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逻阁(公元697年~748年),
南诏第四代王,又名
魁乐觉、卓罗纪、蒙归义。
盛逻皮之子。据胡蔚本《
南诏野史》载,他于唐朝
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即位,
天宝七载(公元748年)卒,在位20年。
人物生平
开元元年(713年),
唐玄宗封南诏皮逻阁为台登郡王。唐开元十六年(728年),父盛逻皮死,皮逻阁继位,继续臣服于唐朝的政策。
开元二十五年(737年),皮逻阁战胜
河蛮,取太和城。次年,
唐玄宗赐皮逻阁名为
蒙归义,进爵为云南王。
封王制书里说封王的原因是洱河诸部潜通
犬戎(
吐蕃),蒙归义率兵征讨有功。开元二十六年(738年),皮逻阁谋乘胜兼并五诏,张建成建议厚赂
剑南节度使王昱,请求合
六诏为一。
王显向朝廷代请,得
唐玄宗允许。
《新唐书》:“当是时,五诏微,归义独强,乃厚以利啖剑南节度使王昱,求合六诏为一。制可。”“又以破渳蛮功,驰遣中人册为
云南王,赐锦袍、金钿带七事。
于是徙治大和城。”
唐玄宗给王昱敕文里说,蒙归义效忠出力,讨伐西蛮,“彼(指五诏)持两端(附唐也附吐蕃),宜其残破”。
皮逻阁在统一六诏的过程中,始终得到唐王朝的有力支持,并得到唐王朝的赞赏和嘉奖。皮逻阁出兵,唐派遣中使(宦官)王承训、御史严正诲参与军事,先灭越析,次灭三浪,又灭蒙嶲。《
新唐书》:“初,安宁城有五
盐井,人得煮鬻自给。
玄宗诏特进
何履光以兵定南诏境,取安宁城及井,复立马援
铜柱,乃还……”
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唐王朝封皮逻阁为“越国公”,后又封为“云南王”,并赐名“蒙归义”。同年,皮逻阁迁都太和城(今云南大理县南太和村)。至此,南诏终于驱逐了洱海地区的吐蕃势力,统一了六诏。建立了以彝族、白族先民为主体的南诏奴隶制政权。
在统一过程中,皮逻阁还采取多种措施发展生产,使用牛耕,开辟“山田”,粮食产量不断提高,经济实力日益增强。
天宝初年,皮逻阁和其子阁逻风(南诏第五任王)又在唐朝支持下,逐步兼并了东爨和西爨,使南诏的势力由滇西发展到了滇东,皮逻阁的声望愈来愈高,影响越来越大。
唐
天宝七年(公元748年),皮逻阁谢世,在位20年,终年68岁。
轶事典故
相关传说
统—洱海地区的过程被描绘成“
火烧松明楼”的故事,有的人甚至说“松明楼上一把火,赢来南诏千秋业”。
传说皮逻阁为了攻灭其他五诏,设宴松明楼,请五诏诏主前来祭祖,想乘机将他们一网打尽。
邓赕诏主的妻子白洁夫人机敏聪慧,预感到这是一个阴谋,劝说其丈夫不要去参加。当劝说无效时,只好将自己的铁手镯戴在丈夫的手上。
后来,皮逻阁将五诏诏主烧死在松明楼。白洁夫人惊闻夫君罹难,急切地带上兵马,持火把星夜赶到蒙舍。
她用双手掏火灰,直至鲜血直流,才找到铁手镯,辨认出丈夫的尸体。皮逻阁见白洁夫人如此美貌、机智,就企图纳她为妃。
白洁夫人将自己的丈夫安葬之后,跳入洱海,保持了名节。火烧松明楼这一天,就成为富有纪念意义的“
火把节”,时在每年农历的六月二十五。
艺术形象
2018年电视剧《
南诏王》
程韦然 饰 皮逻阁,马晨予 饰 小皮逻阁
亲属成员
父亲:盛逻皮
皮逻阁生有四子,即长子
阁罗凤、次子诚节、三子崇、四子成进。
传说长子
阁罗凤,并非皮逻阁的嫡亲,只是一名养子。皮逻阁逝世时,王位承袭出现了纷争。
阁罗凤由于文韬武略,战功卓著,最后赢得了王位。皮逻阁次子诚节,则因争夺王位失败而遭放逐。
人物评价
皮逻阁是
南诏历史上最重要的一位国王。在他继承王位之前,
蒙舍诏只是“
六诏”之一,经过他的经营与拓展,
蒙舍诏统一洱海地区,进兵爨地,并吞
滇池地区,把
蒙舍诏发展为“南国大诏”,使“南诏”之名由一诏而为
洱海地区之统称,继而将
南诏发展为统治整个云南及其周边广阔区域的西南地方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