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护理即是诊断和处理老人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比如老人心理健康、各种疾病的护理。
简述
心理问题
时下,老年人保健主要是药物、健身,很少有人考虑心理健康问题。但现实生活中很多老年人由于长期缺乏与人沟通,易产生孤独、自尊感不强和老而无用的感觉,牢骚越多越影响心理健康,也不懂得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
1、老年人心理健康十条标准
良好的心理素质有益于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老年人怎样的心理状态才算是健康呢?以下是10条心理健康的标准。
(1)充分的安全感。安全感需要多层次的环境条件,如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工作环境、家庭环境等等,其中家庭环境对安全感的影响最为重要。家是躲避风浪的港湾,有了家才会有安全感。
(2)充分地了解自己。就是指能够客观分析自己的能力,并作出恰如其分的判断。能否对自己的能力作出客观正确的判断,对自身的情绪有很大的影响。如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勉强去做超过自己能力的事情,常常会得不到想象中的
预期结果,而使自己的精神遭受失败的打击;过低的估计自己的能力,
自我评价过低,缺乏自信心,常常会产生抑郁情绪。
(3)生活目标切合实际。要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家庭条件及相应的社会环境来制定生活目标。生活目标的制定既要符合实际,还要留有余地,不要超出自己及家庭经济能力的范围。
(4)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这样一方面可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包括三个方面,即与自然、社会和人的接触。老年人退休在家,有着过多的空闲时间,常常产生抑郁或焦虑情绪。如今的老年活动中心、老年文化活动站以及老年大学为老年人与外界环境接触提供了条件。
(5)保持个性的完整与和谐。个性中的能力、兴趣、性格与气质等各个心理特征必须和谐而统一,生活中才能体验出幸福感和满足感。例如一个人的能力很强,但对其所从事的工作无兴趣,也不适合他的性格,所以他未必能够体验成功感和满足感。相反,如果他对自己的工作感兴趣,但能力很差,力不从心,也会感到很烦恼。
(6)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在现代社会中,为了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就必须不断学习。比如:不学习电脑就体会不到上网的乐趣;不学健康新观念就会使生活仍停留在吃饱穿暖的水平上。学习可以锻炼老年人的记忆和思维能力,对于预防脑功能减退和老年痴呆有益。
(7)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形成包括认知、情感、行为三个方面的心理因素。情感方面的联系是人际关系的主要特征。在人际关系中,有正性积极的关系,也有负性消极的关系,而人际关系的协调与否,对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8)能适度地表达与控制自己的情绪。对不愉快的情绪必须给予释放或称为宣泄,但不能发泄过分,否则,既影响自己的生活,又加剧了人际矛盾。另外,客观事物不是决定情绪的主要因素,情绪是通过人们对事物的评价而产生的,不同的评价结果引起不同的情绪反应。有一位老太太,大儿子是晒盐的,小儿子是卖伞的。老太太总是发愁,阴天她为大儿子担心,晴天为小儿子担心。一位心理医生对老太太说:“您真有福气,晴天您的大儿子赚钱,雨天您的小儿子赚钱。”老太太一想很有道理,便高兴起来。
(9)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兴趣爱好。一个人的才能与兴趣爱好应该对自己有利,对家庭有利,对社会有利。否则只顾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兴趣,而损害了他人或团体的利益,就会引起人际纠纷,而增添不必要的烦恼。
(10)在不违背
社会道德规范的情况下,个人的基本需要应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当个人的需求能够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愉快感和幸福感。但人的需求往往是无止境的,在法律与道德的规范下,满足个人适当的需求为最佳的选择。
2、善待古怪的老人
生活中常有这样一些老人:在到达一定年龄段或生活中发生了某种变故之后,他们的脾气和行事的方法变得“古怪”起来,有的开始脾气暴躁、性情孤癖、固执;有的则爱在晚辈而前终日念念叨叨,指责晚辈的这不行那不是,爱替小辈们瞎操心。部分做晚辈的不明白老人为何突然会这般“讨厌”,忍无可忍时,便喜欢跟老人顶撞怄气,甚至在人前驳老人的面子,结果使老人由此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或伤心不已,或怒不可遏。凡此各种都不利于老人身心的健康。
老人开始变得“古怪”,这并不是他们要存心招人讨厌,而是由老年人特定的生理和心理因素造成。人至暮年,机体各部分都开始明显地呈现出老化的迹象,有些老人还不得不终日忍受着病痛,这使他们的脾气无可避免地要变得暴躁一些,有些老人看到和自己相处了几十年的同志,友人中不断有人辞世,也不禁会想起自己在人世间的日子已十分地有限,这时再看到儿女在生活上尚不能自立,或比较幼稚的一面,当然也就会替他们感到着急和担忧。部分老人开始变得孤僻和消沉,则是因为自己的来日无多而想到了人生的苦短,和做人的“没意思”。膝下的儿女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能对老人多一分关心和体谅,反而对其有所嫌弃,就会给老人悲凉的心境多浇上一盆冷水,让他加倍地感觉到生活的残酷。所以说对“古怪”的老人加以体谅和善待,这是十分必要的。
对于“古怪”的老人,晚辈不仅要在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照,在心理和情感上也要给予必要的抚慰。要陪老人多拉家常,多散心,并要注意多尊敬老人,千万不可随意批评和顶撞,为了养育儿女,父母的一生经历了数不清的艰辛,当他们人至暮年时,别说所表现出来的“古怪”是有情可原的,就是确有无理取闹、耍小孩子脾气之处,做晚辈的也应多加忍让,而不可在老人面前造次。
3、如何克服退休的孤独感
退休是人生历程中的重大转折之一,从正式离退休那天开始,老年人的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从繁忙紧张的工作第一线退下来,生活节奏、工作节奏都突然变得松弛缓慢起来,本来天天见面的朋友、同事突然疏远不见,天天经过的街道马路也不常经过了,无所适从和孤独感的心理情绪会强烈地冲击,使其感到难以适应。
首先,应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和老年价值观,长寿的老人大多是乐观开朗,积极的生活态度。最有效的办法是找事做,培养多方面的生活情趣。如:写字作画可以陶冶情操、集中注意力,利于忘却孤独寂寞;种花养鸟须投入时间与精力,花要肥、鸟要食、须去购买与备置;种花养鸟有一套技术方法,钻进去需要一番忙碌,花香宜人鸟鸣解闷,可以帮助老人摆脱烦恼、驱除孤寂。
其它如参加集体文艺活动、跳舞、打太极拳、下棋、打球等,都能使老人在群体内交流思想情感,消除孤独感。
4、老年人的心理需求
重视和理解老年人的心理智特点,解决老年人的正常心理需求,对稳定老年人的情绪变化、健康长寿有很重要的意义。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需求有:
健康需求 这是老年人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状态。人到老年,常有恐老、怕病、惧死的心理。
工作需求 退休的老年人大多尚有工作能力,骤然间离开工作岗位肯定会产生许多想法,希望再次从事工作,体现自身价值。
依存需求 人到老年,精力、体力、脑力都有所下降,有的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希望得到关心照顾。子女的孝顺,将会使他们感到老有所依。
和睦需求 老年人都希望自己有个和睦的家庭环境,不管家庭经济条件如何,只要全家和睦,邻居关系融洽,互敬互爱,互相帮助,老年人就会感到温暖和幸福。
安静需求 老年人一般都喜欢安静,怕吵怕乱。有些老年人就怕过星期天,这一天子女、儿孙都来了,乱哄哄地度过一天,对老年人来说,这样的星期天是“苦恼的星期天”。
支配需求 老年人原来多为一家之主,掌握家中的支配权。但由于年老后
社会经济地位的变化,老年人的家庭地位、支配权都可能受到影响。这也可能造成老年人的苦恼。
尊敬需求 老年人离开工作岗位可能会情绪绪低落,如果得不到尊重,就会产生悲观情绪,甚至不愿出门,长期下去,则会引起抑郁和低沉,为疾病埋下祸根。
求偶需求 老年人丧偶后生活寂寞,子女照顾也非长久之计,所以子女应该支持老年人的求偶需求。
疾病护理
1、老人腹泻莫禁食
老年人消化功能减弱,抵抗力降低,夏秋季容易患
肠道疾病引起腹泻,如
急性肠炎、
急性菌痢等。传统观点认为,腹泻时肠黏膜充血、水肿甚至溃烂,应当让肠道“空一空”,休息1~2天,这时禁食可减轻胃肠负担。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因为人在腹泻时,会丢失大量水分和无机盐,禁食会导致
人体能量不足,需要分解
肝糖元、脂肪、蛋白质来维持
血糖浓度。老年人
营养不良比较普遍,临床统计资料表明,60岁以上的老人中,20%左右患有营养不良;70岁以上的老人中,约有40%患有不同程度的贫血。营养不良的人没有足够的糖、蛋白质、脂肪在体内转化为葡萄糖来维持血糖浓度,当血糖低于每升3毫摩尔时,病人就会出现出
虚汗、心悸、乏力、头昏、面色苍白、晕厥等一系列低血糖反应,有的甚至还能诱发
心脑血管意外而危及生命。此外,腹泻时禁食还会引起体内营养素缺乏,延缓肠道病变的修复,从而减少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 腹泻时不但不能禁食,还应适当补充一些营养丰富而容易消化的食物,如
藕粉、鸡蛋面糊、豆浆、细面条、
豆腐脑、大米莲子粥、
小米粥等,并应做到少食多餐、
细嚼慢咽,以利营养素被机体消化吸收。老人腹泻时常有不同程度的脱水,因此,还应鼓励病人多喝淡盐开水、菜汤、米汤等,以补充损失的水分和无机盐,维持体内酸碱平衡,促进早日康复。
2、老人谨防冬夜抽筋
一些体弱的老人常在夜里发生小腿抽筋,疼痛难忍,有时一夜抽好几次,导致夜不能眠。
医学研究认为,夜间小腿抽筋一般是由于人体血清钙离子浓度下降,使神经和肌肉兴奋增高所致。而寒冷刺激、熟睡长时间下肢弯曲、突然伸腿等,往往又是诱发小腿抽筋的外因。预防和治疗
低血钙引起的抽筋,主要有如下方法:
膳食要注意选用含钙量高而又有益于营养平衡的新鲜食品,如奶类(在临睡前喝一杯牛奶有明显疗效)、吃些豆制品或虾皮、麻酱、海带等也可以补充人体的钙质。也可以在食品中适量添加骨钙粉、
碳酸氢钙等。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葡萄糖酸钙片、钙素母、
乳酸钙等含钙药物。注意多吃一些含
维生素D的食品。
在寒冷的季节,衣服不能穿得太少,被子要保暖,不能让腿部受凉,睡醒时伸腿动作不要太快太猛。
3、老人吞咽困难
高龄老人常会出现吞咽困难的现象,许多老人因此吃不好,非常难受。造成
吞咽困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3种:第一,牙齿咀嚼功能障碍;第二,
脑血管疾病造成
假性球麻痹;第三,合并疾病,如
抑郁症、老年痴呆症等也会造成老人吞咽困难。
在护理吞咽困难的老人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进食时老人注意力要集中,不能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
(2)尽量保持坐位,或半卧在床上,身体与床的夹角为60度以上。
(3)饮食应在固体、糊状物和液体之间进行调整。清水或固体块状食物最易导致
吞咽困难。所以,要将固体食物弄碎后再喂给老人吃。清水也不能直接给老人喝,应加入无糖
藕粉、
杏仁霜等黏稠剂,让清水变得黏稠后才能让老人喝。
(4)食物要一勺一勺地喂给老人吃。严重的病人,要进行“空吞咽”,即让老人吃一口,咽一口,再空咽一口,然后再吃第二口。要确定病人两颊之内没有食物,才能喂第二口。
吞咽困难严重的老人,可去医院做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如家人发现老人出现吞咽困难的症状,应尽早带老人到医院就诊,以确定其严重程度。
4、高血压的护理
1、 定义:高血压是指
体循环动脉血压高于正常。
世界卫生组织诊断标准为:
(1) 正常血压(成人)
收缩压为12~18.6
千帕(90~140mmHg),
舒张压为8~12千帕(60~90mmHg)。
(2)
高血压标准为 收缩压在21.3千帕(160mmHg)以上,舒张压在12.6千帕(95mmHg)以上。
(3)
高血压病是指原因不明的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脑、肾和血管的病变。
2、 临床表现:
(1) 缓进型 病情进展慢,早期可出现头痛、头昏、失眠、心悸等,以后可有心、脑、肾
器质性损伤。如
左心衰竭,
脑血管意外(痉挛、出血、
血栓形成)肾功能不全等。
(2) 急进型 病情进展快,
舒张压持续在17.3千帕(130mmHg)以上,伴脑、心、肾或血管的功能障碍,常因
肾功能衰竭而死亡。
3、 护理要点:
(1) 休息 按病情而定,注意劳逸结合,保证睡眠,避免
过度紧张及劳累,适量活动,有心、脑、肾功能障碍患者须卧床休息。
(2) 饮食 适当控制钠盐摄入,每天限摄取5克;低饱和脂肪、低胆固醇饮食;多吃含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避免刺激性食物;肥胖者应节制饮食;禁烟酒。
(3) 心理 了解患者思想,使之对高血压有正确的认识,既要知道高血压病的可治性和治疗的长期性,又要知道高血压病并发症的危险性和可防性,使患者消除顾虑,加强自我控制能力。
(4) 按医嘱服用抗高血压的药物
(5) 注意病情的观察 若出现剧烈的头痛、呕吐、
视力模糊、心悸、
气促、
肢体功能障碍等现象及时去医院诊治。平时每天测量血压1~2次以便了解病情。同时要观察服药后的不良反应。
(6) 适当进行锻炼,如太极拳、气功、 散步等。
(7) 定期门诊随访。
5、冠心病
1、 定义:冠心病是指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后造成的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
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
2、 临床表现
(1) 心绞痛是
心肌急剧、暂时性缺血缺氧引起的。常由于劳累、情绪激动、 受寒、饱餐、吸烟时诱发。典型表现为胸骨后窒息、紧缩感或压榨性疼痛,可放射至左肩和左臂内侧及无名指,历时1~5分钟,休息或含服
硝酸甘油后1~3分钟内缓解,发作是患者可有面色苍白,出冷汗。
(2)
心肌梗死是心肌持续严重缺血、缺氧所致心肌坏死。
先兆 发病前一周内突然出现
心绞痛或疼痛频率和 程度加重。
典型表现 疼痛性质似心绞痛,但剧烈而持久,可达数小时以上;
烦躁不安、出冷汗,含服硝酸甘油无效;常合并有休克、
心力衰竭和各种
心律失常;也可有腹胀;心电图有典型坏死、损伤、缺血改变。
3、 护理要点
(1) 休息 避免过度劳累,根据病情可适当活动,以促进
心脏侧枝循环建立和改善储备功能。心绞痛时静卧休息;心肌梗死者第一周绝对卧床休息,一切由护理人员协助,第二周可自行床上活动,无并发症者第三周后在护理人员帮助下可下床在室内慢慢行走。
(2) 饮食 给予低动物脂肪、低胆固醇、少盐低热量和适量蛋白质食物,应少食多餐,不宜过饱。戒烟酒,避免刺激性食物。
急性心肌梗死须食清淡、易消化
半流质饮食。
(3) 保持
大便通畅 避免排便用力,以防因腹内压急剧升高,影响心功能。两天不排便者给予润肠或
缓泻剂。
心肌梗死者禁忌大量不保留灌肠。
(4) 心理 患者常有恐惧、沮丧的心理反应,应给予心理支持,增加安全感。
(5) 病情观察 心绞痛的发作频率和程度,有无休克、
心律失常及
心力衰竭。有无其他并发症(
栓塞、
室壁瘤、
粹死)。观察
药物不良反应。
(6) 按医嘱用药
(7) 避免诱发因素如劳累、激动、过饱、寒冷等。
(8) 随身带保健盒
(9) 定期门诊随访。
6、慢性支气管炎
1、 定义: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2、 临床表现 咳嗽、咳痰、喘息或伴有炎症;常是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严重时可并发
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及
呼吸衰竭。
3、 护理
(2) 注意避免尘埃、烟雾及刺激性气体,室内应温暖,空气不宜干燥。
(3) 鼓励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以补充体能消耗,同时保证水分摄入,以利痰液稀释咳出。
(4) 观察咳嗽的性质、时间及与体位的关系,注意痰液的性质、气味和量。
(5) 鼓励咳嗽(深吸气后再咳嗽)、咳痰,痰液粘稠者可用蒸气吸入,
超声雾化药物吸入,使痰液稀释,并可轻拍背部促进排痰(叩背方法常采用“背拢掌空”式叩击法,由外向内,自下而上,轻轻叩击),必要时可作
体位引流。
(7) 观察并发症,如
自发性气胸、肺心、
呼吸衰竭等。
(10) 提高机体耐寒抗病能力,如户外活动,擦冷水面等。须戒除吸烟习惯。
(11)规律性温水洗脚,加入适量的
竹醋护足液,更好促进血液循环。提供抵抗力。
7、糖尿病
1、 定义:是指由于
胰岛素相对不足或绝对不足而引起代谢紊乱的
内分泌疾病。其原因不明,可能与遗传和自体免疫有关。
2、 临床表现 有多食、多饮、
多尿、消瘦乏力(
三多一少)及
血糖升高、尿糖试验阳性等表现。严重者可发生
酮症酸中毒而昏迷。常可合并感染、血管病变(冠心、肾
血管硬化、
脑动脉硬化、
下肢动脉闭塞)神经病变(
周围神经炎)等。
3、 护理
(1) 饮食 饮食的控制和调节是糖尿病治疗的基本措施。目的是减轻胰岛负担,有利
胰岛功能恢复。饮食应根据病情、身高、体重、
劳动强度和有无并发症等因素调节。在饮食控制同时需要全面掌握患者进食。
a. 如
治疗饮食不够,可增加三煮蔬菜和其他
高纤维素食物充饥
b. 治疗饮食有剩余,则要与医生联系,扣除降糖药剂量。
d. 要吃水果,必须扣除主食热量。
(2) 休息 生活要有规律,充足睡眠,劳逸结合,如重症和有严重并发症者须卧床休息。休息能减少能量消耗,对大脑有保护性抑制,有利于康复。
(3) 皮肤、
口腔护理 可预防感染,由于糖尿病的
高血糖及
维生素B代谢紊乱,可导致皮肤干燥、瘙痒。故应经常用温水擦洗;有末梢
神经功能障碍,故对热感觉不敏感,易引起烫伤;口腔有异味,需加强口腔护理。
(4) 衣着、鞋袜要宽松,防止趾端坏疽。
(5)
心理护理 因糖尿病是终身疾病患者易出现焦虑心理问题,必须认真做好病情解释,使患者认识本病是可以控制的。可展望先进治疗方法,以增加治疗信心,以取得合作,有利疾病治疗。
(6) 按医嘱定时用药,并观察不良反应。
(7) 严密观察病情
b. 观察
酮症酸中毒、
低血糖等征兆,一旦出现及时就医。
c. 观察并发症,如感染、肢体坏疽、白内障、冠心病等。
d. 嘱患者随身携带疾病诊断小卡,以免发生意外时可以及时作相应处理。要定期门诊随访。
8、老年性痴呆
1、 定义:是发生在老年期和老年前期的获得性、持续性智力损害。
2、 临床表现 不同程度的记忆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定向力的障碍,同时伴有性格、
情感反应控制及
社会交往力的障碍。常见的老年性痴呆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2) 血管性,多发生
脑梗死后脑缺血所致功能减退。
3、护理要点:
(1) 要重视情感的交流,主动接近老人,多说亲切的话语,做些爱抚的 动作,使老人感受关爱和温暖。
(2) 加强防护,防止意外,不要让老人单独外出,在口袋内放置或在衣服上缝上带有姓名、地址、联系电话的安全卡。不要接近有危险物品,如刀刃、火、药物等。
(3) 合理安排日常生活 因老人的自理能力差,需要生活上给予体贴入微的照顾。
(4) 避免各种负面的心理刺激,鼓励用脑锻炼。
(5) 按医嘱用药,可以延缓老年性痴呆病情的发展。
(6) 对卧床不起的老人须加床档,每2小时翻身一次,预防
褥疮,定时进行肢体
被动运动以防
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直。
七忌
一忌用硬毛牙刷。老人牙龈脆弱,使用硬毛牙刷会因硬质毛束的碰撞,造成创伤性牙龈破损,从而引起
牙周病。建议使用柔细软毛牙刷,比如竹炭
纳米牙刷。竹炭纳米牙刷是采用国际纳米技术、进口
抗菌材料,能抑制牙刷日常使用中表面极易滋生大量有害病菌,让细菌难以生存。而且含有钻石级竹炭C活性离子,超强吸附分解、防潮能力,有助保持牙刷干爽,减少细菌繁殖机会。进口优质软胶体,弹韧软胶,舒适按摩,更好保护牙龈和珐琅质。
二忌吃得过饱。老年人胃肠消化功能减退,吃得过饱可致上腹饱胀,影响心肺正常活动。加之消化食物时大量血液集中到胃肠中,导致心脑供血相对减少,容易诱发
心肌梗塞和中风。
三忌贪杯狂饮。饮酒过量可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诱发心绞痛,或由于血压突然升高,引起脑溢血。
四忌饮食过咸。吃盐过多,会增加
循环血量、老人肾脏排钠功能减弱,可导致
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和心脏负荷加重,甚至诱发
心力衰竭。
五忌睡弹簧床。睡弹簧床使老人身体中段下陷,虽然身体上面的肌肉可放松,但下面的肌肉却被拉紧,这容易使患有
腰肌劳损、
骨质增生、颈椎病的老人加重症状。
六忌久坐后猛然站起。老人久坐后起身过快可使脑血量相对减少,造成暂时性
脑缺血,出现头晕、眼花、心慌、容易跌倒,导致意外创伤。
七忌洗澡过勤。老人皮肤变薄变皱,
皮脂腺萎缩,过勤洗澡易使人疲乏,并使皮肤因缺乏油脂而干燥。倘若再用碱性或酸性香皂,刺激皮肤而发生痛痒或裂纹,很容易引起
皮肤感染细菌。
临终关怀,在生命最后的时刻,给患者最温暖的照顾。其中,临终关怀的护理,包括四方面的内容:
1.以照料为中心
对临终病人来讲,治愈希望已变得十分渺茫,而最需要的是身体舒适、控制疼痛、生活护理和心理支持,因此,目标以由治疗为主转为对症处理和护理照顾为主。
2.维护人的尊严
患者尽管处于临终阶段,但个人尊严不应该因生命活力降低而递减,个人权利也不可因身体衰竭而被剥夺,只要未进入昏迷阶段,仍具有思想和感情,医护人员应维护和支持其个人权利;如保留个人隐私和自己的生活方式,参与医疗护理方案的制定,选择
死亡方式等。
3.提高临终生活质量
有些人片面地认为临终就是等待死亡,生活已没有价值,病人也变得消沉,对周围的一切失去兴趣,甚至,有的医护人员也这样认为,并表现出面孔冷漠,态度、语言生硬,操作粗鲁,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不知该如何面对患者。
临终关怀则认为:临终也是生活,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生活,所以正确认识和尊重病人最后生活的价值,提高其生活质量是对临终病人最有效的服务。
4.共同面对死亡
有生便有死,死亡和出生一样是客观世界的自然规律,是不可违背的,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事实,正是死亡才使生显得有意义。而临终病人只是比我们早些面对死亡的人,也是我们以后要面临的。死赋予生以意义,死是一个人的最终决断,所以,我们要珍惜生命、珍惜时间,要迎接挑战、勇敢面对。
因此,工作人员首先建立正确的生死观,才能坦然地指导病人面对死亡、接受死亡,珍惜即将结束的生命的价值;同时应和临终病人一起共同面对死亡,将他们的经历视为自己的体验,要有恰当的移情,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想和处理一些事情。
腹泻护理
忌生冷肥甘
生冷之品易使胃肠收缩加快。
忌煎炸油腻
煎炸油腻不易消化而加重肠道负担。
忌辛辣刺激.
忌酒水无度
酒精和饮料会使肠道水分过多。
忌瓜豆纤维
粗纤维能加强肠蠕动而加剧腹泻。
腹泻病人的膳食原则
宜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
半流质或软饮食、少食多餐。
宜低脂肪、低纤维饮食。
宜温热适中饮食
有益止泻的食品
山药、土豆、
苹果泥、芡石、栗子、火腿、莲子、木耳、糯米、石榴、山楂、圆肉、生姜、
干姜、红茶、
大蒜、
香椿、藕、
柿子、乌梅、茴香,面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