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六礼器之一
璋,中国古代六礼器之一;呈扁平长方体状,一端斜刃,另一端有穿孔。
简介
璋呈扁平长方体状,一端斜刃,另一端有穿孔。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半圭为璋。”璋的种类据《周礼》中记载有:赤璋、大璋、中璋,边璋、牙璋5种。我们可以把它们归纳为三类:第一类“赤璋”是礼南方之神的;第二类“大璋、中璋、边璋”是天子巡守用的;第三类“中璋、牙璋”是作符节器用的。“赤璋”是用赤玉(玛瑙)做的璋,是祭南方之神朱雀的礼器。
璋属于礼玉六器之一。由于其形状和相似,所以文献中常常将圭、璋并称。考古中所见到的圭上端都是等腰三角形,下端平直,呈扁平长方体状。而璋的上端是一道斜边,另一端或边有穿孔。也许正因为如此,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半圭为璋”。关于璋的形制颇多争议,故考古上一般把上端为一道斜边的长条形器称作璋,这也符合半圭为璋的释义。
形象特征
长25厘米,宽7.11厘米,厚0.64厘米。1986年于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一号祭祀坑出土。栗黄色,一侧经火烧呈鸡骨白色。射前端薄而宽,后端厚而窄,两面扁平,射 端刃口呈凹弧形。后端两侧有齿饰,与两面齿饰对应处留有起稿齿饰的平行阴线。长方邸,邸前正中有一圆穿。
历史变化
璋始见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山东龙山文化遗址分别出土过3件玉璋,为迄今所知最古老玉璋。二里头文化遗址出土有玉牙璋,青灰色,通体磨光,光洁鉴人。柄与器身一侧各钻一圆孔,两面磨刀刃,刃微凹,两阑出扉牙,长54厘米。二里岗出土的玉璋,为淡青色,后部微残缺,前部为斜刃,后部两侧有牙状突起,安柄处钻一圆孔。西周的玉璋比较少见,器形与商代相近,器身窄长,尺寸较小,中略内凹,三角形端刃一尖长,一尖短,长方柄,扉牙之间亦饰平行阴线。春秋玉璋形状较多,或呈扁平条形,素面无纹;或端刃内凹,作弧形;或首端呈斜角;或上、下端皆微作斜角,身两侧一边微弧,一边似斜刃。战国以后,出土玉璋几乎不见。
历史作用
璋除用作六器之一外,《周礼·考工记》中还有“大璋亦如之,诸侯以聘女”的记载。《周礼·考工记》又载:“大璋,中璋九寸,边璋七寸,射四寸,天子以巡守。”说明玉璋还是天子巡狩的时候祭祀山川的器物。大山川用大璋,中山川用中璋,小山川用边璋。所祭的如果是山,礼毕就将玉璋埋在地下,如果是川,礼毕就将璋投到河里。《周礼·典端》载:“牙璋以起军旅,以治兵守。”香港也有玉璋出土,随着数目的增多,对玉璋的认识也更加清晰。
出土
山东龙山文化遗址出土的玉璋,为迄今所知最古老的玉璋。二里头文化遗址出土的玉牙璋、玉琮玉圭通体磨光,光洁鉴人。二里岗出土的玉璋,为淡青色,后部微残缺,前部为斜刃,后部两侧有牙状突起,安柄处钻一圆孔。西周的玉璋比较少见,图1这件玉璋是1980年10月出土于宝鸡桥镇乡桥镇村东北的一座西周早期的墓葬中。这件玉璋制作精致规则,上端呈45度斜边状,色青中泛绿,器表光洁莹晶,长20.8厘米、宽7.9厘米、厚0.9厘米。春秋玉璋的发现不仅比西周的数量要多,而且形状也较为多样,或呈扁平条形,素面无纹;或端刃内作弧形。图2这四件玉璋是1993年5月出土于宝鸡南郊一座春秋时期的墓葬中,共出土的6件玉璋形制相同,大小有别。均为扁平长条形,一端有长方形突棱,另一端为斜角形。两侧边缘中部有长方形突齿及弧形突齿各一,两边又各有突齿三个,其中两个为方形,一个为斜角形。中部近长方形突齿处有两面对钻的小圆孔。器表两面纹饰基本相似,主体纹饰均为阴线云雷纹、变体兽面纹,以及双阴线云雷纹等,表面蚀严重。战国以后,玉璋还未见有出土的著录。
典故
弄璋:古人把璋给男孩玩,希望他将来有玉一样的品德。旧时常用以祝贺人家生男孩。
出处:《诗·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
从前,把生男孩子叫“弄璋之喜”,生女孩子叫“弄瓦之喜”。“弄璋、弄瓦”典出《 诗经·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璋是好的玉石;瓦是纺车上的零件。男孩弄璋、女孩弄瓦,实为重男轻女的说法。“寝床弄璋”、“寝地弄瓦”的区别在民国时代仍变相存在。有的地方生男曰“大喜”,生女曰“小喜”,亲友赠送彩帐、喜联,男书“弄璋”,女书“弄瓦”。
璋为玉质,瓦为陶制,两者质地截然不同。璋为礼器,瓦(纺轮)为工具,使用者的身份也完全不一样。而以其表示男女,凸显了古代社会的男尊女卑。不过,在当时重男轻女乃天经地义的事情,人人理喻,所以,“弄璋”祝生男,固喜;“弄瓦”祝生女,也都认可。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30 08:46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