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笛
汉族乐器名
竹笛,汉族乐器名,中国传统乐器笛子是中国广为流传的吹奏乐器,用竹子制作的笛子称为“竹笛”。竹笛流传地域广大,品种繁多。使用最普遍的有曲笛梆笛和定调笛。还有玉屏笛、七孔笛、短笛和顺笛等。
历史沿革
起源
黄帝时期,即距今大约4000多年前,黄河流域生长着大量子,开始选竹为材料制笛,《史记》记载:“黄帝使伶伦伐竹于昆豀、斩而作笛,吹作凤鸣”,以竹为材料是笛制的一大进步,一者竹比骨振动性好,发音清脆;二者竹便于加工。秦汉时期已有了七孔竹笛,并发明了两头笛,蔡邕荀勖梁武帝都曾制作十二律笛,即一笛一律。笛在古代称为“篴”。到了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有:“笛,七孔,竹筩也”的记载。
发展
笛在汉代前多指竖吹笛,秦汉以来,笛已成为竖吹的箫和横吹的笛的共同名称,并延续了很长时期。它在汉代的鼓吹乐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两支竹笛,都属横吹类的笛乐器。
北朝时,笛子不仅极为普遍,而且有所发展,形制、长短、粗细变化较大。到了北周和隋代,开始有了“横笛”之名。隋朝后期,出现了能演奏半音阶的十孔笛。
从唐代起,笛子还有大横吹和小横吹的区别。同时,竖吹的篪才被称为箫,横吹则称之为笛。唐朝吕才,制“尺八”,竖吹,并传入日本;在古都奈良正仓院中,珍藏着中国盛唐时期制作的4支横笛。其中有牙和雕石横笛各一支,竹质的两支,它们长短不同,但都开有7个椭圆形音孔。刘系作七星管笛,蒙膜助声,是为笛加膜的第一人。
在晋时已有竖笛,吹头加一木头,使气从缝隙中通过,射向两哨孔边陵发音。
宋笛制多样,有叉手笛、龙颈笛、十一孔的小横吹、九孔的大横笛、七孔玉笛等等。
元朝后笛子与市场笛子类似,由于戏曲的蓬勃发展,笛子成为很多剧种的伴奏乐器,并按伴奏剧种不同分为两类:梆笛曲笛
20世纪六十年代,赵松庭发明排笛,将2至4根不同调的笛子扎在一起,音域可扩大三个八度以上,音乐富于变化,易于演奏。
1978年,从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了两支竹篪,从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两支竹笛,出土的篪和古籍中记载的汉篪,除长度略有出入外,其他形制完全相同;出土的笛除与记载相同外,并在墓内的竹筒上写有篪的字样,显然是古代竹笛,古代的篪和笛非常相似,历来有人篪、笛不分,说成是同一乐器,实际是有区别的。从出土篪、笛可以看出:篪, 6孔,闭口,能奏五声加一变化音,全身髹(xiū)漆;笛,7孔,开口,能奏七声加两个变化音,不髹漆。战国时,篪是祭神或宴亭时演奏的主要旋律乐器之一,笛也非常流行,屈原学生宋玉的《笛赋》中也曾讲到当时南方的笛,与笛已十分相像。
基本构造
竹笛由一根竹管做成,里面去节中空成内膛,外呈圆柱形,在管身上开有1个吹孔、1个膜孔、6个音孔(低音大笛,如大G、大F有7个按音孔。)、2个基音孔和2个助音孔。笛身 由一根竹管做成,里面去节中空成内膛。
笛塞用软木材制成的塞子,装在吹孔上端管内一定的深度里。
吹孔:是笛身左端第一个孔。笛子能发音,就是通过吹孔把气灌进笛管内,使笛膜和竹管内的气流产生振共振。
膜孔:是笛身左端第二个孔。主要用来贴笛膜。笛膜在这里起着变化音色的作用。
笛膜:一般是用芦苇膜做成的,经揉纹后取一小方块使用。经过气流振动笛膜,便能发出清脆、明亮的声音。
按指孔:共有六个,分别开闭这些音孔,就能发出高低不同的音。
上出音孔:可用来调音,起着划定笛子最低音范围的作用。
下出音孔:在上出音孔下端的两个孔,可用来调高音,起着美化音色、增大音量的作用,也可系飘穗之用。
海底又称笛头:是由笛塞内沿至吹孔中心的一段笛身内膛,它阻止气流向上流动,使口风向下流动,集中发音。
扎线:缠于笛身外面,起保护笛身以免破裂的作用。
镶头:通常在笛身左端(或两端)镶以牛骨、牛角、玉石或象牙,称为镶头。
当代名家
乐器分类
中国竹笛的种类及名称极为丰富多彩。如以形制为名,饰龙:“龙头笛”;乐师在皇帝面前将双手交叉作拱手之意来演奏谓:叉手笛;以尺寸为名的如截竹一尺八寸的洞箫谓:“尺八”。唐代传入到日本仍谓尺八,中国福建南中常用的洞箫即为“尺八”;以典故为名如:汉代音乐家蔡邕,拆“柯亭”第十六根竹制笛,其音色优美,后人赞好笛子谓:“柯亭笛”。《史记》记载伍子胥曾吹箫乞食于吴市中,后人谓“子胥箫”;以材料为名,如:“铜笛”、“铁笛”、“玉笛”、“鹰笛”、 “猿臂笛”等顾思义,以取材而得名;以地域为名如:四川姜笛的“姜笛”、广西侗族的“侗笛”;以剧种为名的如:昆曲的“曲”、梆子戏的“梆笛”、雅乐中的“雅笛”、能乐的“能笛”等等。由于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十分丰富,在此不能一一举。
笛子实际上是一类乐器的通称,如果从音高上分类,笛子一般分为曲笛 (笛身较为粗长,音高较低,音色醇厚,多分布于中国南方)、梆笛(笛身较为细短,音色清亮,多用于中国北方各戏种)和中笛(形状发音特点介于曲笛和梆笛之间)。
曲笛
因伴奏昆曲而得名,又叫班笛、市笛或扎线(即缠丝)笛,因盛产于苏州,故又有“苏笛”之称。这种笛子多为D调或C调乃至降B调,管身粗而长,可能是大横吹的遗制。音色浑厚而柔和,清新而圆润。广泛流行在中国南方各地,最适于独奏或合奏,是江南丝竹苏南吹打、潮州笛套锣鼓等地方音乐和昆曲等戏曲音乐中富有特色的重要乐器之一。
梆笛
因伴奏梆子戏曲而得名。这种笛子通常分为:F调梆笛、G调梆笛、A调梆笛。管身较曲笛细而短,可能是小横吹的遗制。音色高亢、明亮,是吹高音用的一种笛子,主要流行在北方,多用于北方的吹歌会、评剧和梆子戏曲(秦腔、河北梆子蒲剧等)的伴奏,也可用来独奏,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
定调笛
每支笛子固定一个调,每套有6支、7支或12支。它适应不同调子乐曲的演奏,最适宜独奏或参加乐队演奏。它给吹奏者带来方便,可以不变指法,只用与乐曲相应的调笛吹奏即可。定调笛在笛身的吹孔与音孔之间,装置铜制插口以调节吹孔与音孔的距离。这种经过改进的定调笛,能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可通过调节管长来控制音准。定调笛将对中国的竹笛名称统一起积极作用,因为它不再有曲笛、梆笛之分,而是以第三孔的音高定名,这既符合民间传统演奏习惯,又解决了笛子在调高问题上的混乱,并为记谱和演奏带来很大方便,它完全适用于传统的六孔笛和各种改革笛。
玉屏笛
产于贵州玉屏侗族自治县。用当地的小水竹制成。笛身呈椭圆形,外表刻有山水、花草、鸟兽、虫鱼或诗文等图饰,工艺精细。成对的雌雄笛更为著名,雄的笛管稍粗,上面刻有“腾龙”;雌的笛管略细,发音明亮,上刻“彩风”。这种龙凤对笛,在工艺上颇具特色。
短笛
又叫学生笛,笛身短小,一般无基音孔。分有膜孔和无膜孔两种,练习或合奏用的。
低音笛
随着乐器的改进,加之音乐多样的发展。笛子种类也就越来越丰富。例如:低音长管、弯管低音笛等等。第三孔的音高低于b1的称为“低音笛”,如:大A调、大G调、大F调、大♭B调、大C调等。
代表作品
演奏技巧
笛子的演奏由于技巧、地域的关系,简单形成两大流派,一为南派;一为北派,就技巧而言:南曲出手颤、叠、振、打;北曲拿手吐、滑、剁、花。
装饰音练习
颤音(tr)
例如6的颤音相当于演奏67676767一般。
虚颤音
颤音的一种,手指颤动时并末完全盖住音孔(按半孔)的虚颤手法。
波音(w)
短颤音的一种,也称涟音,意为主音上方的手指快速颤指跳跃一次。
叠音(又)
例如6的叠音相当于717 6一般。6是主音,而717相当于复倚音,是装饰音的一种,也称唤音。
赠音
出现在音尾的一种装饰音,会标示出所“赠”之音高,也称送音。
打音
将主音的下一孔位置,用手指迅速的“打”一下。也称导音
用吐尖轻吐的一种技巧,有单吐(T)、双吐(TK)、三吐(TKT或TTK),是一种断奏的技巧。吐时需短,急促。
音符之间移动的过程是“圆滑的”,有上滑音下滑音、复滑音。借助手指移的慢慢打开音孔或慢慢按闭,造成类似唱腔的效果(指滑音),或借助气息控制,达到类似软绵绵的效果(气滑音)。
类似鸟叫声,各手指同时快速起落,加上顿音(重吐音),造成特殊音效。
花舌(*)
利用气流冲击舌头不断的震动,造成音符的绵密颗粒感的一种技巧。
强音(>)
类似重吐音,主要是用“呼”的气息来吐音,有加重音的效果。顿音:明显地断奏,用舌重吐发音。
舌起音
一般在吹奏连线中的第一个音域或没有连线的音符时,舌尖轻重适度地(比轻吐还要轻微)吐奏一下,与发“提”字声音时的动作相似,将这些音十分清楚而肯定地吹出。
喉音(⊕)
类似花舌的音响效果,与花舌不同的是震动的部位在咽喉中的那块突起下垂的小舌。发音颗粒较粗糙。
泛音(。)
同种指法吹出不同于八度音关系的音,力度介于两个八度音之间,属于超吹的一种。
飞指(飞)
利用臂力的带动作用,使一只手的一指或数指(最多三指)在一个或几个音孔上迅速地左右抹动的奏法。可产生强烈的碎音效果。
历音
由低而高(上历音)或由高而低(下历音)急速地逐级上行或下行的音,叫做“历音”。要求吹奏中手指起落肯定、果断、一音不漏,使经历的每个音都十分清楚,流畅,好象快速上下楼梯那样一级一级地出现。
腹震音(—)
利用腹部的力度控制,使得气息如波浪般起伏,可快可慢,可大可小,藉以表达情绪的激动。
指法练习
低音5:全按;
低音6:开第一孔;
低音7:开一二孔;
1:开一二三孔;
2:按五六孔;
3:按第六孔;
4:按一二四五孔;
升4:全开;
5:全按或开第六孔;
6:开第一孔;
7:开第一二孔;
高音1:开一二三孔(口风紧,气流强);
高音2:按五六孔;
高音3:按第六孔;
高音4:开第一六孔;
高音5:开第六孔,其余全按;
高音6:开一四孔(气流很强);
高音7:开第五孔,有的笛子还要开第二孔 ;
超高音1:按一四六孔
口型练习
吹法:嘴角后收,成微笑状,双唇放松合并,集气流于一束冲开双唇,形成自然的椭圆形,气流向下方,匀速吹进笛孔。
口型如图1。
演奏姿势
吹笛子的姿势,分立式和坐式两种。立式就是站着吹奏的姿势,一般在独奏、重奏、齐奏时采用这种姿势。要求是当身体站定后,两腿直立,两脚分开呈八字形(一脚稍前、一脚稍后。笛尾向右者,左脚稍前;笛尾向左者,右脚稍前)。一般情况下,身体重心落于两腿之间,必要时才向左右移位,腰部要直,胸部自然张开,头正,肩平,眼前视,双手举起笛管,两肘自然下垂,将吹孔向上(不要过分里斜或外闪)置于口唇中央处,笛管与双唇平行、与鼻梁垂直,或笛身和头部略向笛尾方向倾斜,笛头稍高于笛尾。
在合奏或伴奏时,一般采用坐式。坐式上身与立式相同。坐位高低要适当,凳子太高、太低都会妨碍正常呼吸。坐式最好不要架腿,两脚分立才坐得稳定。
持笛的方向,即向右方还是向左方持笛的问题,可以根据个人习惯决定。这对演奏来说毫无妨害。但从笛子改革,从演卖者兼学多种笛,从参加合奏时求得统一等的角度来考虑,还是以向右方持笛为宜。这不是说要把已经习惯于左方持笛的都改过来,而是建议初学者从开始学吹起便形成右方持笛的习惯。
乐器保养
1、检验笛子的竹质。笛管要求竹质坚实(竹纹老)。竹纹细密。管身直而圆。笛身一般头部比尾部略粗,但相差不宜过大。笛管厚薄适中。笛管内壁平整光滑。全身无虫蛀、裂痕等现象。造型美观大方。这些要求,凭视觉便可以鉴定。
2、检验笛子的音准。方法是按照标准音笛或定音乐器(如笙、手风琴风琴等)对照试吹。首先以笛子本调的主音和筒音与标准音笛或定音乐器的D音A音核对如笛音与标准音同高或形成八度关系,那么,这支笛子的调高是准确的,主音确定后,再按音程关系,对笛子的全部发音的准确性进行检验。还可以吹吹各个泛音,看是否容易出音、干净。检验泛音也是检验实音音准的好方法。
3、检验笛子的音量。一般来说,音量大者为好。音量大的笛子,共鸣大,振动力强。吹奏时手指上有时有一种发麻的感觉。
4、检验笛子的音色。对音色的一般要求是松、厚、圆、亮,这一方面取决于笛子本身的质量,另一方面与贴膜技术、演奏技巧也有密切的关系。
5、检验笛子的灵敏度。一般来讲,以气到音出、发音不迟钝为好,反应越快越好。
社会影响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其中音乐文化在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民族音乐发展有着相当久远的历史,可追溯到远古时期至今,笛文化的演变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民间音乐的蓬勃发展带动了中国民族器乐的迅速发展,而笛子作为中国传统民族器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深受各族人民喜爱的乐器,它也是传统民族乐器最具代表性的乐器之一。笛子在中国传统乐器中可以说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其特有的音色和极强的表现力,使笛子在中国传统乐器中拥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常居乐队的首位。我们的中华民族音乐文化源远流长,早在八千多年前就有了最早的乐器“骨笛”,在河南省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墓葬中,出土了20多支骨笛。这些骨笛的形制精细、规范、统一。每只骨笛大概长20厘米,笛身有7个孔。在研究骨笛的过程中研究人员用其中一只最完整的做检测,发现这支骨笛可以很准确的吹出七声音阶,其中还有五支可以吹出五声音阶,它是新石器时代的遗产是中国发现距今为止有音乐文化最早的历史文物,他距今已有八千多年的历史。它是新石器时期珍贵的文物是中国历史音乐文明的见证。
笛子在经历了几千年漫长的历史演变之后,拥有了其独特的风韵及魅力,并且博得了历代诗人及历代的文人墨客的广大青睐,这些喜爱笛子艺术之人为笛子艺术编写下了众多令人赞不绝口的绝妙诗句并代代相传。 通过学习中国民间音乐,并进而深入理解与研究民间音乐,从中可以对民间音乐文化产生更深层次的了解,同时能够发现民间音乐对笛子艺术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进而加深我们对笛子艺术发展更进一步的认识。通过研究民间音乐对笛子艺术发展的影响,能更加深入的了解笛子艺术的发展过程与现状。通过深入探究民间音乐对笛子艺术发展的影响,详细说明笛子的形制、笛子的发展过程,笛子流派的形成过程,笛子的社会文化都有哪些深远的意义,从而更了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更好的继承、发展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对中国民间音乐的认识和笛子演奏的深入理解与研究,对中国民间音乐文化产生了更深的认识,因为民间音乐对笛子艺术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从而对笛子艺术的发展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参考资料
笛子基础教程一.中国古曲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12 15:20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