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石为载体,用雕刻的方法记录知识的文献。史前时代就已出现刻画在岩洞壁和石崖上的图像、浮雕等,在法国、西班牙、北美、北非等许多地方都发现有
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岩画,在中国 新疆、西藏、黑龙江、广西、江苏等地也有发现,但时代尚需考证。文字产生以后,世界上刻石的风气更盛。
文物简介
根据出土实物,中国早在商代就有了文字刻石。
《墨子》一书中多次提到“著于竹帛、镂于金石”,可见春秋战国时期石刻文献与
金文文献一样,使用较为普遍。唐初发现的一般认为是战国时期秦国的 10 枚石鼓,各刻有四言诗一首,共约700 多字。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巡行各地,曾七次刻石称颂自己的功绩。西汉石刻发现较少,现所知拓本约10余种。东汉是石刻的繁荣时期,石刻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发展。魏晋时曾禁止刻石,数量有所减少,隋唐以后,石刻之风又盛。直至当代,凡歌功颂德、欲永久纪念之事,仍有刻石之举,石刻文献遍布全国。
中国石刻的形制 中国石刻种类繁多,各家分类标准不一。从形式上大致有碣、碑、摩崖等几种:①碣。是一种介乎方圆之间的特立之石,上小下大。秦始皇东巡时所立刻石,底部宽,愈往上愈窄,周围较广,当属此类。石鼓形状与此相似,故又有“猎碣”之称,不过体积略小。②碑。将天然之石加工成长方体。较典型的碑由碑首、碑身和碑座三部分构成。③摩崖。是将文字镌刻在天然崖壁上而成的。
石刻内容
中国石刻的内容 中国的石刻文献,从内容上可区分为两大类,即纪事刻石和经典刻石。纪事刻石旨在宣扬表彰,留存久远,而且篇幅一般不长,易于制作,故成为石刻文献中的大宗。纪事刻石种类繁多,包括:帝王封禅祠祀之文,如秦始皇东巡时制作的
《泰山刻石》、
《会稽刻石》等;纪功述德之文,如汉《杨君石门颂》、汉
《裴岑纪功碑》、女真文与汉文合璧的
《大金得胜陀颂碑》;文书,如秦二世《元年诏书》、汉
《赐豫州刺史冯焕诏》、汉文与藏文合璧的
《唐蕃会盟碑》;墓志,如南朝宋
《刘怀民墓志》、北魏
《李超墓志》、契丹文与汉文合璧的《耶律延宁墓志》;地图,如刘豫阜昌七年《禹迹图》、
《华夷图》;南宋绍定二年《平江图》;其他纪事刻石,如汉文与叙利亚文合璧的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西夏文与汉文合璧的《感应塔碑》等。纪事刻石还包括谱系、题咏、 题名、格言(如唐
李阳冰、宋
司马光所书古人嘉言)、医方(如宋宣和四年所刻《养金方》)、书目(如元泰定元年杭县之《西湖书院重整书目记碑》碑阴所刻书目)等等。
经典刻石又称石经,因大多出现于造纸术和印刷术发明之后,又因字数繁多,镌刻不易,故其数量比纪事刻石要少,而且在刻石之前一般已有其他载体的文本流传。中国经典刻石主要有儒家石经、佛教石经和道教石经等。
儒家石经 始刻于东汉末季,至清代,共刻石 7次:①《熹平石经》。汉熹平四年至光和六年立(175~183),内容包括《易》、
《书》、
《诗》、
《仪礼》、
《春秋》、《公羊》和
《论语》等七经。用当时通行的隶书一种字体书写上石,故又称《
一字石经》、《一体石经》。这次刻石因要正定经典文字,公布标准文本,故引起极大反响,“及碑始立,其观视及摹写者,车乘日千余辆,填塞街陌”(《后汉书·蔡邕传》)。这样大规模地整理和校订典籍,在校勘学、版本学上有深远的意义。《熹平石经》刻成后不久,在董卓之乱中就开始散佚,现存残石不足1万字。②《正始石经》。 三国魏正始年间(240~249)刻成《尚书》、《春秋》二经,经文每字用古文、 篆、隶三体,又称《三体石经》或《三字石经》。今有残石留存, 并有残石拓本流传。③ 《开成石经》。唐大和七年至开成二年 (833~837)立,又称 《唐石经》。有《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 《公羊传》、 《縠梁传》、《论语》、《孝经》、《尔雅》等十二经。此次刻石目的也是订正经籍,校勘精审,五代时雕版印刷的第一部监本九经即以该石经为底本。 今存于西安碑林(见彩图) 。④《
广政石经》。五代后蜀广政七年 (944)于成都开始镌刻, 先刻 《易》、 《书》、《诗》、《三礼》、《春秋左传》、《论语》、《孝经》、《尔雅》等十经,宋代又补刻《公羊》、《縠梁》二传、《孟子》及《古文尚书》。该石经与前后所刻各石经的不同之点是经文下镌有注文,小字双行。故全经共有千余石,历时百余年方才完成。因开始于五代后蜀,又称《蜀石经》。南宋时因《开成石经》在金朝统治区内,《广政石经》就成为当时的标准文本,原石约毁于南宋末年,宋拓残本尚有流传。⑤《嘉祐石经》,宋庆历元年至嘉祐六年(1041~1061)用篆、楷二体刻成《易》、《书》、《诗》、《周礼》、《礼记》、《春秋》、 《论语》、 《孝经》、《孟子》等九经。又称《二体石经》、《汴学石经》。今仅存残石数枚,有宋、元、明、清各朝的拓片残本。⑥《绍兴石经》,又称《南宋石经》,宋绍兴十三年 (1143) 在临安开始镌刻,成《易》、《书》、《诗》、《 春秋左传 》、《论语》、《孟子》、《礼记》(仅5篇)等七经。 除《论语》、《孟子》为行书外, 其余均为楷书。因是宋高宗御书,又称《绍兴御书石经》今杭州尚存44枚残石。有残拓本流传。⑦《乾隆石经》,
乾隆五十六年(1791)刻《十三经》,立于太学。今存于北京国子监。经文为楷书,碑首《乾隆御定石经之碑》8 字为篆书。
佛教石经
中国佛教石经雕刻之举始于北魏末年,盛于隋唐。除了刻在碑上,也刻于摩崖和经幢上。摩崖刻经以北齐、北周为盛,所在地域较广,几遍于
山东、
山西、
河南、
河北、
陕西、
四川等省。其中最著名的是山东泰山经石峪的大字
《金刚经》、徂徕山映佛岩的
《大般若经》等。摩崖刻经多处于深山幽谷,面积大,较难传拓。
经幢创于初唐,是佛教石经的一种重要形式,因专刻宗教经典,故称“经幢”。其制如柱,一般为八角棱形,上有盖,下有座,佛经多刻于柱身。陕西富平的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刻于唐永昌元年(689), 是现存较早的纪年经幢。经幢以刻《陀罗尼经》的为多,也有刻《心经》、《楞严经》等经的。
碑刻佛经,数量很多,最著名的是北京房山云居寺石刻佛教大藏经,简称房山石经。幽州沙门静琬(?~639)继承其师慧思之志,镌刻石经以防法难(禁佛焚经),自隋大业年间开始镌刻,其后弟子续刻。此后历代均有捐刻,直到明末,历时千余年,共刻成15061石,包括佛经1100多部,3500多卷,是中国字数最多的铭文。由于当时所用的底本校勘精审,这批石刻也是佛经的珍贵版本。其中有些佛经,例如《释教最上乘秘密藏陀罗尼集》、《唐玄宗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等,从未见于目录著录,可称稀世孤本,资料价值很高。自1984年开始出版的、堪称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大藏经《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以《赵城金藏》为底本,缺失部分用其他11种大藏经补足,房山石经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该石经附刻题记共有6800余则,内容涉及社会各方面,其中大约四分之一有明确的纪年,许多史料为他书所未载,是研究中国千余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史的非常珍贵的资料。
道教石经 约始于唐代中叶,最早的刻石是唐景龙二年 (708)所刻被道教奉为教祖的道家
老子的
《道德经》。此外,尚有
《阴符经》、《常清净经》、《消灾护命经》、《生天得道经》等10余种。道教经典刻石起步既晚,所刻亦少,远不及佛经之盛。
中国石刻的价值 中国石刻文献的史料价值很高。很多纪事刻石可证经补史;各时代的石刻,是研究文字字体演变的实物例证;为取得石刻的复本而发明的捶拓技术是印刷术的先驱;儒家经典刻石又是图书版本的源头。在很多领域内石刻文献都是不可或缺的资料。(见彩图)
中国石刻文献除了西安碑林、
房山云居寺、千唐志斋等处有集中的收藏外,大多散存在全国各地。图书馆、博物馆多收藏拓片、拓本以供研究利用。
中国境外的石刻 在中国以外的世界其他地方,石刻文献亦有很多,兹举几处较有影响的介绍如下:①汉穆拉比法典碑,是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汉穆拉比颁布的法律,碑文分引言、正文、结语三部分,正文刻有282 条涉及巴比伦社会各方面的法律条文。它是世界史上第一部比较详备的成文法,从中也可了解当时的社会情况。②
贝希斯顿铭文,是公元前522~前486年间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所刻的记功刻石,铭文用
古波斯文、
巴比伦文和新埃兰文三种楔形文字镌于一座悬崖上。此三种楔形文字已被成功地释读,该处石刻对于研究古代东方历史有重大价值。③
阿育王诏谕,公元前3 世纪南亚次大陆
孔雀王朝阿育王时期刻于几十处山崖上,内容大半是记述阿育王的军功政绩、宣扬王道佛法,是研究南亚古代史的原始资料。④
印度尼西亚的多处碑铭和摩崖刻石,刻于5~16世纪,内容为记载国王事迹、宗教供奉等。⑤突厥文刻石,是7世纪末至9世纪中叶古代
突厥汗国和
回鹘汗国(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刻石,其中许多是用突厥文与汉文,或突厥文、汉文和粟特文镌刻,是有关这两个古国的历史、文字及它们与唐代关系的重要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