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讨人地关系上强调社会因素对地区文化景观、
生活方式的影响。研究内容包括人口、聚落、民族、宗教、语言、行为和感应等方面的
地理问题,并致力于解决
社会问题。
文化地理学则从人类
文化的空间组合的角度,解释各种
文化要素如何使不同地区具有各种
区域特征,研究对象和内容与
社会地理学有许多相同之处。但前者主旨是研究
人类不同
社会集团的
地域特征及其与
环境的关系,后者则是研究人类创造的文化地域。有些学者将
社会地理学和
文化地理学的内容合称为社会文化地理学。很早以来,
地理学的著作中已注意到
种族和
民族的分布以及
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拉采尔的
人文地理学代表著作即以
人类地理学命名。在维达尔- 白兰士和白吕纳的
人文地理学著作中,也都包含
种族和
民族地理的内容。不过,现在
人种地理学和
民族地理虽然仍是介于
人种学、
民族学和
地理学之间的边缘
学科,但研究者则多为人种学和民族学者。
各地的人口数量、分布和迁移是重要的地理现象,人文地理学者十分关注。
维达尔-白兰士的《人文地理学原理》第一章即论述了人类在
地球上的
分布、密度以及各洲的人口状况。第一次世界大战后,I.鲍曼分析了中欧的人口地域分异现象 ,瑞典地理学家 S.德·耶尔深入研究瑞典
人口分布并制出
人口分布图。从此,人口地理学成为人文地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聚落是一种重要的文化景观,既反映自然环境的特征,也表现人类文化的差异。德国地理学家J.G.科尔最早对聚落作系统的研究,他于1841年发表了《人类交通居住与地形的关系》。白吕纳则把房屋这一聚落现象列为人文地理事实的第一纲第一目,包括房屋类型、村落形式、都市位置及其与环境的关系。此后,聚落地理研究在一些国家形成各自的风格。如
德国着重聚落景观,法国重视经济对聚落的影响,英国偏重聚落历史地理,
美国则关注白人拓荒者居住问题。
聚落地理学形成后,最初包括在其中的城市地理学由于发展迅速,逐渐独立成为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使得聚落地理学现在实际上是研究乡村聚落
地理。以乡村地区的经济、社会以及资源和环境问题为研究对象的
乡村地理学也是在聚落地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其研究内容已超出乡村聚落地理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