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科与金考女真文的女真进士科相同。
顺治时只考取翻译生员,
雍正时始考取举人,乾隆时始定会试考中复试及格,赐
进士出身,以
六部主事用,蒙古则分
理藩院作用。道光末,复试优等者始以
翰林院庶吉士用,但只限一名或二三名,且只限满洲,如是科考前列者为汉军,则少用或停用。生员、举人、进士皆加“翻译”。
科举考试科目之一。为满、蒙、汉军之八旗子弟特设的科目。清初,满文与汉文相辅而行,故汉人之得庶吉士者, 往往令其学习满文。其后满人能通满洲语文者日见其少,因此设置此科以为八旗士子进身之阶。分满洲翻译与蒙古翻译两种。凡以满文译汉文,并以满文作论者为满洲翻译;以蒙古文译满文者为蒙古翻译。亦分童试、乡试、会试,与文武科相同。顺治时只考取翻译生员。雍正年间,又考取翻译举人。乾隆时始定,会试中式后复试,及格者赐进士出身,满洲翻译以六部主事任用,蒙古翻译则分发至理藩院任用。道光末年又规定,复试优等者可充任翰林院庶吉士,但员额仅一二名,无殿试分甲之例。凡由翻译科取得生员、举人、进士者,均加“翻译” 二字,以区别于一般的科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