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
中国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
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是指中国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三名航天员陈冬刘洋(女)和蔡旭哲。陈冬担任指令长
飞行乘组
飞行任务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是空间站建造阶段第二次飞行任务,也是该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
飞行动态
集体亮相
2022年6月4日,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与媒体记者集体见面。神舟十四号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全部为中国第二批航天员。其中陈冬参加过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刘洋参加过神舟九号载人飞行任务,蔡旭哲是首次飞行。
领命出征
2022年6月4日9时,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神舟十四号瞄准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发射。经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陈冬、刘洋、蔡旭哲3名航天员将执行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由陈冬担任指令长
出征仪式
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广场举行。陈冬(中)、刘洋(右)、蔡旭哲即将开启为期6个月的飞行任务。
飞向太空
北京时间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577秒后,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23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的第3次载人飞行任务。
自主对接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经过6次自主变轨,于北京时间2022年6月5日17时42分,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整个对接过程历时约7小时。
顺利入驻
2022年6月5日,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在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后,航天员乘组返回舱进入轨道舱。按程序完成各项准备后,航天员陈冬成功开启天和核心舱舱门,北京时间当日20时50分,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依次全部进入天和核心舱。后续,航天员乘组将按计划开展相关工作。
北京时间2022年6月6日11时9分,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成功开启天舟四号货物舱舱门,在完成环境检测等准备工作后,于12时19分顺利进入天舟四号货运飞船。
2022年6月20日,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进驻中国空间站已满两周,如今已基本整理完货包,正在进一步开展在轨科学实验工作。
2022年6月16日,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并已出差十天,在太空中做的工作:
建立驻留环境。进入“太空家园”,首先要做的事情,当然是把家里布置一番。
微生物采样工作。航天员入驻“太空家园”后,会对货物舱区域废弃物进行状态确认,还会对空间站进行各种环境采样工作,包括水微生物采样、空气微生物采样、表面微生物采样等。
设备安装、调试及维修。为了更好地开展各项工作,航天员还会进行各类设备安装、调试及维修。
开展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高微柜悬浮实验系统柜内磁悬浮实验、高微柜悬浮实验系统柜内喷气悬浮实验、无容器柜材料科学实验、医学样本处理和分析项目等。
2022年7月5日,在轨驻留一个月,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按照天地同步作息制度,每周工作6天,目前,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各项工作推进顺利。在出发之前刘洋表示将会在太空当中每天写下一句寄语和感悟在纸条上,叠成星星。进驻空间站组合体以来,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先后完成了核心舱载人环境建立、物资整理与转移等各项工作。按计划,6月23日,三名航天员在地面人员的配合下完成了二氧化碳还原系统的组装和测试工作问天实验舱将于本月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并与空间站组合体实施交会对接,7月4日下午,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对空间站组合体发出调相指令,空间站组合体将做好迎接问天实验舱来访的准备。
2022年6月5日20时50分,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至今已满一个月。航天员们在一个月的时间内,有序开展了载人环境建立、空间站平台维护与照料、空间科学实验等工作。为后续机械臂操作、出舱活动、舱段转移等工作做好了充分准备。
在轨对接
北京时间2022年7月24日14时22分,搭载问天实验舱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准时点火发射,约495秒后,问天实验舱与火箭成功分离并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中国航天员将首次在轨迎接航天器的到来。
2022年7月25日3时13分,问天实验舱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这是中国两个20吨级航天器首次在轨实现交会对接,也是空间站有航天员在轨驻留期间首次进行空间交会对接
科学实验
2022年7月25日10时03分,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成功开启问天实验舱舱门,顺利进入问天实验舱。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轨进入科学实验舱,后续,将按计划开展组合体姿态融合控制、小机械臂爬行和大小臂组合测试等在轨工作,并利用问天舱气闸舱和小机械臂进行航天员出舱活动。
2022年8月5日,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进驻中国空间站满两个月,三名航天员状态良好,正在围绕问天实验舱环控生保系统建立和出舱活动展开各项工作。按照计划,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将从问天气闸舱开展出舱活动。为了完成好首次出舱任务,这两天,神十四乘组在地面人员的支持下,对安装在问天实验舱舱外的小机械臂进行了在轨测试。
2022年8月20日消息,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近期已经完成了问天实验舱内环控生保系统在轨组装设备的安装和测试工作。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三名航天员在地面人员的配合下,完成的是天舟四号上行携带的二氧化碳还原子系统的组装和测试工作。这个二氧化碳还原子系统能将航天员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进一步重新利用,并作用于空间站。通过该系统的稳定运行,空间站内每天可多回收一公斤左右的水,使水资源的物质闭合度提高到90%以上。
出舱活动
2022年8月13日,神舟十四号乘组迎来了在轨工作的第70天,据了解,神十四航天员将于近期从问天气闸舱开展出舱活动,他们的首次太空行走,令人期待。
2022年8月,神舟十四号乘组的首次出舱活动在周密训练和准备当中,出舱前,航天员们要准备好出舱工具,比如组装脚限定器,准备安全绳电动螺丝刀等等。当然还要对舱外航天服进行检查并试穿,做完这些,还需要熟悉舱外机械臂的操作。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将于2022年9月1日择机执行第一次出舱活动。
出舱活动,是航天员在轨期间的一项重要任务安排。自入住太空家园以来,神舟十四号乘组两度从问天实验舱气闸舱出舱,圆满完成了全部既定任务
1. 首次出舱
2022年9月1日,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进行第一次出舱活动。
2022年9月1日15时48分,航天员关闭问天舱段间舱门,随后航天员陈冬、刘洋先后进入舱外航天服,进行出舱前各项准备工作。18时26分,航天员陈冬打开问天实验舱气闸舱舱门。后续,陈冬、刘洋在舱外作业,蔡旭哲在核心舱内配合支持,共同完成问天实验舱扩展泵组安装、问天实验舱全景相机抬升等各项既定任务。整个出舱活动预计约七小时。
北京时间2022年9月1日18时26分,航天员陈冬成功开启问天实验舱气闸舱出舱舱门。至19时09分,航天员陈冬、航天员刘洋成功出舱。两名出舱航天员已完成安装脚限位器和舱外工作台等工作,后续将在小机械臂的支持下,进行问天实验舱扩展泵组安装、问天实验舱全景相机抬升等作业,并开展舱外自主转移应急返回能力验证。其间,航天员蔡旭哲在核心舱内配合支持两名出舱航天员开展舱外操作。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从问天实验舱气闸舱出舱实施舱外活动,也是陈冬、刘洋首次执行出舱活动任务。9月2日0时33分,经过约6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密切协同,完成出舱活动期间全部既定任务,陈冬、刘洋已安全返回问天实验舱,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下图中国航天员首次从问天实验舱气闸舱出舱实施舱外操作活动画面)
2. 第二次出舱
2022年9月13日消息,神舟十四号乘组在轨满百天,各项工作顺利推进,为第二次出舱活动积极准备中。
在圆满完成首次出舱任务之后,神舟十四号乘组整理了出舱设备工具,进行电池充电、服装通风干燥等工作。3位航天员还互相体检,为即将到来的第二次出舱任务做好准备。
北京时间2022年9月17日,神舟十四号乘组实施第二次出舱活动;13时35分,航天员蔡旭哲成功开启问天实验舱气闸舱出舱舱门。航天员蔡旭哲正登上小机械臂。至15时23分,航天员蔡旭哲、航天员陈冬先后成功出舱。目前,两名出舱航天员已完成安装脚限位器和舱外工作台等工作,后续将在小机械臂的支持下,相互配合开展舱外助力手柄安装、载荷回路扩展泵组安装、舱外救援验证等作业。期间,航天员刘洋在核心舱内配合支持两名出舱航天员开展舱外操作。这是航天员蔡旭哲首次执行出舱活动任务;16点18分更新,神舟十四号乘组正在实施第二次出舱活动,舱外载荷回路扩展泵组安装完毕;17点32分更新,航天员陈冬、蔡旭哲完成舱外救援验证。这也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首次舱外救援验证;17点37分更新,神舟十四号乘组完成第二次出舱活动。
北京时间2022年9月17日17时47分,经过约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密切协同,完成出舱活动期间全部既定任务,航天员陈冬、航天员蔡旭哲已安全返回问天实验舱,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航天员出舱活动期间,先后完成了舱外助力手柄安装、载荷回路扩展泵组安装、舱外救援验证等任务,全过程顺利圆满,进一步检验了航天员与小机械臂协同工作的能力,验证了问天实验舱气闸舱和出舱活动相关支持设备的功能性能。
3. 第三次出舱
2022年11月17日11时16分,神舟十四号乘组正在实施第三次出舱活动,陈冬、蔡旭哲执行出舱,刘洋舱内支持,此次是中国航天员在空间站进行的第七次出舱活动。
舱外活动期间,首先完成了天和核心舱与问天实验舱舱间连接装置、天和核心舱与梦天实验舱舱间连接装置安装,搭建起一座三舱间舱外行走的“天桥”,航天员蔡旭哲通过“天桥”实现了首次跨舱段舱外行走。此外,还完成了问天实验舱全景相机A抬升和小机械臂助力手柄安装等任务,全过程顺利圆满。这是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组装完成后的首次航天员出舱活动,首次检验了航天员与组合机械臂协同工作的能力,进一步验证了问天实验舱气闸舱和出舱活动相关支持设备的功能性能。
北京时间2022年11月17日16时50分,经过约5.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密切协同,圆满完成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航天员陈冬、蔡旭哲已安全返回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2022年9月10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2年中秋晚会《银河中的星星》节目中,首次在太空度过中秋节的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将透过秋晚舞台向全球华人送上中秋祝福,并与歌曲演唱者李宇春互动,传送一份来自太空的思念与牵挂。
2022年9月15日,正在中国空间站执行任务的神舟十四号载人航天飞行乘组三位航天员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以视频方式向参加“共绘航天梦”绘画作品征集及“太空之问”互动活动的中外青少年发来祝福。
2022年国庆佳节,中国航天员首次在太空度过。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官方发布神舟十四号乘组航天员在轨拍摄的摄影作品。
在轨拍摄
2022年10月20日,神舟十四号乘组航天员近期在轨拍摄作品“上新”。
空间实验
在进驻问天实验舱后,航天员持续开展了包括空间材料研究、高等植物培养等空间科学实(试)验项目,利用科学手套箱、生命生态实验柜、生物技术实验柜和变重力实验柜等设施设备。太空家园正不断产出更多科学成果,长势喜人的拟南芥、水稻和生菜也为此处带来了勃勃生机。
2022年12月4日,随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下行的载人空间站第三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在着陆场交付空间应用系统,5日顺利运抵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经检查确认返回样品完好,包括3个生物样品冷包和装着4盒无容器材料实验样品。
本次返回的在轨科学实验样品中,包括了经过120天的空间培育生长,国际上首次在轨获得的水稻种子。在中国空间站内,“微重力条件下高等植物开花调控的分子机理”项目瞄准了水稻和拟南芥两种植物。
神十四乘组在轨期间,从2022年7月29日注入营养液启动实验,至11月25日结束实验,水稻和拟南芥种子在中国空间站内经历了120天的空间培育生长,完成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开花结籽这一“从种子到种子”的发育全过程。这是国际上首次完成的水稻全生命周期培养实验。水稻和拟南芥的在轨实验样品分别装在3个生物样品冷包中,随飞船返回地球。此外,航天员还在空间站内开展了再生稻实验,并获得了再生稻的种子,水稻剪株后仅20天就再生出了2个稻穗。
在本次返回的无容器样品袋中,还装着4盒无容器材料实验样品,这是空间站无容器材料实验柜微重力环境下开展实验产生的样品。
空间对接
2022年10月,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对空间站组合体进行精心维护和照料,为迎接梦天实验舱的到访做好准备。在太空值守了150多天的神舟十四号乘组,终于迎来了组成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组合体的最后一个舱段——梦天实验舱
2022年11月,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2年11月3日15时12分,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顺利进入梦天实验舱;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将围绕梦天实验舱载人环境建立、开展组合体关系功能测试、拆解货包等一系列工作。
在轨工作
神舟十四号乘组两度从问天实验舱气闸舱出舱,圆满完成了全部既定任务。
2022年10月12日,“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这是航天员首次在问天实验舱内进行授课。
在进驻问天实验舱后,航天员除了对舱内环境定期进行维护,还持续开展了包括空间材料研究、高等植物培养等空间科学实验及试验项目,太空家园正不断产出更多科学成果。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于北京时间2022年11月13日14时18分,成功开启天舟五号货物舱舱门,在完成环境检测等准备工作后,于15时03分顺利进入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后续,航天员乘组将按计划开展货物转运等相关工作。
将按照预定程序,神舟十五号飞行乘组将与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进行首次在轨轮换。神十四乘组录制视频,迎接远道而来的战友。
北京时间2022年11月29日23时08分,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及神舟十五号飞行乘组(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的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奔向太空;11月30日5时42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11月30日7时33分,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两个航天员乘组在“天宫”首次上演“6+6”太空会师,在中国“太空家园”里留下太空合影。两个航天员乘组将在空间站进行首次在轨轮换,期间,6名航天员将共同在空间站工作生活约5天时间,完成各项既定任务和交接工作。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对接之后,中国空间站最终形成三舱三船构型,即: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三舱”,天舟五号货运飞船、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三船”。
这是两艘神舟载人飞船首次同时停靠中国空间站,神舟十五号停靠在天和核心舱节点舱前向对接口,神舟十四号停靠在节点舱径向对接口,两艘飞船同时与空间站进行信息代传、通风换热、并网供电等。
2022年12月2日晚,神舟十四、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进行交接仪式,两个乘组移交了中国空间站的钥匙。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已完成全部既定任务,将于12月4日乘坐神舟飞船返回东风着陆场
返回地球
北京时间2022年12月4日19时20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通过地面测控站发出返回指令,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轨道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此后,飞船返回制动发动机点火,返回舱与推进舱分离。返回舱成功着陆后,担负搜救回收任务的搜救分队及时发现目标并抵达着陆现场。返回舱舱门打开后,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身体健康。
19时20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通过地面测控站发出返回指令,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轨道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
19时37分:神舟十四号三名航天员正在返回,飞船轨道舱与返回舱已分离。
19时48分:神舟十四号三名航天员正在返回,飞船推进舱与返回舱已分离。
19时49分:返回舱落点第二次预报发出。
19时52分:返回舱进入“黑障区”。
19时55分:返回舱出“黑障区”。
19时56分:三名航天员报告感觉良好。
19时58分:返回舱主降落伞打开。返回舱的降落伞分为引导伞减速伞、主伞。
19时59分:返回舱落点第三次预报发出。
20时00分:距离地面6公里左右,返回舱抛防热大底
20时09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
20时21分:返回舱舱门即将打开。
20时22分:神舟十四号航天员返回地面,即将出舱。
20时24分:返回舱舱门打开。
20时26分:三名航天员报告感觉良好。
20时35分:航天员身体状态检查正常。
20时51分: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陈冬安全顺利出舱。陈冬:我为伟大祖国感到骄傲。
20时56分: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刘洋安全顺利出舱。刘洋说,回到祖国怀抱很踏实,中国航天永远值得期待。
21时02分:神舟十四号航天员蔡旭哲安全顺利出舱。蔡旭哲说,首次6个月飞行,星河灿烂一览无余,期待重返太空家园。
北京时间2022年12月4日20时09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现场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身体状态良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于2022年6月5日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随后与天和核心舱对接形成组合体。3名航天员在轨驻留6个月期间,先后进行3次出舱活动,完成空间站舱内外设备及空间应用任务相关设施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开展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在轨迎接2个空间站舱段、1艘载人飞船、1艘货运飞船的来访,与地面配合完成了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组装建造,与神舟十五号航天员首次完成在轨交接班,见证了货运飞船与空间站交会对接最快世界纪录等众多历史性时刻,并利用任务间隙,进行了1次“天宫课堂”太空授课,以及一系列别具特色的科普教育文化传播活动。
陈冬成为中国首个在轨驻留时间超过200天的航天员。
2022年12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于凌晨乘坐任务飞机平安抵达北京。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领导和成员到机场迎接。
2023年2月17日,在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返回75天后,中国航天员中心北京航天城举行乘组与记者见面会。这是神舟十四号乘组返回后,首次与媒体和公众正式见面。
2023年7月1日参加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制作的中国青年电视公开课节目《开讲啦
天宫课堂
首次在问天实验舱内进行授课。2022年10月12日,“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
授课内容
2022年10月12日15时45分开始,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将面向广大青少年进行太空授课,本次是“天宫课堂”推出以来的第三课。
本次太空授课活动将继续采取天地互动方式进行,3名航天员将在轨介绍展示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工作生活场景,演示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以及植物生长研究项目介绍,并与地面课堂进行互动交流,旨在传播普及载人航天知识,激发广大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
如何备课
“天宫课堂”,多个领域的专家参与了“天宫课堂”备课,包括航天系统的专家、高校教师与科研人员、中小学老师等。“天宫课堂”开课前,航天员需要反复测试保证实验效果,他们把测试结果反馈给地面的专家组,对内容进行反复确认和沟通。大家看到的授课内容只有几十分钟,但实际上准备过程很长。
“天宫课堂”的“讲堂”在以往天和核心舱的基础上,新增了问天实验舱,“太空教师”的活动范围更大。此次太空授课中,飞控团队也首次采用了双中继卫星分别跟踪的方式,确保图像话音稳定回传。这次授课,相比前几次授课有了进一步的创新,首先就是航天员老师将在全新的问天实验舱段授课,演示天地迥异的实验现象,进一步激发同学们对于日常现象的思考;同时还将首次展示空间站植物研究项目的科学实验操作,进一步展现我们国家的空间站作为国家太空实验室的强大科研能力。
荣誉表彰
2023年3月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给陈冬刘洋同志颁发“二级航天功勋奖章”,授予蔡旭哲同志“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颁发“三级航天功勋奖章”。
社会评价
由陈冬、刘洋和蔡旭哲组成的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已经踏上“太空出差”之旅。此次出征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意味着,中国离实现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越来越近。2022年是中国完成空间站建造的决战决胜之年,也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30周年。飞天逐梦,不仅在于“腾空”瞬间,更在于旷日持久的付出奉献;飞天逐梦,不仅远在天际,更改变着我们的日常;飞天逐梦,不仅让飞行器深入太空,更让科学精神扎根广大青少年心中。“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一代代航天人在浩瀚太空留下越来越多中国身影,全体中国人民也在共同见证中华民族的航天强国梦想。期待神舟十四号乘组顺利完成任务,把祖国的荣耀写满太空,也期待航天梦能点燃更多激情,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央视新闻 评)
此次载人航天任务受到海外华侨华人广泛关注,中新社记者第一时间通过电话和社交媒体连线采访了来自新加坡意大利和英国的华侨华人。他们均表示,对于中国航天事业一步一步走向成熟,中国空间站即将完成“T”字基本结构的搭建倍感骄傲,与有荣焉。(中国新闻网 评)
神舟十四号3名航天员在轨驻留6个月期间,进行了3次出舱活动、1次太空授课,与地面配合完成了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组装建造,被称为“最忙乘组”。(北京科协 评)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31 23:42
目录
概述
飞行乘组
飞行任务
飞行动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