗晓有《施食通览》一卷,首载《救面然饿鬼经》二译,次录《涅盘经》佛化旷野鬼神缘,《鼻奈耶杂事律》佛
化魔子母缘及《宝云经》中比丘乞食分施
鬼畜文,次集诸家关于施食及水陆斋会之文。其中有仁岳《施食须知》一篇,也以为施旷野鬼神,施
鬼子母救拔焰口饿鬼同是施食。《
释门正统》卷四《利生篇》也同此说。可见宋代诸家对于焰口施食曾企图恢复而未得其道。
元代由于藏族喇嘛进入汉地,
密教也随之复兴。藏经中有《瑜伽集要焰口施食仪》一卷,未注
译人。就其中真言译音所用字考之,应是元人所译。其次第与
不空译《救阿难陀罗尼焰口仪轨经》相同,其前增有三归、大轮明王咒、转 菩萨咒、
三十五佛、
普贤行愿偈、
运心供养、三宝施食、入观音定,然后方破地狱。而后增尊胜真言、
六趣偈、发愿
回向偈、吉祥偈、
金刚萨埵百字明、十类孤魂文、
三归依赞。从此瑜伽施食之法得以复兴。
明代,由于诸家传承不一,各自以意增益,遂又形成杂乱。今所知者明代行法有《瑜伽焰口施食科仪》。其后天机禅师删其繁芜,成为《修习瑜伽集要施食坛仪》。世简称为《天机焰口》。天台灵操为之注,名曰《修习瑜伽集要施食坛仪应门》二卷。其中唯召请孤魂文不同。
莲池袾宏又因《天机坛仪》略加参订,名曰《修设瑜伽集要施食坛仪》,略名《瑜伽集要施食仪轨》,并为之注,名《施食补注》。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
宝华山释德基又因袾宏本略加删辑,名为《瑜伽焰口施食集要》,世称《华山焰口》。乾隆六年(1741)宝华山释福聚又因之作《瑜伽施食仪观》。此外又有康熙十四年(1675)释寂暹著《瑜伽焰口注集纂要仪轨》。康熙二十二年刊《修习瑜伽集要施食仪轨》的跋文中说:“禀受师承不出一家,遂使流通经本大相径庭。纷纭彼此,莫知适从。”清代佛寺流行的《
焰口》,多为《天机》和《华山》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