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罕默德·阿里(
阿拉伯文:محمد علي باشا,
英文:Muharomad Ali;1769年3月4日-1849年8月2日),全名穆罕默德·阿里·本·易卜拉欣(英文:Muhammad Ali ibn Ibrahim),出生于
卡瓦拉(今属
希腊共和国)。
埃及近代政治家,
奥斯曼帝国驻埃及总督,
穆罕默德·阿里王朝的创立者(1805年-1848年在位)。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穆罕默德·阿里全名穆罕默德·阿里·本·易卜拉欣。原系
阿尔巴尼亚人,1769年3月4生于希腊沿海城镇
卡瓦拉(当时属于
奥斯曼帝国的鲁米利亚省)一个驻军小头领家庭。父亲是当地的下级军官(护路队队长)易卜拉欣·阿加。
阿里有兄弟姊妹17人,家庭经济困难。早年丧母,14岁时父亲去世,因而投靠伯父。伯父死后,在外独自谋生。后被城防军长官看中,收为养子,将其抚育成人。在此期间,阿里学习了骑马、射击等军事技能,并随军在地方征税、镇压暴动,成为了一名小军官。同时,阿里还深入马其顿山区,收购廉价烟草,带到卡瓦拉,高价卖给欧洲商人。此时,阿里结识了法国商人利昂,学习经商本领,并初步了解到了国外的情况。卡瓦拉城防军长官死后,阿里继承了他的遗产,并娶了自己的表姐、一个富家寡妇为妻。
崛起埃及
1798年7月,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东方军司令
拿破仑率军入侵埃及,奥斯曼帝国被迫向法国宣战。29岁的阿里应征入伍,作为卡瓦拉当地军(约300人)的副官(实际负责指挥军队),跟随奥斯曼正规军前往埃及。奥军1万8千人长途跋涉,在亚历山大港附近的
阿布基尔登陆,遭遇6000名以逸待劳的法军攻击,溃不成军,溺死者甚多。卡瓦拉军也全军覆没,阿里侥幸被驻扎在阿布基尔的英国海军从水中救起,随即逃回卡瓦拉。
1801年初,阿里再次参加奥斯曼军队,在叙利亚、巴勒斯坦等地招募阿尔巴尼亚人,重整为一支强大的阿尔巴尼亚骑兵队。当年,奥军再次进驻埃及,同英国一起对法作战。5月9日,阿里的骑兵利用夜晚法军防备松懈之时,发起突袭,在
西奈半岛的罗马纳取得胜利。由于他能征善战,计谋深远,很快被奥斯曼军队统帅胡斯鲁任命为阿尔巴尼亚军团(埃及总督的主力部队)的指挥官。
在奥斯曼帝国统治埃及期间,
马穆鲁克是埃及政治结构的一个重要阶层,在他们统治下的埃及内政腐败,经济衰落,人口减少,起义不断。拿破仑对埃及的入侵,沉重打击了马穆鲁克的势力。而埃及统治阶级中的伊斯兰教长、新兴商人也希望结束混乱的局势。阿里抓住时机,一方面利用灵活多变的政治手腕,制造马穆鲁克和奥斯曼政府的矛盾,并不断变换联合、打击的对象,削弱对手;另一方面利用埃及人民的情绪和力量,向人民表示好感,千方百计地壮大自己的力量。
1801年9月,法军撤出埃及,奥斯曼帝国恢复了对埃及的统治,而马穆鲁克则在英国的扶植下重新抬头,成为埃及的统治阶级。面对这种情况,阿里于1803年先与马穆鲁克结盟,对抗奥斯曼政府。他指使缺饷士兵在开罗发动兵变,在
达米埃塔港击败奥军,俘虏统帅胡斯鲁。奥斯曼政府所派的新
帕夏也在1804年被士兵投入海中。至此,奥斯曼政府在埃及的影响力被大大削弱。
之后,阿里转而对马穆鲁克下手。他利用、挑拨马穆鲁克集团的内部矛盾,使他们互相残杀。1804年3月11日,驻扎在开罗的阿尔巴尼亚军公开袭击马穆鲁克
贝伊(奥斯曼帝国封给地方官吏和军官的称号,仅次于帕夏)们的住宅,迫使他们投降。阿里还同驻在亚历山大港的奥斯曼军事长官胡尔希德秘密来往,暗中结成同盟。后来,阿里利用埃及的教长、绅士和富商的支持,借埃及人民的名义宜布胡尔希德为埃及总督,打击了马穆鲁克的势力。
在打击了马穆鲁克的力量后,阿里开始收买伊斯兰教长、绅士及商人,以获取其支持。胡尔希德先请求奥斯曼政府将阿里调回阿尔巴尼亚,但在埃及教长、商人等阶层的要求下,被迫收回决定。趁阿里在
上埃及与马穆鲁克交战时,胡尔希德再从叙利亚调来援军进驻开罗,这些士兵奸淫掳掠,不得民心。阿里闻讯后,以索取军饷为名,马上返回开罗。他表面上服从胡尔希德,暗中煽动当地士绅,要求胡尔希德调走叙利亚军,并布置军队包围开罗。
在胡尔希德拒绝士绅的要求后,他们在1805年5月宣布废黜胡尔希德,改立阿里为埃及总督,并派代表团前往
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即伊斯坦布尔),请求苏丹
塞利姆三世的允准。塞利姆三世无可奈何,只得于同年7月正式任命阿里为埃及的帕夏。至此,
穆罕默德·阿里王朝(Muhammad Ali Dynasty)实际已经建立。
1806年,塞利姆三世宣布罢免阿里,重新派姆撒为埃及帕夏。阿里一面贿赂姆撒,使其主动让位;一面派长子易卜拉欣(即
易卜拉欣帕夏)前往君士坦丁堡,向奥斯曼政府进贡,以表忠心。适逢
第七次俄土战争进行,塞利姆三世无暇南顾,于是在11月再度承认阿里为埃及帕夏。
英国不愿看到埃及统一政权的建立,且担忧法国再次侵占埃及,于是决定先发制人,消灭阿里。1807年3月20日,英国干涉军5000人在亚历山大港登陆,因守将投降,轻而易举地占领了此地。为保证亚历山大港的粮食供应,英军于3月29日对
罗塞塔发动进攻,但遭遇失败,指挥官毙命,120人被俘。阿里动员埃及人民对抗英军,在开罗组织志愿军北上,并加强了开罗的守备。4月9日,4000名英军反攻罗塞塔,并攻占了艾布·曼苏尔。罗塞塔守军坚守城池20天,最后与赴援的志愿军里应外合,消灭英军400人,俘获400人。英军屡遭挫败,只得于9月14日与阿里议和,撤出埃及。
对英国的胜利,使阿里初步巩固了政权,并获得了“胜利者”的称号。
对英作战结束后,埃及内部对阿里政权威胁最大的是伊斯兰教长和马穆鲁克势力。这些教长依靠掌管的宗教地产,承包土地税,剥削农民。英国武装入侵埃及失败后,伊斯兰教长的地位日益提高,他们的代表人物奥马尔·麦克莱姆甚至与阿里平起平坐,成为阿里的一个心头大患。阿里羽翼丰满后,采取分化瓦解的策略,利用教长之间的矛盾,集中力量打击奥马尔·麦克莱姆,将他流放到杜姆亚特。从此,伊斯兰教长不再是埃及政治舞台上一股举足轻重的力量。
之后,阿里决心消灭马穆鲁克,以稳固政权。他表面上对马穆鲁克上层人士表示关怀,邀请他们来埃及居住。暗中却开始计划将其一网打尽。1811年3月1日,阿里以委任他的第二个儿子图松领兵出征
汉志(今
沙特阿拉伯王国西部沿海地带)为名,邀请开罗附近的马穆鲁克大小头领及其随从前来开罗的
萨拉丁城堡出席宴会。放松戒备的马穆鲁克头领仅带着少数侍从赴宴,宴会结束后,阿里立即关闭大门,对马穆鲁克首领发动突然袭击,结果只有一人漏网,其余尽数被歼(关于被杀的马穆鲁克人数,有74人和近500人等不同说法)。
紧接着,阿里在全埃及展开大搜捕,并派易卜拉欣前往上埃及铲除马穆鲁克势力。经一年多的清剿,共消灭1000多人,马穆鲁克余党或仓皇逃窜各地,或宣誓效忠阿里,部分余党逃亡
苏丹。至此,影响埃及达500年之久的马穆鲁克作为一股政治势力不复存在,他们的
包税领地被没收并收归国有。
四面扩张
阿里一旦完成创国基业后,对外称霸的野心就开始膨胀。自1811年起,他不断向外扩张,掠夺领土,奴役其他民族,企图建立一个新的
阿拉伯帝国。
1811年,阿里应奥斯曼政府要求,派儿子图松出兵汉志,镇压
沙特家族和
瓦哈比教派反对奥斯曼统治的起义。埃及军队在阿拉伯半岛遇到阿拉伯人民的英勇抵抗,伤亡惨重。阿里遂亲自出征,经1年8个月苦战,将起义镇压。
1816年,起义再度爆发,阿里派易卜拉欣出征汉志,每到一处就破坏水井,焚毁房屋,屠戮百姓。1818年9月,埃军占领了汉志的大部分地区,控制了伊斯兰教圣地
麦加和
麦地那。不过,在长达7年的战争中,埃及军民伤亡多达10万人,付出了沉重代价。
为控制整个尼罗河流域,打击逃往
栋古拉的马穆鲁克残余势力,扩大与非洲内陆的贸易,并占有黄金、宝石和其他资源,掠夺苏丹财富,掳掠苏丹青年来扩充军队,阿里决定入侵苏丹。
1820年,阿里以讨伐盘踞在苏丹北部的马穆鲁克残余为旗号,派其子伊斯梅尔率军4000开始向苏丹地区扩张。伊斯梅尔势如破竹,不仅消灭了马穆鲁克残余,迫使苏丹北部森纳尔城的芬吉苏丹献城投降,消灭了
芬吉苏丹国,还从富尔人手中夺取了
科尔多凡地区。到1821年,伊斯梅尔已经控制了苏丹除
达尔富尔和红海沿岸的所有地区。到1823年,苏丹大部形式上是奥斯曼帝国的属地,实际上却成了埃及的领地。阿里将苏丹划分为4个行政区,并于1825年在青尼罗河和白尼罗河的交汇处建造新城,命名为
喀土穆,作为埃属苏丹的行政中心。
1821年3月,希腊本土爆发起义,1822年起义者宣布希腊独立。随后奥斯曼帝国苏丹
马哈茂德二世(Mahmud Ⅱ)派兵镇压,但进展缓慢。
1824年7月,阿里与马哈茂德二世达成协议,同意派兵协助镇压希腊起义,条件是埃及军队占领摩里亚后,马哈茂德二世允许阿里获得
克里特、大马士革、的黎波里、叙利亚的控制权。在观望列强态度及反复推诿后,阿里决定答应马哈茂德二世的请求,于1825年2月派易卜拉欣率16艘战舰,搭乘17000步兵、700骑兵及4个中队的炮兵在
伯罗奔尼撒半岛登陆,埃军凭借优势,迅速占领了特里波利斯及半岛绝大部分地区。1826年4月,易卜拉欣强行攻克希腊西部重镇
迈索隆吉翁,8月占领
雅典。至1827年6月,科林斯地区以北的希腊国土重新被奥斯曼帝国占领,希腊起义军节节溃败。
就在此时,支持希腊独立的英国、法国和俄罗斯开始对希腊战争进行干涉。1827年7月,英、法、俄三国签署《伦敦条约》,要求交战双方停战,尽管阿里率先表示愿意接受,但马哈茂德二世拒绝接受协约。9月,英、法、俄出兵,切断奥斯曼帝国同埃及方面的运输线。10月20日,诺瓦里诺海战爆发,三国联合舰队与埃奥舰队进行4小时的激烈海战,埃奥舰队遭重创,64艘舰艇中至少有29艘被击沉。战后,阿里单独与三国媾和,易卜拉欣于1828年10月率余部撤回埃及。1830年4月,奥斯曼帝国接受《
伦敦议定书》,承认希腊独立。
叙利亚地理位置重要、物产丰饶。早在1810年,阿里便打算以巨资向奥斯曼帝国换取叙利亚的统治权。到19世纪20年代,埃及方面又声称叙利亚独立地位难保。而阿里支援奥斯曼帝国镇压希腊起义一事,使自身国力大损,于是,他将目光重新转至叙利亚。诺瓦里诺海战后,阿里要求马哈茂德二世履行诺言,将叙利亚和克里特划归自己管辖,但马哈茂德二世只愿交出克里特,这导致了埃奥之间的关系破裂。
1830年,阿里再次要求马哈茂德二世兑现承诺,未被答复。1831年10月31日,阿里以与
阿卡总督阿卜杜拉之间的争吵为借口,派易卜拉欣自西奈半岛直取巴勒斯坦(属于
大叙利亚的一部分)。
易卜拉欣率军3万(一称4万)水陆并进,打出重建阿拉伯帝国的
圣战口号,得到了阿拉伯人的支持。埃军接连攻陷阿里什、加沙、雅法等地,黎巴嫩酋长公开支持阿里,叙利亚人也希望借埃及脱离奥斯曼帝国。1832年4月,马哈茂德二世下诏解除阿里及易卜拉欣的职位。5月27日,埃军攻克阿卡,6月15日夺取大马士革,7月在
霍姆斯附近以伤亡100人的代价全歼奥斯曼军近4000人,缴获奥方所有火炮。不久后,霍姆斯、阿勒颇相继陷落,埃及方面很快便占领了整个叙利亚。为防止奥斯曼帝国反击,易卜拉欣直入
安纳托利亚,埃军势如破竹,12月21日在
科尼亚(Konya)战役再次以3万军队大破
大维齐尔亲自带领的6万奥军。
应奥斯曼帝国的请求,1833年2月20日,一支俄罗斯帝国的舰队及1.8万人的部队驶抵君士坦丁堡。易卜拉欣在攻克
屈塔希亚后,距君士坦丁堡仅有三天行程,更有进逼
布尔萨、进一步推进的打算。英国和法国为限制俄国在奥斯曼的影响力,遂出面斡旋,马哈茂德二世也害怕俄国的威胁,而阿里不想开罪欧洲列强。在此情况下,4月8日(一说3月29日),埃奥签订《屈塔希亚协定》(Agreement of Kutahya)。奥斯曼政府撤销革除阿里父子职务的决定,承认阿里对埃及、汉志、克里特的统治权,并将叙利亚和
阿达纳划归阿里管辖,易卜拉欣成为杰德拉、大马士革、阿勒颇和阿达纳的总督;埃及则从安纳托利亚撤军,并承认奥斯曼苏丹对埃及的宗主权。
至此,阿里的势力达到了顶点,其王朝版图东起叙利亚沙漠,西至利比亚沙漠,北至地中海和托罗斯山脉,南至阿拉伯海和苏丹南部,一个地跨亚非两洲的帝国勃然兴起。当时的英国政治家
帕麦斯顿勋爵这样评价道:“他的真正计划是要建立一个包括所有说阿拉伯语的国家在内的阿拉伯王国。”按照《
全球通史》的说法,“这一计划是要在小亚细亚以南的奥斯曼行省以外创立一个阿拉伯帝国”。
功亏一篑
第一次埃土战争后,埃及与奥斯曼政府的关系进一步恶化,马哈茂德二世亲近列强,伺机夺回领土;阿里也不满于《屈塔希亚协定》,想再用一场战争取得独立的地位,脱离奥斯曼帝国。奥斯曼政府在1837年提出保留阿里家族世袭埃及总督,及对汉志占领地的控制权,以换回其余被埃及占领的地区,这一要求被阿里拒绝;同时,阿里将希望埃及独立的想法告知英国,但未得到支持。
1838年8月,英国与奥斯曼帝国签订《奥斯曼-英国贸易协定》,这一协定损害了埃及的利益,招致阿里的强烈反对。而马哈茂德二世也在英国唆使下,积极备战。同年,阿里在法国的支持下,宣布停止向奥斯曼帝国纳贡。1839年4月,奥斯曼军渡过
幼发拉底河进攻叙利亚,马哈茂德二世以未履行称臣纳贡义务为由,对埃及宣战。由哈菲兹帕夏率军进攻叙利亚。由于哈菲兹不听军事顾问
赫尔穆特·卡尔·贝恩哈特·冯·毛奇的劝告,因而陆海两路军均出师不利。5月,易卜拉欣在阿勒颇附近的尼济普首次击败奥军。6月24日,埃奥双方在尼济普再度遭遇,集结数万军队进行决战,奥军全线崩溃,约有4千人死伤,1.2万至1.5万人被俘,并丢失大批弹药。易卜拉欣指挥埃军再次越过
托罗斯山脉攻入安纳托利亚;进入地中海的奥斯曼舰队指挥官艾哈迈德·费沃兹帕夏临阵叛变,率25艘战舰及2万多名水兵向埃及投降。7月1日,马哈茂德二世突然逝世,由他16岁的儿子
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继位,奥斯曼帝国的统治濒临崩溃。
埃及对奥斯曼帝国取得的巨大战果使欧洲列强感到担忧。1840年7月15日英国、奥地利、俄罗斯和普鲁士、奥斯曼撇开支持阿里的法国,达成《伦敦协定》,即《解决近东事件的条约》。以保障阿里对埃及的世袭统治及他终身对阿卡的管理为条件,要求埃军从叙利亚的后方和黎巴嫩沿岸撤出。阿里以为能得到法国的援助,于是拒绝这些要求(但法国国王
路易·菲利普不愿孤身对抗各列强)。随后,英国和奥地利的海军封锁尼罗河三角洲海岸,9月11日炮轰贝鲁特要塞,11月3日阿卡要塞投降,埃及在叙利亚的驻军也因叙利亚人民的反抗而被迫撤退(因易卜拉欣在当地横征暴敛)。当亚历山大港受到威胁时,阿里被迫归还奥斯曼舰队,同意伦敦协议的条款,宣布臣服苏丹,恢复定期纳贡,并放弃了对克里特、阿达纳和汉志的统治,撤出叙利亚,作为代价换取他的后代在埃及的世袭统治权。
1841年1月30日,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又颁布数道敕令,对伦敦协议作具体说明。敕令重申阿里家族对埃及的世袭统治权及其本人对苏丹的终身管辖权,同时规定埃及军队在和平时期不得超过1. 8万人,未经苏丹许可不得建造战舰,上校以上军官的任命必须得到苏丹的批准等。2月,易卜拉欣率军从叙利亚撤回埃及。
1840年《伦敦条约》和1841年苏丹所作的补充规定,对阿里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它标志着以埃及为中心的阿拉伯帝国的瓦解”。在此之后,尽管阿里作了最大努力,使埃及军队仍在保留了8万人的规模,但其实力已不能和过去相比拟,埃及的主权已遭践踏,英法势力在埃及日益增强,埃及开始走上了半殖民地的道路。
抱憾病逝
1843年以后,几乎就在叙利亚灾难和埃及被迫放弃进口税和政府的垄断后,阿里的神志越来越糊涂(有说法猜测与他之前获得的治疗
痢疾的
硝酸银的副作用有关)。不仅他的思想和行动混乱,而且他越来越多疑。比如1844年他获得了埃及的债务达到8000万法郎的消息后,狂怒了整整六天。
英国
辉格党上台后,主张与阿里缓和关系。1843年,英国政府送给阿里一艘汽艇,
维多利亚女王还送给他一张肖像,
英国东印度公司也送给他礼品。另外,法国国王也授给他勋章。英法两国还邀请易卜拉欣去访问。但这些事情都没有引起阿里多大的兴趣。
1845年,易卜拉欣因风湿性疼痛和肺结核被送到意大利疗养。1846年,阿里赴君士坦丁堡与苏丹和好。他对苏丹说:“易卜拉欣已经老了而且病了,阿巴斯(易卜拉欣二弟的儿子)还是个小孩子。到时候小孩子就要统治埃及了。他们怎么能保住埃及呢?”他获得苏丹的保证,让他的家庭世袭埃及后回到埃及。
1848年,阿里
逊位于易卜拉欣,但病入膏肓的易卜拉欣在同年11月便去世,由阿巴斯(即
阿巴斯一世)即位。此时阿里已经神志不明到别人无法告诉他易卜拉欣之死的程度。
1849年8月2日,阿里病故于
亚历山大的
拉斯埃丁宫(Ras el-Tin Palace),享年80岁。葬于开罗的
穆罕默德·阿里清真寺。
为政举措
政治
阿里政府仿效欧洲国家改革行政制度。在中央设立高级国务会议,领导政府各部工作。国务会议下设陆军、海军、教育和建设等部。为了便于统治,阿里政府简化了行政区划,把原来16个区归并为7个省,各省下设若干县和乡。这样从中央到地方建立起一套完备的行政机构。
阿里政府为了巩固政权,采取严厉的手段整顿社会治安,使社会秩序大为改观。据朱马尔记载:“穆罕默德·阿里政权取得的一个最重要的和最令人愕然的成果是整顿了社会秩序。过去,人们不要说跨进沙漠,就是在田间也会遭到抢劫,如今即便穿过离尼罗河遥远的地区也平安无事。”
经济
在经济方面,阿里倡导独立自主,全面发展工农业生产和国内外贸易。
在埃及这样一个落后的农业国,经济改革能否成功主要取决于农业生产。阿里执政后,首先着力于改革旧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早在1808年,阿里就派专人去调查和登记全国的耕地。1809年,他要求所有
包税人呈报他们包税土地的数目。到1814年,政府宣布废除租税承包制度,把包税人所管辖的土地收归国有。同时,阿里又用管理不善和没有土地凭证等名义,把伊斯兰教会的土地也没收过来。他将没收来的一部分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每户农民可分得3至5费丹的土地。农民每年向政府缴纳定额的租税。阿里还把没收来的一部分土地赐给他的亲属和军官,使他们成为新的土地贵族。同时,阿里将原来五花八门的苛捐杂税合并为一种土地税,由国家统一按土地优劣确定税额。由于实行了度量衡的标准化并对全国土地进行了丈量,向国家纳税的实际土地面积大增,因而在农民负担减轻的同时,增加国家的税收,极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国家的财政收入。
阿里所实行的土地政策,实际上并没有触动封建的生产关系,农民仍旧是农奴,以前是属于个别封建主的农奴,现在是国家(即阿里及其家族)的农奴,阿里本人就成为埃及最大的地主。但阿里的这些措施,还是在一段时间内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有利于农业发展。
接着,阿里采取了一系列扶助农业发展的配套措施。他组织力量兴修水利,疏通旧沟渠,开挖了一条命名为马哈茂德新运河,将尼罗河水引至亚历山大及其周围地区,使埃及耕地的总面积扩大了约200万费丹(1费丹约合6.3市亩)。
阿里的另一个重要措施是增加农作物种类。他在上埃及大量种植长纤维棉花、烟草、玉米、大麦、小麦和稻子等经济作物,并利用迅速扩大的欧洲纺织业急需原料的机会,组织力量培植优质长纤维棉花。这种棉花于1821年进入英国后大受欢迎,此后三年,埃及的棉花出口猛增了200倍。
在工业领域,阿里采取允许少量企业由私人资本家经营,限制私营手工业生产和大力发展官办工厂的方针,努力建立埃及自己的民族工业。
他注重从西欧各国引进技术,购买设备,聘请外国技师培训本国技术力量,吸收资金,使埃及民族工业在初创时期便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较快的发展速度。他特别重视发展同军事有关的工业,创办了以军事工业为主的埃及第一批近代机器工业,火药厂、枪炮制造厂、造船厂纷纷建立起来,其中亚历山大造船厂规模最大。全厂共有5千5百人,分成15个车间,主要制造战舰,并仿制和维修机器。该厂生产的战舰丝毫不比欧美各国生产的最新式战舰逊色。
同时,阿里积极发展与国计民生有关的民用工业和农副产品加工工业。这一阶段,纺织、造纸、粮食加工等行业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纺织工业的发展最快,到1829年已建立了近30家棉纺厂,拥有纺织机1459台、织布机1215台。到19世纪30年代,工人的总数达3万,埃及近代民族工业已初见规模。
工农业的发展大大促进了埃及商业和对外贸易的繁荣。为恢复埃及昔日所具有的欧亚非三大洲贸易中转站的地位,阿里大兴土木,发展陆路和水路交通运输,创办尼罗河航运公司,使国内交通四通八达。
为了促进贸易发展,阿里政府改革币制。用本国铸造的货币取代土耳其货币,并确定本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货币比值,以稳定物价。同时利用行政手段向人民销售本国产品,豁免出口税以鼓励本国商品的出口。在全国实行
国家垄断制度,产品由国家专门机构统购统销,在国外开设商馆经办进出口贸易,规定棉花、烟草、靛青和其它出口物资不得自由买卖。从1816年起,对手工业产品也实行了专买政策,出口物资的95%,进口物资的33%,都控制在政府手中。结果,开罗等城市因日趋活跃的商业活动而繁荣起来,亚历山大再次成为东地中海的贸易中心。
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使埃及经济出现了空前未有的繁荣景象,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埃及国库的收入也直线上升:1798年仅为15.8万埃镑,1818年跃升至150.2万埃镑,到1842年已接近300万埃镑。
军事
军事是维护埃及民族独立,建立阿拉伯帝国的重要保证。阿里曾说:“我们所干的每一件事都意义重大,但最重要的莫过于增加枪支。”他废除传统的雇佣兵制度,实行征兵制;按照欧洲方式改组陆军,创办军官学校以及步兵、炮兵等各种学校,聘用西方军事专家训练新军。1820年,他在阿斯旺创办第一所步兵学校,聘请法国人和意大利人做教官。法国军官塞夫上校任校长,并派遣留学生赴法国和意大利等国学习军事。
此外,阿里还大力发展海军。1810年起至19世纪20年代中期,埃及建立了地中海舰队和红海舰队。舰船除开罗造船厂自己建造外,大多从国外订购。诺瓦拉海战大败后,阿里决定依靠埃及本国的人力和物力重建埃及舰队。1829年,埃及政府修建了规模庞大的亚历山大造船厂。
到1839年,埃及已拥有23万陆军,32艘战舰,海军15543人,成为中近东地区一支最强大的武装力量。1840年《伦敦条约》和1841年奥斯曼苏丹所作的补充规定,限制了和平时期埃及军队的规模不得超过1. 8万人。经阿里努力,仍保留了8万人的规模。
外交
阿里的对外政策,被认为包含两个目标。首先,要阻止奥斯曼帝国恢复直接统治的企图,争取成为独立的民族国家。在两次埃土战争后,他基本上达到了这一目标。按照1840年11月的《英埃协定》,虽然埃及承认土耳其宗主权,但埃及和苏丹已成为他的世袭领地。其次,为了埃及的独立,阿里决心抵制欧洲的侵略和干涉,可能时也争取盟友,长期奉行亲近法国的政策。但在19世纪20年代的东方危机及两次埃土战争期间,阿里始终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未能避免欧洲的干涉。
英、俄等列强为维护自身在近东的利益,长期对阿里政权采取的是敌对态度。1838年的《英土商务协定》扩大实施于埃及后,加深了英国对埃及的经济侵略,使阿里原来兴办的工厂纷纷倒闭,工人人数锐减,失业问题严重。
文教
19世纪初,埃及的教育状况十分落后,埃及人多为文盲。即使数量很少的接受教育者,也只是在清真寺学习一些宗教常识。阿里在文化、教育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他倡导以世俗教育取代伊斯兰宗教教育,建立各种技术专科学校,如医科学校、炮兵学校、工程学校和农科学校,聘请外国专家讲课,以培养专门的人才。
为了向这些专科学校输送具有一定科学和文化知识的学生,政府还创办了世俗小学和中学,普及中小学教育。这些学校最初由军事部门管理,后来逐渐设立了专门的教育管理机构,出现了教育部和教育委员会。同时,阿里政府派遣大批留学生去欧洲学习等措拖。据统计,从1813年至1847年,埃及共派出留学生311名。他们留学的科目主要有军事、医学、生物、化学和农学等学科,其中不少人学成回国后在军政部门承担了重任,造就出埃及第一代新型的知识分子。
阿里重视翻译出版事业,开办外语学校,培养翻译人员,组织力量把大批外国军事和科技书籍译成
阿拉伯文和
土耳其文。在翻译过程中,翻译人员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因为阿拉伯文中缺乏与西方科学相对应的术语。于是,语言学家展开了对阿拉伯文的研究,创造新的术语,改革阿拉伯文的词汇和语法,使它适合于表达新科学和新技术。所以“直到今日,阿拉伯各国一致承认埃及的阿拉伯文是标准的阿拉伯文”。
为推动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阿里政府还创办了印刷厂。1821年,埃及第一家印刷厂布拉克印刷厂(又名帕夏印刷厂)正式创建,出版、发行阿拉伯、波斯和土耳其等各种文字的书籍。在此期间,出现了都苏基、谢尔戈维、德尔威什、希哈本丁等著名学者。1828年,埃及创办了第一份报纸《埃及事件报》,报道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
以上这些措施,使19世纪上半叶埃及的文化、教育、科研事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培养了大量科学家、艺术家、工程师、教师、军官和行政管理人员,从而在思想、技术、人才等方面为各领域的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
医学
为了配合新军的建立,阿里政府大力发展医学。1826年,设立医科学校,毕业的学生多数被派到军校服务,每一个军营都配备医生。阿里政府还创建医院,现代埃及尼罗河畔的盖斯·阿因大医院就位于阿里时代医科学校的旧址上。
历史评价
埃及
阿里为建立一个以埃及为中心的阿拉伯人主权国家,以富国强兵为总方针,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进行了自上而下的全面改革。通过改革,埃及遏制了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发展为地中海东部的强国。一些埃及史学家对阿里持肯定观点,称赞他“把埃及从若干世纪的沉睡中唤醒”。
但连年对外战争使农业因战争持续受到劳动力减少、征敛不断加强的冲击,工业越来越无法抵挡欧美国家的竞争,而长期觊觎埃及的英法也不断加强入侵,使埃及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埃及人民这样评价阿里说:“他建造了一座宫殿,但毁掉的是整个埃及。”埃及官方在1962年的全国行动宪章中,指出阿里为了私利把国家引向了一条徒劳无益的冒险道路。
其他国家
德国思想家
卡尔·马克思曾赞扬阿里是“唯一能用真正的头脑代替‘讲究的头巾’的人”,称赞他统治下的埃及是当时“奥斯曼帝国的唯一有生命力的部分”。
曾供职于阿里时期埃及政府的英国、法国人认为他是埃及的民族英雄,把他看做与彼得一世、拿破仑一样的人物。也有人认为改革是阿里为实现其个人野心而演出的一出戏。
中国清代大臣
林则徐等从中国的现实出发,关注阿里改革,对其富国强兵的措施颇为赞赏;清代伊斯兰学者
马德新在《
朝觐途记》高度评价了阿里在改革中的重要作用,说:“王(指阿里)大智大勇,善治理。”
美国史学家
L.S.斯塔夫里阿诺斯在《
全球通史》中称穆罕默德·阿里为“天才的阿尔巴尼亚冒险家”,并评价道:
中国学者
陆庭恩《埃及的穆罕默德·阿里》:阿里不是埃及人,然而他是埃及近代史上一个杰出的人物,是一个有所作为的统治者。他切除了数百年来侵害埃及社会肌体的马穆鲁克这个毒瘤。他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和建设,使埃及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定的恢复和发展;而且这种建设是在不依靠外债的情况下进行的。他的统治使埃及成为中近东一个举轻重的国家,有力地抵御了欧洲殖民主义者的侵略。阿里比他的前辈或同时代的人在客观上多做了一些好事,所起的进步作用是无可非议的。
人际关系
表格主要参考资料:
后世纪念
清真寺
穆罕默德·阿里清真寺(英文:Mosque of Muhammad Ali)位于
阿拉伯埃及共和国开罗旧城的
萨拉丁城堡。始建于1830年,历时27年才完工,是穆罕默德·阿里的坟墓,具有土耳其的建筑风格,以伊斯坦布尔的清真寺为原型建造的。它有一个巨大的拱顶和两座铅笔形的尖塔,这一特征是埃及其他清真寺所没有的。室内装潢豪华,有大型的枝型吊灯,无数电灯,以及反射着灯光的石英玻璃等。天井拱顶的四周,饰有画着第一代四位哈里发名字的圆盘。清真寺的外墙壁是用雪花石瓷砖镶嵌的,所以又被称为雪花石清真寺。寺西南有一围栏。
文学
号称“美国文学之父”的19世纪美国小说家
华盛顿·欧文(Washington Irving)撰有《穆罕默德和他的继任者》(Mahomet and His Successors 1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