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Oryza sativa L.),通称水稻,是
禾本科一年生水生
草本(已有
多年生稻品种)。秆直立,高0.5-1.5米,随品种而异。叶鞘无毛、松弛;叶舌披针形;叶片线状披针形,宽约1厘米,无毛,粗糙。圆锥花序大型疏展,棱粗糙;小穗含1成熟花;颖极小,仅在小穗柄先端留下半月形的痕迹,锥刺状;两侧孕性花外稃质厚,具5脉,中脉成脊,表面有方格状小乳状突起,厚纸质,遍布细毛端毛较密,有芒或无芒;内稃与外稃同质,具3脉,先端尖而无喙;雄蕊花药长2-3毫米。颖果长约5毫米,宽约2毫米;胚比约为颖果长的1/4。
植物学史
命名由来
根据传世文献记载和近现代学者们的研究, 稻在古时叫“稌”, 包括水稻与陆稻, 是指人工栽培的稻谷而言。而野生稻在古时则称之为“秜”、“穞”、“离”、禾等名称, 如草状, 成熟时会自然落粒。将野生稻驯化为人工栽培的稻谷, 大概开始于旧石器时期的晚期, 或认为即中石器时期 (传说中的伏羲、神农时期) 。大约到了新石器时期 (传说中的黄帝、尧、舜、禹时期) , 许多野生植物通过人工选择都已驯化栽培而成为了“百谷”, 其中主要的粮食作物有五、六种, 被后人称为“五谷”或“六谷”, 稻就是其中主要的一种。
水稻是人类重要的
粮食作物之一,耕种与食用的历史都相当悠久。全世界有一半的人口食用稻,主要在亚洲、欧洲南部和热带美洲及非洲部分地区。稻的总产量占世界粮食作物产量第三位,低于玉米和
小麦,但能维持较多人口的生活,所以联合国将2004年定为“国际稻米年”。
栽培历史
中国是水稻的原产地之一。中国南方地区农田多以水田为主,粮食作物以种植水稻为主。6000年前,河姆渡人驯化水稻,在植物与土地的单纯关系中加入人类的因素。考古工作者发现出土于陕西省渭南市东阳遗址的水稻遗存,属于距今5800多年的人工栽培品种,为研究水稻种植的起源和传播提供了新的证据。
2000年前,水稻东传日本。后来,水稻向西传入伊朗、希腊、非洲,然后进入西班牙,再传到意大利、法国、德国、英国。新大陆被发现后,水稻又进入美洲。
中国是世界上
水稻栽培历史最悠久的国家,据浙江
余姚河姆渡发掘考证,早在六七千年以前这里就已种植水稻。进入21世纪以来,最新的一系列考古发现巩固了这一结论。2006年,浙江省浦江上山遗址出土炭化稻米,距今约11000-8500年。经专家分析研究,这粒炭化稻属于驯化初级阶段的原始栽培稻,是目前通过系统浮选法在层位清晰的考古遗址中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稻米。同时,在义乌桥头遗址、仙居下汤遗址、永康湖西遗址均发现了数量丰富的上山文化的炭化稻米,表明在上山文化中晚期水稻的食用更加普遍。上山遗址发现了包括水稻收割、加工和食用的较为完整的证据链,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稻作农业遗存。这些发现让稻作栽培历史上溯至1万年前。
陕西省渭南市东阳遗址地处关中平原东部,渭河下游,是一处仰韶文化时期的聚落遗迹。仰韶文化初期到中期的关中地区气候暖湿,降水量丰富,呈现出草原森林为主的植被景观,客观上为水稻栽培提供了良好条件。此外,日益增长的聚落人口也提升了粮食需求量,促进了关中稻作农业的发展。仰韶文化早中期的东阳先民以种植粟黍为主并少量栽培水稻,对研究水稻起源传播提供了重要依据。
中国古籍《宋史•食货志》就曾经记载,“遣使就福建取占城稻三万斛,分给三路为种,择民田之高仰者莳之,盖旱稻也。……稻比中国者穗长而无芒,粒差小,不择地而生。”但仍有争议,原因就在于学者怀疑以地区气候来论,占城稻有可能是水稻旱种,而非最早的旱稻。
2022年,中国科学家找到了调控水稻种子休眠的关键基因SD6和ICE2。
2022年12月,农业农村部公告发布第四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1384个水稻、玉米、棉花、大豆新品种。其中,水稻品种品质有281个达到国标2级以上,占比首次突破60%。
2023年4月,中国育种联合攻关小麦、玉米、大豆攻关组启动实施实质性派生品种(EDV)制度试点,推动激励育种原始创新、从源头上解决种子同质化的问题。
形态特征
一年生水生草本。秆直立,高0.5-1.5米,随品种而异。叶鞘松弛,无毛;叶舌披针形,长10-25厘米,两侧基部下延长成叶鞘边缘,具2枚镰形抱茎的叶耳;叶片线状披针形,长40厘米左右,宽约1厘米,无毛,粗糙。
圆锥花序大型疏展,长约30厘米,分枝多,棱粗糙,成熟期向下弯垂;小穗含1成熟花,两侧甚压扁,长圆状卵形至椭圆形,长约10毫米,宽2-4毫米;颖极小,仅在小穗柄先端留下半月形的痕迹,退化外稃2枚,锥刺状,长2-4毫米;两侧孕性花外稃质厚,具5脉,中脉成脊,表面有方格状小乳状突起,厚纸质,遍布细毛端毛较密,有芒或无芒;内稃与外稃同质,具3脉,先端尖而无喙;雄蕊6枚,花药长2-3毫米。
颖果长约5毫米,宽约2毫米,厚约1-1.5毫米;胚比小,约为颖果长的1/4。
主要亚种
籼稻(学名:Oryza sativa L. subsp. indica Kato)
植株较高,质地较软,分蘖松散;叶片绿色较淡,叶片较长,与茎间角度较大,有绒毛。圆锥花序的主轴较短,小穗狭长8.3毫米×3.3毫米,芒短,稃毛稀疏而短,谷粒细长,含糊精少。成熟颖果较少,穗轻。染色体 x=12,两对染色体有随体。为耐热短日性生态型。
产于中国广东、广西、云南、海南、福建和秦岭以南较低海拔地区种植,具耐热和光强习性;海拔1800米是籼稻亚种分布的上限。
粳稻(学名:Oryza sativa L. subsp. japonica Kato)
与籼稻相比,分蘖直立,叶色较深无毛。植株较矮,质地较硬,叶片较短,与茎间角度较小,花序主轴较长,小穗数增多,密集,穗重,稃毛较长而密,粒形变卵圆而较短宽。
主产中国黄河流域、北部和东北部;在南方则分布于海拔1800米以上,较耐冷寒,是为中纬度和较高海拔地区发展形成的亚种。
生长环境
水稻喜高温、多湿、短日照,对土壤要求不严,
水稻土最好。
分布范围
亚洲热带广泛种植的重要谷物。中国南方地区的农田多以水田为主,粮食作物以种植水稻为主;中国北方地区农田多以旱地为主,粮食作物以种植小麦为主。中国秦岭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热量较低,降水偏少,以旱地作物种植为主,主要种植小麦。中国南方为主要产稻区,北方各省也有栽种。
繁殖方法
晒种
进行催芽首先的第一步就是晒种,晒种可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促进种子的活力, 晒种时间通常要选择一个阳光明媚、光照充足的好天气, 晒种时要做到定时翻动, 且种子摊铺要薄, 晒种时间控制在3d即可, 晒种完毕之后1~2d再播种。
选种
晒种后就是开始选种,选种方法采用比重法, 即:将10kg盐或15~20kg黄泥放入50kg清水内进行搅拌成盐水或黄泥水, 用波美氏比重计进行选种。可采用清水选、风选、筛选等多种方法来选种。待选种完毕之后, 为了避免日后影响发芽, 务必要将种子冲洗干净, 选出优良、无杂质、无病虫、充实的种子。
浸种消毒
浸种的主要目的在于让水稻种子吸足水分之后增强呼吸作用, 在酶物质的作用下将种子上的胚乳贮藏物质转化为可溶物质, 而后再将这些可溶物质运送到幼根、幼芽等处;浸种时间控制在20~30h。种子发芽时机为吸水量达到25%的种子重量, 但若要让种子充分发芽, 吸水量要达到40%的种子重量。浸好种的标志是:种胚膨大, 稻谷的状态呈半透明, 稻壳颜色变得较深。浸种消毒具有高效、节本、省工等明显特点, 既可避免出现水稻条纹叶枯病、虫传病毒病, 又可控制小粒翘穗、水稻恶苗病等病害。
值得注意的是, 水稻种子浸种时要浸泡吡虫啉、浸宝等药剂。每3~4kg水稻种子施加8~10g吡虫啉 (浓度为10%) +2m L浸宝+5kg水, 或者6g蚜虱清可湿性粉剂 (浓度为10%) +2m L浸丰乳油(浓度为4.2%) +2m L施百克乳油 (浓度为25%) +5kg水。药剂浸种时间控制在60~72h;浸种后可不对水稻种子清洗, 可直接播种或者催芽。
注意事项是最适宜浸种的场所是在室内, 若由于条件有限而不得不在室外浸种, 则需遮光处理。水稻种子浸后不需淘洗, 以免对种子发芽率造成影响。为了避免稻种的发芽势或发芽率受到影响, 务必要对水稻种子量、水量和浸种药剂量的配比予以严格控制。先配好药液, 再投入稻种。
催芽
高温破胸:在酶物质的催化反应下, 水稻种子会出现露白等现象。众所周知, 环境温度高低与酶物质的活动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环境温度越高, 那么酶物质就越活跃, 就越易出现种子露白的现象, 最佳的环境温度是35~38℃, 最高环境温度不可高于40℃, 否则的话, 对水稻种子催芽不利。
在开始催芽时, 可在箩筐内装入谷种, 并且在温水温度控制在45~50℃中洗种3min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 洗种时间与水温应该基于环境气温高低来适当调整, 为了避免谷种被烫伤, 谷温不高于40℃。待将谷种捞起后, 可用塑料薄膜或已消毒的稻草 来覆盖, 并且将其放入密闭的室内12h及以上, 这样一来就可实现破胸。
适温催芽:谷种翻动的时机选择在种子露白程度达到90%以上时, 谷种翻动时的温度要控制在28~32℃, 若温度超过34℃, 那么就有可能会出现烧芽的现象, 也会对谷芽日后的茁壮成长造成较大的影响。催芽过程中务必要严格遵守“干长根, 湿长芽”的原理, 翻动淋水的频率控制在2~3次/d。
常温炼芽:待谷种的芽长到大半粒谷长、谷种的根长到1~2粒谷长时, 可摊开谷种来降温;待谷种的温度与周围的自然气温接近时再进行常温炼芽, 以此来提高谷种对于外界条件的适应。。如果当时的天气为寒潮不能在室外播种, 那么可在室内的竹垫上摊开谷种 (厚度控制在5cm) 。保持谷种不干白, 干了喷些水。等天气好转, 及时播种。
栽培技术
稻的耕种除传统的人工耕种方式,亦有高度机械化的耕种方式。但仍不失下列步骤:
科学施肥,合理控制群体。对孕穗-抽穗期的中稻,根据苗情及时施用穗粒肥,特别是长势差、叶色淡黄的田块,建议施用复合肥和氯化钾,以壮秆促大穗,提高结实率。对于肥力较高、群体茎蘖数过大且叶色浓绿的田块,建议增施钾肥,避免补氮。对于蓄留再生稻的田块,在头季稻收割前建议施用尿素,防茎秆早衰,促进腋芽萌发;收割后及时灌“跑马水”,保持田间土壤湿润或表层潜水(水深不宜超过2cm,以防“高温煮芽”),并施用尿素作为发苗肥;如遇连续高温天气,要根据再生苗高度,及时加深水层,降低田间温度,促进再生发苗。
叶面追肥,促进恢复生长。对处于抽穗扬花期的中稻或蓄留再生稻的头季稻,下午17:00后可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增强植株抗逆能力,促进籽粒灌浆,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对于受高温影响严重的田块,适时割茬蓄留再生稻,追施氮肥,促进休眠芽分蘖成穗,弥补产量损失。
加强监测,防控病虫危害。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强化病虫害的监测预警,重点监控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稻曲病、稻叶瘟等病虫害,根据田间实际情况及时预防。施药时注意避开高温时段,选择上午9:00前或下午16:00后进行,适当加大兑水量,避免高温药害或人员中暑中毒。推行专业性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提高防治效果。
病虫防治
稻瘟病又名稻热病,按危害时期和部位不同,可分为苗瘟、叶瘟、穗颈瘟、枝梗瘟、粒瘟等。
苗瘟:基部灰黑,上部变褐,卷缩而死,湿度较大时病部产生大量灰黑色霉层,叶瘟在整个生育期都能发生。分蘖至拔节期为害较重。
节瘟:稻节上产生褐色小点,后渐绕节扩展,使病部变黑,易折断。发生早的形成枯白穗。仅在一侧发生的造成茎秆弯曲。
穗颈瘟:初形成褐色小点,放展后使穗颈部变褐,也造成枯白穗。发病晚的造成秕谷。枝梗或穗轴受害造成小穗不实。
谷粒瘟:产生褐色椭圆形或不规则斑,可使稻谷变黑。有的颖壳无症状,护颖受害变褐,使种子带菌。
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磷钾肥;科学排灌;破口前2-3天,每亩用40%富士1号乳油75-100毫升或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00克混合就苗海藻酸碘20g,加水50-75公斤喷雾,7-10天再喷药一次。
发生症状:主要发生于叶片及叶鞘上。初期在叶缘产生半透明黄色小斑,以后沿叶脉一侧或两侧或沿中脉发展成波纹状的黄绿或灰绿色病斑;病部与健部分界线明显;数日后病斑转为灰白色,并向内卷曲。空气潮湿时,新鲜病斑的叶缘上分泌出湿浊状的水珠或蜜黄色菌胶,干涸后结成硬粒,容易脱落。
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用1%中生菌素50倍液浸种24小时消毒;培育无病壮秧;移栽前7-10天,用20%叶枯宁可湿性粉剂每亩用500倍液混合赛生海藻酸碘喷施。大风雨后受淹稻田要及时喷施就苗海藻酸碘保护。
发病症状:叶鞘产生暗绿色水浸状边缘模糊小斑,后渐扩大呈椭圆形或云纹形,发病严重时数个病斑融合形成大病斑,呈不规则状云纹斑,常致叶片发黄枯死;叶部发病快时病斑呈污绿色叶片很快腐烂。茎秆受害常不能抽穗,高温条件下病斑上产生一层白色粉霉层。
防治方法:打涝菌核,减少菌源;不可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合理密植,合理灌水,浅水勤灌,适度晒田,降低田间湿度;在封行至成熟前喷施30%菌核净WP 800-1 000倍液混合赛生海藻酸碘喷施3-4次。
水稻胡麻斑病
发病症状:种子芽期受害,芽鞘变褐,芽未抽出,子叶枯死。苗期叶片、叶鞘发病时病斑扩大连片成条形,病斑多时秧苗枯死。成株叶片染病边缘褐色,严重时连成不规则大斑。病叶由叶尖向内干枯,潮褐色,死苗上产生黑色霉状物。叶鞘上染病水渍状,后变为中心灰褐色的不规则大斑。穗颈和枝梗发病受害部暗褐色,造成穗枯。谷粒染病灰黑色扩至全粒造成秕谷。气候湿润时,病部长出黑色绒状霉层。
防治方法:良种消毒,增施冲之道配土比加,避免偏施氮肥;20%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混合花果医生果能多元素喷施。
水稻条纹叶枯病
发病症状:在水稻生长前期,水稻心叶及心叶下的第一叶片出现褪绿的黄色斑纹线,后逐渐扩展至不规则的黄色长条纹,心叶扭卷或枯死,成“假枯心”,最后全株枯死;在水稻生长后期,剑叶及剑叶鞘褪绿成黄色或黄白色,病穗常紧包于叶鞘内不易抽出,成枯孕穗,使水稻不能正常结实,对水稻产量影响很大.
防治方法:耕翻种植,降低灰飞虱越冬数量;清除路边、沟田边杂草;选用抗病品种;增施德孚尔滴灌冲施肥,避免偏施氮肥;秧田期和本田前期,每亩用50%速灭威1000倍液50千克,或2%叶蝉散粉剂2千克加水喷雾。
发病症状:主要为害叶片,有时也为害叶鞘。病斑发生在叶脉间,初为暗绿色水渍状小斑点,扩展后受叶脉限制,形成暗绿色条斑,对光呈透明状,长约10毫米,宽约1毫米,病斑表面常分泌有许多黄色菌脓,干结后呈黄色树胶状小粒。
防治方法:良种消毒;50%代森铵500-600倍液混合花果医生果能多元素喷雾,抽穗期开始喷药,7天后再施1次药。
症状:本病从苗期至抽穗期均可发生,病苗颜色呈淡黄绿色,比健苗生长得高而细弱,叶片狭长,根部发育不良。
发病特点:病菌在病稻谷草上越冬或种子本身带菌,成为初侵染源,病菌从伤口浸入幼苗茎基部,通过灌溉水和雨水传播。
防治方法:1.选用不带病品种,避免病田及其附近田块留种;2.种子消毒,可用多菌灵、权百克、强氯精等进行消毒处理,关键在于消毒;3.发现病株,立即拔除。
危害个别谷粒,初在谷粒内形成菌丝体,逐渐增大,使内外颖张开,露出淡黄色块状物,即病菌孢子座。
防治方法:1.选择抗病品种;2.种子消毒,同稻瘟病、纹枯病;3.结合纹枯病防治,在封行后至成熟前喷施井冈霉素3-4次。
水稻叶鞘腐败病
症状:叶鞘腐败病多发生在水稻孕穗期的剑叶叶鞘上,初期为害症状为暗褐色小斑,边缘模糊,后面小斑集结成云纹状病斑,似虎斑;病斑继续扩展到叶鞘大部分。叶鞘内的幼穗部分或全部枯死成为枯孕穗;稍轻的呈包颈的半抽穗状。潮湿时,病部着生粉霉,剥开剑叶叶鞘,可见菌丝体及粉霉,即为该病病菌。
防治方法:选育抗病良种;种子消毒;必要时可喷50%
苯菌灵WP1500倍液混合赛生海藻酸碘。隔15天喷1次,连续1-2次。
水稻烂秧
烂秧为烂种、烂芽和死苗的统称,一种是由生理因素引起的,另一种是由真菌引起的传染性烂秧。
⒈生理性烂秧:播种后种子不发芽而逐渐发黑腐烂,即烂种;根以前,幼芽跷脚,黑头黑根,以至腐烂死亡,即烂芽。幼苗在2-3叶期死亡,即死苗。
⒉传染性烂秧
①青枯型死苗,病株最初叶尖停止吐水,继而心叶突然萎蔫,卷成筒状,随后下部叶片很快矢水萎蔫卷筒,直至全株呈污绿色而枯死;病株根系呈暗色,根毛稀少。
②黄枯型死苗,从下部叶片开始,由叶尖向叶基逐渐变黄,向上部叶片蔓延至心叶,最后植株基部变褐软化,直至全株呈黄褐色而枯死;病株根系呈暗色,根毛稀少,根易拔起。
防治方法:选用良种并消毒;适时抢晴播种;施用德孚尔滴灌冲施肥,增施磷肥;科学管水,调控温差:苗床保持芽期湿润,确保土壤中氧气充足,秧苗一叶一心至三叶期时,田间出现叶尖不吐水和零星卷叶时及时喷药,可用5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混合花果医生果能多元素喷雾,若病情较重时,可适当增加用药量。
水稻细菌性褐斑病
发病症状:叶片病斑初为褐色水渍状小斑点,后逐渐扩大,后期病斑的中心变灰褐色,叶片局部坏死。受害叶鞘多发生在荐叶鞘上,初生赤色短条状,后融合成不规则形大斑,病斑中心组织也变灰褐色坏死。剥开叶鞘茎上有黑褐色条斑。抽穗前剑叶叶鞘发病严重,往往抽不出穗。
防治方法:老病区在台风暴雨来临前或过境后,每亩70%叶枯净(又称杀枯净)胶悬剂500倍液混合赛生海藻酸碘,对病田或感病品种立即全面喷药1次,特别是洪涝淹水的田块。一般间隔7-10天喷1次,发病早的喷2次,发病迟的喷1次。
稻粒黑粉病
发病症状:苗期叶尖出现淡黄色褪绿斑,渐向基部发展,形成叶肉黄化花叶,以后全叶变黄,向上纵卷,枯萎下垂。植株矮缩,不分蘖,根系短小。分蘖后发病的不能正常抽穗结实。拔节后发病抽穗迟,穗行小,结实差。
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并消毒,加强种子检疫;水旱轮作;增施冲之道配土比加,不偏施氮肥;选用25%三唑酮WP 1 000倍液混合花果医生果能多元素,在生产田始花期、盛花期和灌浆期用药剂防治1次。母本脱粒后,大多数病粒成为下扬,要将这些下扬集中烧掉。
水稻矮缩病
发病症状:主要为害谷粒。谷粒被侵染后,起初症状不明显,与正常谷粒无异,到发病中、后期表现出症状,症状有3种类型:
谷粒色泽正常,颖间自然开裂,露出黑色粒状物,手压质轻,如遇阴雨湿度大病粒破裂,散出黑色粉状的厚垣孢子。谷粒色泽正常,外颖背线近护颖处开裂,现出红色或白色舌状物,颖壳粘附黑色粉末。谷粒色泽暗绿色,外观似青秕粒,不开裂,手捏有松软感,浸泡清水中变黑色。
防治方法:连片种植,连片收割,及时防治黑尾叶蝉。消灭看麦娘等杂草,压低越冬虫源。发现病株要及时拔除。积极防治传毒昆虫。
主要价值
食用
水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球一半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要食物来源。稻米不仅是主粮,历史悠久的演化下,稻米还有很多对人类有贡献的经济作用,如米糠就是其一,米糠是米的皮层,可以榨油。在日本,米糠油被视做一种美白圣品。此外,
米糠也能腌菜,甚至单独成为一道菜,就叫做炒米糠。据科学家研究,米糠的营养价值也相当高,除含有稻米中64%的营养,还含有90%以上人体需要的营养。除米糠油外,米糠蛋白和米糠营养素都是科学家研究的主要方向。
经济
稻糠是稻谷的壳,它是动物饲料的重要来源。也被运用做建筑材料,许多亚洲乡下的传统泥屋,如中国客家村落中的圆型土楼,材料中就有稻糠。现代社会中,稻糠也被试用在水泥混合材上,或是用来生产植酸钙、肌醇。
稻草也是另一个相当有特色的经济副产品,用途相当多。除供牛羊等牲畜食用,以稻草编成的草绳、草鞋与簑衣,是许多农人的必备品。早期也有许多房子是以稻草做屋顶。利用稻草编织出的工艺产品,也相当常见,如草席,草帽等。在稻田中最常见的还有戴着帽子,用来吓阻鸟群的
稻草人,是早期农村相当常见的景观。
药用
发芽的果实(
稻芽):甘,温。消食和中,健脾开胃。用于食积不消,腹胀口臭,脾胃虚弱,不饥食少。
其它相关
天宫稻种
2022年12月4日,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
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随舱下行的载人空间站第三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其中包括经过120天的空间培育生长,国际上首次在轨获得的水稻种子。
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在轨期间,从2022年7月29日注入营养液启动实验,至11月25日结束实验,水稻种子在中国空间站内经历了120天的空间培育生长,完成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开花结籽这一“从种子到种子”的发育全过程。这是国际上首次完成的水稻全生命周期培养实验。
参考基因组
2023年8月,中国农科院基因组所联合多家单位发布完整的水稻参考基因组,为水稻研究领域提供了新的有力工具和重要大数据基础。
调控水稻破土出苗
2024年6月,中国水稻研究所胡培松院士团队研究发现,在水稻覆土直播中,水稻1号染色体上存在一个同时控制幼苗中胚轴伸长与出苗率的主效数量性状基因座qME1,该研究揭示了调控水稻破土出苗的新机制,为选育适合直播的水稻新品种提供很好的参考。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植物学报(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上。
水稻全景定量蛋白质组图谱
2024年,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联合国内多家单位共同绘制了水稻全景定量蛋白质组图谱,为水稻的基因功能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蛋白表达量资源,也为多组学数据支撑作物智能设计育种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