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大细胞
血液细胞
肥大细胞(Mast Cell)是广泛分布于皮肤及内脏粘膜下的微血管周围的免疫细胞,其作用是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参与免疫调节(TB细胞,APC细胞活化)。细胞表达MHC分子,B7分子,具有APC功能,也表达大量的IgE Fc 受体,释放过敏介质,具有弱的吞噬功能。和血液的嗜碱粒细胞同样为具有强嗜碱性颗粒组织细胞
细胞简介
什么是肥大细胞
肥大细胞(mast cell)为一种免疫细胞,存在于血液中的这类颗粒,含有肝素、组胺、5-羟色胺,由细胞崩解释放出颗粒以及颗粒中的物质,可在组织内引起速发型过敏反应(炎症)。由于在肥大细胞上结合的IgE抗体和抗原的接触,使细胞多陷于崩坏。
肥大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细胞核小,呈圆形或椭圆形,染色浅,位于细胞中央。此细胞常聚集或单个分布于血管附近。细胞质中充满大小一致、染成蓝紫色的颗粒,均匀分布在核周围。
肥大细胞白血病(Mast Cell Leukemia)又称为组织嗜碱细胞白血病,1957年Efrati首先提出MCL的诊断,以后陆续有报道。MCL约占恶性肥大细胞肿瘤的15%。不少病例先有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SMCD),以后转变为白血病,少数开始即以肥大细胞白血病发病。
MCL是肥大细胞在体内恶性增殖的晚期表现,一般症状与急性白血病相似,还有较特异的表现:由于肥大细胞颗粒内16性物质(组胺、肝素、a-TNF等)的释放,可引起一系列变态反应,如面色潮红低血压瘙痒骨痛头痛支气管痉挛呼吸困难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胃肠道浸润时可有腹痛、恶心、呕吐、腹泻;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常见;皮肤色素性荨麻疹少见。
患者一般有贫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总数(10—15)x109/L,肥大细胞占5%~90%。骨髓活检示肥大细胞明显增多,有时可达90%(26.2%—91.8%),白血病性肥大细胞呈圆形或类圆形,染色质较细致,核仁清或不清,胞浆蓝色、充满或多或少的深紫红色颗粒并覆盖于核上,并易见伪足和吞噬红细胞现象。MCL的肥大细胞超微结构:核1个或多个,偶见明显核仁。细胞浆中含有线粒体脂质体,颗粒内容物缺乏或颗粒中充满小粒子及典型的卷轴样特征。A颗粒可见,嗜碱粒细胞的0粒不见。
SBB和甲苯胺蓝可着色,特异性酯酶、酸性磷酸酶染色阳性,溶菌酶弱阳性过氧化物酶和非特异性酯酶阴性。
免疫
免疫表达:恶性肥大细胞表达CD9、CD33CD44和CDll7,而不表达单核细胞相关抗原CDl4、CDl5及嗜碱粒细胞相关抗原CDll6、CDwl7、CDl23/IL-3RCK。同样也缺乏0116(CM-CSm)及皮肤肥大细胞标记抗原CD88。HLA—D、DR和CDl、Cm、CD4、07、CDl0、CDl9、TdT均阴性,MCG-35对肥大细胞颗粒有较高特异性,培养后的肥大细胞呈强阳性。
Travis等1986年提出了MCL的诊断标准:①外周血肥大细胞大于或等于10%;②白血病细胞有非典型肥大细胞(幼稚肥大细胞)的特点;③白血病细胞有肥大细胞的组化特征(出现异染颗粒、特异性酯酶阳性,Pox阴性等)。临床有肥大细胞增生及白血病的表现。鉴别诊断:主要应与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恶性肥大细胞增生症鉴别。
治疗:尚无成功的治疗方案,生存期很短(中位生存期5个月)。脾切除可暂时缓解症状,血象可暂时回升,但患者生存期明显缩短(平均2月)。
细胞发育
肥大细胞来源于造血干细胞,但是实际上,由骨髓刚进入外周血液循环系统的肥大细胞仍处于未成熟状态,只有当它们的前体细胞迁移到最终定居的地方,即血管组织浆膜腔中才能完成分化和(或)成熟。在哺乳类以及其他脊椎动物中,肥大细胞广泛分布于整个血管组织,尤其是皮下或皮肤内,以及接近血管、神经、平滑肌、分泌黏液的腺体和发囊部位。肥大细胞主要分布于机体与外界环境相通的地方,如皮肤、气道和消化道,这些部位经常可以接触到病原体变应原以及其他环境中的物质。因此,肥大细胞在体内的分布特点,使得它与DC一起成为造血-免疫系统中首先与环境中变应原、其他抗原以及入侵病原体相互作用的细胞群
肥大细胞具有较长的生存期,在适当的刺激条件下,可以再次进入细胞周期并增殖;肥大细胞前体也可大量募集、停留,并在局部成熟,使得肥大细胞群得以扩大。在下列情况下,肥大细胞的数量、局部组织分布以及表型特征可发生变化,例如对各种感染尤其是对寄生虫蠕虫感染出现应答时,在多种适应性免疫应答特别是慢性应答的过程中,以及发生持续性炎症及组织重建的状态下。
全身或局部组织中的肥大细胞,不论就其生存、增殖.还是重要的表型特征,均受到了良好的调控,这些调控包括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应答中对各种刺激的易感性、细胞贮存和产生分泌性物质的能力,以及对特异性刺激发生分泌性应答的力度。影响肥大细胞数量和表型的主要因素包括c-Kit的配体干细胞因子(SCF)、肥大细胞主要的生存和发育因子IL-3,以及Th2相关细胞因子IL-4与IL-9:其中还有其他细胞因子、生长因子趋化因子的参与。
肥大细胞驱动的过敏反应。主要是抗原诱导肥大细胞表面FceRI受体分子的聚集,引发肥大细胞释放炎症介质的结果。肥大细胞均含有特定的胞质颗粒,其中贮存有炎症介质。介质释放到胞外区称为脱颗粒(degranulation)。引起脱颗粒的因素有:
1.高温、机械损伤、离子辐射造成的物理损伤;
2.化学物质作用,如毒素、蛇毒、蛋白酶
4.IgE依赖或IgE非依赖的免疫学机制。
特定的变应原决定了IgE聚集过程。在生理状态下,IgE非依赖性途径中对肥大细胞活化有重要影响的成分有:腺苷补体片段C3a、趋化因子细胞因子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神经鞘氨醇1-磷酸(SiP)以及干细胞因子。肥大细胞活化释放的炎症介质启动了信号转导级联反应,虽然其中存在不同的机制,但是这些级联反应最终都是引起脱颗粒、花生四烯酸类释放以及趋化因子和细胞因子的诱导性表达。
相关疾病
肥大细胞增生症是一种皮肤、骨骼、淋巴结、内脏及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中以肥大细胞异常增生为特征的较为少见的疾病。根据肥大细胞侧重侵犯器官的不同,临床上可分为以下数型:(一)皮肤受累型 (二)皮肤及骨骼受累型 (三)骨髓、肝、脾、淋巴结受累型 (四)肥大细胞增生症合并肥大细胞性白血病
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systemic mastocytosis,SM)是一种皮肤、骨骼、淋巴结、内脏及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中以肥大细胞异常增生为特征的较为少见的疾病。肥大细胞又称组织嗜碱细胞,正常人外周血中无之,在骨髓中仅占有核细胞的0.03%,肥大细胞分布于全身各疏松结缔组织、如血管周围、皮肤、呼吸、消化、泌尿生殖系,肝、脾、淋巴结、胸腺等处。肥大细胞的颗粒中含有组胺、肝素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缓慢反应物质、 5-羟色胺等,其中以组胺含量最高。当肥大细胞脱颗粒或胞质破碎释放组胺等之后,常见皮肤潮红、心动过速低血压皮肤瘙痒皮肤划痕症(+ )等表现。本症分布广泛,但多见于以色列白色人种。我国已有数例报道,男女均可罹患,病因不明。
临床表现
皮肤受累型
亦称色素性寻麻疹,此型最为常见,约占本症的90%以上。其特征是部分皮肤(易见于面部、头皮、背部等处)色素沉着,当搔抓或针刺时出现明显的寻麻疹,常为圆或椭圆形、浅或深褐色的斑疹,皮肤活检时真皮内有大量肥大细胞存在。色素性寻麻疹一般出生后即可见,但约25%出现于青春期、成人阶段。
皮肤及骨骼受累型
有些SM病例除皮肤外,还伴有骨骼损害。骨活检显示骨皮质增生,有相当可观的纤维化而呈成骨性改变。可能与肥大细胞分泌透明质酸酶血清素及肥大细胞有促进网状纤维形成能力有关。亦可见溶骨性病变,与肥大细胞长期浸润压迫有关,此溶骨性病变可被误诊为骨转移癌
骨髓、肝、脾、淋巴结受累型
即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骨髓中可见大量肥大细胞增殖,肝、脾、淋巴结因肥大细胞浸润而呈不同程度的肿大。
(1)常见轻~中度贫血,为正常细胞正常色素性。
(2)白细胞数增多或减少,分类时可见嗜酸粒细胞增多,与肥大细胞释放嗜酸粒细跑趋化因子有关,嗜碱粒细胞单核细胞亦可增多。白细胞减少者可见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3)血小板数正常或减少。
(4)成熟红细胞形态学大致正常。
(1)增生明显活跃。
(2)粒系细胞百分率正常或减低,常见嗜酸粒细胞增多。
(3)出现数量不等的异常形态的肥大细胞,常大于20%,成堆分布,有幼稚型、成熟型及破碎型。胞体大小多在18~20nm之间,但30~40nm者亦可见到,多呈圆形、椭圆形、少数不规则形、钝棱形及鱼钩状,胞膜呈撕裂状者较易见到。胞质呈淡粉或淡蓝色,内有多数暗紫红色、较粗大的嗜碱性颗粒,可见吞噬红细胞、白细胞现象。胞核相对较小,呈圆形、椭圆形、哑铃状,双核乃至三核、分叶状核均可见到,染色质较细,有的可见核仁
(4)巨核系细胞常减少。
(5)成熟红细胞形态大致正常。
在前述SM的基础上,外周血中出现肥大细胞达30%以上。导致白细胞总数增高而成为肥大细胞性白血病。骨髓中肥大细胞百分率常大于50%,粒、红、巨核系细胞明显减少。约4%~5%的SM患者发展成为肥大细胞性白血病,预后差,生存期约为3~9个月。
病情诊断
形态学诊断主要通过瑞—姬氏染色的骨髓片查找肥大细胞。用甲苯胺蓝染色可进一步证 实肥大细胞,其特点为胞质中充满甲苯胺蓝染色阳性的玫瑰红色颗粒。特别有助于不典 型肥大细胞的诊断。
生化学诊断血中及尿中组胺含量明显增高为确诊本症之佐证。
影像学诊断通过X线平片发现骨骼的成骨性或溶骨性破坏,胃肠道X线造影可见消化性溃疡及肠道粘膜粗糙水肿等现象。
防治
肥大细胞增生症无有效治疗方法,只能口服肥大细胞稳定剂酮替芬曲尼司特等。当发生肥大细胞综合征时立即肌注1:1000肾上腺素0.4-0.6ml,静脉滴注氢化考的松加维生素C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12 21:08
目录
概述
细胞简介
参考资料