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性食品
食物类型
碱性食品,同酸性食品相对。碱性食品的划分不是根据口感,而是根据食物在人体内最终的代谢产物来划分的。如果代谢产物内含钙、镁、钾、钠等阳离子,即为碱性食物; 反之,硫、磷较多的即为酸性食物,所以醋和苹果味道虽酸却是碱性食物。
简介
人体吸收的矿物质,由于其性质不同,在生理上有酸性和碱性的区别。食物的酸碱性不是取决于味觉,而是取决于在人体消化分解后所剩的元素性质。属于金属元素的Na、K、Ca、Mg等,在人体内氧化生成碱性氧化物,如Na2O、K2O、CaO、MgO等。含有这些金属阳离子较多的食品,在生理上称为碱性食品。大部分蔬菜、水果、豆类及其制品、牛乳等都属于碱性食品。水果中虽然含有各种有机酸,在味觉上呈酸性,但这些有机酸在人体内经氧化,生成CO2和H2O而排出体外,而水果中存在的矿物质属于碱性元素,所以水果(如香蕉、梨、苹果、草莓、柿子等)在生理上却属于碱性食品。食品中所含的另一类矿物质为非金属元素,如P、S、Cl等。它们在人体内氧化后生成酸根阴离子。含有非金属阴离子较多的食品,在生理上称为酸性食品。大部分的肉、鱼、禽、蛋等动物食品中含有丰富的含硫蛋白质,而作主食的米、面及其制品中含磷较多,所以它们均属于酸性食品。正常情况下人的血液,由于自身的缓冲作用,其pH值保持在7.35~7.45之间。人们食用适量的酸性或碱性食品后,其中非金属元素经体内氧化,生成酸根阴离子,在肾脏中与NH3结合成铵盐,随尿排出体外。其中金属元素经体内氧化生成碱性氧化物,与CO2结合成各种碳酸盐,从尿中排出。并由于血液本身具有缓冲性能,所以仍能使人的血液pH值保持在正常的范围之内,在生理上保持体液的酸碱平衡
来源
大部分的蔬菜类、水果类和部分饮料类、其他制品类食物、在八卦与阴阳五行合参中呈阴性即碱性,因而它们的食性应该呈凉性或寒性。亦有呈平性者(即比阴阳、比阳阴)。但是也有特例。比如,也有蔬菜类食物呈温性(如洋葱、生姜等),甚至呈热性(如蒜、辣椒等)。再如,水果类的食物有呈温性者(山楂、石榴等)、热性者(如桃子、樱桃等)。饮料和其他制品类有性平者(葡萄酒),性温者(咖啡)、性热者(食碱)等。
饮食搭配
如果饮食中各种食品搭配不当,容易引起人体酸碱平衡失调。一般情况下,酸性食品容易过量(因主食都是酸性食品),导致血液偏酸性。这样,不仅会增加Ca、Mg等碱性元素的消耗,引起人体出现缺钙症,而且使血液的色泽加深、粘度增大,还会引起各种酸中毒症。儿童发生酸中毒时,容易患皮肤病、神经衰弱、疲劳倦怠、胃酸过多、便秘、龋齿、软骨病等。中、老年人发生酸中毒时,容易患神经痛、血压增高、动脉硬化、胃溃疡、脑溢血等。所以饮食中必须注意酸性食品和碱性食品的适宜搭配,尤其应控制酸性食品的比例,提倡多吃蔬菜、水果、豆类及乳品等碱性食品,这既有利于保持人体的酸碱平衡,也有利于食品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充分利用,提高其营养价值。
食品分类
在营养学上,一般将食品分成酸性食品和碱性食品两大类。食品的酸碱性与其本身的PH值无关(味道是酸的食品不一定是酸性食品),主要是食品经过消化、吸收、代谢后,最后在人体内变成酸性或碱性的物质来界定。产生酸性物质的称为酸性食品,如动物的内脏、肌肉、植物种子(五谷类)。产生碱性物质的称为碱性食品,如蔬菜瓜豆类,茶类等。
动物的内脏、肌肉脂肪蛋白质、五谷类,因含硫(S)、磷(P)、氯(Cl)元素较多,在人体内代谢后产生硫酸、盐酸、磷酸和乳酸等,他们是人体内酸性物质的来源;而大多数菜蔬水果、海带、豆类、乳制品等含钙(Ca)、钾(K)、钠(Na)、镁(Mg)元素较多,在体内代谢后可变成碱性物质
碱性食品进入人体后与二氧化碳反应而成碳酸盐,由尿中排泄,酸性食品则在肾脏中与亚蒙尼亚生成铵盐而排泄,从而得以维持血液的正常PH(酸碱值),正常人的血液PH为7.35,呈弱碱性。PH值由1至14,水的pH值是7(中性)。低于7就是酸性,高于7就是碱性。
如果过多食用酸性食品,以至不能中和而导致酸性,消耗钙、钾、镁、钠等碱性元素,会导致血液色泽加深,粘度、血压升高、从而发生酸毒症(Acidosis),年幼者会诱发皮肤病、神经衰弱、胃酸过多、便秘、蛀牙等,中老年者易患高血压、动脉硬化、脑出血、胃溃疡等症。酸毒症是由于过多食用酸性食品引起的,所以不能偏食,应多吃蔬菜和碱性水,水果等,保持体内酸碱的平衡。
水果虽然含有各种有机酸,吃起来有酸味,但消化后大多氧化成碱性食物。但草莓有不能氧化代谢的有机酸(苯甲酸、草酸),会使体液的酸度增加,属于酸性食品,是个例外(但可以抗癌,含有吸收化学物质的成分)。存在于蔬菜中的有机酸主要是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和草酸。这里特别要注意的是草酸,它的有机体不易氧化,与钙盐形成的草酸钙不溶于水而累积于肾脏中,影响了钙的吸收。在菜蔬中,番茄、马铃薯、菠菜等都含有草酸。理论上碱性中毒(alkalosis)亦会发生,但人类碱性中毒现象不常见,因为人类有大量的胃酸可以中和。
蔬菜类
1.属于寒性的碱性食物有:莼菜、马齿菜、蕺菜(鱼腥草)、蕹菜、番茄、佛手瓜、西葫芦、葫芦瓜、瓠瓜、甜瓜(香瓜)、哈密瓜、西瓜、菜瓜、竹笋、海带。
2.属于凉性的碱性食物有:莲藕、魔芋、慈菇、粉葛、甜菜(紫菜头)、萝卜、苤蓝、旱芹、苋菜、茄子、莴苣(莴笋)、茭白、苦瓜、油菜、菠菜、蘑菇、生菜、菜花、金针菇、冬瓜、黄瓜、丝瓜。
3.属于平性(阴性系列中属于比阴阳比阳阴的一种)的碱性食物有:百合、胡萝卜、大头菜、茼蒿、荆芥、白菜、甘蓝、猴头、黑木耳、荠菜、银耳、番薯(红薯)、马铃薯(土豆)、芋头
4.属于温性的碱性食物有:恰玛古、山药、洋葱、薤白(野蒜)、香椿、韭菜、雪里蕻、芫荽、甜椒、南瓜、生姜、葱。
5.属于热性的碱性食物有:大蒜、辣椒、胡椒。
食用药材类
1.属于寒性的碱性食物有:石斛、芦根。
2.属于凉性的碱性食物有:菊花、薄荷、地黄、白芍、西洋参、沙参、决明子。
3.属于平性(比阴阳,比阳阴)的碱性食物有:黄精、天麻、党参、茯苓、甘草。
4.属于温性的碱性食物有:何首乌、砂仁、冬虫夏草、桂花、川芎、黄芪、人参、当归、肉苁蓉、杜仲、白术。
5.属于热性的碱性食物有:肉桂。
水果类
1.属于寒性的碱性食物有:猕猴桃、柿子、桑葚、无花果、甘蔗、香蕉、荸荠。
2.属于凉性的碱性食物有:梨子、枇杷、橙子、柑子、罗汉果、苹果。
3.属于热性的碱性食物有:桃子、樱桃、芒果。
坚果类
1.属于平性(比阴阳,比阳阴)的碱性食物有:大豆(黄豆)。
2.属于温性的碱性食物有:栗子、杏仁。
饮料类
1.属于凉性的碱性食物有:茶叶
2.属于平性(比阴阳,比阳阴)的碱性食物有:葡萄酒、豆浆、牛奶、蜂蜜。
3.属于温性的碱性食物有:咖啡。
制品类
1.属于寒性的碱性食物有:食盐。
2.属于温性的碱性食物有:食醋。
3.属于热性的碱性食物有:食碱。
十字花科类
1.萝卜干、红萝卜、红薯、恰玛古等。
相关食物
常见的碱性食物与酸性食物
1.强酸性食品:蛋黄、奶酪、点心、乌鱼子、柴鱼、鱼片等。
2.中酸性食品:火腿、培根(熏肉)、鸡肉、鲔鱼、猪肉、鳗鱼、牛肉、面包、小麦、奶油、马肉等。
3.弱酸性食品:大米、花生、啤酒、白酒、油炸豆腐、海苔、文蛤、章鱼,泥鳅。
4.弱碱性食品:红豆、萝卜、甘蓝菜、洋葱、豆腐等。
5.中碱性食品:萝卜干、大豆、红萝卜、蕃茄、苹果、香蕉、橘子、番瓜、草莓、蛋白、梅干、菠菜等。
6.强碱性食品:葡萄茶叶、海带芽、海带、柠檬、青梅等。
问题与建议:
本文中柿子的酸碱性相互矛盾,到底是酸还是碱,还需读者自己辨别。草莓到底是酸性还是碱性,在本文中也是矛盾的!
柿子是两种,一种是西红柿,一种是扁柿子(做柿子饼的那种),不矛盾。
碱性食品对身体的影响
柠檬、橘子等酸性水果,或是食用的醋以及有机酸进入体内后,经过胰液、胆汁、肠液、碳酸的中和后被肝脏吸收,很快燃烧成二氧化碳,对身体不会造成负担。有机酸被分解后,留下的矿物质成分即钾、钠、钙、镁等。所以,消化功能不良的人应该尽量避免过度摄取酸性食物,尤其要减少蛋白质、脂肪、淀粉类食物的摄取,增加碱性食物的比例。
人体有多种液体,如细胞内液、细胞外液(血液、组织液和淋巴液),还有分泌的各种消化液、排泄出的汗液、尿液等等。这些液体各有各的酸碱度,可以统一用pH值来衡量。pH值是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指数的数值,一般在0—14之间,当pH值为7时,溶液为中性;小于7时为酸性,值越小,酸性越强;大于7时呈碱性,值越大,碱性越强。一般来讲,人体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血液的pH值精确保持在7.35—7.45之间,呈弱碱性。
中国农业大学范志红教授指出,食物在化学上也有酸碱之分。我们平时吃的肉类、蛋类、海鲜等富含蛋白质的荤食,还有大米、土豆、酒、甜食等含有淀粉和糖的食物,这些食物在体内消化分解后都产生酸性代谢物,因此被列为酸性食物。蔬菜和水果这些植物性食物则在体内分解后生成碱性物质,所以属于碱性食物。
“虽然营养学有研究表明,如日常摄入大量酸性食物,酸性代谢物增多,会影响到人体的酸碱平衡。但是,实际上,我们的身体是不会因为某天多吃了一斤肉就轻易变酸的,它有着很强大的调节系统,从消化到排泄,再到呼吸系统都会层层把关、配合,精密地控制着酸碱平衡,使体液处于一个很精确的弱碱性范围。因而,通过食物来改变它的酸碱性,是很一厢情愿的想法。”云无心介绍道。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葛可佑认为,人的体质根本没有酸性、碱性的说法,食物不能调节人体的酸碱度。“什么食物都要吃,无论是酸性食物还是碱性食物,都不可少。吃过多动物性食物容易引起慢性病是因为营养不平衡,不是酸碱性的问题。
生活小常识
一般人以为酸的东西就是酸性食物,一看就会令人流口水的青梅、柠檬等,其实,这些东西正是典型的碱性食物。
从营养的角度看,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的合理搭配是身体健康的保障。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10 15:38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