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周期假说
消费理论
生命周期假说,是指美国莫迪利安尼,等人提出的消费理论。认为理性的消费者要根据自己一生得到的劳动收入财产收入来安排一生的消费,并希望一生中各个时期消费能够平稳,使自己一生的消费支出等于一生所得到的劳动收入与财产收入之和。他们一生中消费的规律大体是,工作时期进行储蓄,为退休后消费准备资金,退休后则有负储蓄。因此在长期中平均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都相当平稳。
概念
生命周期假说是由莫迪利安尼等人提出的。
他们依据微观经济学中的消费者行为理论,从对个人消费行为的研究出发,该假说的前提是:
首先假定消费者是理性的,能以合理的方式使用自己的收入,进行消费;
其次,消费者行为的唯一目标是实现效用最大化。这样,理性的消费者将根据效用最大化的原则使用一生的收入,安排一生的消费与储蓄,使一生中的收入等于消费。
因此,消费就不是取决于现期收入,而是取决于一生的收入。人们是根据其预期寿命来安排收入用于消费和储蓄的比例的:即每个人都根据他一生的全部预期收入来安排他的消费支出,也就是说,家庭在每一时点上的消费和储蓄决策反映了家庭在其生命周期内谋求达到消费理想分布的努力,而家庭的消费要受制于该家庭在其整个生命期间内所获得的总收入。
探讨了人们面临信用市场不完善、未来收入和寿命不确定以及自身目光短浅无足够储蓄的风险,为规避这些风险,要求人们有相当程度的理性行为和自我控制能力
内容分析
该理论与凯恩斯消费函数理论的区别在于,凯恩斯消费函数理论强调当前消费支出与当前收入的相互联系,而生命周期假说则强调当前消费支出与家庭整个一生的全部预期收入的相互联系。该理论认为,每个家庭都是根据一生的全部预期收入来安排自己的消费支出的,即每个家庭在每一时点上的消费和储蓄决策都反映了该家庭希望在其生命周期各个阶段达到消费的理想分布,以实现一生消费效应最大化的企图。因此,各个家庭的消费取决于他们在两个生命期内所获得的总收入和财产。这样,消费就取决于家庭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
莫迪利安尼认为,理性的消费者要根据一生的的收入来安排自己的消费与储蓄,使一生的收入与消费相等。
生命周期假说将人的一生分为年轻时期、中年时期和老年时期三个阶段。年轻和中年时期阶段,老年时期是退休以后的阶段。
一般来说,在年轻时期,家庭收入低,但因为未来收入会增加,因此,在这一阶段,往往会把家庭收入的绝大部分用于消费,有时甚至举债消费,导致消费大于收入。
进入中年阶段后,家庭收入会增加,但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会降低,收入大于消费,因为一方面要偿还青年阶段的负债,另一方面还要把一部分收入储蓄起来用于防老。
退休以后,收入下降,消费又会超过收入。因此,在人的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收入和消费的关系,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不是不变的。
生命周期假说理论认为,由于组成社会的各个家庭处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所以,在人口构成没有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从长期来看边际消费倾向是稳定的,消费支出与可支配收入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之间存在一种稳定的关系。但是,如果一个社会的人口构成比例发生变化,则边际消费倾向也会变化,如果社会上年轻的和老年人的比例增大,则消费倾向会提高,如果中年人的比例增大,则消费倾向会降低。
重要意义
生命周期假说把消费与一生收入和财产联系起来,具有重要意义和地位。它解释了消费函数之谜,说明了长期消费函数的稳定性及短期中消费波动的原因。具体的,在长期中,财产与可支配收入的比率大致是不变的,可支配收入中劳动收入的比率(YL/YD) 也是大致不变的,因此,长期平均消费倾向是稳定的,边际消费倾向与平均消费倾向大致相等。但在短期中,财产与可支配收入的比率是变动的,其原因主要是资本市场的价格变动。这一理论还可以用来分析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对消费和经济活动的影响、不同阶层家庭消费的差别、消费的逐季变动等问题。对生命周期假说的批评主要集中在这一假说的一些假设条件上。例如,储蓄无利率、生命周期与预期寿命的确定性、消费者的理性等等。
参考资料
生命周期假说的主要观点.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09 09:17
目录
概述
概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