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须草属
禾本科肠须草植物属
肠须草属(学名:Enteropogon)是禾本科下的一个属,为多年生、柔弱草本植物。肠须草属共有4种。中国有2种,产东南部。
本属概述
多年生草本。秆多少两侧压扁。穗状花序数枚指状着生或单独1枚顶生;小穗无柄,狭披针形,含1-2小花;两行覆瓦状排列于穗轴之一侧;小穗轴脱节于颖之上并延伸至内稃之后,第二小花若存在,则常为雄性或退化;颖膜质,短于或第二颖等长于第一外稃;第一小花外稃多少有些背腹压扁,具3脉,先端具2微齿,中脉延伸成细芒,边缘及侧脉上无毛;内稃等长于外稃,具2脊,基盘钝,具柔毛。颖果长椭圆形。染色体x=l0。
约7种,分布东半球热带;我国产2种。
模式种:印缅肠须草(拟)E. melicoides(Koen.)Nees(Ischaemum melicoides Koen).
下级分类
肠须草
Enteropogon dolichostachyus (Lag.) Keng
多年生草本。秆直立或基部斜倚,高0.3-1(-2)米,光滑无毛,稍压扁。叶鞘松弛,无毛或上部被疣毛,鞘口及边缘常被柔毛;叶舌长约0.5毫米,具纤毛;叶片线形,长15-30厘米,宽4-10毫米,两面被疣毛或变无毛。穗状花序4-5枚,长10-20(-25)厘米,指状着生于秆顶,常带紫红色;小穗近无柄,披针形,长5.5-7毫米;颖膜质,具1脉;第一颖卵状披针形,长约2毫米,先端渐尖,第二颖披针形,长4.5-5毫米,顶端长渐尖;第一小花两性,等长于小穗,外稃纸质,具3脉,脉间被疏短毛,顶端具2微齿;芒长8-16毫米;内稃膜质,等长于外稃,具2脉,基盘钝,具长约1毫米的柔毛;花药淡黄色,长约2毫米,柱头紫色;不孕小花长约1.5毫米,具长约5毫米的细芒。颖果长椭圆形,褐红色,长约3毫米,胚长约为颖果的1/3。花果期8-10月。
产台湾、云南南部、海南等地;多生于旷野草地或海边。分布自阿富汗经印度、缅甸至热带东南亚。模式标本采自东南亚。
细穗肠须草
Enteropogon unispiceus (F. Muell.) W. D. Clayton
植株纤细,丛生,基部节上生不定根。叶片线形,长10-15厘米,宽1-2毫米;叶舌长约0.3毫米,具流苏状纤毛。穗状花序单生或2-3枚指状着生,长约7厘米;小穗无柄,含2小花,长约4毫米;颖膜质,背部粗糙,具1显著中脉,披针形,顶端锐尖;第一颖长约为第二颖的1/3,后者具芒;第一小花具孕性,外稃近革质,边缘内卷,具3脉,背面粗糙,长约3.5毫米,具2微齿,中脉延伸成芒,芒略长于外稃;内稃线状椭圆形,与外稃同质等长,具2脊,上部粗糙。颖果长约3毫米,胚长为颖果的1/3。染色体2n=20(Ramanthan, 1950)。
我国仅见于台湾南部。菲律宾至澳大利亚均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澳大利亚。
作者未见标本,以上描述译自台湾植物志。
参考资料
肠须草属.中国植物物种信息数据库.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24 19:10
目录
概述
本属概述
下级分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