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声诗名。本为五言绝句,《尊前集》收作词调,《
词律》、《钦定词谱》皆列此调。
胡震亨《
唐音癸签》考其为唐天宝中,
崔成甫翻《得体歌》,有“得体纥那也,纥囊得体那”之句,此即“纥那”之名所本;并谓唐人于舟中唱《得体歌》,有号头,即和声,“纥那”者或曲之和声也。据此,此调在盛唐时已有。今所传始见唐德宗贞元间刘禹锡所作,中有“杨柳”、“竹枝”,可见此调与《
杨柳枝》、《
竹枝》相近。据《尊前集》所录此调“踏曲兴无穷”语意,又可知为女子踏舞时所歌。《词律》卷一、《钦定词谱》卷一皆列刘禹锡所作,前者为“踏曲兴无穷”,后者为“杨柳郁青青”,传辞如五绝,首句仄起,单调,二十字,四句三平韵。刘禹锡《竹枝词》:“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萝。”
杨慎《
词品》卷一云:“刘禹锡诗言翻南调为北曲也”,“纥那皆叶平声,此又随方音而转也。”盖指《纥那曲》为北歌,北客思归,巴人作北歌相送。“纥那”二字亦见于《得体歌》之和声,蜀音皆平声。
定格:单调二十字,四句三平韵,以刘禹锡《纥那曲·杨柳郁青青》为代表。此即唐平韵五言绝句。 按《尊前集》刘禹锡词别首第一句“踏曲兴无穷”,“踏”字仄声。第三句“愿郎千万寿”,“愿”字仄声,“千”字平声,“万”字仄声。
(说明:词牌格律与对照例词交错排列。格律使用宋体字排印,例词使用斜体字排印。词牌符号含义如下:平,表示填平声字;仄,表示填仄声字;中,表示可平可仄。句末加粗为韵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