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语字是泛称用于书写
粤语白话文的汉字,它有很多其他常用的名称:广东话字,粤字、粤语汉字、
广州话字,台湾字型厂商通常称之为广东外字或香港外字。这批字主要通用于粤语使用者及学习者之间,多见于
网络论坛、香港书刊杂志、
剧本和一些字幕。不过粤语字仍未有完整及标准的方案,大批学者正在积极研究当中,尤其在正字/
本字问题上仍有争议。
古字即是
本字、正字,
古代汉语经常出现并一直留存,源自省城(今广州),
粤语白话文中很常用,但在
现代汉语中已经废弃或极少用到的汉字,大部分常用辞典都没有收录。某些词语在古代常用,但许多仍以古代读法或变音存留在粤语中。大部分粤语使用者都只会口讲,而不会书写,有些人即使会,也因其书写麻烦而改用新
造字或借
音字。
广东话里特有的字,这类字在
古代汉语和
现代汉语中都没有,多为
形声字。如“啲”、“哋”、“冇”、“佢”,
本字被认为是“尐”、“等”、“无”、“渠”。也有为粤语
外来词专门创制的粤字,如粤语表示升降机的词音译自英语“
lift”,发音为lip1。根据形声和会意的造字原则,组合“车”“立”,创制了粤字“䢂”,读作lip1,用于书写这个
外来语,甚至是构词一例如“槽”指升降机上下的直立空间。
借用某个常用的粤语
同音字或近音字变读作为书写的发音,赋予新的意义,如“黎”和“来”或“莅”的口语读音一样,便借用并以“嚟”代替来。借用字的意思跟原义没有任何
相关性,但现时大多数学者都持谨慎的态度,尽量以意思相似的字来取代。通常借用字不被当作粤语字看待,但日常生活中粤语
字用借字比
本字的情况要多得多,因本字写法非常复杂冷僻或已经与现代发音相去甚远,时常使不了解的读者难以用粤语阅读。
为广东及中国部分农村所独有,如圳、涌、塱、滘、漖。这些字大部分都只作为地名使用,有些时候因无法用电脑表示,而出现改字更名的情况,例如将“塱”写成“朗”、“漖”写成“教”。为保留地名,民间常用手写字。
广东出版的《
广州音字典》收录部分广州民间使用的粤语字。在香港以及
澳门的书籍报刊上乃至
电影字幕,粤语字使用十分广泛,特别香港在1990年代初期,很多的
电视广告和电影都会较常出现粤语字。广东的
南方都市报有专门使用粤语字进行编辑出版的版面,广州市部分报刊也有少量使用掺杂
粤语白话文写的文章,
香港增补字符集对粤字有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