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悟,谓洞达
禅理。 语出清
袁枚 《
随园诗话》卷十六:“﹝
庐江 孙 啸壑 ﹞《
夜吟》云:‘有灯相对好吟诗,准拟今宵睡更迟;不道兴长油已没,从今打点未乾时。’余爱其末句,颇近禅悟,故录之。” 清
钮琇 《觚賸续编·妙霓》:“迨乎尘劳欲息,禅悟已深,预示冥期,遂游浄域。”
徐自华 《巢南来书问何久不作诗口占答之》:“诗心近觉能禅悟,
傲骨拼教与俗违。”这便是中国的
格物致知,是一种内外之理的结合和
体认。
词语释义
宇宙中的理是万物之理,也是个人心中之理。这些分别之理都体现着一个
“天理”。由体验分别之理而达到体验“天理”,这就是“天人合一”之境界。在这一境界中,
鸢飞鱼跃,万物自得。这犹如找对象一样,
有的人先立一个
模式在那里,我要寻一个温柔大方,美丽多情而又有一定文化知识的人,眼睛要怎么样,身材要怎么样,等等。然后苦苦寻觅,忽然遇上,便一见钟情,大有相见恨晚之势。
释义
词目:禅悟
拼音:chán wù
英文:realization to truth;
wakening to truth
详细解释:
谓洞达禅理。
清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六:“[庐江孙啸壑]《夜吟》云:‘有灯相对好吟诗,准拟今宵睡更迟;不道兴长油已没,从今打点未乾时。’余爱其末句,颇近禅悟,故録之。”清钮琇《觚剩续编·妙霓》:“迨乎尘劳欲息,禅悟已深,预示冥期,遂游浄域。”
徐自华《巢南来书问何久不作诗口占答之》:“诗心近觉能禅悟,傲骨拼教与俗违。”
哲学认识论
这便是
中国的
格物致知,是一种内外之理的结合和
体认。而
西方哲学的认识论却犹如一个全无经验的
小伙子,不知自己要找什么样的女人,今天寻着一个温柔的,觉得很合心。明天寻一个泼辣的,也觉得别有一番
滋味。一路走来一路行,行到水尽处,可能也没有得出他想要的是什么样的
女子,这是西方哲学的路数。
禅宗简介
禅宗的概念
禅宗,是典型的
中国佛教。“禅”本是梵语,音译为禅那,简称为禅。意译有“思维修”“
静虑”“
禅定”等含义。禅宗,不离禅定的修证,但并不是禅定,所以又名为心宗或
般若宗。心宗指禅宗为传佛教的
心法,
般若是指唐代以后的禅宗。禅宗在佛教之中,素来被称为教外别传的
法门。
历来有这样的传说:“释迦佛祖在
灵山会上传教。一天上得台来,一句话不说,只在手上轻拈一枝花。大家都默然不解。只有大弟子摩诃伽叶,会心展颜一笑。于是佛祖宣布:‘吾有
正法眼藏,涅盘妙心,
实相无相,微妙
法门,
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伽叶。’”这便是禅宗的开始。
后由伽叶尊者为
印度禅宗的第一代祖师,阿难为第二代,历代相传。到了二十八代
菩提达摩大师,渡海东来中国,不被
梁武帝赏识,遂到河南
嵩山少林,面壁而坐,寻找一个“不受人欺”的
传人。
禅宗用语
禅悟,是禅宗用语。从词义来说,禅的本意是
静虑、冥想,悟与迷对称,指觉醒、觉悟。悟是意义的转化,精神的转化,
生命的转化,含有解脱的意义。
禅是修持方
式,悟则是修持
结果,两者是有区别的。但是,中国禅宗学人却把禅由坐禅静思变为日常行事,由心理平衡变为生命体验,从根本上改变了禅的
内涵。
中国禅宗学人还认为:觉悟要由日常行事来体现,由生命体验来提升。禅与悟是不可分的,悟必须通过禅来获得,禅没有悟也就不成其为禅。没有禅就没有悟,没有悟也就没有禅。从这个意义上说,禅与悟之间不存在手段和目的的关系,或者若从禅包含了悟的意义上说,禅就是禅悟。这是与印度
佛教所讲的禅
大相迳庭的。
禅宗的来源
洛阳少年
姬光,博览
经籍,后出家为僧,更名
神光。他到
少林寺达摩面壁之处彻夜
侍立,直到天明,积雪过膝,达摩不收其为徒。神光遂砍断左臂,表示自己求道的决心。于是达摩收下改法名为慧可。神光便向达摩请教佛法。达摩说:“诸佛心法不是从别人那里得到的。”神光不解,又说:“我的心不得安宁,请大师为我说安心法门。”达摩说:“你把心找出来,我便为你安心。”神光了悟,为二祖。后慧可传僧璨,再传
道信,道信传
弘忍,弘忍传神秀与
惠能,至此中国禅宗基本形成。
禅宗的含义
“禅”是
梵语Dhyāna音译
“禅那”的略称,汉译是思维修、
静虑、摄念,即冥想的意思。用现代话简要地说,禅就是集中精神和平衡心理的方式方法。从宗教心理的角度来看,禅的修持操作主要是“
禅思”、“
禅念”和“禅观”等活动。禅思是修禅沉思,这是排除思想、理论、概念,以使精神凝集的一种冥想。禅念是厌弃世俗烦恼和欲望的种种念虑。禅观是坐禅以修行种种观法,如观照真理,否定一切分别的
相对性,又如观佛的相好、功德,观心的本质、现象等。禅具有多种功能,诸如,精神集中,即集中
注意力,以为宗教修持提供稳定、良好的心理状态。调节心理
平衡,带来宁静与快适的感受。这两项功能和我国气功的功能又十分相近。再是化解烦恼,舍弃
恶念,提升精神境界。禅还能产生
智慧,有助于观照人生、宇宙的真实。此外,佛教还宣扬长期
禅修能获得超常的
能力,即
神通力,与今人所谓“特异功能”相当。又
禅修或可得见诸佛,得见诸佛而断诸疑惑,这后两项功能极富神秘主义的色彩。
与禅的涵义相应的
梵语还有Samādhi,音译三摩地、三昧等,汉
译作定、等持等。“定”是令心神专一,不散不乱的精神作用,或指心神凝然不动的
状态。一般地说,定是修得的,是
禅修的结果。有时,“禅”也当作定的一个要素,被摄于定的概念之中。这样,在中国通常是梵汉并用,称作“禅定”,禅定成为
惯用语,被视为一个概念。实际上,禅定的主要内容是禅,是通过坐禅这种方式使心念安定、专一,其关键是
静虑、冥想。至于中国禅宗的禅,则明显地向慧学倾斜,带有
否定坐禅的意味,强调由思维
静虑转向
明心见性,返本归源,顿悟成佛。这样,中国禅宗的禅和
印度佛教的禅与定在意义上就
迥异其趣了。
世界地位
印度 大部分
地区的气温偏高,炎热的气候使人们需要以静制动,求得清凉。印度人民又是个长于沉思、富于遐想、善于辩论的民族。
自然的和人文的条件,推动了印度人创造出许多种宗教,宗教成为印度人不可或缺的
生活内容。禅在印度诸宗教中得到广泛流传,是印度人宗教生活的重要特征。印度佛教也十分重视
禅修,认为禅修是进入涅pán盘的“
城门”。在佛教的全部修持中,禅是极为重要和极富特色的一环,是绝对
不可缺少的。
中国
佛教的修持实践中,与定相当的一个
用语是“止”,通常止又与“观”对说,称为
“止观”。止和观都是
梵语的意译。止是静息动心,远离邪念,止灭烦恼,使心安住于
一境。观是发起正智,观想事物的真性,即使心灵直下契入所观的对象,与之
冥合为一。如上所说,禅观就是通过坐禅以观照真理。止相当于定,观则相当于慧。
禅修过程
四个阶段
一般地说,禅宗的禅修过程大约可分为四个阶段,
(1)最初是要“发心”,即有迫切的
寻求,强烈的愿望,以实现解脱成佛这一最高理想;
(2)其次是“
悟解”,即了解佛教道理,开启智慧,觉悟
真理;
(3)再次是
“行解相应”,即修行与理解结合,也就是开悟后要进一步悟入,使自身生命真正有所体证、觉悟;
(4)最后是“
保任”,保守责任,也就是在禅悟以后,还必须加以保持、维护,也就是巩固觉悟成果。
根本内容
以上禅修过程中的开悟与悟入是禅悟的根本内容,也是禅宗人最为关切之处。开悟与悟入是悟的不同形态。
开悟是依智慧理解佛教真理而得真知,也称“
解悟”;悟入则是由实践而得以体证真理,主体不是在时空与范畴的形式概念下起作用,而是以智慧完全渗透入真理之中,与客体冥合为一,也称“证悟”。
证悟和解悟不同,它不是对佛典义理的主观理解,不是对人生、宇宙的客观认识,不是认识论意义的知解,而是对人生、宇宙的根本领会、心灵体悟,是生命个体的特殊体验。也就是说,证悟是对人生、
宇宙的整体与终极性的把握,是人生觉醒的心灵状态,众生转化生命的有力方式,解悟与证悟作为觉悟的两种方式,实有很大的区别。
禅宗学人中,有的解悟与证悟并重,有的重在解悟,有的则偏于证悟,甚至排斥解悟,他们都抓住心性本源,强调单刀直入,直指人心,
见性成佛。禅宗学人在如何看待解悟与证悟的关系问题上,所持态度的不同,实是禅宗内部不同主张的重要根源之一。禅悟不仅有性质的区别。还有程度的不同。局部、浅易的觉悟称为小悟,全面、彻底的觉悟称为
大悟。
区分
有迟速、快慢之别,由此又有
渐悟、
顿悟之分。解悟与证悟都可分为渐悟与顿悟两类。渐悟是逐渐的、依顺序渐次悟入真理的觉悟。顿悟是顿然的、快速直下证入真理的觉悟。弘忍门下神秀与惠能两系,对禅悟修持的看法不同,因而形成了渐悟成佛说与顿悟成佛说的
对立。
方法
根本宗旨
中国禅宗还在大力开辟禅悟的途径和创造禅悟的方法。禅宗
历史悠久,
派别众多,开创的途径和方法繁复多样,五花八门。然概括起来,最可注意者有三:一是禅宗的根本宗旨是
明心见性,禅悟的各种途径与方法,归根到底是为了见性。而性与“相”相对,相与“念”相连,念又与“住”(住着)相关。
惠能认为众生要见性,就应实行无相、无念、无住的法门,也就是不执取对象的相对相,不生起相对性的念想,保持没有任何执着的心灵状态。这是内在的超越的方法,是禅悟的根本途径。
性与理、道相通
二是性与理、道相通,悟理得道也就是见性。而理、道与事相对,若能理事圆融,事事合道,也就可
见性成佛了。由此如何对待和处理事与理的关系,就成为禅悟的又一重要途径。
祖师禅的“触目是道”和“
即事而真”,就是循着这一
途径而产生的两类禅悟方法。这种禅悟的途径与方法的实质是事物与真理、现实与理想的
关系问题,是强调事物即真理,从事物上体现出真理,强调现实即理想,从现实中体现出理想。
性质
三是禅悟作为生命体验和精神境界具有难以言传和非理性的性质。与此相应,禅师们都充分地调动语言文字、动作行为、形象表象的功能,突出
语言文字的相对性、动作行为的示意性、形象表象的象征性,以形成丰富多彩的禅悟方法,这又构成了禅悟方法论的一大特色。
悟的境界
禅悟
追求对人生、宇宙的价值、意义的深刻把握,也即对人生、宇宙的本体的整体融通,对生命真谛的
体认。这种终极追求的实现,就是解脱,而解脱也就是自由。禅宗追求的自由,是人心的自由,或者说是自由的
心态。这种自由不是主体意志的自由,而是意境的自由,表现为以完整的心、空无的心、无分别的心,去观照、对待一切,不为外在的一切事物所羁绊,所奴役,不为一切差别所拘系,所迷惑。自由的意义对禅宗来说,就是要超越意识的根本性障碍,这个障碍就是个体生命与万物、
时间、空间的差别、隔阂、矛盾,以求在心态结构的深处实现个体与整体、短暂与永恒、有限与无限的
统一,使人由万物、时间、空间的对立者转化为与万物、时间、空间的和谐者。
一般说来,禅宗的禅悟是排斥逻辑的,但排斥逻辑的禅悟是否还有特定的自身逻辑可寻呢?我们认为这种特定的逻辑是存在的。禅林盛传所谓“离四句绝百非”,“四句”即: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属于
概念思考。“百非”,“非”,否定,即一百种否定,多重否定。“离”、“绝”是超越的意思。禅宗认为,“四句”、“百非”都是言说的表现,而绝对真理是超越这种种表现的。这绝对的真理就是“无”(“空”),“无”也是人生、宇宙的最高
本体。这个“无”字是破除一切分别心的,是超越二元对立的根本:若能勘破一切差别、对立,参透这个“无”字(“空”字),也就解脱无碍而自由自在了。由此可见,超越——空无——自由,是为禅悟的特定
逻辑和本质。
相关故事
惠能与神秀的一段故事,从这段故事中可以看出禅宗南宗和北宗的异同。
惠能本是
广东人,还是少数民族,称獦獠。家贫,砍柴为生。到
五祖弘忍处学习禅宗。五祖弘忍见他是少数民族,就说:“岭南人无佛性。”他答曰:“人地即有南北,佛性岂有东西。”
五祖就让他去做苦工。一次,五祖要大家说一说学佛心得,有
传衣钵的意思。当时从他学习的有七百多人,其中有一个比较杰出的人叫
神秀。他在墙上写了一首谒语:“身是
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五祖弘忍认为他未见性。惠能不识字,是一个文盲。他央求别人代他写一首谒语:“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五祖也认为未见自性,但五祖还是将衣钵传与他,让他到江南传法。后惠能创立南宗,主张顿悟。神秀创立北宗,主张渐修。“
南能北秀”是
禅宗思想的最繁荣期,其后,
南宗战胜北宗,禅宗的思想实际上就成了南宗的思想。“禅宗五家”的出现是禅宗这种经验
哲学的发展极致,同时也是禅宗
走下坡路的开始。
无论
南宗、北宗,都是禅宗的一脉,他们都主张见自性,获得
般若知,从而过一种大自在的
生活。比如,有时我们就常常问:“禅宗修行悟道,到底想获得什么呢?”其实这样一问,就已经是站在我们的立场上来问禅者了。禅者会认为这个
问题难以回答,只好不语或微微一笑,禅悟并不是如我们苦思冥想妄图获得一种知识,诸如做一道数学题或想通某一个科学原理。这种知识不是禅宗所要得到的。我们通常所说的
知识是基于主客二分的立场而获得的。山水在眼前,我们认识了山、水,可以告诉别人什么样子的是山,什么样子是水,别人可以通过我们的叙述而得知山、
水的样子。而禅悟不同,禅悟讲不道之道,不修之修。
不可语录
不可说
禅宗认为第一义(或第一句)不可说。《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云:“若第一句中得,与祖佛为
师。若第二句中得,与人天为师。若第三句中得,自救不了。”第一义是不可说的。《佛果禅师语录》云:“师升座,
焦山和尚白槌云:‘法筵龙象众,当观第一义。’师乃云:‘适来未升座,第一义已自现成。如今槌下
分疏,知他是第几义?’”就是说,第一义不能说,当一说的时候,已不是第一义了。这些说都是
戏论。但戏论归戏论,总得说出来,就用
遮诠的方法。说第一义,即不做死语,让人知道什么不是第一义,从而体会第一义。比如,有人问和尚什么是春源一滴水。师云:是春源一点水。和尚没有说什么。你只管问,
和尚只回答不相干的话,这就是说第一义不可问,不可说,让你自己明了。说了第一义不可说,则会招来“为什么不可说”一类的问题。故而和尚不说或说些不相干的话,这就是不道之道。
无修之修
就是非修非不修。马祖在南岳传法院整天坐禅修行,对于来访者一律不见。师(怀让)就在马祖面前磨砖,马祖不理会他。时间长了,马祖问师:“磨砖干什么?”
师说:“磨做镜子。”
马祖说:“磨砖怎么能成镜子呢?”
师说:“磨砖不能成镜,坐禅能成佛?”也就是说,坐禅不能成佛,道不可修。马祖问:“什么是修道呢?”
师说:“道不是修得的。如果道是修得的,你能修得道,就还能坏道。如果说不修呢,那就是
凡夫俗子了。”道是非修非不修,即“无修之修”。因为佛法认为
万事万物皆为因果,就有成有坏。若能修则能坏,所以道不能修,不修就是修,故为无修之修。不修,不是不做任何事,而是做事无心,不滞,不住。
禅者要在日常起居中做不用功的功,不修之修,即没有认知的对象,也没有认知的主体,即无主客对立。不要想悟道,就整天思量着道是什么?道到底是什么?这就是我们的
主客对立立场了。这样就执着于道本身或悟道本身。有所执就丢失了整体的生活世界。如此则永远不能进入禅的境界而悟道。只有每天并不思量道是什么,也不整天总是要记得不要想道是什么。而是根本不想这个问题,只是如常人一样饮食起居。
有一个法演禅师见
圆鉴法师。
圆鉴法师让他看“如来有密语,迦叶不复藏”一句。一日对他说:你为什么不早来,我年纪太大了,你去参见白云端和尚。法演到了白云,一日上法台,忽然大悟:“如来有密语,迦叶不复藏。”果然如此。智与理冥,境与
神会,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诚哉是言也。于是颂谒一首:“山前一片闲
田地,叉手叮咛向
祖翁。几度卖来还自买,为怜松竹引青风。”悟己所得,并非新得到了什么知识。
禅宗人常说:“山是山,水是水。在你迷中,山是山,水是水,在你悟中,
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山前一片闲田地,几度卖来还自买”,田地就是那块田地,本来就是你的,除此另找田地,岂不是多事而造新业。开悟前无道可修,开悟后亦无佛可成,即没有得到什么新的知识或大道。这就是佛传给迦叶禅宗,
迦叶从来也没有藏起来,是公开的秘密。
主客区分
禅者过的是平常人的
日子,不去执着修道,也不去执着不修道。以平常心度日,主客没有区分,一旦悟得道,还是那个日子,依旧与平常人一样。也并非如
牛顿从落到地下的苹果而发现
牛顿定律,及
阿基米德洗澡时发现浮力定律,这是发现了新的规律。而禅者只是换了心。勉强说来,是换了一个角度来看待生活,这也不确切。呜呼,第一义的确不可说。换一个角度看待生活,即是不滞于生活。
黄檗说:“终日吃饭,不曾咬着一粒
米。终日行走,未踏着一片地。没有人我等的分别,终日不离一切事,不被诸事物迷惑,这才是自在人。”归根上,仍是不看重因果,消除因果的概念,即“消业”而不受因果的束缚。随事随流,而成自在人。这如同风吹过水面,一波又一波,波波相随,而不留
痕迹,最终仍归于平静的水面。世事有痕而无痕。有痕,有世事因果;无痕,指不着于己心。此处则是与
庄子相通了,即中国化了。而
宋明理学看起来与此类似,但却大异其趣了。
认识论
所以说,禅宗的认识论即禅悟,与我们今天以及西方认识论不同。禅悟不能用西方的认识论,如直觉、感性认识、理性认识、质的飞跃等来比附。禅悟自有其
特点,是另外一种
思维方式。
惠能与神秀的争论,在于顿悟、渐悟之分。其实,无论顿悟、渐悟,都是顿中有渐,渐中有顿,他们的思维方式还是一致的,即没有主客之分,于
平常心中悟得平常心。禅悟的这种独特之处,是对中国乃至世界精神文化的一份贡献,丰富了人类的思维方式。这让我们知道,文化并非一种,人类具有无限的潜在
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