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帝国(
阿拉伯语:الامبراطوريةالعربية,632年–1258年),是
中古时期时阿拉伯人所建立的伊斯兰帝国。历经626年,主要有
四大哈里发时期(632年–661年)和
倭马亚王朝(661年–750年)、
阿拔斯王朝(750年–1258年)两个世袭王朝。唐代以来的中国史书均称之为“大食”,而
西欧则习惯将其称作萨拉森帝国或哈里发国。
国号
唐代以来的中国史书均称阿拉伯帝国为“大食”,7世纪中叶起,唐代文献已将阿拉伯人称为多食、
多氏、大寔等。
倭马亚王朝和
科尔多瓦哈里发国因为旗帜
尚白,所以中国史书称其为“
白衣大食”。
阿拔斯王朝因为旗帜
尚黑,被称为“
黑衣大食”,
法蒂玛王朝被称为绿衣大食。
西欧则习惯将其称作“哈里发国”(Caliphate)。
历史
穆罕默德创国
狭义的
阿拉伯民族是指源于
阿拉伯半岛沙漠和半沙漠地带的
游牧民族。不论是根据
犹太教的《圣经》还是伊斯兰教的《
古兰经》中的记载,都认为他们和犹太人有血缘关系,
语言分类中也同属于
闪含语系。原来都是一些分散在
阿拉伯半岛中的以家族为基础的部落。
从6世纪后半叶开始,由于
埃及的混乱以及
拜占廷和
波斯之间的连年战争,使得原先的
波斯湾-
红海-
尼罗河的商路无法通行,商人们改走更为安全的,通过
阿拉伯半岛的陆路。麦加地处这个商路中段,东到波斯湾,西至红海,北往
叙利亚,南通
也门,其交通枢纽的地理位置使圣地麦加成为一座繁荣的商业城市。
穆罕默德在610年开始以安拉使者身份在麦加宣传伊斯兰教,最初在亲朋中秘密传教,613年后在
麦加公开传教,号召人们放弃原有信仰,皈依安拉。随着传教逐渐公开,伊斯兰教徒先从贫民开始增加,后来甚至一些商业贵族家族成员也加入进来,并引起以
倭马亚家族为核心的麦加统治集团的关注。为了自身的统治利益,倭马亚等贵族开始对穆罕默德进行迫害。
622年,穆罕默德被迫出走,迁往雅特里布城。伊斯兰教称这一迁徙事件为“希吉拉”(
旧译“
徙志”)。雅特里布亦因穆罕默德的到来而改名为麦地那·纳比,意为“先知之城”,简称
麦地那。17年后确定,希吉拉为伊斯兰教纪元,并以迁徙的那一年作为阿拉伯太阴历的岁首(622年7月16日),即伊斯兰教历元年元旦。
帝国形成
到
麦地那后,穆罕默德成功地调解了该城原有部落间的各种争端,建立了更高的威望。待到时期成熟,便将计划付诸社会实践,以麦加的穆斯林“
迁士”和麦地那“
辅士”为基本力量,组建起
穆斯林公社乌马(Ummah),并定伊斯兰教原则制定
宪章,作为处理内部和外部事物的准则。穆斯林相信,为了防范麦加方面的威胁及保护新生政权,穆罕默德受到真主的授权指挥乌马公社,并以自卫性战争方式反击。
624年3月,麦地那穆斯林方袭击了麦加古莱西贵族的一支武装商队,从而引发了“
壕沟之战”,竟能以少胜多。这不仅给了古莱西
贵族精神上沉重打击,而且也被穆斯林们视为是
安拉佑助的结果,大大改变了穆罕默德在麦地那人中对他保持观望态度的看法,扩大了伊斯兰教的影响。此后数年间,穆罕默德先后两度与麦加军队交锋。
627年,穆罕默德以掘壕坚守之策,挫败麦加万人大军对麦地那城的围攻,穆斯林解除了新兴政权面临的军事威胁。此后,麦地那军队愈战愈强,屡战屡胜,或通过派遣弟子宣扬伊斯兰教,联合周围各部落,扩大伊斯兰教的影响,使这个麦地那的
伊斯兰国家成为当时阿拉伯半岛上最强大的政治、宗教和军事力量。
630年初,在半岛上的伊斯兰教势力日渐巩固后,穆罕默德率穆斯林大军兵临
麦加城下,双方缔结《侯德比耶和约》达成妥协。麦加贵族被迫接受伊斯兰教,承认穆罕默德为“先知”;穆罕默德承认麦加是伊斯兰教圣地。从此,麦加成为阿拉伯宗教中心。居民更主动接受伊斯兰教,而麦加贵族在宗教上的优越地位也得以保持。随后,阿拉伯半岛远近的各个部落纷纷遣派使者往麦地那表示归顺,少数对抗者遭到镇压。自此,阿拉伯半岛上的各部落民众开始以伊斯兰教为核心建立一个统一的阿拉伯穆斯林国家。
四大哈里发时期
阿拉伯帝国形成之后,作为先知继承者的哈里发们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并满足阿拉伯人对商路和土地的要求,掀起了长达一百多年的扩张运动。在鹰旗旗帜下,沙漠中的阿拉伯人
游牧民族开始征服世界的行动。阿拉伯人以惊人的速度崛起于
拜占庭和
波斯的南部边疆,他们不断扩张,建立了一个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封建军事帝国,极盛疆域达1340万平方公里。
阿拉伯帝国镇压了内部反对势力后,第一任哈里发
阿布·伯克尔(Bakr,573—634年)随即向
叙利亚方面发动了扩张战争。巨大胜利的强烈刺激下,第二任哈里发欧麦尔(Umar,586—644年)发动了阿拉伯历史上空前的大征服运动。
635年,哈里发的军队同时对
拜占庭和波斯
萨珊帝国(226—651年)展开了进攻。被称作“安拉之剑”的
哈立德·伊本·韦立德(Khalid,?-642年),率领阿拉伯人迅速通过人迹罕至的
叙利亚沙漠,在
耶尔穆克河畔一举歼灭了拜占庭5万大军,占领了
叙利亚首府
大马士革。阿拉伯军队的接连胜利,迫使被围困两年的
耶路撒冷于638年请降归顺。面对阿拉伯人猛烈的攻击,
拜占庭帝国皇帝
希拉克略悲哀地说道:“叙利亚,如此美好的锦绣河山,还是归于敌人了!”占领叙利亚后,4万阿拉伯军队乘胜挥师东进。637年,哈里发的军队取得了
卡迪西亚战役的胜利,占领了亚洲西部的
伊拉克,并向
伊朗高原境内的
萨珊波斯的腹地不断推进,最终于642年在
尼哈旺德战役中彻底击败了萨珊波斯军队,阿拉伯人又在公元642-648年的
法尔斯战役征服了法尔斯地区,终于征服了已有4000多年文明的历史古族波斯人。与此同时,西征大军也捷报频传。640年阿拉伯人攻入埃及,在科普特人(Copts)的支持下获得了一个接一个的胜利。642年,哈里发成为
亚历山大的主人,整个埃及纳入阿拉伯帝国的版图。
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Osman,574—656年)继续进行扩张战争,在他的统治时期,阿拉伯帝国的铁骑先后征服亚洲的
霍拉桑、
亚美尼亚、
阿塞拜疆以及
非洲的
利比亚等地区。为了进一步控制
地中海,奥斯曼征集
小亚细亚沿岸居民,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海军。正当对外扩张战争势如破竹时,帝国内部发生分裂。以
阿里·伊本·艾比·塔里卜为首,
哈希姆家族中部分亲阿里派的人对出身于
倭马亚家族的奥斯曼出任哈里发的
合法性提出质疑,并组建起什叶派,与普遍接受奥斯曼继位的逊尼派相对立。穆斯林首次内部分裂由此开端。
656年,随后奥斯曼亦不幸遇刺,阿里继任哈里发。但此时以叙利亚总督
穆阿维叶为首的倭马亚家族拒不承认阿里政权。双方数次火拼,未分胜负,僵持不下。不久,什叶派内部又出现分裂,部分对阿里表现不满的激进穆斯林组建了一个“军事民主派”——哈瓦立及派。
661年,该派刺杀阿里,
神权共和时代(
正统哈里发时期)结束。七世纪中叶,阿拉伯境内人口约有2140万。最初的四大哈里发由
穆斯林公社以协商、选举方式产生,历史上将这4位领袖统治时期称之为
神权共和时期,又称
四大哈里发时期。一般阿拉伯史学家把神权共和时期的四位哈里发叫做“拉什顿”。这一时期,帝国版图迅速扩张,为阿拉伯帝国奠定了基础。
倭马亚王朝
661年,倭马亚家族的叙利亚总督
穆阿维叶即位哈里发,以大马士革为首都,建立了
倭马亚王朝。他将哈里发改为世袭,实际上成为了帝国的君主,令当时的阿拉伯社会开始进入鼎盛时代,阿拉伯语成为帝国的官方语言,政府文件必须用
阿拉伯语书写。但同时造成穆斯林社会中不少纷争,部分穆斯林学者认为此举长远来说是弊大于利。
8世纪初,倭马亚王朝的政权巩固以后,阿拉伯人开始发动大规模的对外战争。在东方,阿拉伯人于664年占领
阿富汗,然后兵分两路,北路军进军中亚内陆草原地区,一路所向披靡,直到在
帕米尔高原西部遇到中国(唐朝)军队才停下脚步,并与兴起于
青藏高原地区的
吐蕃西部和西北部边界的
兴都库什山脉相接壤。南路军攻入
印度河流域,征服了
印度次大陆西北部的大小邦国。在北方,阿拉伯帝国的兵锋三次指向
君士坦丁堡,由于拜占庭帝国的顽强抵抗,并且使用希腊
火硝大破阿拉伯海军,使得阿拉伯人遭遇了惨重的失败,阿拉伯哈里发征服拜占庭的雄心终究未能实现。在西方,阿拉伯人消灭了拜占庭帝国在非洲北部最后的驻军,占领从
突尼斯直到
摩洛哥的广袤土地。阿拉伯帝国使非洲的柏柏尔人归依了伊斯兰教,并以他们为主力组成军队,跨越
直布罗陀海峡远征
西班牙,征服了
西哥特王国。732年,哈里发的军队穿越
比利牛斯山,进攻
法兰克王国,在
普瓦提埃战役中被法兰克王国的
宫相查理·马特击败。至此,阿拉伯帝国的大规模征服运动终于落下帷幕。
倭马亚王朝贵族为首的阿拉伯统治者残暴地统治其征服领地,导致众多被征服民族的怨恨不断加剧。同时,逊尼派、什叶派及其他派别的教派争斗日趋激烈,并逐渐与阶级、
民族矛盾联结在一起。帝国不仅未能彻底把什叶派镇压下去,反而又出现了一个自称为先知叔父阿拔斯的后裔的
阿拔斯派。各种反抗力量在720年后开始逐渐汇合。
阿拉伯帝国的扩张,在很大程度上是阿拉伯国家而不是伊斯兰教的扩张。在被征服地区,非伊斯兰教徒并没有被强迫改变信仰。事实上,阿拉伯统治者往往并不鼓励被征服地区的人民改信伊斯兰教,因为阿拉伯帝国向非伊斯兰教徒征收的赋税,要比向穆斯林征收的高一些,如果人民大量皈依伊斯兰教,则意味着阿拉伯帝国的
财政收入将大大降低。
经过78年的扩张(634-712年)为高潮时期,阿拉伯帝国的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不再是阿拉伯部落联盟的酋长,而是一位东方的神权君主。建立在官僚体系和常备军的基础之上。在阿拉伯帝国的统治下,广袤疆域内各个迥然不同的古典文明逐渐融合变化,最终于几个世纪后形成了全新的阿拉伯文明。举世闻名的
新月沃地是阿拉伯文明的肇兴地;也是伊斯兰世界的中心。作为阿拉伯帝国的首都大马士革,倭马亚王朝历位哈里发曾从此发布敕令,指挥亚欧非三洲的运作的阿拔斯哈里发则迁都于
巴格达。八世纪中叶,倭马亚统治下的人口已达3400万。
阿拉伯人征服扩张的主要贡献在于,通过宗教将松散的部落文化联合起来,并通过征战使各个地区的文化得以传播、交流。阿拉伯早期的征服,客观上也导致了中东地区农业生产的破坏和人口的降低。不过随着8世纪阿拉伯帝国社会相对稳定和制度化的完善,各个地区开始逐步复兴,直到9世纪、10世纪阿拉伯帝国的分裂。
阿拔斯王朝
747年,阿拔斯的后裔阿布·阿拔斯利用波斯籍
释奴阿布·穆斯林在
呼罗珊的力量,联合什叶派穆斯林,于750年(一说752年)推翻了倭马亚王朝的统治,建立了
阿拔斯王朝。阿拔斯王朝建立之初,大肆捕杀倭马亚余党,杀害了
阿布·穆斯林,并残酷地镇压了呼罗珊人民起义。阿拔斯王朝旗帜多为黑色,故中国史书称该王朝为黑衣大食。
750年,阿拉伯人占领
坦桑尼亚的桑格几布群岛。公元751年,阿拉伯帝国军队呼罗珊指挥官阿布·穆斯林与中国唐朝军队在中亚内陆怛罗斯进行了交战,阿军出动了约15万人,
唐军也出动了2万唐军和1万
葛逻禄军队,双方展开激战,由于葛逻禄军队临阵倒戈,最终阿军取得了胜利。
但由于唐朝
安西都护府在
西域强大军事实力,加上阿拉伯内部问题和地理因素,阿拉伯人已经无力向东进攻。唐朝本来也可以重整旗鼓,再争夺中亚东部的控制权,可是由于
安史之乱的爆发,唐朝国力大减,
安西的军事力量被抽调回内地平叛,唐朝再也无力西征。
哈里发
曼苏尔执政时,以
伊拉克为中心,在
底格里斯河畔营建了新都
巴格达,于762年迁都至此。该城宏伟壮观,人口众多,商贸繁盛,是与当时的长安、
君士坦丁堡齐名的国际性大都市。阿拔斯王朝建立后最初的近100年,特别是
哈伦·拉西德和
麦蒙执政时期,是阿拉伯帝国的极盛时代。
公元8世纪中叶到9世纪初,帝国政治较为稳定,生产力发展较快,经济和贸易繁荣,是帝国的鼎盛时期。此间,帝国的科学文化也获得许多重要成就,对东西方文化交流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九世纪初阿拉伯极盛人口达四千余万。
民众起义
广大下层人民的反抗斗争是造成帝国统治根基动摇的主要原因。为了维持庞大的封建国家官僚机器的运转,满足无度奢靡生活的需求,哈里发国家一直不断加强对农民、手工业者和奴隶的残酷剥削,致使封建主与广大民众间的
阶级矛盾始终处于不断恶化的状态之中,导致此伏彼起、连绵不断的反抗斗争。进入9世纪之后,人民起义更是遍及帝国全境,其中声势最为浩大的有
巴贝克起义、
黑奴起义和
卡尔马特起义。出身于
阿塞拜疆社会下层的巴贝克,利用
祆教胡拉夫派的教义,号召民众与恶神造成的暴力、压迫、不平等的社会制度进行斗争,提出推翻阿拔斯王朝的口号。
816年,巴贝克在阿塞拜疆首竖义旗,很快便控制了
阿塞拜疆、
亚美尼亚和
波斯西部等广大地区。民众武装“红衣军”一度发展到30万人,对哈里发政权构成严重的威胁。机智善战的巴贝克率领红衣军屡败官军,坚持斗争20年。
马蒙、穆木台绥木两任哈里发围剿义军,并悬赏百万第尔汗缉拿巴贝克。
837年,巴贝克为叛徒出卖,英勇就义。巴贝克起义的烈火刚刚停息30年后,帝国腹地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又爆发黑奴大起义。自建朝以来,阿拔斯王朝就不断从东非输入
黑奴,押至南美索不达米亚地区进行农业生产,其境遇十分凄惨。哈瓦立及派穆斯林阿里·伊本·穆罕默德自称是
安拉的使者,使命是使奴隶获得自由和财富,深得广大奴隶的拥戴。869年3月,阿里率众起事,很快便聚成20万之众。
871年,攻陷两河流域的重镇
巴士拉,一度进至距
巴格达仅20公里处,帝国首都岌岌可危。哈里发穆耳台米德派军征讨,剿抚两计并用。由于阿里在起义后未能及时兑现当初的允诺,义军力量被削弱。
883年,黑奴起义在坚持了14年之后,惨遭失败,阿里被杀。在世界历史上,这次
黑奴起义是与
古代罗马斯巴达克起义齐名的大规模奴隶反抗斗争,它给哈里发国家以沉重打击。此后,阿拉伯从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输入奴隶的数量明显减少,整个社会中的奴隶制残余也渐趋消亡。人民起义浪潮也使阿拔斯帝国境内
异端教派的活动更趋活跃。
890年,卡尔马特派在哈马丹·卡尔马特领导下于伊拉克南部
库法地区举行起义。势力迅速扩及波斯、中亚一带,并于899年在波斯湾西岸的
巴林建立了卡尔马特国家,先后延续200余年。
分裂衰亡
庞大的阿拉伯帝国是阿拉伯贵族借武力征服而建立的多民族、多宗教、多信仰的集合体。
不同民族与不同信仰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隔阂与矛盾;广大人民群众与贵族官僚、富商阶级之间存在着无法调和的阶级矛盾;穆斯林内部也因复杂的矛盾而四分五裂;特别是封建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又从帝国内部培植起离异的势力。因此,9世纪中叶,哈里发政权已逐步释放尽自身的能量,帝国急剧滑向分崩离析的穷途末路,直至走向灭亡。
早在阿拔斯王朝创建之初,倭马亚家族的后裔就在欧洲
伊比利亚半岛割据独立,建立
后倭马亚王朝(756年-1236年),由于服色尚白,中国史书称为“白衣大食”,与阿拔斯王朝分庭抗礼。788年,北非
摩洛哥又出现了什叶派的
伊德里斯王朝。
帝国内部
经济基础的差异和由
军事封土制造成的强大地方势力,促使割据局面的形成。各地总督和军事统帅因封土制的推行而逐渐获得的强大的经济基础和军事力量,对阿拔斯王朝统治构成了严重威胁。东西各地几十位总督、军事统帅皆乘机自立,相互攻伐征战,并力图染指中央政权。
800年大将伊本·艾格莱卜在获得
突尼斯封土之后,当年便建立
艾格莱卜王朝(822-875年)。
868年埃及总督阿哈默德·图伦宣布独立,建立
图伦王朝(868—905年)。东方各省继
塔希尔王朝之后,又相继出现了
萨法尔王朝(867-903年)、
萨曼王朝(874-999年)。
909年什叶派穆斯林在突尼斯建立
法蒂玛王朝,先后征服
阿尔及利亚、
叙利亚、
埃及、
撒丁岛,973年迁都开罗,由于服色尚绿,中国史书称为“绿衣大食”。
此外,摩苏尔和
阿勒颇建立了
哈姆丹王朝;波斯人和突厥人在
波斯、中亚和
小亚细亚等地建立了萨曼王朝、
白益王朝、
伽色尼王朝、
塞尔柱帝国;在埃及、叙利亚和
也门也建立了
阿尤布王朝。大小王国在这一时期忽生忽灭。
10世纪以后,帝国四分五裂,实际统治区域仅限于巴格达及其周围地区,名存实亡。由
里海南岸的德莱木人白益第三子阿里于934年占领法尔斯的都城
设拉子;945年其弟
艾哈迈德进入巴格达,哈里发穆斯台克非成为白益家族的傀儡。各地封建主拥兵割据,独霸一方。
1055年,另一支塞尔柱人攻陷巴格达,解除了哈里发的政治权力,仅保有宗教首领的地位。
帝国灭亡
塞尔柱人的到来,使阿拉伯帝国一度出现中兴局面。当时,虽然帝国名义上的统治者还是哈里发,但是实权已经旁落到了塞尔柱的“
苏丹”手中。塞尔柱当权者十分尊重阿拉伯帝国的传统,基本承袭了帝国以往的各种封建典章制度。帝国东部又暂时恢复了统一局面。但是,各种
社会矛盾仍然存在,人民反抗继续发展,各种教派纷争愈发残酷。11世纪末,什叶派主要派别
伊斯玛仪派中出现了一个极端恐怖的
阿萨辛派,它以波斯西部的阿剌模忒堡为根据地,在神秘的山中老人霍山(
哈桑·本·萨巴赫)统率下专门从事暗杀哈里发、苏丹及达官贵人等排除异己的
恐怖活动。此外,
军事封土制再次显示出对统一政权的侵蚀作用。11、12世纪之交,阿拉伯帝国又被那些手握重兵、拥有大片地产和税收大权的
突厥封疆大吏分裂成10余个封建小邦。紊乱的政局,为西欧封建主和
基督教会向东方掠夺提供了有利的契机。11世纪开始的
十字军东征多次侵蚀阿拉伯帝国的疆域,圣城
耶路撒冷更多次被血洗。
12世纪末年,中亚新兴的
花剌子模王朝取代塞尔柱人,控制了哈里发,但
突厥语诸邦分立的局面,未有大的改观。13世纪初,强大的
蒙古帝国开始兴起,第一次
蒙古西征就消灭了花剌子模。13世纪中叶,
蒙古铁骑冲入西亚大地。
1252年,
成吉思汗之孙旭烈兀奉其兄
蒙哥汗之命西征。他率领
蒙古军队洗劫了波斯、
小亚细亚、美索不达米亚和叙利亚,并于1258年摧毁帝国首都
巴格达,1260年攻占叙利亚首府
大马士革。据说,除少数技艺高超的工匠外,巴格达全城居民都被屠杀,被屠杀人数约为9万人(《
多桑蒙古史》中记载为80万人)。为了不让皇族的鲜血玷污战刀,巴格达哈里发裹在地毯里被战马踩死,阿拉伯帝国灭亡。阿拉伯帝国灭亡之后,“哈里发”的头衔则作为伊斯兰教宗教领袖的称号,一直被继承下去。哈里发首先是处于开罗的
马穆鲁克王朝的控制之下。
1517年,
奥斯曼帝国征服了埃及,时任哈里发的穆台瓦基勒也被俘。1543年,穆台瓦基勒死去,奥斯曼苏丹
苏莱曼一世宣布自己继承哈里发的职位,成为全世界穆斯林的领袖。
疆域
倭马亚王朝时期,8世纪初,在东线、阿拉伯军队侵入
中亚,占领
喀布尔、布哈拉、
撒马尔罕和
花拉子模等广大地区,直至
帕米尔高原,与唐朝相对峙。另一支东线军队向南攻入
南亚次大陆的北端,占领信德一带。在北线,倭马亚王朝甚至曾3次发兵,围攻
东罗马帝国首都
君士坦丁堡。西线的进攻不仅占领从
突尼斯、
阿尔及利亚直到
摩洛哥的
马格里布地区,还以新皈信伊斯兰教的
北非土著柏柏尔人为主力,于711年跨过
直布罗陀海峡,攻入
西欧的
伊比利亚半岛。消灭
西哥特王国后,阿拉伯人翻越
比利牛斯山脉,攻入西欧
法兰克王国。732年,阿拉伯人在
图尔战役中失利,停止向西欧内陆的进攻。到了8世纪中叶的倭马亚王朝后期,阿拉伯帝国的版图西临
大西洋,东至
印度河,成为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庞大军事帝国,面积达到1340万
平方公里。9世纪初,
阿拔斯王朝统治下的阿拉伯帝国的领土面积为1260万平方公里。
政治
君主制度
阿拉伯帝国时期及其之后王朝的政治形态是相对统一的封建政治形态,
经济形态是
农奴制形态。除保持伊斯兰教
神权统治原则外,阿拉伯帝国吸收以
巴比伦波斯文明国度的制度,形成一种伊斯兰世界所特有的、政教合一的
君主专制政体。
阿拉伯帝国的
继承制度既不同于中国的
宗法制,也不同于西方的
长子继承制或是被某些地方所采用的幼子继承制。穆罕默德生前并未规定伊斯兰政权首脑的产生方式,但倾向于
选举制。阿拉伯帝国的最初四任哈里发也都是经统治集团选举产生的。但
穆阿维叶利用其权势,立己子为继承人,从此建立倭马亚王朝,开始了哈里发
世袭制。然而这种世袭制的继承人并没有固定为前任哈里发的长子或其他亲属,在《古兰经》和“圣训”中也没有根据。所以强有力的王子很容易找到理由,与其父辈所立的
王储争夺哈里发宝座。
中央官制
阿拉伯帝国的官制一般分三大区域—军政官员、税收官员、宗教官员。
地方官制
地方官制在
伍麦叶王朝时期仿效
拜占庭制度建设过军区,在
阿巴斯王朝时期仿效
波斯制度建立总督区和
封国,不过大体的制度依然是以:
总督(军政官员)、税务官、法官(专司穆斯林案件。非穆斯林由各自宗教领袖负责)为框架操作的。
军事
军种
军队是维持阿拉伯帝国统治的强有力的支柱。倭玛亚朝的军队主要是以阿拉伯部落组成的军队为基础,阿拔斯王朝主要是在各地,各民族中征募士兵,经过严格训练,领受军饷,成为国家
正规军和
常备军。它的核心是由
波斯的呼罗珊人组成的近卫军,包括骑兵队、步兵队和
弓弩队。特别是在阿拔斯王朝统治时期,哈里发的贴身侍卫全部是来自
阿姆河地区的突厥人。
武器
阿拉伯帝国主张军队在保持自己优势的基础上,学习外国
先进技术希腊火在对拜占庭人的战争中,阿拉伯人学习制作希腊火装备军队,并且还组建了一个投掷队,向敌军投掷燃烧物质,为防止
烧伤自己,他们还穿着专门的防火服装。同时,针对敌人坚固的防御城墙,阿拉伯人还网罗人才,制造
攻城器械。
同时阿拉伯军队得益于他们使用的武器——步骑两用的
阿拉伯弯刀,它的原料来自
古印度一种被称为“乌兹”的钢材,这种
乌兹钢是从
磁铁矿石中直接冶炼出来的海铁,在铸造成刀剑时表面会有一种特殊的花纹
穆罕默德纹,花纹能够使刀刃在微观上形成锯齿,使得刀剑更加锋利。这样的钢材在古代来说极为先进,当时武器的硬度在28-45之间,而“乌兹”却达到了53-57。
海军
阿拉伯半岛南部的居民很早就会造船,并在
红海和
印度洋中从事航海贸易。后来,在阿拉伯人不断向外扩张的过程中,又建立了强大的海军和
商船队,掌握了先进的海上航行技术。649年,阿拉伯驻埃及总督阿卜杜拉·伊本·萨德在
亚历山大港造船厂建立了第一支阿拉伯舰队。同年,阿拉伯驻叙利亚总督摩阿维亚率这支舰队攻占了
拜占廷在地中海上的重要
军事基地塞浦路斯,取得了阿拉伯海战史上的重大胜利。此后不久,叙利亚各海港的阿拉伯人也建立了自己的舰队。
船桅之役使阿拉伯人感到了在地中海建立海上霸权的可能性。帝国与拜占廷
海军舰船或多或少相同,而且把商船看成是海军的后备力量。海军与
海防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了。海军建成后,为贯彻
攻势防御的
国防思想,采取主动进攻方式与拜占廷在地中海交锋,占领了海上一些岛屿,并配合陆上进攻君士坦丁堡。此后,阿拉伯海军又相继占领了
爱琴海中的约斯岛、
科斯岛,从而为新的
海军基地与后方的联系,取得了中继站。阿拉伯舰队在地中海西部的扩张,基本是在
穆萨·伊本·努赛尔和他的助手指挥下进行的,相对来讲,进行的比较顺利。
经济
出产
两河流域、
尼罗河流域等“粮仓”,为帝国提供了充裕的产品,主要作物包括小麦、大麦、稻米、
椰枣和
橄榄,
园艺作物也相当丰富,有椰枣、橄榄、李、桃、杏、桔、
苹果、
西瓜、
葡萄和各种蔬菜。在阿拔斯王朝期间,
耕地面积和产量由于
灌溉工程的发展而得以大幅增加。在阿拉伯半岛南部,由于地处绿洲,盛产椰枣、谷物和蔬菜。
阿拉伯民族自身就是
游牧民族,阿拉伯半岛以及其他沙漠
半沙漠地带盛产羊,马和骆驼。
此外,各省还提供了丰富的
矿产资源:来自努比亚的黄金、
兴都库什山脉的白银、
伊斯法罕的铜以及中亚和
西西里岛的铁,还有帝国境内丰富的
宝石蕴藏。
在工业方面,各地出产制造的
亚麻布、棉、
绒毯、陶器等制品(有时还有丝绸)既有利于本地消费,又有利于出口。阿拉伯人还从在751年
怛罗斯战役中俘虏的中国战俘那里学会了
造纸术。
商贸
商业在阿拉伯帝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首都
巴格达不仅是阿拉伯帝国的
政治中心,也是商业码头。此外,
巴士拉、安条克、
开罗、
亚历山大、
凯鲁万、
撒马尔罕等城市也都是东西方
中介贸易的重要
商埠。
早在伊斯兰教创立时期,穆罕默德就认为,“商人是世界的信使和
安拉在大地上的忠实奴仆”,并断定忠实的穆斯林商人在
复生日将“居于安拉宝座的荫影之下”。《古兰经》也明确规定鼓励和保护商业是所有穆斯林必备的义务和道德。随着帝国的形成,商业贵族也成为上层
统治阶级的重要组成。
文化传统、
地理位置、商人的
社会地位和商业的巨大收益,使阿拉伯帝国出现了与当时东西方封建文明不尽相同的工商业繁荣局面。很多穆斯林商人活跃于亚欧非三大洲,从事以中介贸易为主的商业活动。阿拉伯商人的
活动范围从东
南亚的
苏门答腊、马来亚到南亚印度,再到西南欧的西班牙、北非的
摩洛哥,甚至
北欧波罗的海和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都有。
当时,中国的广州、泉州、
扬州等地也聚居着大批穆斯林商人。中国的丝绸、瓷器,印度和
马来群岛的香料、矿物、
染料、
蔗糖,中亚的宝石,
东非的象牙、金砂,
北欧和
罗斯的蜂蜜、
黄蜡、毛皮和木材等都是阿拉伯商人经营的商品。
大规模的阿拉伯
商业贸易,促进了亚欧非三大洲各个封建文明区域间的
经济文化交往,推动了中世纪
印度洋区域海上贸易的繁荣与发展。
阿拉伯人对地中海东部的征服,打破了
罗马时代以来
地中海商贸圈,导致西欧依赖的东方商道被切断,间接导致了
欧洲西部经济文化的衰落,而与
拜占庭不断的海上争锋又使作为第三方的意大利商人得到了发展。
海运
阿拉伯人的海上航行在发展航海业、
造船业和帆船
驾驶技术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促进了航海所必需的地理知识和其他知识的积累。阿拉伯海员在长期的航行过程中,研究和详细记述了印度洋上的季风,并且在航行中巧妙地利用了这种季风从而大大缩短了航行所需的时间。在古代阿拉伯的地理书籍中也记录了大量的海洋地理资料。
13—15世纪,阿拉伯人的
航海技术得到了新的发展。十五世纪初,当中国明朝的郑和的船队到达印度之后,郑和雇用了
阿拉伯国家向导导航来继续前往东非的航行。
一个世纪之后,阿拉伯航海世家的后代伊本·马吉德(自称“怒海之狮”)以熟谙如何在
红海和
印度洋的惊涛骇浪中航行而闻名,后被阿拉伯海员奉为“保护神”。正是在他的指引下,
葡萄牙航海家
达·伽马的船队才顺利渡过
印度洋,开辟了通往印度的
新航路。
这一时期,
阿拉伯海船上的装备也更加先进,从事远洋航行船只已拥有整套的
航海仪器,如指南针、测
岸标方位的
等高仪、测太阳和星体高度的量角仪、水陀等,还绘制了标有岸上
方位物坐标、水深和风向的
海图和
对景图。阿拉伯航海家的活动范围也日益扩大。在西欧沿海,
非洲的东岸、北岸和西北岸,
亚洲的南岸和东南海域,包括
菲律宾、
马来半岛和
马鲁古群岛,都留下了阿拉伯海员和商人们的足迹。
文化
文学
文学是阿拉伯
伊斯兰文化中最具特色,也是阿拉伯人自己最引以自豪的领域之一。早期
阿拉伯文学题材多为谚语、诗歌、故事,语言简洁明快、犀利、朴实,体现了阿拉伯人狂放而直爽的性格。伊斯兰以前的诗歌,以若干《
悬诗》(Al—Mu`allaqat)为最杰出的代表。帝国强盛的时代,阿拉伯文学由于吸收了帝国内被征服民族,及帝国周边民族文学的养分,而获得进一步发展。
阿拉伯文学作品以诗歌为主,文字优美,音韵或铿锵激昂,或婉转柔美。历代诗坛,耆宿辈出。韵文、散文在阿拔斯帝国时代获得长足发展。《
天方夜谭》(或译《
一千零一夜》)在数百年时间中被不断完善。它汲取了
印度、
希伯来、
波斯、
埃及、中国和阿拉伯民间文学的精粹,使其成为阿拉伯乃至世界文学中的明珠。除了自身的文学成就以外,在整理、翻译和改编古典著作方面,阿拉伯人也作出了贡献。
9世纪初,阿拔斯王朝的哈里发为给伊斯兰神学寻找“理论支持”竭力鼓励并组织对希腊古典哲学的大规模翻译活动。“智慧之城”巴格达拥有一大批专门的翻译人才。据说,翻译的稿酬以与译著重量相等的
黄金来支付。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欧几里德、
托勒密、盖伦、
希波克拉底等大批希腊人、印度人和波斯人的哲学、科学和医学名著的译本经整理、注释之后,相继问世。这一人类翻译史上的伟大工程,既使
中东地区古典文明的辉煌成果在中世纪得以继承,又为
阿拉伯文化的发展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哲学
阿拉伯人认为,除神学外,哲学是了解世界的必备知识。在融合伊斯兰教“天启”与希腊“
爱智慧”精神的事业中,帝国涌现出一批哲学家。阿拉伯第一位哲学家
金迪(801年—873年)、倡导“
流溢说”的
法拉比(870年—950年)、完成融合
希腊哲学与伊斯兰教神学的巨匠
伊本·西拿(980年—1037年)和独树“
双重真理”学说的
伊本·鲁世德(1126年—1198年)等,对中世纪和后来人类哲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7世纪初,穆罕默德(约570—632)在
阿拉伯半岛创立伊斯兰教。7世纪末,一些伊斯兰教教徒对统治者的奢侈腐化和世俗倾向不满,他们以守贫、
苦行和
禁欲进行消极的抗议,逐渐形成了
苏非派。该派的思想十分庞杂,除以《古兰经》和“圣训”(即穆罕默德的言行录)为根据外,还受到
新柏拉图学派和波斯、印度等东方古老思想的影响。该派的思想以
神秘主义为特征,尤其在8世纪中叶,宣传神秘的爱、
泛神论和
神智论思想,要求奉行内心修炼、沉思入迷,以达到与真主合一。
8世纪初出现的
穆尔太齐赖派,是阿拉伯中世纪最早的神学—哲学派别。讨论了有关真主的本质及其属性、真主与世界的关系、人类有否意志自由等问题。
12世纪后,苏菲派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该派形成许多宗派,活动遍及整个伊斯兰世界。13世纪初,伊本—阿拉比创立了所谓“
一元论”的学说,把客观事物和人的自由意志都看成是真主的本质和属性的表现,从而把神秘主义发展为有系统的泛神论思想。苏菲派思想至今在伊斯兰世界仍有很大的影响。9—12世纪,在传播希腊哲学和波斯
哲学思想的过程中,在阿拉伯伊斯兰教徒统治下的广大地区出现了为数众多的哲学家。这些哲学家较多地接受古希腊
罗马哲学和各种东方传统思想的影响,尤其推崇亚里士多德,并注释其哲学或科学著作。他们根据社会斗争和生活实践的需要,用从亚里士多德和
新柏拉图主义那里获得的精神营养,对《古兰经》及伊斯兰教的教义进行种种解释,同伊斯兰教
正统派经院哲学进行斗争。这些哲学家构成了中世纪
阿拉伯哲学的主体,西方学者一般称之为
阿拉伯亚里士多德学派,他们对
穆斯林世界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些哲学家以巴格达和西班牙的科尔多瓦为中心,分成东、西方两支,代表人物有法拉比、伊本·西拿等。他们多为自然科学家或医生,重视经验知识,强调理性作用,对自然哲学问题和逻辑有浓厚的兴趣,并具有强烈的世俗倾向。但他们仍未完全摆脱伊斯兰神学的束缚,一般都承认真主作为最初实体和始因的存在,认为世界万物是由真主通过理性、灵魂等一系列精神的实体流溢而出,但又主张世界万物是客观存在的,其间有着因果的关系,真主对世间的关系是通过媒介物间接地起作用。他们在一些具体哲学问题上,尽力排除神学,并或多或少得出了
泛神论或
唯物论的结论。
史学
阿拉伯
历史学家多采用叙述的方式,除应用个人的判断,对于不同的若干组资料加以抉择,对于论据加以组织外,很少致力于史料的分析、批判、比较或推断。
保存下来的最早的
阿拉伯语历史作品最初的题材,是以前的传奇以及环绕着先知穆罕默德的各种宗教传说。第一部以宗教传说为基础的著作,是《
天使传》(SīratRasūlAllāh),(著者是伊本·易司哈格);接着而来的历史著作,是记载穆斯林征战的著作,叫做《武功纪》(al—Maghāzi),(著者有穆萨·伊本·欧格伯,
瓦基迪等)。后来较正规的历史学家中,包括阿卜杜拉·伊本·穆斯林·
伊本·古太白(著有《知识书》(Kitābal—Ma‘ārif)),
艾卜·哈尼法·
艾哈迈德·迪奈韦里(著有《长篇记述》(al—Akhbå;ral—iwå;l)),叶耳孤比(著有《世界史摘要》),哈木宰·
伊斯法哈尼等。
泰伯里和
马苏迪是公认阿拉伯历史的开拓者,这两个人是阿拉伯历史学的奠基人。
泰伯里的名字是穆罕默德·伊本·哲利尔,号艾卜·哲耳法尔(838—923年),写下了两部伟大的著作:《历代先知和帝王史》(Ta’rikhal—Rusulw—al—Mulk),另一部是《
古兰经注》。
阿布·哈桑·阿里·马苏迪,被称为阿拉伯的
希罗多德,他是采用
纪事本末体编写历史的第一个阿拉伯人。他把所搜集到的资料编成三十册的伟大著作,可惜保存下来的,就只有一部摘要:《黄金草原和珠玑宝藏》(Murjal—Dhahabwa—Ma‘dinal—Jawhar)。在这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中,马苏迪除研究正规的穆斯林的题目外,还研究了
古代印度、古代波斯、
古代罗马、古代犹太的历史和宗教。马苏迪还是一位
博物学家,他把关于矿物、植物、动物之间的秩序的见解总结起来,写成一本专论,叫做《提醒和监督》。
十字军时代的
伊本·阿西尔所著鸿篇巨著《
历史大全》,自回历纪元(622)始,逐年编著,史料翔实,被史界喻为中世纪伊斯兰教史的著作。
成名于十四世纪的
摩洛哥历史大师
伊本·赫勒敦(
阿拉伯语:ابنخلدون,1332年5月27日-1406年3月19日)所著作的不朽名著《历史》的绪论部分,则为历史学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奠定了
历史哲学的崛起,开创了阿拉伯历史学的新时代,并影响了西方
历史观念。
艺术
阿拉伯世界对于
艺术美有独特的追求。由于伊斯兰教反对
偶像崇拜,阿拉伯艺术作品中缺少对人物和动物造型的塑造。艺术家们的才思智慧都集中在
书法艺术、几何图案和巧妙别致的构思中,具有明显的抽象法和形式化的特征。
阿拉伯艺术家的独特构思在华美壮丽的
清真寺和宫殿建筑的结构装饰上集中地体现出来。高高的
宣礼尖塔、大圆屋顶、半圆凹壁和
马蹄形拱门为基本特点的千万座清真寺,形成了世界建筑中的独特风格。阿拉伯宫殿建筑虽然由于历代战乱多已不复存在,但仅仅西班牙格拉纳达
阿尔汗布拉宫这样一座地方统治者的
宫苑,就足以使人领略阿拉伯人世俗建筑的成就。
阿拉伯绘画
美术艺术在13世纪以后发展迅速,世俗作品的插图绘本不断的涌现,东方
细密画开始形成固定风格,美轮美奂的插图作品风行于世。
阿拉伯语的书法艺术更有悠久的历史,可以说是中国以外书法艺术最为繁盛的文明。
建筑
伊斯兰建筑别具一格,包括清真寺、伊斯兰学府、哈里发宫殿、陵墓以及各种
公共设施、居民住宅等,是世界
建筑艺术和伊斯兰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同印度建筑、
中国建筑并称东方三大建筑体系。穆斯林仿照希腊、罗马和波斯式
建筑形式,创立了风格独特优美的新样式,阿拉伯建筑以其宏伟、壮丽著称于世,它的外观是巍峨的穹顶和高耸的尖塔,精美朴素的内饰雕塑和花卉鸟兽等。
麦加的
禁寺,
麦地那的
先知寺,大马士革的
倭马亚清真寺,科尔多瓦的
大清真寺都被喻为伊斯兰
古典建筑的典范。
教育
库塔布(小学校)(kuttāb):接受儿童学习,以《古兰经》为核心,学习朗读和书法;此外,加之阿拉伯语法、历代先知的故事、初等算术原理和诗词。女子可接受初级的
宗教教育。小学教师的
社会地位较低。阿拉伯帝国第一所著名的
高等教育机关,是
麦蒙于830年建立的
智慧馆(Baytal—Hikmah)。这是一个
翻译馆,科学院和
公共图书馆的综合体。
尼扎米亚大学,尼扎姆·木勒克在1065年创建的,是一所宗教大学,也是
最古老的大学之一。专门研究
沙斐仪派的教
律学和正统的艾什耳里派的教义学。《古兰经》和古诗,是这所学校
人文学的主要课程。
清真寺在
教育体系中起到很大的作用,除了库塔布附属于清真寺之外。其中有举行
圣训学的课程,还有不少学者集会讲授各种学科,所有穆斯林都可以自由进入清真寺听讲。清真寺还是图书收藏所。
科技
天文
帝国的天文学在宗教、生产和航海贸易的需求下得以高度发展。阿拉伯人在巴格达、
大马士革、
开罗、科尔多瓦等地建的
天文台,并研制了相当精密的
天文观测仪器。以花刺子密、
白塔尼和马吉里等为代表的阿拉伯天文学家们所取得的成就,代表着当时人类天文学的最高水平。现代许多行星的命名和天文学术语都源自阿拉伯人。他们连续的天文观测,为
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天文学家提供了约900年的记录资料。
阿拉伯天文学家批判
地球中心说,预测了
地球自转并绕太阳转,他们还精确地测出了
子午线的长度,阿拉伯天文学家阿尔·巴塔尼在他著作《萨比天文表》中,对托勒密的一些错误进行了纠正,这部书传到欧洲,成为后来欧洲天文学发展的基础。此外,阿拉伯人在历法研究和制定方面也做出了巨大成就,伊斯兰历法:指阴历,没有伊斯兰太阳历之说。伊斯兰太阳历一年平均365天,每128年设31闰年,闰年为366天。阿拉伯天文学家使用的仪器也很先进,9世纪前后,他们已经使用了
象限仪、
星盘、
日晷、
地动仪等等。
公元829年,巴格达建立天文台,在这里工作过的著名天文学家有法干尼等人。法干尼著有《天文学基础》一书,对
托勒密学说作了简明扼要的介绍。贾法尔·阿布·马舍尔著《星占学巨引》,后来在欧洲传播甚广,是1486年奥格斯堡第一批印刷的书籍之一。
另外,
塔比·伊本·库拉发现
岁差常数比托勒密提出的每百年移动一度要大;而
黄赤交角从托勒密时的23°51'减小到23°35'。把这两个现象结合起来,他提出了颤动理论,认为
黄道和赤道的交点除了沿黄道西移以外,还以四度为半径,以四千年为周期,作一小圆运动。为了解释这个运动,他又在托勒密的八重天(日、月、
五星和恒星)之上加上了第九重。
地理
辽阔的阿拉伯帝国还培养了一批
地理学家。
中亚人花刺子密所著的《地形志》、伊本·胡尔达兹贝的《
道里邦国志》、雅各特的《
地名辞典》等,都是后人认识当时中亚、
西亚、
北非等地理概貌的经典文献。
14世纪,
伊本·白图泰历时30年,行程12万公里,东到中国、西至格拉纳达、北达
钦察汗国萨莱、南抵
西非马里的广大区域内,都留下了他的身影。他留下了长篇游记《在美好国家旅行者的欢乐》,同时具有很大的史学价值。
数学
阿拉伯人在数学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突出体现21世纪对印度数字与零
符号体系的改造与推广,它不仅方便了阿拉伯人的日常生活,也导致了人类计算领域的一场革命。另外,来自
花剌子模的
花剌子密用
印度数字(也就是当代人21世纪所称的
阿拉伯数字,实际上产生于印度,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而得名)编写了《积分和方程计算法》一书,系统阐述了最早的
三角函数表,并首次将代数理论发展成为独立的学科。波斯人
奥马尔·海亚姆和艾卜·瓦法在方程
计算理论上也颇有造诣。
医学
相传先知说学问有两种:一是
教义学,二是医学,可见阿拉伯人对医学的重视。伊斯兰教的
医药学以希腊医药学为基础,但帝国地理上的扩展,使得穆斯林们获得了更多新的疾病和新的药物的相关知识。药剂师和医生要经过考试,才能营业。他们在古代的医药典籍中增加了水银、丁香、肉桂、
龙涎香、
樟脑等药物药剂。当时阿拉伯商船曾将药物大批运往
意大利。
15世纪初,中国明朝郑和的船队也在阿拉伯采购了大量的药材,并交流医学知识。直到17世纪以前,被欧洲人尊称为“穆罕穆德·
拉齐斯”的
艾卜·伯克尔·穆罕默德·伊本·宰克里雅·
拉齐(865年—925年)和塔吉克人“
阿维森纳”的艾布·阿里·侯赛因·
伊本·西拿(980年—1037年)的医学著作,一直被用作欧洲
医学院的教科书。
当时的经典医学书籍有:
1阿里·伊本·赛海勒·赖班·泰伯的《智慧的乐园》(Firdawsal—Hikmah);
2艾卜·伯克尔·穆罕默德·伊本·宰克里雅·拉齐的《曼苏尔医书》(Kītābal—Tibbal—Mansūri)和《
医学集成》(al—Hāwi);
3阿里·
伊本·阿拔斯·马朱西(HalyAbbāsal—Majūsi)的《
医学全书》(Kāmilal—Sinā‘ahal—Tibbiy—ah);
4
伊本·西那的《
治疗论》(Kitābal—Shifā’)和《
医典》(al—Qānūnfial—Tibb);
5阿里·伊本·伊萨(JesuHaly)的《眼科医生手册》(Tadhkiratal—Kahhālin)。
化学
阿拉伯人在研究化学等自然科学中,采用客观实验的方法。这是当时一个决定性的改革。在化学方面,阿拉伯人也做出了杰出贡献。他们在
巴比伦、
古埃及、
古希腊的传统和实践的基础之上,增添了印度和中国的化学知识,并且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寻找
点金石和研究炼丹术。并将先进的天文之知识带到中国,宋朝已有阿拉伯人天文学者进入中国天文
司天监工作。
元朝出现了
回回司天监,确立了阿拉伯天文在中国的领先
主导地位。
记载表明,阿拉伯人已发展起了尖端的实验技术,能够制造各种药物,生产
苏打、
明矾、
硫酸铁等各类用于
工业生产(特别是
纺织业)的
化学制剂。由于化学的进步,阿拉伯人很早就发明了化妆品,制造香水,肥皂等,后来在
十字军东侵,香水
制糖、公共澡堂、
阿拉伯马和肥皂一起传入欧洲。阿拉伯人是西方人的导师。
阿拉伯炼金术的开创者是贾比尔·伊本·哈彦,他比早期的希腊和
埃及的
炼金术师更能够认识而且陈述实验的重要性,在化学的理论和实践方面,他都有了显著的提高。贾比尔在其论文中科学地叙述了化学上的两种主要操作:
煅烧(calcination)和还原。还改良了蒸馏、升华、熔化、结晶等手段。这对后来阿拉伯,乃至欧洲都有着很大影响,穆斯林化学家称贾比尔为先师。
物理
阿拉伯帝国时期,
中东学者对物理学的贡献也非常大。他们制作了许多精确的仪器,测量物质密度和
大气层引力。
阿拉伯人也大量吸收了古希腊的科学成就。
阿基米德、
亚里士多德、托勒密等人的著作被翻译成
阿拉伯文。从10世纪,阿拉伯人在物理学上做了许多工作,尤其是在光学和
静力学方面成果显著。在光学方面,阿拉伯最杰出的物理学家是
阿勒·哈增(约965—1038)。他曾在埃及任大臣,著有《光学全书》。阿勒·哈增从希腊人那里学到了“
反射定律”——光
反射时反射角等于
入射角。在此基础上,他又进一步指出:
入射光线、
反射光线和
法线都在同一平面上。
伊本·海赛姆(965年—1038年)是伟大的
物理学家和阿拉伯光学之父,他研究
光的反射和折射,说明光在同物质中是在一条直线上传播的,著作《论光学》,奠定了光学的基础。
阿勒·哈增还纠正了托勒密的
折射定律。托勒密断言:入射角与反射角成正比。阿勒·哈增特地做了一个实验来检验。他把一个带有刻度的圆盘垂直地放置,一半浸入水中。
入射光通过盘边的小孔和中心的小孔射入,入射角和反射角可以从圆盘上的刻度准确读出。他发现:入射光线、
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托勒密的折射定律只有在入射角较小时才近似成立。可惜,他也未能得出正确的折射公式。
他还研究过
球面镜和抛物柱
面镜。他发现:平行于主轴的光线入射到球面镜上时,则反射到这个轴上。为此,他提出了著名的“
阿勒·哈增问题”:在发光点和眼睛已定的情况下,寻找球面镜、圆锥面镜和圆
柱面镜上的反射点。他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阿勒·哈增还研究了视觉生理学。当时在阿拉伯的沙漠和
热带地区眼病盛行,因此阿拉伯的眼病研究很发达。阿拉伯人很早已经能用手术处理眼病,关注到了眼睛的生理构造。阿勒·哈增是最早使用了“网膜”、“角膜”、“
玻璃体”、“前房液”等术语的人。他认为视觉是在玻璃体中得到的。他还反对由
柏拉图和
欧几里德提出的关于视觉是由眼睛发出光线的学说,而赞成
德谟克利特的观点,认为光线是从被观察的物体以球面形式发射出来的。阿勒·哈增对光学的研究,有力地促进了现代光学的诞生。
在力学方面,
阿尔·哈兹尼(生卒年不详)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在公元1137年发表的《智慧秤的故事》一文中,详细地描绘了他自己发明的带有5个
秤盘的
杆秤。它既可以作为杆秤使用,也可用一个可动的秤盘在没有砝码的情况下测量重物,还可以在水中测定物体的重量。阿尔·哈兹尼用智慧秤测物体重量,同时使用一个带有向下倾斜的
喷嘴的容器,把水灌满容器至喷嘴口,然后把物体浸入容器,通过测量溢出的水重可以确定物体的体积。他用这个方法确定了一些物质的密度。阿尔·哈兹尼还发现空气也有重量,因此他把
阿基米德的
浮力定律从液体推广到空气中。他发现“大气的密度随高度的不断增加,其密度越来越小,因此物体在不同
高度测量时,重量会有所不同。”这也是很重要的力学规律。他还以路程与时间之比给出了速度的概念。
阿拉伯的物理学研究和它的经济发展联系极为紧密。在度过了从公元10世纪到12世纪的鼎盛时期后,由于阿拉伯内部
灌溉农业管理不善;外部承受了基督徒
十字军的打击以及蒙古人、鞑靼人的入侵。内外交困的阿拉伯经济衰败了,阿拉伯物理学与数学一样,也随之衰落了。阿拉伯的物理学主要是继承了希腊人的成果,并有所创新。阿拉伯物理学为
中世纪的欧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实验、理论和方法,有力地推动了欧洲物理学的复兴。
外交
与中国唐朝
据《旧唐书·西域传》记载,
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阿拉伯帝国第三任
正统哈里发奥斯曼派遣使节抵达长安与唐朝通好,唐高宗即为穆斯林使节赦建
清真寺。此后双方来往频繁。在中国史书的记载中,大食使节来访次数达37次。唐天宝十四年(755年),
安史之乱爆发。唐朝于757年向阿拉伯帝国求援,阿拉伯人随即派遣3千士兵帮助平定安史之乱。此后,
吐蕃趁唐将西域兵力调回、防务空虚之际,联合进攻唐朝。安史之乱后,阿拉伯又在
葱岭以西多次交兵,争取了西域的
控制权。
8世纪,中国之外的第一个造纸作坊出现在阿拉伯帝国境内的
撒马尔罕。《旅程和王国》一书有这样一句话:“纸是由俘虏自中国引入撒马尔罕的。”几乎与此同时,
巴格达也出现了造纸作坊。他们的造纸技术都是由来自中国的工匠师傅传授的。造纸术后来从阿拉伯传往
欧洲。继
造纸术之后,一些中国的其它
发明创造也通过
丝绸之路传进阿拉伯帝国,后来通过帝国的
西班牙、西西里和法国部分地区传遍欧洲,对西方的文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8世纪中叶,
怛罗斯战役中被俘的中国人
杜环环游过阿拉伯地区,足迹远至
北非马格里布地区的
摩洛哥,并且将其所见所闻写成一本书——《
经行记》,为中国和
阿拉伯文明的交往留下珍贵的记录。
伴随科学与文化交流的发展,不仅伊斯兰教传入了中国,而且将传承自
古典时代并由穆斯林学者改进过的先进的数学、
天文历法与航海、地理知识也开始被中国人了解。
10世纪,阿拉伯商人
苏莱曼与航海家伊本·瓦哈比的商船由
巴士拉与希拉(Siraf)经
海上丝绸之路驶进中国的
广州港。之后,他们对于中国风土人情的大量的叙述(由AbuZeidHassan整理),使得当时的
阿拉伯世界进一步认识了中国。此类故事可能为阿拉伯名著《
一千零一夜》(TheArabianNights)提供了与中国有关的素材。
与拜占庭帝国
7世纪到11世纪,阿拉伯帝国与
拜占庭帝国之间发生了一系列战争。战争从阿拉伯人的扩张开始,经过
四大哈里发、倭马亚王朝等时期,到11世纪中期结束。7世纪三十年代阿拉伯人从
阿拉伯半岛(今
沙特阿拉伯)开始的急速扩张使得
拜占庭很快损失了南部的一些省份(
埃及、
叙利亚)。在之后的五十年里,倭马亚哈里发多次袭击
小亚细亚,两次威胁到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并占领了
阿非利加地区(今突尼斯一带)。718年,在第二次君士坦丁堡之围中战败后,阿拉伯人的攻势没能延续下去。阿拔斯王朝时期
多次交换停火协议的情况下,双方关系趋于缓和,但冲突仍然存在。在阿拔斯和地方统治者的支持下,几乎每年都有军事袭击。这种僵持的状况持续到公元10世纪。
战争的最初几个世纪里,拜占庭帝国总是处于被动防守的状态。为避免与穆斯林在空旷的地带发生正面冲突,拜占庭帝国更愿意撤退到防守坚固的要塞当中去。在约740年后,拜占庭帝国才开始打反击,但阿拔斯王朝能利用对小亚细亚巨大而有毁灭性的入侵来实施报复。随着861年后阿拔斯王朝的衰落,拜占庭
马其顿王朝时的国力有所强大,战势逐渐逆转。在920年到976年这大约五十年间,拜占庭帝国终于打破了穆斯林的防守,重新夺回了北叙利亚与
大亚美尼亚地区。战争的最后一个世纪主要是拜占庭帝国与
法蒂玛王朝在叙利亚边境上的战事,但边境线却一直没有太大变化,直到1060年后塞尔柱突厥人的到来。
阿拉伯帝国在这场战争中开始使用海军。从650年开始,
地中海便成为战场。地中海里的岛屿和海岸边的港口等聚落时常有
军事冲突发生。阿拉伯在9世纪末10世纪初占领了
克里特岛、
马耳他岛和
西西里岛之后,取得了地中海的制高点,使得他们的舰船可以轻易地到达法国、达尔马提亚等地的海岸,甚至能到达君士坦丁堡周围。
社会
阿拉伯帝国的
社会结构以
倭马亚王朝和
阿巴斯王朝建立为两个分界点,分为三个阶段,即早期阿拉伯时期,倭马亚王朝时期,阿拔斯王朝时期。早期阿拉伯时期是指
四大哈里发所处的被阿拉伯历史学者称为正统时代的时期,阿拉伯帝国的社会结构处于部族社会向
封建社会的
转型期,社会上层由原有的部族酋长们组成,而原有的部族平民处于中间,奴隶处于底层。
倭马亚王朝时期随着大扩张的脚步,帝国的
社会阶层发生变化,产生了四个阶层:
古莱什部族和阿拉伯贵族
上层由先知家族、历代哈里发家族、重要的
迁士和
辅士家族及各地总督等组成,下层为普通的阿拉伯武士和士兵。他们享有许多特权。
麦瓦利平民
麦瓦利平民是各个民族的新皈依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多为
叙利亚和波斯人,也门人也在这个群体中。在帝国初期,他们的社会待遇大大低于古莱什部族的穆斯林。但是随着倭马亚王朝的稳定,麦瓦利平民的社会地位开始上升。
迪米
迪米阶层是帝国境内的异教徒,主要是基督教徒、
犹太教徒和琐罗亚斯德教徒。他们需要交纳比穆斯林多的
人头税。但是生活在穆斯林社会的基督徒与中世纪欧洲境内非基督教徒相比,他们的处境还算不错。首先,从这些歧视性内容在倭马亚、阿拔斯王朝时代需屡次重申,严令遵守,就可看出它们平时并不是严格实施的。其次,这些非穆斯林可以保持原有信仰,享有
财产权,甚至可以在国家的高级机构中任职,也不用担心被流放或被送
上火刑柱。
奴隶
最低等级,属于主人的私有财产。
阿拔斯王朝建立之后,社会阶层再次发生
重大转变,阿拔斯王朝的主力是波斯地区和其他地区的
新穆斯林,也就是麦瓦力人。在阿拔斯王朝建国之后,阿拔斯哈里发害怕阿拉伯贵族会反对他的统治,因此重用波斯贵族。后期因为恐惧波斯贵族的势力太强,重用
突厥贵族。因此在阿拔斯时期原有的“麦瓦利人”已经不复存在,随着
社会发展的加快,迪米的地位也不断改变。一般记载中,这一时期的社会阶层如下:
1.阿拔斯王族和其他大贵族。
2.贵族,包括了大学者,高级宗教知识分子,大商人等在社会有影响的
自由民。
4.奴隶。在阿巴斯时期,奴隶分为不同的等级,有些奴隶只能从事下层劳动。而有些奴隶可以通过参加军队获得自由,甚至裂土分疆成为军阀。因为阿巴斯王朝中期开始施行
古拉姆军事制度,从古代波斯引进了奴兵阶层,导致了奴隶阶层的分化。古拉姆(波斯文,本意为战奴)在阿拉伯语的意思演化为侍从,并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特的
军事集团,是后来
马穆鲁克制度的初级版本。这些古拉姆名为奴隶,但实际上有着军事政治大权。
帝王
四大哈里发
倭马亚王朝
阿拔斯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