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偶
古代神话人物为原型制作的人偶
“神偶”是由古代神话人物为原型制作的人偶,有“顺风耳”、“千里眼”、“三太子哪吒”等耳熟能详的神话人物
起源
一般皆认为与北管的发展有关。大约在19世纪末期,兰阳平原的北管分为“西皮”与“福路”两派,两派各自发展较劲,尤其是庙会活动,更是互别苗头的时刻。,据说一开始是西皮派先使出舞龙,福路派见状便扛出“童仔的”李哪吒,象征“哪吒抽龙筋”来对抗,西皮派不甘示弱,接着便也扛出“大仙的”李靖,以示“李靖收哪吒”,就这样一来一往,为庙会增添许多热闹的气氛。流传至今,在各项庙宇神明绕境、出巡、刈香等活动中,都可看到大仙俑仔阵的踪影。
神偶简介
“神偶”是由古代神话人物为原型制作的人偶,有“顺风耳”、“千里眼”、“三太子哪吒”等耳熟能详的神话人物
神偶(又称为神将、将爷、海弟、神童、神明、大仙俑仔、大仙尪仔),依据神祇的模样制作的巨大型神祇,是闽台地方游神及庙会民俗不可或缺的阵头之一,通常配合北管或者锣鼓来游行或进庙,只要在各地方庙宇绕境或者庙会活动即会出现。并在宜兰县,新北市芦洲区桃园市大溪区最为兴盛。
“大仙尪仔”是神祇的化身,在闽台地方的庙会及游神时的神偶,“翁仔”即人偶。
“电音三太子”在阵头中属于神将阵中的一种。电音三太子源于福州塔骨神将孩儿弟,原为大头娃娃造型,传入台湾后,从造型、舞步到配乐,都发生了变化。浓眉大眼、深酒窝、高发髻,身披刺绣战袍,背插五色彩旗,再配上动感十足的电子音乐,跳着可爱逗趣的舞步……2000年前后,台湾出现了三太子结合电子音乐进行的阵头表演,传统民俗与现代元素有机结合,深受年轻人喜爱,红遍了台湾,2006年被正式命名为“电音三太子”。
注:神偶为闽台地方独有游神文化的游行方阵。每位开过光的神偶都代表神明。游神文化及神偶文化起源与福建省,但游神及神偶文化在台湾发展最为兴盛。大仙尪仔为闽南语,神偶的意思。
祭拜性质
神偶(闽南语:大仙俑仔)平时庙宇内,都是摆放在神祇左右来充当护法、将军、护卫等,也有祭拜性质,在大仙俑仔面前均有供桌(有些保护较严格会制作大型神柜来保护)并放供品和香炉与酒杯,少许庙宇会放置纸钱,供信众参拜,但前提是要把大仙翁仔经过开光仪式后,才能参拜之,与一般雕刻之神像相同。如果该庙内神祇要出庙宇绕境、出巡..等也会随着神祇出巡,当护驾神祇,也是台湾民俗阵头不可或缺的一阵,且在脚步上有严格的规定,踩七星步并依神址模样来表演其形象。大多数大型庙宇均是此模式。
近年来随着少数小型宫庙为了吸引其目光,添加LED灯条,并跳流行舞蹈来出阵,如电音三太子或学校社团出资的大仙翁仔,但此类均无开光仪式,纯粹表演性质,相对没有祭拜性质,大仙俑仔均以三太子居多。而台湾艺人王彩桦一曲保庇中MV或其表演也是有加入大仙俑仔,也归类此性质。
特别的一点,表演性质与祭拜性质两种性质的三太子,均有差别,表演性质的三太子有一些配饰(如奶嘴、墨镜、大型手套..等)来增添三太子的特别感,并加入LED灯条,走路时较为跳舞风格,而祭拜性质的三太子均持有法器,走路活泼但不失庄严,并没有任何配饰。
丧葬出殡
丧葬出殡也有专属的大仙俑仔,出阵时与庙会类似,差别在庙会的阵头是结上红彩,丧事则是白色彩,但配乐就是传统北管为主,通常金童玉女都是高型态出现,脸上有泪水等,但也有禁忌,殡葬仪式中所用像偶,丧礼结束一定都要以香火净过并蒙上双眼,以避免操作人员中邪
整体高度
三太子
哪吒由来为神话故事「封神榜」,是传说中的托塔天王李靖的第三子,老大金吒师从元始天尊,老二木吒师从观音菩萨,都是出家人,不能继承王位,所以哪吒虽然排第三,也可以称太子。
哪吒
三太子调皮捣蛋还打死龙王三太子,自杀后又重生辅佐姜子牙,后受封为神,因此又名中坛元帅。 太子爷(老一辈台湾人对哪吒的尊称)信仰在台湾至今已有三百四十多年的历史,哪吒被台湾道教列为主要神祉祭祀,全台湾有哪吒庙四五百座。
现存的哪吒行宫坐落在宜宾翠屏山腰,重建于1991年。通过海峡两岸的共同考证,认定翠屏山的哪吒行宫为中国唯一的哪吒(三太子)祖庙,每年来此寻根祭祖的港澳台同胞及东南亚侨胞络绎不绝。
台湾民俗学者林本炫表示,民间信仰中,妈祖、关公是大神,多是庙在祭祀。三太子在神界属于小神,但台湾人却十分信仰。
乩童是一种职业,类似西方的灵媒,是道教仪式中,神明跟人或鬼魂跟人之间的媒介。虽然被称为乩童,但实际上也有年纪很大的。神明上身则称为“起乩”,常见上身的神明有三太子、济公等,有时也有家属的灵魂、孤魂野鬼等。乩童的工作除了当人、鬼、神之间的媒介外,还有收惊,有时甚至有治疗绝症的用途(虽然其实际效果还尚未得到证实)。
三太子是台湾特有的民俗,由巨型的木偶那吒装扮成,起先经常会出现在台湾的庙会上,后来流行电音舞,就变成了电音三太子。
头盔
神将的头盔均采用京剧各类系帽,将之放大、夸饰后,搭配各式绒球、圆珠装饰,材质分为纸盔、铁盔、塑胶盔、金盔、皮盔等。
服饰
神将穿着服装也采用京剧风格。又细分为袍(蟒袍和凤袍)、背甲、靠旗(武将类神祇背后的四面令旗)、褶子、半甲、僧服
配件
配乐团队
在神将后方或前方均有一团奏乐的团队,团名均已:某某社、某某乐社、某某轩等名称,衬托神将舞动的庄严
参考资料
国语日报介绍
大仙翁仔 维基百科
威猛神将
游神 百度百科
参考资料
国语日报介绍 .国语日报介绍.
威猛神将.威猛神将.
人在阵中舞 缘深情更真.福建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2024-04-25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24 14:58
目录
概述
起源
神偶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