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田县石桥铺村是
湖北省罗田县
匡河镇辖区里的一个
行政村,地处匡河镇北部。原为石桥铺镇,2001年,撤销石桥铺镇、古庙河乡,并入匡河乡。2012年10月11日正式改为村。镇中心距离匡河
政府10
公里,距离罗田县城25
公里(走309县道)。
交通概况
石桥铺村地理位置显要,交通便利,处在几条公路的三岔路口.这里人口密集,街面繁华.辖区有县道两条,309县道真达罗田,英山。216县道直达匡河。001乡道直达落今河。002乡道直达四口塘村,花屋河村。
地理
石桥铺村东与等
落令河村,西与
茶园村,北与
莲花林村,南与
文斗河村交界。
国土面积2.56平方公里。这里属于半山区地带,整体地势西高东低,山地面积占全村65%,耕地面积20%,城镇面积15%,森林覆盖率75%,主要以马尾松,栗子树,红枫,水杉等树木为主。
有两条小河在村中汇集成一条大河,将村中街道一分为二,有一坐桥相联。这坐桥过去是石头桥,解放后改成钢筋水泥桥了,石桥铺正因为此桥而得名。这里街市繁华,商铺云集,人民生活富裕。
石桥铺自古就产茶,相传在北宋时期这里就产贡茶,现在在石桥铺中学的背后山上还有茶山一坐。
发展历史
从南北朝萧梁普通四年(523年)至元大德八年(1304年)的780年间,它长期是罗田县的政治中心。在萧梁普通四年(523年)至唐武德四年(621年);北宋元祐八年(1093年)至南宋端平元年(1234年);南宋德祐元年(1275年)至元大德八年(1304年)这些罗田县存在的岁月里,石桥铺一直是罗田县的县城,其官衙多认为在魁山,也就是现在的石桥铺镇四口塘一带。在罗田县被裁撤的岁月里,石桥铺仍是这一地域最大最重要的镇市。
石桥铺名满江淮
石桥铺位于罗田县东南,从南北朝至元朝,它长期是罗田县政治、经济中心。
南北朝萧梁普通四年(523年),设置罗田县,此后,罗田县分分合合,屡建屡裁。南北朝齐、陈及隋朝,罗田县皆存,唐武德四年(621年),罗田县裁撤入浠水县,浠水县后来改名兰溪县、蕲水县,罗田县随之为兰溪县、蕲水县辖地,久不复存,到北宋元祐八年(1093年),析蕲水县地设置罗田县后,罗田县又复存。南宋时期,罗田县因战乱屡废屡兴,1275年,元朝在蕲州设淮西宣慰司,并恢复罗田县建制,此后,罗田县才完全稳定。
十三山场石桥铺
石桥铺不仅长期是罗田县政治中心,在唐宋时,还是经济中心。在唐朝,它是江淮间茶叶重要产地和集散地。北宋乾德三年(965年),朝廷置榷货务榷茶,在淮南六州置六务十三山场,蕲、黄二州有四个山场,其中蕲州有马祁(《梦溪笔谈》作王祺)、洗马(今浠水县境内)、石桥(今罗田县境内)三个山场,管理整个蕲州地域的茶叶生产和销售。其中,石桥镇茶叶产销量极大,据沈括的《梦溪笔谈》及《宋会要辑稿·食货》等典籍记载,嘉佑六年(1046年),石桥山场的茶叶收购量为55万斤,占十三山场总收购量的12%,在散茶收购价上,石桥山场上号茶价为每斤35文2分、中号茶价为每斤29文7分、下号茶价为每斤为24文2分、次下号茶价为每斤22文;在茶叶出售价格上,石桥山场散茶上号茶价为每斤79文8分、中号茶价为每斤67文2分、下号茶价为每斤为69文、次下号茶价为每斤58文8分;在卖茶叶获出售钱上,石桥山场36080贯,占十三山场总额的12%。由此可以看出石桥山场在淮南十三山场中的比例和举足轻重的地位。
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