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社区(ecological community),也被称为绿色社区(green community)或可持续社区(sustainable community),是综合社会、经济与自然的符合
生态系统的,通过维持原有的社区
生态系统平衡,实现资源和能源的高效
循环利用,减少废物排放,实现社区和谐、
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社区。
社区简介
简评了城市居民行为与社区生态环境的关系及其对生态社区建设的启示,归纳了相关研究的进展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下一步研究方向。研究发现,当前城市居民行为对生态环境的胁迫及社区环境对居民行为的影响研究方法多样、内容分散,研究设计及其逻辑尚无系统完备的研究体系做支撑。此外,生态社区建设研究大多集中于新型生态社区的设计与开发,少有针对已有社区的生态化改造的分析,也没有充分针对不同城市社区类型及资源、能源、环境禀赋提出因地适宜的建设生态社区的建议。研究还发现,即使是针对新型生态化社区,在构建过程中也是重视生态社区的规划和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忽视生态社区的后续管理,更是缺乏针对管理机制创新方面的探讨。另外,现有城市生态社区建设多重视单个具体指标的提升,轻视全面建设生态社区中的系统性思考,缺少具有普适性的生态社区
评价指标体系及对指标间关联关系的考量与分析。现有社区物业管理信息化平台,大多包含了社区环境卫生管理,并没有从社区生态系统建设和保护的角度出发将社区物质能量代谢、碳氮循环、生态系统性管理理念纳入进来,更缺少实时、动态的面向社区居民的生态环境资产核算方面的计算、查询、规划等互动式交流。当前生态社区集成示范的可推广性与普适性有待进一步深入考察,即要保证示范具有可参考、可借鉴、可推广等实际应用价值,避免由于技术过于超前或成本太高而导致示范难有操作性。
设计原则
生态设计、节约能源经济高效
构建生态社区首先要遵循生态设计原则,生态设计要无污染、无危害、可循环利用,体现出绿色生态社区的节约能源、经济高效。降低对各种资源的消耗,并对资源和能源的充分利用,这也是生态社区有别月传统社区的特色所在。
软硬结合、环境质量与物质需求兼顾
在绿色生态社区的建设中既要注重对物质环境的生态设计、规划和塑造,有要注重对人文社会环境精神层面的培育和改造,在满足人们生理需求的同时满足心理需求,二者缺一不可。
因地制宜、统筹兼顾
建设生态社区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注意因地制宜,充分结合地方当地的地形地貌特点以及原料材质,借用外部的山丘、林木、河流等景观,就地取材,对环境进行整体的规划和设计,将对自然环境原版特征的改造降至最低限度,充分体现当地特色。
保护历史文脉、以人为本
人作为这个社会的主体在追求经济高效、节约能源的同时要保证生活质量,不能以牺牲人的身心健康以及舒适性作为代价。因此,在构建绿色生态社区的过程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基本思想,力求做到社区环境能给予居民亲切、自豪和认同的感受,为居民生活添加丰富的色彩和趣味。
发展历程
启蒙
生态社区的思想可谓是源远流长。古代时期人类聚居地多数是规模小并靠近大自然, 人类对
居住区规划建设注重与自然环境的结合, 如《
宅经》中提出“
天人合一” 的思想是古代人与自然和谐态度的凝练表达。中国的
风水学说提倡住宅和聚居地形式要根据外部的生态环境来构建,
如元大都建设体现了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的融合等, 这种在聚落选址、布局、绿化等方面自发地考虑了生态平衡要求的建设, 是朴素生态学思想的萌芽。
1898年英国社会学家霍华德提出“ 花园城市”理论, 认为人类居住的理想城市应既有良好的
社会经济环境又有美好的自然环境。这一理论被公认为生态社区思想的萌芽, 标志着人类开始冷静的思考居住区“ 人一自然” 关系, 社区
生态意识开始启蒙。
积淀
20世纪20年代巴洛斯和波尔克等人提出“ 人类生态学” , 把生态学思想运用于人类聚落研究, 生态社区思想的雏形开始形成。沙里宁提出“ 有机疏散” 理论, 主张人的工作、交往与自然相融合以及城乡并蓄的居住环境。20世纪30年代一40年代, 生态学原理开始运用到城市社区的规划以及社会群体的产生、渗人、过滤等过程。
20世纪50年代开始,寻求“ 人一社会一环境” 和谐的人本主义思想提出,对社区的功能进行了新的探索。1963年希腊学者
道萨迪亚斯建立了
人类聚居学学科, 着重研究城市居民与其生态环境的复合关系, 力图创造适合人类居住和工作的聚居环境。1967年美国的麦克哈格所著的《设计结合自然》首次将
生态价值观带人城市设计, 强调了
自然环境因素在社区土地规划中的重要作用, 这也标志着生态
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生态建筑学的奠基。
20世纪70年代以来, 随着
生态意识的进一步觉醒, 国际性的绿色运动兴起, 生态社区思想的发展也开始加快。1972年斯德哥尔摩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成为生态
社区理论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会议发表了“
人类环境宣言” , 明确提出“ 人类的定居和城市化工作必须加以规划, 以避免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并为大家取得社会、经济和环境三方面的最大利益。“
1976年联合国在
加拿大温哥华召开的第一次人类住区大会上成立了联合国人居中心(UNCHS),开始关注包括从城镇到乡村的人类居住社区的发展, 并认为“ 人类住区不仅仅是一群人、一群房屋和一批工作场所。必须尊重和鼓励反映文化和美学价值的人类住区的特征多样性, 必须为子孙后代保存历史、宗教和考古地区以及具有特殊意义的自然区域” 。
1977年发表的《
马丘比丘宪章》, 把城市规划目的定为创造一个多功能的生活环境, 强调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和谐。
蓬勃发展
1984年中国著名生态学者
马世骏和
王如松等提出了社会一经济一自然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以及生态
控制论原则原理。1985年德国建筑师格鲁夫针对现代都市一味追求生活便利与效率而牺牲自然环境与人性化特色的“ 都市型社区” , 提出了与环境、人文共生的城市“ 生态型社区” 的模式。1987年出版的布伦特兰报告《
我们共同的未来》(Our Common Future)一书提出了“ 可持续发展” 的概念, 很快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和广泛认同并迅速成为生态社区思想的核心理念。
1991年, 丹麦大地之母(GAIA)信托基金出版《生态村报告》, 正式提出生态村的成形概念, 并且列举出地球上已有的和为了寻求现代文明出路而做出尝试和加以实践的生态村, 到2001年, 欧洲共有57个生态村落。而在加拿大和美国, 有关绿色(可持续)社区的理论和建设开始发展。加拿大的绿色社区形成了网络, 并成立了专门的协会促进新的
绿色社区的建立以及活动。
在美国, EPA设有绿色计划包括绿色社区的认定、示范以及培训等。至1997年, 美国共有22个城市和城镇率先在可持续社区行动方面采取了行动;西雅图为建设可持续社区制定了一套发展指标, 可以用来评价全世界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并预测和监控城市的未来发展以及正在监控和加强的各项条款。
进入21世纪后中国人类居住地的建设有了更大的发展, 中国对居住区的
环境规划设计越来越重视, 国家相应出台了很多居住区建设方面的政策和指导性文件, 如《国家康居工程建设要点》、《小康型城乡住宅科技产业工程城市示范小区规划设计导则》(2000年)、《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2001)等, 这些措施的推出标志着中国居住区环境规划己经跨上新的台阶, 正向生态社区环境规划方向发展。
杨芸和祝龙彪指出在
社区规划和建设中运用的生态学原理并从生态社区的规模、生态社区的物流、绿地系统的建设、运用生态设计和生态材料等方面对生态社区的规划和建设进行了研究。也有学者对生态社区内的绿地、气、水等方面分别进行了探讨也建立了不同的生态社区指标评价体系并运用单因子、多因子方法进行了评价。成熟的生态学理论如
循环经济理论、
生态足迹理论等也渗入到了生态社区的研究之中。
灵活分区
国外一些好的社区规划范例带给业界一些新的规划理念,如 “开发权转换(TDR) 和灵活分区(FZ)” 。 关于TDR,J·D·西蒙兹认为: 由于生态、风景或别的价值,应对一些土地和水体区域加以保护。认识到这 一事实,TDR规则允许并鼓励发展商从那些最初区划时允许的土地开发区,以及生态或景观的敏感区域中转 移出来。良好的规划必须首先对资源(景观、人群、社区) 及其一天内的各种人类活动进行考察。好的规 划不会始于强加给社区的抽象和独断的策划,而是始于对现存条件及机遇等的认知。L. Mumford则强调: 经济体系最终的检验标准不是它产生了几吨钢、几桶油或几英里布匹,而在于它的最终产品——培养出来 的人的好坏及社区整齐、优雅健全的程度。关于灵活分区,主要针对较大地带,只要建成区域可重新达到 平衡状态,不超过规定并与社区发展目标保持一致,允许在区域内自由安排或进一步研究土地利用和交通图。
深层生态学
深层生态学 (deep ecology) 与浅层生态学 (shallow ecology) 是性质截然不同的两种生态思想[3]。例如 在解决污染问题上,浅层生态学通常利用技术来净化空气和水,缓和污染程度; 或用法律把污染限制在许 可范围,或干脆把污染工业完全输入到发展中国家。与此相反,深层生态学从生物圈的角度来评价污染, 它关注是每个物种和生态系统的生存条件,而不是把注意力集中于它对人类健康的作用方面。它的口号 是: 输出污染不仅是对人类的犯罪,也是对所有生命的犯罪。
对于社区也是如此,如果一个社区生态系统能在自己的系统范围内实现 “自净” ,那将对整个城市系 统和自然界的压力大大减小。在社区应用技术方面,倾向于各种智能化技术,如智能小区、智能建筑 等过多地强调了以人为中心、追求高舒适性的人类中心主义。而
深层生态学认为: 经济的目的应该是以最 小的消耗取得最大的幸福。降低生活标准 (主要指工业化国家) 有利于减少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为积 累资源的对抗。深层生态学的这种主张颇类似于舒马赫 (F. Schumacher) 的佛教经济学。与这种经济模式 相适应,深层生态学并不追求技术的复杂化、大型化,且对高技术的未来前景持审慎态度。它主张走中间 道路,更倾向于人性化的、对环境有利的技术。适宜技术、软能源道路 (soft energy paths) 是深层生态学 的主要目标。深层生态学认为软能源道路是摆脱能源危机的惟一途径。软能源道路是指 “更有效地利用能 源的资源保护,理智地使用非更新能源作为过度燃料,加快发展用于可更新能源生产的软技术” 。深层生 态学的技术主张并不意味着要回复到过去,恰恰相反,它要求发展的那些更具人性的和独创性的新技术。 可见,深层生态学的这些新理念对于生态社区的规划无疑具有指导与借鉴意义。
健康理念
据报道,零点调查公司曾在全国做了一次市场调查,题目是 “你最想拥有什么” ,结果超过70%的被 访者首先选择了 “健康” 。
根据
世界卫生组织 (WHO) 的定义,所谓 “
健康” 就是指人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处于良好 的状态。据此定义,“
健康住宅” 不仅仅是房地产住宅+绿化+社区医疗保健,而是指在生态环境、生活 卫生、立体绿化、自然景观、噪声降低、建筑和装饰材料、空气流通等方面,都必须以人的健康为根本。
健康住宅又称 “生态住宅” ,生态住宅不只是绿化,还有,从规划上看,生态小区的总体布局、单 体空间组合、房屋构造、自然能源的利用、节能措施、绿化系统以及生活服务配套的设计,都必须以改善 及提高人的生态环境、生命质量为出发点和目标。另外,具体设计上,注重绿化布局的层次、风格与建筑 物要相互辉映; 注重不同植物各方面的相互补充融合,例如,除普通草本植物外,注重观赏花木、阔叶乔 木、食用果树、药用植物和芳香植物等的种植; 同时注重发挥绿化在整个小区生态中其他更深层次的作 用,如隔热、防风、防尘、防噪声、消除毒害物质、杀灭细菌病毒等,甚至从视觉感官和心理上消除精神 疲劳等作用。而在房屋的建造上,则要考虑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的需要,注重节省能源,注重居住者对自 然空间和人际交往的需求。
生态住宅更要把健康落在实处。房地产不是以卖地皮为最终目的,也不是以卖钢筋+水泥的房子为最 终目的,更不是以卖概念和环境为最终目的,而是以营造符合人类社会发展和人性需求的健康文明新家园 为最终目的。可以说,房地产是卖一种生活方式,是卖一种亚文化,卖一种新社会和新的时尚。作为一个 社区的业主要真正享受社区健康文明新生活,不仅体房地产商的设计图上,也不仅是在房地产小区的 配套硬件设施上. 而是要落实在社区服务软件上,要让你真正享受到身心愉悦,这才是健康文明的家园。
安全理念
社区人居环境的质量取决于城市生态安全的程度,而城市生态安全问题的瓶颈,不是物质条件对发 展的限制,而是影响人类使用生态环境资源行为的适当的鼓励和约束机制的缺乏。因此,要制定两套平行 的生态环境政策。第一套依靠和完善市场,克服政府和市场缺陷,开发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积极联系, 主要是依据市场稀缺性为资源定价,明晰自然资源产权,以消除不当干预促使市场主体节约资源、保护环 境。第二套依靠和完善法制,克服市场和政府缺陷,用规章制度使损害生态环境资源的外部成本和培育生 态环境资源的外部效应都 “内部化” ,迫使人们在经济决策、追求快速城市化时,考虑生态环境资源的价 值,从而由直接责任者承担生态环境资源破坏的全部代价,或使培育生态环境资源的人得到比从市场更多 的好处,以加强干预促使市场主体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城市生态安全。从而进一步实现社区的生态 安全,当然社区的生态安全除了城市生态安全的条件外,还取决于社区本身的物理环境质量等因素。
应用实例
美国COTATI COHOUSING小区
该小区2003年建成,占地2.3英亩,拥有30个住宅单元,沿马路设置一栋功能混合的建筑,下面为7500平方英尺的商业设施,上面为居住。
小区的公共屋紧靠商业广场,作为
城市公共空间与住宅
过渡空间。公共屋包括客厅,厨房,儿童游戏室,健身房,洗衣房等房间,居民交往。举办各种活动的主要场所。该小区2004年获得美国住宅协会颁发的”美国最佳居住奖“。
我国生态社区建设现状
我国生态社区建设主要还处于理论研究阶段,各地区所开展的生态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未来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具有代表性的包括
广州科学城建设、
杭州生态园建设、上海及西安老城区改造建设等大型项目。
评价指标
美国LEED
美国的“能源与环境设计领袖” (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 LEED)的绿色建筑分级评估体系。它是
美国绿色建筑协会(United States Green Building Council, USGBS)于1998年正式推出,目的在于通过创造和实施广为认可的标准、工具和建筑物性能表现评估标准,从而鼓励并加快全球对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的建造与开发技术的采用。
经过10余年的发展,
LEED已经开发出适应于不同类型和生命阶段建筑的一系列评价工具。我国对于LEED的研究性文献很多,而LEED由于其评价体系结构简单、完整、清晰,易于使用者从宏观把握等优点而被和采用。
英国BREEAM
英国的“建筑研究所
环境评价方法”(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ethod, BREEAM)。
它是由英国建筑研究所(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BRE)于1990年开发的评价系统,体系的目标是减少建筑物的环境影响,体系涵盖了包括建筑主体能源到场地
生态价值的范围。
BREEAM是最早具有影响力的生态社区
评价指标体系,致力于减少建筑物的环境影响。
建设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Evaluating Standard for Green Buildings, ESGB)是我国建筑部标准定额司于2006年组织编写的旨在加速改变粗放型的建筑现状的评价体系,按照建筑
全生命周期原则制定,用于评价住宅建筑和办公建筑、商场、宾馆等公共建筑。
《绿色社区考核指标与评价标准》
“十五”期间,国家环保总局在全国开展了“
绿色社区”创建活动,制定国家、省、市等各级“绿色社区”创建的考核指标,一般而言评价标准从基本条件、环境质量、环境建设、环境管理和公众参与等方面展开。“绿色社区”创建本质上是政府推动、基层参与的活动,更侧重社区组织管理的内容。
生态社区
评价指标体系是为了反映社区的生态建设过程、水平和可持续性而设计的。因为对生态社区概念理解的差异性,生态社区评价指标体系(Evaluating Indicator System of Ecological Community)也不尽相同。
总体而言,生态社区指标评价体系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综合性特点,包括评价主体、指标框架、指标值和综合评价方法等方面的内容,覆盖了社会、经济、环境、建筑等多方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