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风险,经济学领域术语,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企业的纳税行为不符合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应纳税而未纳税、少纳税,从而面临补税、罚款、加收
滞纳金、刑罚处罚以及声誉损害等风险;另一方面是企业
经营行为适用税法
不准确,没有用足有关优惠政策,多缴纳了税款,承担了不必要
税收负担。
但是,《
两小时了解税务风险》的作者
张剀认为,这一静态的定义并不能很好地揭示税务风险的本质。他认为税务风险是指企业在遵从税法时的实际表现与应该达到的实际标准之间存在差异进而导致损失的
不确定性。
纳税人和税务机关对同一涉税业务存在不同理解,这直接导致税务风险的产生。同时,纳税业务在相关业务中表现出主观态度,不同
税务机构对
税收制度的理解大多不同,这都是税款征纳双方较难做到“沟通中的认同”。企业税务风险因此而出现,并且由于具体情况的不同而有大有小。
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任何企业均以税后
净利润最大化作为最终目标,这一客观状况却与税收本身具备的强制性存在矛盾,在此中间,企业追求税务
成本最小化的动机,导致企业和政府间的
信息不对称。加上国家
税收执法环境不断变化,以及企业管理者、财务工作者对相应
政策法规理解程度的有限性,更使企业管理者难以完全规避税务风险,并使得风险对企业经营带来潜在的持续影响。
在企业日常
经营活动与
财务核算时,税务风险已然存在于企业实际缴纳各项税费之前的相关行为中。换言之,企业主观上实施的涉税相关业务计算与核算的调整等行为,导致其与
税收政策、法规等出现矛盾甚至相互背离,也就是说,企业税务风险先于税务责任
履行行为而存在。了解
企业风险的预先性特征,有利于企业建立正确的税务
风险控制时间观,以此及时掌握
税收法规的制定及变动,切实降低税务风险。
为保持经济
持续发展,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
税收政策、法规等将会不断调整和更新,在对财务、税收知识进行理解、认知、掌握和运用过程中,
企业财务人员难免因为对新出台的政策理解出现偏差而给企业带来风险;不同税务执法机构和人员对同一企业的同一涉税行为的判断和裁定往往存在不同看法,尤其在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
转型时期,
税务机关在涉税实务中具有的
自由裁量权,会给企业造成一定的税务风险可能性。
企业内部税务风险因素主要包括:经营者
税务规划及其对税务风险的态度,企业
经营理念与
发展战略,
经营模式或
业务流程,部门间的权责划分与相互制衡,
税务风险管理机制的设计与执行,
企业信息的基础管理情况,
财务状况和
经营成果,对
管理层的
业绩考核,
监督机制有效性等。当前,企业管理者涉税意识有待加强、财务工作者业务水平偏低、
内部审计不健全、
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以及近年来
税务代理服务的出现,都是企业在微观上所面临税务风险的主要因素。
企业经营过程中,管理者对
经营状况了解有限以及对
税务筹划理解扭曲,导致企业涉税行为出现偏差;财务人员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是保证涉税资料真实、科学、合法的重要砝码,也是企业正确进行
税务风险管理的基础,如果财务人员工作失误过多,企业便会遇到较大的税务风险;
企业内审是否健全,关系到税务风险水平的高低,
内部审计工作失效会增加企业税务风险,同时极易造成企业非蓄意的税收违规行为;
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也会给企业带来深层次的涉税缺陷;
税务代理机构鱼龙混杂,
业务人员能力有限、素质偏低的现状,使得多数代理机构服务只局限于代理
纳税申报、
发票领购、小型业户的建账和记账等简单的
事务性工作,对企业
税收筹划和咨询等较为复杂的
代理业务则较难开展。
当前,我国
财务会计制度和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完善,
税收制度也逐渐健全,但财务会计与税法规定之间的差异将长期存在。为避免税务风险,企业财务工作者须把握上述差异,尽量做到正确纳税,这一客观要求具体表现为企业
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即企业应致力于管理水平的提高和
风险意识的增强,在严格把握传统财务内控手段的前提下,对现代化
知识技术充分利用,建立一套可操作性强、便于控制的内部
财务报告组织信息系统。
税务代理即税务代理人在国家法律法规限定的代理范围内,依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委托,代为办理税务事宜的各项行为的总称。目前,我国多数税务代理机构与税务机关有着较大联系,为促进税务代理事业更好发展,
税务代理机构应依照行业性的
统一管理,在代理范围、收费标准、服务质量等方面逐步规范,并逐渐成长为独立执业、自负盈亏、自我约束、
自我管理、
自我发展的
社会中介组织。
在实际的
税务管理过程中,税收往往只注重纳税人需履行的依法
纳税义务,对纳税人的权利则较为忽略。受
市场经济的影响,人们不断提高对纳税权利的
关注度,为实现任何经济个体能从缴税安排中获益,政府应对纳税人的权利加以明确。
评估预测税务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化解风险,是防范企业税务风险的关键。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应积极识别和评价企业未来的税务风险,综合利用各种分析方法和手段,全面、系统地预测企业内外环境的各种资料及财务数据。比如分析税务风险的可能性、
严重性及影响程度,以了解税务风险产生的负面作用。
以正确评价税务风险为基础,企业还应加强对税务风险的适时监控,尤其在纳税义务发生前,对企业经营全过程进行系统性审阅和
合理性策划,尽可能实现企业税务的零风险。在实施监控行为的具体过程中,要合理、合法地审阅纳税事项,合理规划纳税事项的实施策略等,并对纳税模式不断分析和调整,测定其
税收负担,制定相应可行的纳税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