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菖为
天南星科植物
白菖蒲的
根茎。
化痰,开窍,健脾,利湿。治癫痫,
惊悸健忘,神志不请,湿滞痞胀,泄泻痢疾,风湿疼痛,
痈肿疥疮。
形态特征
干燥
根茎略呈圆柱形,少数分枝,长5~20厘米,直径至2.5厘米,外表棕色,有细的纵皱纹,上面节部有三角状的叶痕,左右交互排列,在节的脊线上通常残留棕色的鳞状毛,下部有细根或根痕;去皮的生药则叶和根的痕迹都不显著。折断面灰褐色或暗褐色,组织松软。香气特异而显著,味苦而辣。以根茎粗大、表面黄白色、去尽鳞叶及须根者为佳。
植物原生态 多年生草本。根茎横走,稍扁,分枝,直径5-10毫米,外皮黄褐色,芳香,肉质根多数,长5-6厘米,具毛发状须根。叶基生,基部两侧膜质叶鞘宽4-5毫米,向上渐狭,至叶长1/3处渐行消失、脱落。叶片剑状线形,长90-100(-150)厘米,中部宽1-2(-3)厘米,基部宽、对褶,中部以上渐狭,草质,绿色,光亮;中肋在两面均明显隆起,侧脉3-5对,平行,纤弱,大都伸延至叶尖。花序柄三棱形,长(15-)40-50厘米;叶状佛焰苞剑状线形,长30-40厘米;肉穗花序斜向上或近直立,狭锥状圆柱形,长4.5-6.5(-8)厘米,直径6-12毫米。花黄绿色,花被片长约2.5毫米,宽约1毫米;花丝长2.5毫米,宽约1毫米;子房长圆柱形,长3毫米,粗1.25毫米。浆果长圆形,红色。花期(2-)6-9月。
生长环境
全国各省区均产。生于海拔2600米以下的水边、沼泽湿地或湖泊浮岛上,也常有栽培。南北两半球的温带、亚热带都有分布。
分布范围
主产湖北、湖南、辽宁、四川等地。此外,黑龙江、河北、山西、江苏、广东、广西、安徽等地亦产。
主要价值
别名
泥昌,水昌、
水宿、茎蒲、
水菖蒲,溪荪、
兰荪(
陶弘景),地心,泥菖蒲,蒲剑,水八角草、家昌蒲,臭蒲,大叶菖蒲、土蒿蒲。
采集
全年可采,但以8~9月采挖者为良。挖得后,洗净,除去须根,晒干。亦有在新鲜时切成0.5~1厘米的小段晒干者。
追本溯源
泥昌(《雷公炮炙论》),水昌、水宿、茎蒲、水菖蒲(《别录》),溪荪、兰荪(
陶弘景),地心(《石药尔雅》),泥菖蒲(《纲目》),蒲剑(《草木便方》),水八角草、家昌蒲(《广西中兽医药植》),臭蒲(《江苏植药志》),大叶菖蒲、土蒿蒲(《四川中药志》)。
菖蒲(神农本草经)臭蒲(唐本草注),泥菖蒲(本草纲目,植物名实图考),香蒲(上海、浙江、福建),野菖蒲(浙江),臭菖蒲(上海),溪菖蒲、野枇杷、石菖蒲、山菖蒲、水剑草、凌水挡、十香和(福建),白菖蒲(各地),水菖蒲(滇南本草),剑叶菖蒲、大叶菖蒲、土菖蒲(四川),家菖蒲(云南曲靖),剑菖蒲、大菖蒲(湖北),臭草(北方各省)
化学成分
根茎(干)含挥发油3.58~7.80%、
鞣质0.63~1.05%、维生素C25.19~36.91 毫克%,尚有菖蒲甙(Acorin C36H60O6)、淀粉、
棕榈酸等。根(干)含挥发油1.77~3.15%。叶含挥发油0.22~0.89%(干品计算)、维生素C407~628毫克%、鞣质1.22~1.85%。挥发油的成分很复杂,含有
丁香油酚(Eugenol)、
细辛醛(Asaryl aldehyde)、细辛醚(Asarone),以及白菖酮(Shyobunone)、表白菖酮(Epishyobunone)、异白菖酮(Isoshyobunone)、菖蒲二醇(Calamendiol)、异菖蒲二醇(Isocalamendiol)、菖蒲酮(Calacone)、菖蒲螺酮(Acorone)、菖蒲螺酮烯(Acoronene)、菖蒲螺次酮(Acorenone)、 α-蒎烯(α-Pinene)、莰烯(Camphene)、樟脑、龙脑、白菖烯(Calamene)、石竹烯(Caryophyllene)、榄香烯(Elemene)、姜黄素(Curcumin)、芹子烯(Selinene)、白菖新酮(Acolamone)、异白菖新酮等。日本菖蒲Acorus calamus L. var. angustatus各部分挥发油含量为,叶和根茎0.24~0.48%,叶0.10~0.31%,根茎1.18%,从中检出31 种成分,主要是β-细辛醚(占20.5~75.6%)和顺-甲基异丁香油酚(占2.4~4.89%),其他有
芳樟醇(Linalool)、反-甲基异丁香油酚、白菖酮、表白菖酮等。
源自
考证
出自《名医别录》;①《本草图经》:“水菖蒲,生溪涧水泽中,甚多,叶亦(与石菖蒲)相似,但中心无脊。采之干后轻虚多滓,殊不及石菖蒲,不堪入药用。但可捣末,油调涂疥瘙。今药肆所货多以两种相杂,尤难辨也。”②《本草衍义》:“菖蒲世又谓之兰荪。生水次,失水则枯,根节密者气味足。有人患遍身生热毒疮,痛而不痒,手足尤甚,然至颈而止,粘着衣被,晓夕不得睡,痛不可忍。有人教以菖蒲三斗锉,日干之,舂罗为末,布席上,使病疮人恣卧其间,仍以衣被覆之。既不粘着衣被,又复得睡,不五、七日之间,其疮如失。” ③《纲目》:“白菖,即今池泽所生菖蒲,叶无剑脊,根肥白而节疏慢,故谓之白菖。古人以根为?食,谓之昌本,亦曰昌?。其生溪涧者,名溪荪。”“此有二种:一种根大而肥白、节疏者,白菖也,俗谓之泥菖蒲;一种根瘦而赤、节稍密者,溪荪也,俗谓之石菖蒲。叶俱无剑脊。溪荪气味胜似白菖,并可杀虫,不堪服食。”
功效及作用
药理作用
1.镇静、镇痛、抗
惊厥作用: 白菖根茎及根中的挥发油成分及水提取物,能降低小自鼠的自发活动,前者能增强戊巴比妥钠的镇静及睡眠作用,
麦角酰二乙胺(Ly—sergii aoid diethylamid)及
酚苄明(Dibenzyline)可拮抗之,能增加利血平降低
苯丙胺对群居小鼠的毒性,并有镇痛作用,能防止大鼠电休克,但不能拮抗五甲烯四氮唑引起的惊厥。从中分离出细辛醚和β-细辛醚亦能增强巴比妥类催眠作用,但无镇痛作用,前者对中枢的抑制作用与利血平相似,表现镇静及抑制条件性逃避反应。根茎和根的醇提取液亦有类似作用,能增强麻醉剂的作用。降低苯丙胺(Amphetamine)对群居小鼠的毒性,且不受异丙肼(Iproniazid)的影响。
2.对循环系统的影响挥:发油、水或醇的提取液能使麻醉动物血压下降,细辛醚及β-细辛醚亦有中等度的降压作用,此与迷走神经、肾上腺素能神经及神经节均无关系,在猫可使内脏血管扩张,蛙后肢血管则收缩。水提取物,细辛醚,β-细辛醚对心脏有抑制作用;挥发油能抑制狗、蛙心率,并能拮抗乙酰靼碱或乌头碱引起的心房纤维颤动以及狗因结扎冠状血管引起的心律不齐,在猫心电图上表明传导时间及反拗期延长,其作用与奎宁丁相似。
3.
解痉作用:挥发油及细辛醚对离体肠管、子宫、支气管、血管(免主动脉)均有松弛作用,并能拮抗乙酰胆碱、组织胺等引起的痉挛,与罂粟碱相似,为“向肌性”,但均比罂粟碱弱,挥发油为罂粟碱的10%,细辛醚较挥发油强。有平喘作用,可降低动物因吸入组织胺引起的死亡率;离体气管及肺灌流实验,扩张支气管的作用较
肾上腺素弱。
4.镇咳祛痰:挥发油对二氧化硫气体刺激野鼠引起的咳嗽有显著的止咳作用,用毛细管测家兔气管的分泌量证实有祛痰作用。
5.对消化系统的作用:根汁可以增加胃酸分泌,特别是胃酸度下降者。菖蒲甙(Acorin)可兴奋味觉,反射性增加胃液分泌。其制剂可促进食欲,改善消化,可作为健胃剂。挥发油在较低的剂量时有驱风作用。
6.其他:挥发油、水提取液、醇提取液、细辛醚对动物有降温作用。挥发油对神经肌肉接头无影响,在试管内能抑制单胺氧化酶的活性;体外对多种细菌如葡萄球菌、链球菌有抑制作用,但也有报道挥发油用至1毫克/毫升亦不能抑制上述二种细菌,而10克/毫升却能抑制结核杆菌。醇提取液有抗真菌作用,有谓可作驱虫剂及杀虫剂。
功效主治
1.开窍化痰:石菖辛苦温、芳香清爽。辛能行散、苦温化湿、芳香开窍。入心脾经,可开郁闭之心窍,醒昏蒙之神志、化失运之痰湿,故有开窍化痰之功。常用于痰涎壅闭,神志不清等证。
2.
健脾利湿:本品苦温胜湿,入脾经,则健脾利湿常用于湿滞痞胀,泄泻痢疾等证。
3.
健胃消积:《岭南采药录》曰:白菖“健胃除湿”。《贵州民间方药集》则曰:“助消化,消积食。”本品辛苦湿,气芳香,入胃经,故有犍胃消积之功。若因暴饮暴食,或饱食太过,或硬食难化,以致肠胃呆滞,不能运化,食停腹中,而症见:脘满腹胀,喛腐吞酸,恶心呕吐,厌恶饮食,痛甚欲烈,大便或秘或泻。泻后痛减,舌苔厚腻,脉象滑实。可选用白菖,健脾胃,消积食,则诸证自愈。
4.散痈消肿:本品辛散温通,《东北药植志》曰:“散痈肿”。有散痈消肿之功效。可用治痈肿,牙痛等证。如《吉林中草药》中,即选用本品,治痈肿初起。内服外用均可。
5.散寒除痹:白菖芳香辛温,温可祛寒,辛香散湿,入脾胃二经。则可升发脾胃之气而除风寒湿痹。若症见肢体关节疼痛,痛有定处。疼痛较剧,得热痛减,遇寒痛增。局部皮色不红,触之不热,关节不可屈伸,运动受限。舌苔白,脉弦紧。以及风寒湿邪袭人经络肌表,痹阻经络所致。可用白菖治之。
6.杀虫止痒:本品味苦、苦能燥湿杀虫而止痒。《名医别录》曰:“主食消虫。”陶弘景曰;“去虫、断蚤虱。”《岭南采药录》亦曰:“煎水洗疥癞。”故可用本品,治疥疮、蚤虱、湿疮等证。内服外用均可。
7.鉴别应用:白菖、远志皆能入心开窍,但远志交通心肾而补心益肾,偏用于惊悸、善忘、失眠、失神。白菖开窍、宣气、除痰而益心肝,偏用于痰气迷心,耳聋、目瞀、失语。
药物配伍
1.配
远志: 白菖芳香、
辛散、能化痰开窍、宁心安神。远志辛散、苦泄、温通。能交通心肾、安神益智、且能散郁化痰。二药配伍、相须为用、共奏开窍散郁、强脑醒神之功。如《山东中草药手册》中选二药配伍,治健忘、惊悸、神志不清。
2.配
郁金:开窍解郁。主治:痰热蒙闭心窍之惊痫,癫狂,神昏澹语,苔垢腻。
气滞血瘀、络通闭阻之胸痹。白菖芳香可开通心窍,宣气除痰以醒脑清神。郁金辛散苦降,行气解郁、能清心热而开心窍,活瘀血而化痰浊。二药配伍,芳香祛浊,开窍解郁、宣痹止痛。用治邪热入,或热痰浊蒙蔽心窍之神昏谵语,惊狂、癫痫诸症有效。惟此药芳香开散,对心气虚者,用量不可太过,以免耗散人体正气。
3.配
皂角:皂角辛散走窜,外用有通关开窍之能,内服有强烈祛痰作用;白菖芳香开窍,化痰宣壅。二药合用,开窍通关,对卒然昏迷、口噤不开、属于实闭之症,可用二药研末,吹鼻取嚏,以促苏醒。
4.配灵磁石:白菖芳香化浊、化痰开窍,以入心经为主。灵磁石益肾养肝,聪耳明目,平肝潜阳、重镇安神、以入肾为主。二药合用,交通心肾、一镇一开、益肾平肝、聪耳明目、开窍效果佳。用治阴痿阳亢,头晕头痛,心悸、烦燥,失眠、或阴虚火炎之耳鸣、耳聋、目花。
5.配
蝉衣:白菖芳香辟秽,化痰开窍;蝉衣轻清升散,疏散风热。二药配伍,散风热,开清窍,并走于上,治风热夹痰,阻塞清窍的耳聋有效。
6.配
神曲:白菖芳香化浊,健脾除湿。神曲开胃健脾,兼有发散之功。二药合用,化湿和中,既去湿又导滞。如《山东中草药手册》载:以二药配伍,治腹胀、消化不良。
白菖的药用价值
炮制方法
拣去杂质,洗净,稍浸泡,润透,切片,晒干。
性味
功能主治
功能主治:
化痰,
开窍,
健脾,利湿。治癫痫,
惊悸健忘,神志不清,湿滞痞胀,泄泻痢疾,风湿疼痛,痈肿疥疮。
用法与用量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2钱;或研末装胶囊。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宜忌
白菖的选方及临床应用
选方
①治健忘、
惊悸、神志不清:
菖蒲三钱,
远志三钱,茯苓三钱,龟版五钱,龙骨三钱。共研细末。每次一钱五分,每日三次
②治腹胀,
消化不良:菖蒲、
莱菔子(炒)、神曲各三钱,
香附四钱,水煎服
③治
痢疾,泻黑水,
里急后重,头昏眼花:水菖蒲根一钱,切细,冷开水吞服,一次服用,连用二剂
④治
痈肿初起:菖蒲一两,独活五钱,
白芷五钱,
赤芍五钱,
紫荆皮三钱。研细末,取适量药末同葱心捣成糊状,敷患处
临床应用
治疗
慢性气管炎:据150余例的观察,有效率在90%上下,显效率达45~50%左右。对咳、喘、痰、炎均有一定疗效。一般起效时间在服药后3~6天,快者1~2天;且疗效比较持久,不少治愈病例经冬季考验,未见复发。实践中观察到,臭蒲制剂对虚寒型疗效较好,痰热型较差;单纯型疗效略高于喘息型;疗程增加,显效率明显上升,而复发率降低,但有效率却变化不大。制剂及用法:一胶囊.每粒装臭蒲根粉0.3克。每次2粒,日服2~3次。二注射液:每毫升相当臭蒲根生药1克。每日1次2毫升肌肉注射。均10天为一疗程。初步观察,注射剂似较口服制剂效果为好;但口服制剂加用其它药物组成复方治疗,则疗效有所提高。副作用:口服制剂偶见恶心、呕吐、腹鸣等胃肠道反应,停药后可自行消失。
治疗
化脓性角膜炎:取臭蒲根2两(干品),加水300毫升,文火煎至100毫升,去渣过滤,调整pH值呈中性;或用臭蒲根5两,经水煎、过滤及乙醇反复处理,调整pH至7。均经高压灭菌。用于点眼,每日3次,每次2~3滴;或行眼浴每日1次,每次10分钟。共治角膜溃疡、树枝状角膜炎、角膜灼伤等27例,治愈24例,无效1例,未观察2例。多数在2~6天内治愈。实践证明,本品对促进组织新生,加速溃疡面的愈合,作用较明显。
治疗
菌痢、肠炎:取鲜根切片晒干,研成细末,装入胶囊,每粒0.3克。每次3粒(小儿减半),每天3次,温开水送服。煎服易产生恶心呕吐反应。治疗420例,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